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節
??? 洛玄星懵了,老祖宗您在說什么? 咱們洛氏不是一向支持嫡系繼承法嗎? 見到洛玄星的表情,洛蘇瞟了一眼說道:“在過去的一千多年,一個君王只需要守成就足夠了,甚至就算是平庸一些也可以。 但在我規劃的未來中,這種君王是不夠的。 未來對于君王以及臣子的能力要求很高,資質普通的君王坐在那個位子上就是災難。 皇室一家哭,總好過天下萬家哭。 我早就說過要變革,變革。 怎么你們還是抱著過去的那一套,那一套已經是過去式,不適合未來了。 這么下去,我看將來家族,還要再重重挨蒼天一刀,就像是邦周那樣,到了那個時候,你們才能知道,時代真的變了?!?/br> 洛玄星感受到了一股寒意,重重挨蒼天一刀,什么意思? …… 李世民和洛玄夜同乘一車,李世民還沒有從興奮中回過神來,興致勃勃的和洛玄夜談論著,洛玄夜笑著應和著,“有文公輔佐大唐,我大唐恢復大漢雄風,創造古來盛世,已經可以預見?!?/br> 洛玄夜突然想起來一些事,連忙說道:“太子,當初老祖宗往極西之地而去,最終從極西之地帶回來不少智者和學者,這些人這些年都在洛氏學習雅語,現在已經學有所成,都可以進入文學館中?!?/br> 李世民聞言卻一驚,進入文學館? 文學館那是什么地方,李世民雖然武功赫赫,但他卻不是一介武夫,深諳打天下用武,治天下以文的道理,早在數年前,他就建立文學館,和文人一起商討朝政,以及弘揚文化,文學館中不是大儒高士,就是才智之士,為天下文人所追捧,將進入文學館稱之為登龍門,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現在洛玄夜竟然說這些來自極西之地的夷狄,可以進入文學館,這簡直,有辱斯文! 洛玄夜卻再次認真說道:“太子,我曾經往極西之地而去,那里的確是有繁盛的文化,其中有不少,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老祖宗將這些人帶回來,就是為了讓他們為大唐效力,用一種迥異于中原的思維,去解決可能遭遇的問題。 比如商業,這些番邦之人極其擅長商業,他們用商業來興邦安國,在這方面甚至有管仲之能,他們的書籍也非常發達,和我洛氏互相印證后,甚至糾正了我洛氏的一些錯誤。 太子,一定要重視這些人,這是老祖宗很在乎的東西,他曾經說,要建立一個什么幕府,但我有些記不清了,但這很重要。 老祖宗說,這是大興極其重要的一點?!?/br> 洛玄夜很少這么說話,李世民鄭重的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 在回到太子東宮后,李世民立刻召集了東宮屬臣,將洛蘇所提的不受理謀反案之事宣布,房杜等人面不改色,他們對此無所謂,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房杜的政治立場,顯然不允許他們去同情李建成的舊部。 魏征、王珪等李建成舊臣則面露喜色,魏征更是直接說道:“太子英明,如果有這道詔令,臣愿意前往河北安撫故太子舊部?!?/br> 安撫河北,魏征是老手,現在河北之所以這么亂,就是這老小子當初給李建成招攬的,他這個人是很有能力的。 李世民又回想起當初見到魏征的時候,他問魏征,“當初你向李建成提議殺死我,現在卻落到了我的手里,你想要怎么死呢?” 誰知道魏征卻說道:“如果當初李建成聽從我的話,現在他就不會死了?!?/br> 李世民很欣賞魏征,雖然魏征投效過不少人,但他認為魏征在每一個人手下,都盡職的提出正確的意見,這是個值得信任和厚望的人才。 現在魏征提出了這個請求,李世民立刻說道:“孤加你為陜東道宣慰使,將孤的意思傳達出去,孤有遠大的志向,不愿意大唐內部流血,只要有才能,不論出身,都能夠得到重用。 孤這些年招募四方的勇士和智者,最后組建了天策府,這正是孤將來也要做的,讓所有人都知道孤的志向?!?