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節
“必須組織家族成員前往神都,告知家主這件事,帝國需要這件利器?!?/br> …… 洛陽皇宮。 洛仙芝得知這個消息時,她的震驚是掩飾不住,而后她突然抬頭望向了青天之上,“真是皇天庇佑啊?!?/br> 面對洛氏的一眾研究員,她問出了一個問題,“既然蒸汽機可以讓水車轉動起來,那么它能夠讓車輪自己轉動起來嗎? 既然蒸汽機可以讓水車的轉動速度遠遠超過畜力和水力,那么它能夠讓車輪轉動的速度超過用馬來拉嗎?” 這兩個問題一出,頓時殿中寂靜,只有洛氏的研究員一個比一個振奮。 “家主,當然可以!” “家主,您所說的是我們所不曾想到的,但從原理上來說,這并不難,只要我們設計更多的輪子,然后讓前面或者后面的輪子動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不需要馬來拉的車?!?/br> 不需要馬來拉車。對于帝國來說,是一件極其大的進步,而且能夠極大的節省帝國的糧食消耗。 “不過家主,剛才略微思索一下,這其中所需要解決的困難還是有許多的,比如蒸汽機還是不夠安全,存在爆炸的危險,以及車輪的速度太快的話,現在的木質車輪以及車軸無法承受會斷裂,車速太快的話,在路上會極其顛簸,這些都是略微一思索就可以想到的?!?/br> 思維一旦開始發散,所能夠想到的東西就越來越多。 “朕不急,朕相信洛氏的研究院,一定會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 天下還有許多能人之士,讓他們也都參與進來,這么一個能夠改變天下的器物,要盡快的讓它發揮作用才是?!?/br> 洛氏帶給洛仙芝的驚喜可不光是蒸汽機。 這個東西雖然有大用,但它也算是基石之一,需要時間的發展,才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它給了洛氏一個解決未來問題的希望。 而現在帝國所面臨的實打實的威脅則是中原的流民,以及周圍已經事實上割據的勢力。 洛仙芝和李存勖的商議,本來打算對這些勢力,半打半拉攏,畢竟不可能真的付諸于武力,真要是那么干,大唐一定會再次四分五裂,別說邊疆各省,就算是中原內部也要炸開。 但洛氏帶來的東西,卻讓洛仙芝看到了另外一條路。 這個東西就是火炮。 威力超過之前所有火器的火炮,雖然限于黑火藥的威力上限,遠遠達不到現代那么恐怖,但在這個時代拿出來,已經足夠了。 當一件可以攻破城墻的利器出現在這個時代,就不用再多說了。 中原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會改變戰爭的形勢,而現在洛仙芝就看出了戰爭形勢的再一次改變。 “敢戰士和神廟軍將要落幕了?!?/br> 洛仙芝突然感慨著說道。 洛氏聞言沉默了,敢戰士和神廟軍的強大,是依靠強大的單體實力,以及令行禁止的配合,于是擁有了主導戰場的能力。 但如果有一天,人在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那精銳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小。 如果有一天,器具在戰場上會無差別的對人造成大量殺傷時,精銳和非精銳在技戰術的差別上,變得特別小時,敢戰士這種需要大量時間金錢培養的軍種,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當火炮出現后,敢戰士真的該退出歷史舞臺了,否則一炮下去,不知道會有敢戰士死于非命。 不僅僅是敢戰士要退出歷史舞臺。 所有依靠甲胄獲得強大戰斗力的存在,都要退出歷史舞臺,比如那些貴族老爺,亦或者在戰場上沖殺的猛將。 洛仙芝來不及為即將劇變的世界而感慨,她是個相當務實的人,所有能夠當前提升戰斗力的全部配備,以及對未來大有作用的東西,都投入資金去研究。 火器是她現在所關注的。 交通則是她未來所關注的。 …… 正如洛氏研究員對洛仙芝所說的那樣,將蒸汽機安在馬車上并不難,讓汽車自己運轉起來也不難。 但讓汽車正常的使用,反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即便是平整過的直道,也不能讓汽車平穩的行駛。 安裝在汽車上的蒸汽動力也不足以讓汽車真的達到超越馬車的速度,這是一個相當失敗的發明。 而且根據理論來計算,主要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為蒸汽機的效率畢竟低,它所能轉化的比例太差了。 這是一個相當大力出奇跡的器物,讓它主持這種小型的物件,還要出大力,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擺在汽車面前需要解決的困難太多,但困難難不倒聰明人。 力量不夠就加大,巨大的蒸汽鍋爐于是被鑄造出來,然后因為蒸汽機太大,于是就有更大的車廂,在汽車還沒有制造出來的情況下,火車就這樣被制造出來了。 解決火車的問題,就比解決汽車的問題好解決多了,至少火車最大的兩個問題都解決了。 第一,它能跑,而且不負眾望的和馬車差不多,但它不需要休息,也不用吃東西。 第二,它力量大,洛氏給一個蒸汽機上掛了好幾節車廂,這玩意是真的比馬車好用多了。 