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節
這種邊疆地區,天高皇帝遠,自主性很強,消息也比較閉塞。 安南行省有些事如果傳到大唐的話,可稱得上是大逆不道了。 “詳細說說?!?/br> 那人陰惻惻的一笑道:“既然沒有事,那我們完全可以炮制一些事出來,只要有一些鐵證如山的事情,證明他們對大唐的江山社稷有危害,我就不相信陛下還會同意洛長青改革。 而且這種事不難找,在安南可是什么激進的思想都有,甚至我聽說有的人提出過不要皇帝,這番言論如果在平叛的過程中,從叛軍中找到,然后被皇帝知道,那會有什么后果呢?” 所有人都打了個寒顫,“真有這種人?這世上怎么能沒有皇帝呢?” “當然有,畢竟這世上什么瘋子都有,只不過是一些可笑的人罷了。 天上不能沒有太陽,地上不能沒有君主,這么淺顯的道理,他們都不知道,能有什么出息?!睅兹思娂娦Τ雎晛?,是啊,這世上怎么能沒有皇帝,沒有皇帝,人該怎么活呢? “那現在的問題就是怎么讓這些人參與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在我們掌控下的叛亂之中,這些人必須是真的,那些思想也必須是真的,如果單純造假的話,洛氏會給予我們致命一擊,只是血淋淋的現實才會讓陛下重視我們,才能讓陛下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忠臣,誰才是更希望大唐能夠走的更遠的那些人,誰才能保得住李氏的皇位!” 經過一系列的商議,大致將細節商討清楚,終于下定了決心,“就這樣去做吧,我們在這里一旦有所成果,站到我們同一戰壕的就不僅僅是這么一點人了,我堅信,我們一定會在這一次斗爭中,取得完全的勝利?!?/br> 若是不了解內情的人,恐怕還真會以為這些人在商議什么重要的大事,殊不知,這些人正為了保住自己拿一點見不得光的利益,而絞盡腦汁的成為阻礙歷史進步的反動派。 …… 大唐如今的工廠分布比較復雜,在全國有幾個大的工業區,終日噴吐著滾滾的黑煙,既然有了工業化,自然隨之而來的就應該是城鎮化,但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大唐本就有大量的城鎮,在城鎮中本就有許多周圍難以生存的農民來到城中尋求做工的百姓,于是在建立工廠之類的時候,這些工廠大多數建設在那些原本的大城附近或城中。 換句話說,本就是城鎮的地方,進一步的城鎮化,已經享受了很久的蒸汽所帶來的便利,乃至于整套城市設施,而生存在農村中的百姓,還有很多生活在從前,沒有享受到蒸汽時代的成果。 這些人無論愿不愿意,在事實上成為了保守派的支持力量,這些人也是最支持宗法制度,什么其他新思想人家看都不看。 洛氏內部的年輕人是知道這一點的,但他們也很清楚一點,那就是蒸汽時代的生產力,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對于交通、通訊、軍事實力的加持,基本上到極限了,想要依靠現在的生產力,就徹底將大唐這么一個巨無霸的帝國徹底改造,那簡直就是做夢。 但洛氏內部對未來很樂觀,因為洛氏并不是自己蒙頭在實驗室研究,洛氏在許多遠離帝國本土的行省以及國家中,根據人口數量設置實驗室規模,以便招納各種人才。 而且在帝國本土之外做一些事很簡單,在一些地方,洛氏的實驗室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需要考慮政治影響。 效果很明顯,在熱力學上的進步,讓實踐發明再次大幅度向前走。 科學改變世界,這是現在洛氏的座右銘。 如果沒有蒸汽,帝國在一百多年前就可能崩潰,現在又是一次偉大的改變。 蒸汽很偉大,但經過熱力學的理論計算,蒸汽機的效率只有百分之十幾,當這個數值出現在理學界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在未來一定有一個比蒸汽機更加高效的動力源。 而這個在將來從實驗室產出的東西,將會再次改變這個世界,在這個理論出現之后,就已經有許多人開始著手研究比蒸汽機效率更高的機器。 