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節
“現在大唐直轄的州縣,就是朝廷可以收支平衡的極點,西邊到蔥嶺,東邊到箕子半島,北邊則是遼東、漠南,南邊則是漢交州。 雖然很希望大唐可以直轄更多的土地,但不得不承認,這就是現實,大唐現在的開疆拓土,只是在擔憂未來有其他族群強大起來?!?/br> 有些話聽起來的確是不好聽,但這就是事實,不容人爭辯的事實。 李圣一聽到卻眼中一亮,“也就是說,宋國至少在北邊的一部分領土,是朝廷可以直轄的?!?/br> 洛圣夕點頭又搖頭道:“可以是可以,畢竟一旦到達嶺南,在往南就是一片沃土,若說不能統治那就是開玩笑了。 但必須要將漢人遷徙過去。 一片土地一旦充斥漢人,那中央朝廷統治的概率就會直接提升至少一半,并州、益州,這都是天然的割據之地,但是每次天下一統,卻從來都沒有割據成功過,就是因為這里都是漢人?!?/br> 李圣一聽懂了洛圣夕的話,沉吟道:“阿夕你的意思是,對付宋國那些人,不要著急,一步步做,不能想著亂殺一通就結束,而是要徐徐圖之?!?/br> 洛圣夕點頭嘆息道:“直接動刀兵只會引起宋國和朝廷的全面對抗,到那個時候,勢必要從江南等地征發民夫和糧草,可能還會有一些其他事務,在這種不清楚敵我的情況下,貿然動手,實在是不妥。 況且說破大天去,宋國權貴做的事雖然有百害,但終究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而且并沒有造反行為,他們就是攬權,實際上在西亞和中亞,都是這樣,只不過宋國是那些權貴自發的?!?/br>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這就是最讓李圣一頭疼的一件事,從造成的惡果來看,宋國的那些權貴,應該死一萬次,但這件事是典型的蒼蠅不叮無縫蛋,從根子上就是宋王有問題。 現在朝廷插手的話,最多就是以藐視皇室作為罪名,宋王是天子封的,現在架空宋王,就是藐視天子,這是大不敬之罪。 但這實際上很牽強。 因為對宗室無禮的人多了去了,延展開之后,任何當官的都可以說自己是天子封的官,可以開始扣帽子。 “這件事被朝廷知曉的事情,應該很快就會在宋國傳開,到時候先看看宋國會是什么反應?!?/br> 李圣一最終還是決定暫時靜觀其變。 洛圣夕向李圣一告辭。 在洛圣夕走到殿門前的時候,李圣一望著要離開的洛圣夕,又想到了那些藩屬國,突然問道:“阿夕,洛氏會永遠站在朕和大唐天子這一邊嗎?” 洛圣夕頓了一下,轉身道:“陛下,只要天子愿意,洛氏永遠都站在天子這一邊?!?/br> 第977章 唐六世后 宮門落下,巍巍有光。 李圣一在宮殿中安坐。 洛圣夕上了馬車,車輪壓在道上,吱吱作響,他坐在車上閉目養神,他的兄長方才所言,他明白是什么意思。 李圣一自己是不擔心的,他這一生就算是超越不了祖宗,但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戰略,沒有問題。 他只是在思考以后。 他在思考大唐會因為什么原因而衰落下去,說句實話,就現在天下的局勢,他看不出來大唐可能會滅亡。 李氏宗族現在已經強到前無古人的強度了。 比邦周建立的時候,姬姓宗族還要強。 當初姬姓宗族占據了邦周天下七成的土地,現在李氏宗族占據了天下八九成的土地,東西兩萬五千里,南北兩萬里的土地上,到處都是李氏的宗親。 而且邦周當初還有廣袤的未開拓地區,所有后來秦楚齊這些外姓邦國發展的比姬姓宗族還要強大。 但大唐不一樣啊。 大唐在可視范圍內,在東邊、南邊、北邊都已經走到了世界盡頭,剩下的地方連人都看不到,只剩下西邊,但根據西邊羅馬傳回來的消息,那邊也快要到世界盡頭了。 換句話說,接下來已經沒有很多新的土地可以讓外姓去開拓,進而超越大唐本土。 日后就算是中原衰落,有了新的豪杰誕生。 但是這些分散在各地的宗親,依舊擁有龐大的力量,中原的那些豪杰還沒等發育起來,漠北的燕王、中亞的宗王就率領著鐵騎踏進中原了。 到時候這些宗王再和中原內部那些忠誠于唐業的大臣里應外合,可以說外姓的豪杰,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奪取天下。 很快中原豪杰就會發現,只有擁立李氏宗王,才能在亂世存續。 最后一定是由一個李氏的天子登基。 李圣一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疑惑。 他曾經問過洛圣夕,大唐會滅亡嗎? 洛圣夕說:“素王說過,世上沒有不滅的王朝,只要曾經輝煌奪目就好?!?/br> 但在李圣一看來,等到中南半島和天竺半島徹底納入大唐的藩屬統治范圍,大唐還怎么滅亡? “除非洛氏突然篡位,但洛氏永遠都不可能篡位,那還有誰能威脅?” 但洛氏不可能篡位。 以洛氏和李氏的關系,太宗皇帝的遺澤,天后的遺澤,自己未來的遺澤,洛氏也不可能在明明有李氏宗王的選項下,去選擇其他外姓人輔佐。 要知道,即便洛氏和劉氏的關系并不如何緊密,在漢末的時候,尚且有英侯為劉氏赴死。 