當火車被制造出來的時候,洛氏的研究員就在想,如果用這個東西去運兵和軍用物資,那簡直就是恐怖。 沒有路上的人吃馬嚼。 能夠運送的距離遠遠超過現在帝國的中原范圍,如果火車能夠到達帝國的每一處,帝國所能夠直轄統治的范圍,將擴大多少呢? 沒有人能夠猜到。 很多東西都是開頭難,當火車出現之后,很快洛氏就意識到,應該為火車修建專門的軌道去行駛。 這就不是洛氏所能夠搞定的事情了。 于是蒸汽機車被送到了洛仙芝的桌案上,洛仙芝也有些沒想到洛氏竟然會創造出一種這樣的交通工具。 “為蒸汽機車修建專用的行駛軌道,可以有效的防止行駛過程中的震蕩和對車的損傷,并且在沿途的城池準備木柴和煤炭,還有足夠的水,在沿途為蒸汽機補充能源?!?/br> 洛仙芝大筆一揮,同意。 這個時候李存勖已經平定了河北的亂局,正率領著大軍向南而去,至于宋國軍隊,早就惶惶不可終日,眼見帝國內部的叛亂基本上都被平定,又怎么可能不慌。 但想到宋國有強大的海軍,而且距離帝國本土天高皇帝遠,帝國經過大亂,元氣大傷,不可能還有能力,在遠離帝國本土的地方,進行一場數十萬人的戰爭。 于是又沒有那么恐懼了。 …… 周圍所有藩屬國,都沒有意識到,在大唐內部正發生了怎樣的劇變。 洛氏和皇室間的這些交流,甚至就連大多數中原內部的人,都還不知曉。 這些東西還沒有向著天下鋪開。 李存勖很喜歡火炮,當這種武器出現在戰場上時,他很快就為火炮創造了新的戰術。 在火炮徹底鋪開后,那些重甲是真的成為了累贅。 對于洛仙芝而言,火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則是蒸汽機車,也就是火車。 她決心修建遍布全大唐的軌道。 在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先前使用木質軌道,但很快就被拋棄,使用鐵制軌道的時候,一開始用的生鐵,太過于易碎,于是最終使用了熟鐵。 如果按照曾經的大唐鑄鐵量,想要鋪設鐵軌,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擁有了蒸汽機之后,這些事情都變得容易了很多。 溝通南北有大運河,對于大運河沿岸的交通,洛仙芝還不是特別的迫切,對于沿海城市也不是特別的迫切,現在大唐可以走海運。 她對于鐵路的迫切要求是統治要求。 大唐的帝都在洛陽,再加上大運河,對河北、江淮、江南的控制都是比較強的。 但大唐對于關中、河西、西域的控制力就要比定都長安弱不少了。 所以洛仙芝首先要修建的鐵路,就是從長安到西域,加強帝國對于西部的控制。 第二條鐵路則是對于哈拉和林的控制。 在這一次平定燕國叛亂后,洛仙芝和李存勖決定取消燕國的建制,在燕國所在的區域,設置嶺北行省,和嶺南行省形成對應。 洛仙芝希望可以從薊城修建一條到哈拉和林的鐵路,但這個想法沒能成功,現在洛氏在平地鋪鐵軌,都很難,畢竟現在缺少大量的熟練工人,翻山越嶺那就別想了。 于是,最終只能從遼東開始修建,但同樣很難,在短時間之內,還是只能依靠傳統的模式去統治哈拉和林。 不過在紡織機有了大進步之后,中原對于羊毛的需求突然增大了,洛仙芝經過思索,決定對嶺北行省,進行經濟扶持。 由朝廷對嶺北行省的羊毛進行采買,以及在嶺北行省建立一些皇家作坊,從整個嶺北行省收購羊毛,然后在這里紡織,一條龍全部做完。 這樣就可以讓一直以來都游離在貨物交換體系之外的嶺北,加入大唐的交易體系,雖然這樣治標不治本,但至少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嶺北穩住。 至于將作坊建立在嶺北,會不會讓皇家的利益受損,那就是玩笑了,擁有洛氏錢行的皇室,根本就不擔心在任何的交易中吃虧。 只有賺多和賺的更多的區別。 此番大唐帝國這么混亂,朝廷打了這么長時間的仗,但軍費根本就沒有缺過,缺少的一直都是糧食,大唐的金融體系,在洛氏的cao持下,相當的穩定。 …… 打仗這種東西,越往后越好打,尤其是對于同文同種的族群來說,前期的抵抗是最強的,一旦一方開始出現明顯的聲勢,基本上就是摧枯拉朽。 投降的人比抵抗的人還要多。 李存勖此刻就感受到了,對于他而言,最艱難的戰爭是第一場和燕國的戰爭,對付朱溫也非常不容易。 但打完這兩仗之后,再東征平亂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人主動投降了,甚至就連還在遼東糾纏的燕軍,都有不少投降。 等到他南下的時候,那更是一路走,一路接收投降的人。 當真是王霸之氣縱橫,各路英雄豪杰,納頭便拜。 等到他越過長江,來到江南行省后,嶺南行省等地的主官,以及王公貴族,都前往跪迎他這個天子。 這就是天下局勢一旦明朗,總會出現的一幕。 在歷史上,這叫做,人心向背。 大唐會一場大火中走出,不僅沒有燒成灰燼,反而有種煉成真金的感覺。 煌煌大唐,在遍地殘骸上,重新站立起來。 ———— “一個人的命運不僅依靠個人的奮斗,更多則依賴于歷史的進程?!?/br> 李存勖被認為是李唐歷史上最杰出的君王之一,他收拾了帝國紛亂的局面,在他的任內出現了大唐又一個高峰盛世,他甚至得到了中祖的廟號。 但實際上,這并不是他的能力超過從前的君王多少,更像是命運在眷顧他。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