有智慧的人改變這個世界,從木材到煤炭,能源的變化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于是另外有一部分人同樣開始尋找新的可代替的能源,這些事務,或者由一些人資助,或者由迫切獲得更多利益的大商人資助,或者由洛氏來主導,都在快速的讓世界向前。 或許某一日在實驗室就會出現一個足以改變力量平衡的東西,洛氏對此毫不意外,并且抱有極大的期待。 變革總是發生在皇權薄弱的地區,這或許也是洛氏看到了大唐內部強大的保守派之后,做出來的選擇。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有中原這么強大的保守派,這些保守派經歷了洛氏曾經的數次強化,走到了封建的巔峰終極,手中握有強大至極的力量,尚處于萌芽狀態的新興階層,很可能剛露頭就直接被秒殺。 …… 大唐帝國江南行省。 這里是長江以南的新興階層橋頭堡之一,另外一個是嶺南,充沛的人口,以及歷史遺留原因,導致這里的政治環境較為寬松,再加上因為海貿發達,江南和蓬萊、安東、安南等行省交流密切,許多新知識分子,即持有和目前大唐主流思想不同的人群,都在這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說明白點,這里的緩則有些多,而無論是有意無意,的確是有不少新興階層在和這些人有牽扯,乃至于資助他們宣傳一些在帝國來看,比較大逆不道的思想。 這種思想的根源一部分來自于以前的古代羅馬,但主要還是來自于玄門,玄門的理論中認為生在這世上的人,他們的魂靈在素王面前是平等的,這是玄門的根本教義之一。 這個教義導致了后續的一系列思想從中誕生,其中根源就是,既然人在素王面前是平等的,那為什么這個世界卻生來就有等級上下的分別。 素王當然是不會錯的,那錯誤就只能是不符合素王教義的王權貴族,一部分人要求王侯將相為此做出解釋。 這些人理所當然的被視作瘋子,大多數敢說出來就會直接被以大不敬以及叛逆的罪名抓緊監獄。 當然這些極其激進的人在目前來說,還算是極少數,但大多數人依舊認為現在這種腐朽的壓迫的體制,早就該廢除了。 這實際上是人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諸夏自古以來就有人本主義的土壤。 君王應該正視最底層的聲音,而不是僅僅關注那些帝國的官吏以及貴族,應當設法改變現在的體制。 但帝國的體制,卻不能輕易改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等級的制度,是帝制存在的必要。 如果等級制度不存在,那帝制將會毀滅。 當然,因為現在全世界無論是大唐,還是大唐的藩屬國,依舊全部都是君主國,所以并沒有那么多人真正認為可以廢除等級制度。 但改變法律,將國家從那種殘酷的古典帝國之中拯救出來,卻是許多人都在做的。 在現在這個天下,人的作用應當被重視,君主可以統治人,但君主不應該肆意的殺死并沒有大錯的子民。 這并不符合素王的教義,也不符合古來圣賢所教導的仁恕之道。 這便是思想上的巨大沖擊,生殺予奪,帝王之柄,沒有了生死予奪的權力,那天子還算是天子嗎? 這便引出了第二個問題。 天子。 真的是接受了天命而來統治世人的嗎? 第992章 反撲 天子是否真的有天命呢? 洛氏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這是一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以前的君王真的有天命,現在的君王沒有天命。 但問出這個問題的人,要的不是這個答案。 因為這本質上不是一個問題! 而是宣告。 正如那句經典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反問句是用來加強語氣的,而不是真的在問問題。 王侯將相不是天生的貴種! 天子也沒有天命! 