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節
這場審判持續的時間極長,在太平和洛千秋的要求下,幾乎每一個主要的貴族,都有一份狀紙。 直到開元十八年春,經歷整整兩年的審判,蓬萊三島上的貴族,已經盡數被清算,抄家流放的人數高達十萬。 至于被判處絞刑和斬立決的主要罪人,高達七百二十三人,基本上都是有頭有臉的貴族以及官吏。 他們的家屬等都不算。 實際上,這比想象中少了很多。 太平之所以要給每個人寫下罪狀,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態度。 那些從一開始就抱著自立分裂帝國的人,基本上都被判處夷三族。 而那些只是附從謀反的人,則判處死刑到流放不止。 這種態度就很明確的,造反必死,但策劃獨立,那就是族滅。 經過這場清算,這數十年來,蓬萊三島上的貴族,基本上一半都出事了,在這座島上,留下了堪稱恐怖的權力真空。 對于中原來說,這是一片黃金之地,對于藩屬國來說,這是一場災難,造反的下場,明晃晃的擺在眼前。 所有心中存著獨立心思的諸侯,都將心思按了下去,洛陽神都的天子,對于這種事,絲毫不能容忍。 在審判結束后,朝廷又毀滅了蓬萊三島造船的船塢,又將所有和船只有關的圖紙以及工匠全部帶回中原,從根本上斷絕了蓬萊三島再次造船的能力。 以現在蓬萊三島的情況,想要再次恢復造船能力,至少要數十上百年。 還不僅僅如此,朝廷還在蓬萊三島上駐扎了一支輪換的軍隊,從安東都護府調人,每五年輪換一次,駐扎的士兵,大部分都從箕子半島上派遣而來。 沒人知道中原對蓬萊三島的直轄統治能維持多久。 畢竟蓬萊三島孤懸海外。 從中原過去是不利的,而且海上的風暴依舊會對中原海軍造成很大影響。 在諸位宰相以及大部分臣子看來,最終朝廷還是要派遣一位或者幾位宗王坐鎮蓬萊。 但至少在短時間之內,蓬萊三島將籠罩在朝廷的陰影之下。 蓬萊不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區,如果人口再次增加的話,它甚至需要中原的支援,這里對于中原來說,依舊是個需要持續輸出的地區。 幸好,這里有金礦。 在金礦的存續期間,中原不會放松對這里的管控。 開元二十年,諸藩屬國齊聚洛陽,向天子獻上最誠摯的敬意和最珍貴的貢品。 包括一向桀驁不馴的燕國。 在這一刻,有一條真理被具現化了。 大唐天子的尊嚴不在于口舌之間,而在于大唐軍隊手中利刃所能夠到達的地方。 開元二十一年,因為連年戰爭,以及西部征討新月帝國的戰爭一直都不曾停下,朝廷經過計算,認為現在的模式損耗太大。 為了依舊能夠震懾諸藩屬國,同時減輕朝廷負擔,朝廷在各個邊境州縣設立節度使,從當地籌集錢糧,以保證軍隊的戰斗力。 這些節度使迅速的代替了原先都護府和都督府的職責。 其中尤其以安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隴右節度使、河西節度使、安北節度使、安東節度使、幽州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兵力最為強盛,每一個都是舉足輕重的封疆大吏。 為了防止手握大權的節度使坐大,朝廷對于節度使的要求是五年一換,南北對調,東西對調,上一次在蓬萊三島擔任節度使,下一次可能就去安西擔任節度使。 其次便是節度使不兼任。 除非有特旨,在戰爭過程中,給予某個人更大的權力,才可以兼任。 開元二十七年,從遙遠的西域更西的地方傳來了消息,新月帝國的大軍再次轉向東方,蘇丹或許是認為唐帝國的威脅遠遠超過東羅馬帝國,所以要先對付東羅馬帝國。 或許也是因為那座西方的皇后之城君士坦丁堡實在是過于堅固,羅馬人在面臨國破家亡時,太過于堅強,短時間內打不下來。 總之,先前和大唐作戰的只不過是新月帝國東方的幾個帕夏而已,現在卻是整個新月帝國的戰略轉向。 玄門之主向大唐求援,請求人間至高的大唐天子,派出最強悍的軍隊,捍衛素王的信仰。 開元二十九年,經過兩年的準備,一大批青壯派的將領,各自率領著一部分大軍向西,統帥大軍的將軍,名為王忠嗣,其下則是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 這是一批混雜了各族的軍隊,八萬騎兵,其中出身番部的就有六萬,這也是大唐軍中傳統。 開元三十年中,洛陽南北東西一萬里以內,從天空到海洋,以及到陸地,沒有能夠作為大唐敵人的,唯一的敵人或許便是新月帝國,但新月帝國現在正在他自己的國土上,面臨著大唐軍隊的進攻。 眾多藩屬國再次來到了神都。 大唐在這里立起了一座恢宏的宮殿,它的名字叫做萬象神宮。 在洛陽的中心有一根宏偉的天柱。 非壯麗無以重威! 幾乎每一個來到大唐的使臣,都被這壯闊的奇觀而震撼,繼而深深的匍匐在地上,叩首著大唐天子的至高神圣。 在這次有史以來最大的盛典上,大唐君臣認為,現在是時候改元了。 