第108章
書迷正在閱讀:雨潮(骨科兄妹1v1h)、奪心(NPH)、發情游戲(體制內 出軌 高H)、折枝(1v1偽骨)、戀橙蝶起、清太子有額娘后、讓你花錢 你買下整個娛樂圈、港島夜色、npc靠讀心經營魔物餐館、全球刷國運我直接獻出系統
蕭干立即拔出雙锏,兩只锏中鑄有倒刺,要死死咬住季卷的劍脊,叫她一時拔不出武器,喋血于圍上來的親衛劍下。季卷果然伸劍,果然被雙锏咬住,他正狂喜間,見她抬眉瞧他一眼,黑而亮的眸中全無錯愕,下一瞬她竟松手棄劍,回身一掌轟出,將靠近她的兩名親衛震開數丈,才又施施然握住劍柄,身形如舞蹈般飛速轉圈,帶著長劍從雙锏制約下抽出。 蕭干立即后撤,試圖吸引她注意,同時令親衛圍堵住她去路,季卷卻全然不受引誘,又一輕笑,踩著涌到近前的武士肩膀高高躍起,從緊湊包圍中輕易脫身。她武功高出契丹武士不止一點,若不能合圍,僅單打獨斗無人是她對手,只能放任她重歸安全的方位,再次挺劍沖上。 蕭干察覺出這個人的棘手。她目的明確,并不一定非要取他性命,只要牽制住他們注意,讓城中消息傳不到他這、他也無暇顧及城外戰事,宿衛軍本就各有后臺,沒有他居中指揮,只會越發成盤散沙。他被耗在這里,余光見開陽門狼煙更盛,百姓哭鬧更響,背后宮城內百官奔走更急—— 宮城中留守的兵卒越發薄弱。沒了他的四處調動,各支隊伍將領只覺得自己處境艱難,艱難便要借人,要借便要借仍駐守宮城戰力完整的隊伍,而他也說不出否決的命令,明知這只是往對手期望的局勢下落,仍不得不飲鴆止渴,期望撐下去還能等到些許變數。 撐下去!因他身邊契丹武士已減員三成,即使精銳,士氣也發生動搖,那些壯碩漢子若能僥幸從季卷劍下逃脫,再望向他的眼神就滿是乞求,用神情詢問他: 還要再打下去嗎? 還要再送命下去嗎? 可蕭干找不到罷手的理由。他在遼國是四軍太師,與秦晉王交好,如今天祚皇帝一死,他有的是機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怎么能允許栽在宋人手上? 他咬牙,被季卷的劍削去一塊的雙锏再擊,正要冷聲下令親衛再攻,聲音卻溶于一陣天崩地裂的轟鳴,而轟鳴響處,卻是—— ——宮城之中! 蕭干駭然回頭! 這一回頭,便見宮城元和殿節節倒塌,哭喊與火光沖霄而起,還未等他弄明白情勢,第二輪轟響使宮城城墻化作齏粉,另一支身著輕甲的騎兵自丹鳳門長驅直入宮城,擊穿稀稀落落、不足千人的宮城內守軍,幾乎未受任何抵擋便將那些使析津府尚能做陪都的契丹權貴盡數俘虜。 “幸好戚少商和向將軍的隊伍在開陽門吸引了絕大多數火力啊,”在極度灰暗中,蕭干聽已殺至他身邊的季卷笑著感嘆,“也得感謝我把唯一懂兵法的人留在這里,才讓宮城里守衛變得這么薄弱?!?/br> 她收了劍,對著仍沉浸在如浩浩天威的炮彈聲里,未能回神的蕭干笑道:“還不投降嗎?我可隨時能下令殺掉貴族俘虜,叫你成為遼國罪人?!?/br> 蕭干拋了手上雙锏。兵器跌落在地的聲音對于此時城中喧囂而言微不可聞,但已足夠季卷挑眉輕笑,他苦澀瞧著季卷,問:“我已是遼國罪人,投不投降,有什么區別?” 季卷歸劍入鞘。她上前兩步來扶他,竟全不擔心他突施偷襲,自信笑道:“當然有。未來治理燕京,還得仰仗太師?!?/br> 蕭干見她說話拿足了腔調,與他見過的宋人一般無二,點頭應是,頗不以為然。他對宋人宋軍了解很深,除去極少部分真有大情cao者,見過的絕大多數宋軍都只嘴上冠冕堂皇,在大肆擄掠、滿足私欲之時,與北邊女真人的嘴臉也沒什么區別。 這女人的隊伍居然能打入析津府,僅戰力上的確超出普通宋軍太多。但一朝入城,必要放縱軍士,幾千人的隊伍,便是上萬百姓也不一定能滿足。殺一些、逃一些,等放縱過后,這析津府里還能有多少活人? 剩的恐怕都是未來要拿來換錢的契丹貴族! 蕭干心服于強者,也自信宋人不會殺他們,此時說投降倒是暢快。他本也不太在乎平民性命,因此對季卷的裝樣不置一詞,到底做不出大拍馬屁的事,只沉默著跟在她身后,帶著冷笑地要看她怎么下令屠戮城池。 但季卷與幾位將領會面,只談了如何修繕城墻、如何管理貴族、如何安排中低層官員繼續履任原職,手下數千兵卒拱衛宮城,提防契丹士兵嘩變,根本不踏足城中坊市。蕭干聽他們開完短會,不信地問:“你們真是宋人?” 得到季卷肯定的答復,他又連連搖頭:“若你們是宋軍,遼國不可能安逸這么久!若你們是宋人,怎會放心繼續讓契丹人掌管析津府?” 季卷笑了。她似乎微妙地被恭維到,以至于心情大好,哼著歌示意他跟上:“不僅析津府。蕭太師未必不能繼續做兵力更盛的四軍大王?!彼馕渡铋L地瞧他一眼:“要看蕭太師愿不愿意?!?/br> 第80章 燕云臺遇襲 蕭干仍在品味季卷話中真意,青田幫對燕京已開始全方位的接管。起初他們炸開宮城長驅直入,徹底嚇破了城中百姓的膽子,接下來閉鎖城門的舉動更令他們惶恐不安,但宋人軍隊始終盤踞于宮城內,平素見到的城中守備仍是熟悉的那些面孔——甚至那些面孔也不敢強橫,有誰習慣了對平民作威作福,強占了覬覦許久的女子,當天下午就被宋人軍隊拉到街上斬首示眾。 那些宿衛軍臉色絕不好看,但在青田幫黑洞洞火器指下,再不好看的臉色也不得不陰轉晴。同樣臉色不好看的是消失了幾日,又重回原崗的坊使、都監等一系列小官,縱使他們腹中有再多怨言,見到這些日常熟悉的管理者回歸原位,逐漸平復下的倒是城中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