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節
這道詔令的關鍵就在于“可靠”的人,這幾個字,所有人都知道,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促動了天子的神經,于是才有這道詔令的誕生。 天子以及洛王不可能不知道,這道詔令將會掀起多大的風浪,尤其是在一些藩屬國和安南行省、嶺北行省,這樣的行省中,一定會有動亂產生。 但天子還是這么做了。 這一定是對某一件事極度的不滿,沒有人會把這件大事和江南的一樁并不如何大的叛亂聯系在一起。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么。 在中原有洛長青,這道詔令可以極快的執行下去,而且皇室的力量遠遠不是這些新興階層所能夠比的。 所以這道詔令在中原的執行情況比較好,在一切王權本就強大的藩屬國中也執行的比較好,那些國王大公,比如波斯,羅馬,都借著這件事,收攏財富。 但這道詔令在其他官府力量并不強的地方,就不是如此了,比如安南行省。 即便是有中原的朝廷在背后撐腰,但安南行省的現實就是官府衰弱,在這里當官的人,不可能是強大的新興階層的對手,他們甚至直接加入其中,勾結在一起。 而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根本就在這個位置上坐不下去,在這種時代,有一萬種方法將那些官員搞下去。 朝廷的詔令下來之后,表面上這些東西歸于官府,但實際上,還是他們自己管理,那些大商人,甚至借著這個機會,去兼并那些小商人的工廠,形成更大的工廠。 在這個工業化的時代,安南可實在是一塊好地,實行工業的幾乎所有原材料,它基本上都有。 中原的劇變讓許多人猝不及防,但商人嘛,既然在中原活不下去,那就直接跑路。 而且還有很多人幫助他們跑路。 這些人還是害的他們落到這幅田地的罪魁禍首,那就是舊貴族。 人跑路,但工廠和各種材料設備都有許多帶不走,只能賣掉,而有能力接受這些的就是舊貴族。 皇室雖然下令要收這些東西,但只要舊貴族提前買下來,那皇室也收不到。 皇室也不可能原價買,甚至許多根本就是直接沒收,在這種情況下,舊貴族的出價就讓這些商人無法拒絕。 雖然這樣依舊是損失慘重,但總比一無所有要好。 在古代歷史上,直接一道詔令,讓無數商人破產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這次只不過是又一次而已。 朝廷用明確的態度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朝廷不歡迎新興階層,至少在如今這個天下,不歡迎。 這里依舊是過去那個王朝。 洛長青在執行的過程中,自然也見到了各種事,但他就當作沒看見,于他而言,腐朽的舊貴族雖然不是什么好東西,但這些大商人同樣不是什么好東西。 但凡是能做大的,基本上就是踩著累累尸骨起來的。 這些人死就死了,破產就破產。 只不過是狗咬狗罷了。 他的全部精力都落在皇室在這次的行動中能得到多少,畢竟大部分的東西,最后都會由洛氏錢行掌管。 沒錯。 洛長青之所以會同意天子的詔令,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他要用皇室的產業,和洛氏的錢行結合起來,通過大力給皇室產業融資,快速的投入生產,擴大生產,然后迅速的增強朝廷的力量。 他已經意識到了危險,大唐再次有分裂危機的危險。 現在就是積累力量,來度過未來危機的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大唐朝廷的實力越強越好。 大唐絕對不能散! 第993章 四散 大唐朝廷對新興階層的清剿,在大唐中原內部掀起了一股風浪,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帝國內部很是平靜,占據社會頂層的舊貴族,以及占據社會大多數的農民和雇工,乃至于工匠、科學家等,都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其中原因有不少,其中最關鍵的便是保守派的力量終究是決定性的。 若不是洛氏站在改革派這一方,雙方根本就不成對比。 所以在洛氏將那些以商人為主的新興階層拋棄之后,只能用兵敗如山倒來形容那些試圖在政治上攫取權力的新興階層。 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沒有受到影響,工廠以及大量財富被皇室以及舊貴族接收。 當然,真的沒有變化,那也是不可能的。 首先,做工的人發生了變化。 舊貴族有大量人身依附于他們的人,這些人“更可靠”、難以“背叛”,且成本更低。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有許多原來在工廠中做工的人失去維持生計的活,他們是“沒有產業”、“沒有土地”的人員,在過去的時代中,這些人叫做流民,是朝廷的頭號大敵。 通常會落草為寇,或者死在饑困中,亦或者做一些鋌而走險的事,總之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在工業化的時代,這些人都是寶貴的財富。 很快在江南的各大主要城市就出現了大量招募雇工的人,一船船的往安南行省運人。 