/br> 魏征深深拜服。 …… 李淵是個很懂事的人,既然已經被架空,他也不愿意再占著位置不動,在冊封李世民為太子后,很快他就傳達出自己退位為太上皇的意思。 李世民也沒什么可客氣的,在登基之前,當初跟著李世民的心腹紛紛加官,控制朝廷中樞三省六部以及十二衛。 長孫氏的舅父高士廉進位尚書左仆射侍中,房玄齡進位尚書右仆射,長孫無忌為中書省長官中書令,杜如晦為門下省長官侍中,當初跟著他的幾個人,紛紛拜相。齊王李玄霸被加為尚書令。 但這是一個虛職,真正一飛沖天的是洛玄辰。 他被任命為吏部尚書,這個官職本就重要,在尚書省中,幾乎可以和仆射平起平坐,再加上他有參知政事的銜,他也是宰相之一。 這是對齊王一系的拉攏,在這些年中,李玄霸也付出了許多,甚至差點就替李世民死了。 至于武將就更不用多說,洛玄夜拜左麒麟衛大總管,依舊是唯一一個大總管,位在諸將之上。 洛玄凌拜左千牛衛大將軍,負責保護皇帝。 尉遲恭拜左青龍衛大將軍,侯君集為右青龍衛大將軍。 秦叔寶為左朱雀衛大將軍,程知節為右朱雀衛大將軍。 其余府衛將軍大多由秦王府舊人所領,其中薛萬徹這個東宮舊人領左蒼龍衛大將軍比較讓人意外,這是李世民對外的善意。 雖然在爵位上還沒有提升,但職官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的李世民從實際上,以及名義上,都已經控制了朝廷的中樞。 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準備登基大典了。 …… …… 陵。 天子埋葬之所在,這是當初姬昭所定下的制度。 姬昭的陵墓自然是頗為不凡的,山明水秀,在最初并不如何豪華,尤其是和后世的那些君王的陵墓比起來,顯得有些寒酸。 但這世上真正的神圣會伴隨著時間而愈發神圣耀眼,姬昭正是如此,千年過去,有的君王以及被盜墓賊光顧,但是姬昭的陵墓卻愈發的宏偉,漸漸變成了一座山,一座遍布著桃花的山。 當初李淵來到這里繼承天子位的時候,只不過是在外圍拜了一拜而已,李世民自然不會如此,有洛蘇親自帶著他走進來。 在洛蘇出世后,還不曾來過這里。 因為他想帶著一位天子來到這里,今天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 望著面前的桃花,洛蘇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他永遠都無法忘記,他在第一次去世前,見到的那一幅場景,漫天的桃花紛飛,在樹下素王站在那里,如同神圣。 李世民帶著龐大的衛隊來到這里,更是將整個朝廷的人都帶到這里,無數人繁雜的腳步聲傳來,順著陵中已經略有些殘破的青石鋪就的直道,直直的向著盡頭而去,林中的飛鳥被驚起,發出一聲聲略顯尖銳驚恐的啼鳴。 無數的桃花樹在不住搖晃著,就像是在迎接來到這里的洛蘇,洛蘇只覺周圍無比的沁香,讓他只覺一陣心曠神怡。 “這座祭壇是素王陵中最古老的存在,這是周康王修建的,康王曾經在這里祭祀素王,在召王年間,這里又經過修繕,沒想到一千多年過去,除了歲月的痕跡,竟然沒有徹底損壞,素王的偉力,真是讓人動容啊?!?/br> 那座祭壇占地面積很大,完全由青石修建而成,上面除了歲月篆刻出的些許痕跡和細小的裂痕之外,整體竟然完好無損,讓李世民以及隨行而來的眾人嘖嘖稱奇。 至于造假那是不可能的,這座祭壇在漢書中有明確記載,當年漢武帝就是在這里祭祀素王,而且望著祭壇時,那種鋪面而來的時間之感,那些蒼莽之感,是做不了假的。 李世民為了表達自己對于素王的尊敬,親自從外面一步步的走進來,此刻見到這里的一切,心中咚咚咚的跳動起來,在他的身邊,長孫氏陪在他身邊,握緊了他的手,傳來一陣溫熱和柔軟。 洛蘇站在祭壇上,有無盡的感慨,其他人看這里是帶著上古之物的濾鏡,但他看這里,卻仿佛回到了那個時代,因為召王年間對這座祭壇的修補正是他主持的,他甚至能夠看到那塊略有些不平的石頭。 他不知道素王老祖是不是已經蘇醒,但他站在這上面,只覺自己能夠通天一般。 