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節
…… 翌日,大唐使團和玄門使團的正式會談開始。 洛千秋在會上慷慨激昂道:“此番前來西域,便有一言贈予諸位。 四海之內,唯有一君。 那便是我大唐天子,承接素王皇天之命的至高之人。 該是時候厘清,誰才是諸夏萬民真正的君王了?!?/br> 洛千秋開門建山,反而直接讓玄門中人有些說不出話來,西域當然是諸夏,這是誰都承認的。 現在洛千秋開門見山用諸夏天子壓人,就讓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回復。 圣座在西域自然是至高無上,但在諸夏的其他地區,那自然是不認的,也就是圣座在整個諸夏內部,自然不如天子的名號更加響亮的。 現在天子明晃晃的問,西域還承不承認天子,沒人能說不承認,現在的西域還沒有那么強的離心。于是玄門眾人,還有一些隨從而來的國主,都將目光投向了洛千慎,看看圣座要怎么說。 “諸夏一統,天子乃是諸夏萬民的君王,這自然是正確的,但諸夏萬民之主卻只有一個,那就是素王上皇天!” 洛千慎的聲音適時響起。 “彩!” 玄門眾人頓時高聲歡呼起來。 他們認為洛千慎的回答很是得體,殊不知這個回答就是一個坑,素王又不可能下凡來治理人間,天子和大祭司身上都有神性,但這句話直接認可了天子的統治合法性,他是諸夏萬民的君王,那也就是西域所有人的君王。 “既然圣座愿意承認天子是西域萬民的君王,那事情就好辦了。 我大唐天子一向知道,西域萬民對圣座有崇敬之心,就像是崇拜父母一樣。 圣座播撒素王的光輝,并且以此作為己任。 如今吐蕃身居高原,游離于諸夏之外,乃是當今之世,少見的蠻夷之輩,使用那些傳統的異教,而不遵從素王的光明教導,既不尊崇素王,又不尊崇天子,想必對圣座,也多有不敬了,這樣的存在,難道還配活在這個世上嗎? 天子頒下了詔令,向著四方的臣民,發出自己的聲音。 征討吐蕃。 本王來到西域,想要問圣座冕下,可愿意接下天子的詔令,以大唐的名義,征發軍隊,討伐吐蕃?!?/br> 玄門中人感覺有些不對勁了,但一切又很正常,隨行的國主也覺得有些怪異又正常,安西都護府征調過他們的軍隊去平叛,他們倒是沒覺得有什么。 但玄門之主接受天子的調令,這還是第一次,讓人覺得有些不適應。 “君王的命令,自然應當遵從。 諸夏的敵人,自然應當討伐。 異教的敵人,自然應當審判。 玄門的大祭司,這是我的責任?!?/br> 洛千慎面色平靜的接過了詔令,他的一言一語落在其他人耳中,眾人紛紛低下頭去,是啊,這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難道不是嗎? 難道真的要和大唐朝廷兵戎相見嗎? 大部分的正常人,都知道,那倒是真的不至于。 只要大唐沒有進一步的侵害西域利益的行為,這件事,也就這么算了吧,出兵就出兵。 …… “阿慎,西域之事就交給你了,為兄還要返回洛陽去征調大唐精銳,此次要做萬全的準備,家族要出大力了?!?/br> 一聽到家族要出大力,洛千慎立刻就是心中一凜,而后緩緩點頭道:“兄長放心,三千神廟軍,以及諸國精銳七千,絕對一個不少的送到青海?!?/br> “阿慎,就此別過,他日再相見?!?/br> 草原的丘陵上,洛千秋騎在馬上,洛千慎坐在車輦上,相互道別。 洛千秋策馬離開,洛千慎望著洛千秋遠去的身影,“家族要出大力,看來這次是真的要畢其功于一役了?!?/br> 洛千秋心中則不斷地盤算著,此番出征雪域高原,事關重大,在這種高原上行軍,太多的軍隊反而是累贅,畢竟進入雪域高原后,就別想著糧草能夠每次都準時送達了,那是不可能的。 從戰爭一開始,洛千秋就已經做好了吃雪吃草根的準備,所以此次前往雪域高原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三千神廟軍。 三千敢戰士。 西域諸國精挑細選出來的,生活在帕米爾高原上的部族,駐守在雪山上有豐富經驗的士卒,整個西域那么多人,只揀選出數千人。 再從遼東冰雪皚皚的部落中,揀選兩千披甲人,這些人對于冰冷和痛苦,有極強的忍耐力,只要訓練好紀律,就是一流的強軍,恰好大唐的軍隊匯聚之后,要在青海練兵。 除了這些人,還要從大唐軍隊再挑選一萬人千人,再從本就生活在青海等高原地區的軍隊中,揀選五千人,一共是三萬人。 三萬人,二十萬匹馬,既是坐騎,必要時也要吃,還有牦牛和雪域的羊,就像是游牧一樣,一路走一路吃。 沒錯。 洛千秋此次就要用這三萬人,完成覆滅吐蕃的大業,這三萬精銳,是有歷史以來,最強的軍隊,其中任意三千人,在亂世都足以縱橫天下。 單純以戰力而論,這三萬人足以正面對抗吐蕃二十萬大軍,毫不夸張。 這支大軍真正的威脅,只有雪域高原的環境,所造成的戰斗力減弱,以及士氣的削弱,還有就是糧草不能及時送達,進而陷入絕境。 