洛長青意識到這一點后,立刻禁止人口流出,他無比的清楚,江南行省這些做工的人,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一個熟練工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而江南行省這些雇工,都是熟練工,所以他一方面從府庫中調集糧食,同時從洛氏錢行發放救濟金,以便穩住這些做工的人。 這是大唐歷史上第一次對失業的雇工發放救濟金。 同時他再次從洛氏錢行中貸款出專項資金,來購買現在市面上的大量機器,尤其是紡織業的機器,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從那些舊貴族手中收購過來的。 洛長青已經發現了,舊貴族根本就不可能真的去追求制造業這方面的利潤。 尤其是這一次的大獲全勝,更是讓許多人無比自信。 制造業、工業,都太低級了。 大部分的舊貴族,通過土地收租,以及商鋪收租,再加上各種特殊的朝廷利益,比如各種專賣的證明,就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而且這世上又有什么機器,能比得上人工的成本低,家里的佃農多的根本就用不完,完全沒必要用這些機器。 打壓新興階層,只不過是因為他們不長眼,竟然不知道誰才是大小王,妄想取得政治權力。 但洛長青不這么想,發現這一點后,他既是悲哀,又是興奮。 悲哀于這些立下大功的舊貴族,大部分人果然抱殘守缺,不知道向前看。 在這方面甚至還不如那些被驅逐的新興階層。 興奮的原因則很是簡單,既然舊貴族中的大多數,都不愿意擁抱變化,或者說是不屑于擁抱變化,那這些東西,自然就由他所掌管的皇室和洛氏產業來代勞。 新的技術將會產生,抱殘守缺的舊貴族,將會知道人力終將被機械所替代。 為洛氏以及洛氏掌管的皇室產業工作,對于大多數的雇工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 因為在洛氏的產業中工作,明顯環境更好,洛氏有最基本的人本主義關懷,這是區別于其他工廠的一點。 當然,這樣增加了洛氏產業的成本,但洛氏有龐大的產業鏈,以及強大的權力,能夠維持這樣的體制。 實際上這當然是不可能長期運轉的。 況且洛氏是什么? 洛氏不僅僅是一同競爭的運動員,還是手握國家權力的裁判員。 在經歷了初期的較高成本的運轉后,洛氏很快就意識到,不能這樣運轉下去。 洛氏又不可能殘酷的去壓榨百姓。 那就只有讓其他人跟上洛氏這一條路了。 洛氏利用家族在政治方面的強大權力,頒布了相關方面的律法。 在許多方面對一整個行業做出了限制。 規定了雇工的最長工作時間、最低做工日錢、最小做工年紀,以及做工出事后的賠償標準。 這些方面,雖然還是比不上洛氏的待遇,但成功的拉高了他們的運行成本,洛氏瞬間感覺輕松多了。 當然,現在不需要再考慮這些問題了,因為所有人的灰都被天子揚了,以后大唐工業七成都在皇室和洛氏手中了。 …… 神都洛陽。 洛長青正在召見許多工部官員,包括工部尚書在內的主要工部官員都在這里,還有其他六部的許多人也在這里,堪比當初的政事堂會議。 在蒸汽時代到來后,工部的地位可以說是直線上升,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曾經那個伏低做小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去不復返了。 但面對洛長青,工部尚書和面對天子的態度也差不多,滿臉恭謹。 洛長青請彈了彈茶杯,下方的眾人瞬間正襟危坐起來,“此番將諸公喚來,是有一件大事要商量,本王已經上秉了陛下,陛下同意讓本王全權處理此事,所以今日召集諸公?!?/br> 堂中所有人齊齊躬身道:“但憑洛王殿下差遣?!?/br> 若是其他人擔任宰相,這番話就有些逾越了,但洛長青在這里,則堂而皇之的接受。 洛長青沉吟了一番后緩緩說道:“此番朝廷接收了許多產業,江南有數十萬未曾接收的雇工,大批商人乘船離開了中原,有去蓬萊的,有去安南的,還有往西邊走的。 中原為之一清,但未來依舊艱難。 天下廣袤,不僅僅我中原一地,這是諸公都知曉的。 如今天下的安定,全依靠朝廷軍威強盛,建立在我大唐百萬大軍上,若是百萬大軍出現了問題,天下就會陷入動亂中。 本王一直都感到憂愁啊?!?/br> 兵部尚書拱手道:“殿下不必擔憂,我大唐,天下無敵! 一切宵小,魑魅魍魎之輩,都只能在我大唐的神威下,瑟瑟發抖。 無論哪里有叛亂,大唐的天軍只要前往,所能夠取得的只有勝利!” 說這話時,兵部尚書臉上滿滿的都是倨傲。 大唐無敵的艦隊,甚至可以開到大不列顛,數百艘戰艦開過去,什么不軌的心思都沒了。 大唐無敵的陸軍就更不用提,火炮之下,眾生平等,嶺北行省完整的服從大唐的統治,在這一百多年中,再也沒有興起什么心思,是有原因的。 洛長青不置可否,大唐強大到恐怖的實力,正是舊貴族們有恃無恐的依靠,在可視范圍內,已經完全沒有可能會威脅大唐的敵人了。 堂中所有人眼底都是同樣的神情,滿是驕傲,洛長青輕聲問道:“那請問李尚書,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無煙火藥?!?/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