一件件祭品被抬上來,洛玄夜和洛玄凌兄弟二人抬著一尊古樸的鼎走上來,放在祭壇中央。 比如博學的房玄齡突然問道:“周國公,這可是通天鼎?” 洛玄夜回到李世民身邊后,頷首道:“正是通天鼎!” 人群中略有些sao亂,通天鼎,傳說中能夠溝通上天的載具,祭祀之人只要將文字記錄下來,而后投入鼎中,就能夠讓上天知曉,和素王溝通時,與上天別無二致,亦是使用通天之物。 洛玄夜既是給李世民介紹,也是給其他文臣武將介紹道:“陛下,溝通素王最重要的載具就是這尊鼎。 這尊鼎是當年漢武帝劉徹祭祀素王時使用的,最終他得到了素王的天啟,賜下了元始的年號。 對于家族來說,這尊鼎很重要,上面有素王的神韻,現在用來給陛下溝通素王?!?/br> 嘶! 這下圍觀眾人是真的有些要炸了,這竟然是當初漢武帝用的那一尊,即便不說是不是真的有效果,僅僅這個兆頭就是好兆頭。 當祭壇上一切都準備完畢后,洛蘇在通天鼎上插上三炷香,而后向祭壇下,微微點頭,示意可以開始,李世民滿臉肅然走到祭壇邊上。 “嗚~” 如同最古老的號角聲響徹蒼穹,數以千計的樂師一同奏響了這首宏大的頌圣曲,幾乎所有人都在低聲應和著,最微小的聲音集合起來也足以掀翻世間的一切宏大! “大唐皇帝登臺祭素王!” 洛蘇站在祭壇上高聲道,聲音宛如雷霆,震動四野。 “請陛下登臺祭素王!” 文武百官齊聲道,目光中滿是振奮和激動。 “請陛下登臺祭素王!” 萬人齊聲呼喊,聲浪宛如實質的風浪一樣,將四周的桃林吹的嘩啦啦作響,一道道回音就如同在山澗中回蕩一般,不絕于耳。 那聲音之大,甚至短暫蓋住了頌圣的樂曲之音。 李世民在萬眾的呼聲中,一步步走到祭壇上,他走到祭壇上后,不低頭則看不到群臣,抬起頭只能看到洛蘇一人。 他環視著周圍,然后便見到祭壇周圍的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如同潮水一樣,黑壓壓一片,仿佛黑月之潮,不見盡頭。 李世民走上前去,從洛蘇手中接過香火,插進通天鼎中,然后他也跪在鼎前,向著冥冥中的上皇叩首。 李世民和洛蘇都將雙手交叉然后高高舉國頭頂,下面的所有人則雙手交叉然后放在胸前。 宏大的頌圣曲不曾停下,依舊在響徹,為此刻神圣的氛圍增光添彩。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諸夏的光輝萬萬年!”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庇佑子孫福壽延!”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子民大光明!” 不僅僅是樂曲,還有頌圣詞,響徹在眾人耳邊,唱出了一股極致的虔誠。 “至高至圣、至尊至尊。 素王在上,臣李世民,諸夏天子,大唐皇帝,率大唐宗戚,文武百官,祭告上皇,建元貞觀,以昭四方?!?/br> 李世民將手中的空白竹簽徑直往燃燒著熊熊火焰的通天鼎中擲去,幾乎瞬間就有熊熊的火焰將之吞沒,然后沒有黑色的煙塵冒出,反而是一縷純白到極點,讓人有一種干凈的沁香氣息的白煙出現,然后直直的向天空而去。 在數百年前,這一幕震驚了漢帝國的所有人,在數百年后,這一幕震驚了唐帝國的所有人。 任何人都不能免俗,就連洛玄夜等洛氏子都震驚的望著這一幕,畢竟還有什么比見到一縷直的如同尺子量過的白煙還讓人震驚呢? 僅僅是一頓,樂曲就再次響起,所有人都期待著后面的結果,洛蘇也在等待著稍后的結果,李世民更滿是緊張,這算是一場賭博,如果這么大的陣勢卻得不到什么,那結果就糟糕了。 白煙緩緩消散,異變陡生! 一道通天徹地的白光從九天之上突然照下,將李世民籠罩在其中,頌圣曲幾乎在瞬間被驚呼所打斷,幾乎所有人都在驚呼著,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所驚動。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