只要能夠抓到吐蕃軍隊的痕跡,那勝利的天平就已經落到了大唐這一邊。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在高原上憑借著運氣,那顯然是不行的,洛千秋絕對不能接受任何的失敗。 吐蕃。 只不過是大唐一統天下,諸夏囊括四海的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阻礙罷了。 那片雪域高原,能夠給大唐帶來的都是負面的東西,阻礙著大唐向向西以及向南的道路。 偏偏那片土地還有著強大的實力。 這不得不說是世界的平衡。 強盛的大唐,天下無敵的大唐,征服了曾經無數次作為中原大敵的草原,征服了所有已知世界的敵人,正天下無敵的時候。 那片從來都不適宜人類生存的雪域,竟然會出現一個帝國級別的政權。 更可笑的是,它就僅僅出現在大唐時期,它在大唐建立的時候出現崛起,在大唐衰落后,整片雪域再次衰落下去,再也沒能成為適宜人生存的土地。 這難道不是一種詛咒嗎? 過于強盛的大唐,世界在平衡它,讓它局限在這片土地上。 洛氏向著四方而去,但是對于高原卻從來都沒有這種需求。 對于雪域高原,洛氏唯一的目標就是,讓這片注定將會迎來終末的土地,提前走到那一步。 洛千秋將會親自主導這場戰爭,他會帶著洛氏的神器前往雪域高原。 青史之下,沒有什么戰爭的迷霧,能夠阻擋他的眼睛。 還有其他的神器,在洛氏那個最為衰落的時候,這些神器因為缺乏氣運點,而難以使用。 但現在的洛氏已經不同了。 武曌分封洛君薇為洛國公的時候,就得到了大量的氣運點,洛氏的聲望再次大幅度提升的時候,同樣給予了大量的氣運點。 但最多的氣運點,還是從太平成為天子之后,從洛千秋成為洛王開始,從李圣一成為太子,洛圣夕成為嗣洛王開始。 一股堪稱磅礴的氣運點灌輸進了洛氏,而且每年還在不斷的增加,李洛合一。 李洛合一。 無論以后會面臨什么,但和皇族站在一起,帶給洛氏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作為一個皇朝的股東之一,所帶來的氣運點,遠遠超過了漢朝,完全不遜色于邦周時期。 要知道邦周時期,即便是使用了那么多,最后還是有一千五百多萬的氣運點。 洛氏從李淵時期開始融入大唐,到了現在算是徹底成功,經過一代代的聯姻,現在的洛氏和李氏關系密切了很多。 可想而知,在往后的歲月中,可能會更加的密切,或許直到出現那種昏君,才會出現分歧。 洛千秋率領著使團返回洛陽,和太平去商議之后的事情,他和洛千慎商量的事情,自然不能和宰相們商議,萬一泄露出去,那就不妙了。 尤其是在針對吐蕃的戰爭還沒有結束的時候,這件事就更加不能泄露。 洛千慎從伊州離開之后,回到神臨城,立刻就開始以洛氏的身份召集神廟軍。 大部分的神廟軍都在他身邊,但還是有一些駐守在外面。 與此同時,他立刻召集了樞機會,將自己要發動圣戰的事情,通知了所有人。 “素王上皇已經降下了神諭,要我們前往解救那些沉淪在邪神下的子民,要我們向那些身處黑暗之地的子民播撒光輝。 雪域就是一片這樣的土地。 那里的贊普,還在祭祀那些傳統的宗教,用血和骨頭來彰顯神秘,是必須要被消滅的。 大唐天子有同樣的想法。 本座將會遵從大唐天子的命令,征召那些虔誠的子民,發起圣戰?!?/br> 玄門使團在伊州的談判已經傳回來了,對于圣座的選擇,眾人都不感到意外。 “圣座,發起圣戰之后,難道僅僅是針對吐蕃嗎?” 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洛千慎,他們聽他話里的意思,不像是如此。 洛千慎的臉色依舊平靜,“吐蕃只是第一個,在西邊,新月這些年越來越強盛,似乎想要向素王垂眸之地滲透,這是不能容忍的挑釁。 等到擊垮了吐蕃,大唐就會出兵幫助我們,擊潰新月的教徒,無論作為諸夏一份子,還是我們玄門的身份,這將是我們的未來!” “遵從圣諭!” 樞機祭司們齊聲道。 ———— 開元年間的前期主題,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新一輪的統一戰爭,對于西域主權的爭奪,以及雪域主權的宣揚,大唐帝國在竭盡全力的維護國土的統一,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一場場卓有成效的平叛戰爭,有力的維護了領土完整。 開元六年,吐蕃贊普發起了針對唐帝國的叛亂,帝國中樞迅速反應,強有力的鎮壓了少數分裂分子,在廣大支持統一的百姓支持下,使雪域安然留在帝國的疆域之中?!短频蹏d衰史》 第972章 讓子孫萬代享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