以洛氏和李氏這種親如一家的關系,洛氏根本不可能會輔佐其他外姓。 李圣一越想越頭疼,甚至感覺眼前出現了些許幻覺,頭如同針扎一樣,“到底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呢?” 洛圣夕回到了洛王府。 這座府邸說來也算是洛陽的一個奇景,從裝修成王府的規格之后,十幾年都沒有人住,因為洛王洛千秋是和天子住在皇宮里面的。 一直到洛圣夕長大后,這座府邸才算是有了自己的主人。 這座王府的占地面積極大,作為目前唯一一個沒有自己的大封國,留在中原,還是在國都的超品宗王,而且是當今天子唯一胞弟的洛王,府邸的規模當然是超乎尋常人想象的。 洛圣夕回到洛王府后,洗簌了一番后就回到了后院休息。 但是躺在床上后,卻怎么也睡不著,腦海中總是在浮現李圣一最后問的那句話。 他在當時給的答案,算是含糊帶了過去,但包含著他的擔憂。 他不知道以后洛氏和李氏還會不會這么親密無間。 按理來說,經過這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以后的李氏天子,不會和洛氏離心離德,那天下應當是無憂的。 但李圣一問出那個問題的時候,他心中就有種慌張的感覺,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而且。 李圣一身為家主,當然知道洛氏不做王的原因。 在最古老的時候,也就是周武王第一次要將天子之位傳給素王的時候。 洛氏是不能接受的,否則就會有絕嗣危機。 在往后的每一個時代,洛氏都珍惜著那些神器和氣運不曾使用。 但是洛蘇老祖降世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改變,洛蘇老祖明確的說素王老祖快要蘇醒了。 雖然具體時間還不知道,但已經不是家族所想象的千萬年。 家族有了更加寬松的裕度,各種行為可以張揚一些。 按照洛蘇老祖宗的規劃,洛氏和李氏合一。 不僅僅是為了恢復洛氏的底蘊,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如果將未來看作是一片難以渡過的苦海,那大唐就是一艘能夠跨越苦海的船,洛氏將乘坐在這艘船上,到達無限光明的彼岸。 洛氏坐在這艘船上不斷的給大唐這艘船加持,就像是現在這樣。 這是一件雙方互惠互利的事。 洛圣夕猛然坐起,深深皺著眉頭,洛氏一千多年來都堅持著上古的遺訓,但是洛蘇降世后,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主要就是洛氏和李氏的關系變化。 洛氏和李氏合一后,的確是讓洛氏,在不登頂帝位的情況下,前所未有的強大。 在一個王朝中,有這么多的公爵,擁有了王爵,而且還是爵位排名第一的超品王爵。 家族聲望幾乎走到了巔峰。 手里還握著一件堪稱無敵的神器。 從康王滅亡后就再也見不到了。 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二,而且這個天下第二不依賴于某一個家主,而是一整個家族。 正如李圣一對李氏宗族實力的信心,現在的李氏宗族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皇族、王族。 洛氏則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貴族。 不僅僅是聲望,還包括各種硬實力。 可以說,就算是誅九族都殺不盡洛氏,而且洛氏和其他的那些家族不一樣,還頗有向心力。 但洛氏和李氏靠的這么近,有些事就不能那么自由。 比如當初在邦周的時候,洛氏無論如何都沒有放棄過周天子。 現在的大唐,也是如此,洛氏不可能幫著其他人來挖大唐的根。 洛氏甚至不可能坐視大唐的滅亡,而是要盡全力去挽救,當初在太宗皇帝的時候,洛蘇就說過,因為太宗皇帝的原因,就算是大唐天命落地,洛氏也一定要讓大唐再次復興。 結果后來又有世宗天子和如今的明光天子,這下雙方的關系就有些太過于親近了。 洛圣夕和李圣一可是雙胞胎兄弟,當年的武王和素王都差了一絲。 洛圣夕這一脈體內流著太宗皇帝的血。 脫不開身??! 洛圣夕倒下去,閉上眼,決定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大唐起碼還有幾百年的國運,現在想這些東西,是典型的杞人憂天。 他洛圣夕沒有足夠的智慧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等洛氏后人的智慧了。 …… 明光四年春,天子詔令。 洛王洛圣夕,加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揚州大都督、荊州大都督,奉旨欽差,提調長江以南一切軍政要務,所行之處,如同天子親臨,擁有便宜行事之權,親王以下,先斬后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