開元的使命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大唐需要一個新的年號,來指引以后的道路。 天寶。 一個尊嚴而富貴的名字出現在大唐子民的眼前,這個年號中,包含了君臣對未來的愿望。 人力所能夠做的,我們都已經做到了最極致,接下來所能夠做的,就要看上天讓我們做成什么樣子,就要看上天賜予我們什么了。 這就是大唐君臣內心的想法。 極致的驕傲。 任誰見到現在的大唐,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會心中升起驕傲之心。 若說貞觀的盛世,因為是在戰亂之后,還有些許缺陷的話。 那開元的盛世,可以說是完美無缺,就算是翻遍史書,也找不到開元這么完美無缺的盛世。 在開元的面前,歷史上所有的盛世,都有些黯然。 當然,這不是太平一人的功勞。 這是從李世民開始就持續巔峰的時代,而且還有洛蘇的出現,為大唐指出了走出內卷的方法,這才造就了現在這個無與倫比的盛世。 開元三十年后,便是天寶元年。 天寶的時代,對于百姓而言,與開元年間,并沒有什么大的區別,唯一所能夠感知到的,大概就是朝廷派出監察地方的使臣,越來越多,越來越勤快。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 洛王殿下曾經親口說過,“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現在大唐幾乎沒有什么外敵,這世上沒有任何國家,可能讓大唐滅亡,大唐的敵人,唯一的結局就是早死或者晚死。 那唯一能夠讓國家敗落的,就是內部的問題。 至于內部會有什么問題,本王想,就不用本王多說了,歷朝歷代都知道。 大唐建立一百多年,現在的官吏是不是貪污腐敗極其嚴重呢? 本王就算是不看也知道一定很嚴重,所以這便要打擊,保證官吏的廉潔,是第一要務。 現在地方上的豪強是不是侵占百姓的土地呢? 不用你們說,本王也知道一定有許多,而且其中還有許多都是宗親外戚,這些都要清查。 民間的苛捐雜稅是不是又開始興起了呢? 這些稅收被攤派到普通百姓的頭上,他們還能不能活下去呢? 活不下去會不會造反呢? 去年的時候在山東發生了一起造反之事,你們不是奇怪本王為什么沒有獎賞當地的官吏嗎? 因為本王知道,那是官逼民反,所以在那之后,本王派出了山東道監察使,去查一查當地的官吏情況,果然不出本王所料,當地的官吏將稅提高了三倍。 在墨州的衙門里面,甚至翻出了一本賬簿,上面記載這開元三十四年的應收款項。 可笑啊可笑。 稅都收到開元三十四年之后了,你們說這些官吏該不該死。 這些隱藏在大唐內部的蛀蟲,比外敵更加可怕。 若大唐是一棟大廈的話,這些蛀蟲就在啃噬大唐的根基。 在不注意的情況下,根基損毀,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最終帝國轟然倒塌?!?/br> 洛王的態度從這里就能夠看出來了,在沒有外敵威脅的情況下,他將目光放在了內部的不法官吏身上,并且將之看作比外敵更可怕的敵人。 一場轟轟烈烈的整飭吏治的行動,從上而下發動起來。 …… 天寶六年,從遙遠的西陲傳回了捷報。 唐軍、西域軍、玄門軍,共十八萬人,對戰新月帝國的二十五萬精銳,大勝。 這一戰幾乎定鼎了諸夏在中亞的徹底勝勢,從此在中亞這片土地上,新月帝國已經不再有和大唐爭鋒的能力。 若非要留下足夠的時間,去收攏當地的族群,以及改變當地的信仰,聯軍會繼續向西進攻。 不過諸夏并不是單純為了武力征服,而是要實現文化征服,而且在當地建立完備的稅收體系,所以需要在當地深耕。 當初統治這里的那些帝國,基本上都是包稅制,這種制度太差勁了,對于基層毫無控制力,大唐根本就看不上,要統治就要實控。 這是一項很長久的工作。 不過大唐人口眾多,就算是八分之一的人口遷徙到中亞,瞬間就能將當地的土著淹沒,形成人口比例上的替換。 只不過在遷徙人口前,需要提前先在這里發展一段時間,否則過來的百姓就只能餓死了。洛陽在收到捷報之后,很快就對大唐派出的十二萬軍隊,做出了新的指示。 “與東羅馬帝國結下軍事同盟,東西夾攻新月帝國,務必要痛打落水狗,絕不給新月帝國任何機會?!?/br> 任何一個新興的帝國,都有蓬勃的氣運,而現在大唐就是要斬斷新月的這股氣運,將這個冉冉升起的族群,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聯系波斯復國派,讓波斯人在新月的后方起義,答應他們,等到新月帝國被滅之后,至高的大唐天子,將為波斯復國,并且成為波斯新的宗主國,保護他們免受侵害?!?/br> 以現在大唐的實力,大唐天子說出這種話,是對于波斯的恩賜。 波斯就算是復國,也不過是一個人口百多萬的王國而已,對于擁有八千萬人口的大唐來說,這不算是什么,收下這么一個藩屬國,對于大唐天子而言,也只不過是平常罷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