這便是問出這些問題的人,心中所想,對于天下幾乎所有人來說,這都是相當大逆不道的想法,即便那些最窮苦的百姓,也會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天子怎么會沒有天命呢? 對于如今的大唐天子是否真的有天命,洛氏又是最清楚的人。 沒有。 實際上素王從來都不關注人間的事,曾經唯一所關注的就是保護一下家族,以及對家族所做的事情給予支持。 素王從來都沒有給任何一個君主賜下過天命。 天子的天命,是洛氏在千百年的發展中,為了建立一個強大帝國,以及保持君王的神圣性,而構建出來的體系。 但洛氏不是神仙,那個時候也沒想到,在千百年后,竟然會出現如今的格局,人本主義的發展,到了君王阻礙天下的程度。 伴隨著蒸汽時代的來臨,最尖銳的一些人,已經提出了君王才是天下大害的理論。 這些人中當然有洛氏的人,不僅僅是嫡系,洛氏還有大量的旁系。 在火器逐漸普及之后,敢戰士迎來了他歷史使命的終結。 現在基本上已經作為一部分儀仗隊存在,對于戰爭的作用已經不太大。 洛氏有良好的教育,從洛氏中所分流出去的許多人,其中自然不乏非常優秀的人物。 這些人接受了洛氏的教育,然后在現實中摸爬滾打之后,自然會意識到社會上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自然就會有許多理論提出,一直以來團結一致的洛氏內部進入新的爭鳴階段后,分出來許多支系。 這些東西現在成為了保守派攻擊的利器。 …… 如今的帝國局勢,讓洛長青時時懷著不安,雖然現在天下總體來說平靜,但他卻知道,這只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在表面的平靜下,不知道隱藏著多少暗涌,他這一次改革得罪的人太多,不知道有多少人準備陰他。 反對他的人這么安靜,一定沒有憋著什么好事,洛長青實際上也有些好奇,不知道反對自己的人,能有什么辦法。 小打小鬧是不可能讓他倒臺的。 除非讓天子感受到了極其大的威脅,那才有一些可能,但能夠讓天子感受到極大的威脅,洛長青甚至都想不出會是什么事。 近日朝廷的大事不少,其中最讓洛長青關注的就是有新興階層,希望可以出臺一些專有的法令,比如讓洛氏錢行加大貸款額度,以及降低貸款利息。 換句話說,這些以商業起家的新興階層,希望可以得到朝廷的扶持政策,讓他們能夠在和其中國家以及邊疆行省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這些中原的新興階層,用地域來游說朝廷,說只有中原商人,才和朝廷一條心,其他的都是外人,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獨立,那里到處都是緩則,有不軌的心思。 另外一件更大的事,則是理藩院提出來的藩國改行省計劃。 這個藩國改行省計劃,是一個長久的計劃。 在先唐末年的時候,因為長久的分治,那個時候的帝國本地主義就有向民族主義抬頭的跡象,一旦真的形成民族主義,進而形成民族國家,那想要統一天下,就真的要一個個殺過去了。 民族國家的動員力度以及戰斗力,搭配上蒸汽時代的生產力,完全不是傳統封建國家所能夠比擬的。 好在大唐趕在那之前,重新統一了整個亞洲,包括東歐也在帝國的范圍內,在帝國的疆域中,有行省,有內藩,有外藩。 而后大唐又經過一百多年,蒸汽船,蒸汽火車等的發展,讓大唐的勢力范圍徹底深入歐洲,一路到達了大不列顛,所有的國家現在都是大唐的藩屬國,只不過藩屬的程度不一樣,帝國的掌控程度不一樣罷了。 但宗主權,毋庸置疑在大唐手中。 曾經的宋國變成了安南行省,燕國變成了嶺北行省,高原變成了雪域行省,齊國和衛國早就變成了蓬萊行省。 這些行省的面積的確是大,但這也是沒辦法,畢竟大唐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統治整個世界,一級行政機構,只能面積變大。 中原內部的行省,同樣很大,西域行省,嘉峪關以西,蔥嶺以東,高原以北,阿爾泰以南,全都是西域行省面積。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