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節
不愧是尉遲恭,不愧是和太子以及李元吉有仇的尉遲恭。 除了洛玄夜和洛玄凌外,尉遲恭是李世民最愛的大將,這個降將對李世民忠心耿耿,太子和李元吉招攬他,甚至殺他,也毫不動搖。 洛玄夜淡淡道:“今日給你吃個定心丸,這是遲早的事,今日叫你來,是有事情要交待你,秦王要面對的畢竟是親兄弟。 如果,我是說如果,到時候秦王真的下不去手,或者有猶豫,交給你,明白嗎? 其他人我都不放心,只有你?!?/br> 尉遲恭一聽立刻拍拍胸脯說道:“周國公放心,秦王受迫到了這種地步,我受秦王大恩,一定為秦王除去這兩個禍害?!?/br> 洛玄夜聞言拍拍尉遲恭的肩膀,尉遲恭卻像是見鬼一樣,因為他見到洛玄夜竟然沖自己笑了。 他回憶著,似乎洛玄夜從來沒有對秦王府諸將以及幕僚笑過。 洛玄夜笑道:“不一定能用得上你,秦王他喜歡把事情背在身上,但你的忠心他會見到,成為他的臣子,這是你尉遲恭的幸事啊?!?/br> 尉遲恭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李世民是個很情緒化的人,他只是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已。 尉遲恭走出室中,腳步很是輕快,完全沒有剛剛接受了一個重要任務的沉重,以他的脾氣,如果不是惹不起,早就想干掉太子和李元吉了。 洛玄夜望著尉遲恭離開的身影,微微瞇眼,思索著下一個找誰談話。 …… 突厥再次犯邊,李靖在城下擊破突厥,但并不能阻止突厥的大股部隊,不過突厥表面上來勢洶洶,卻派出使者,想索要財物,頡利可汗也就這點出息了。 在所有人意外的眼神中,李建成為李元吉請纓,主動迎戰突厥。 在李建成看來,這是一個完美的機會,能夠將李世民秦王府中的將領都一戰報銷掉的機會,為了自己的大位,他不惜將為大唐帝國建立而立下汗馬功勞的一眾悍將,全部坑死。 李元吉出征,李世民勢必要來踐行,他要乘此機會,殺死李世民。 早在楊文干之事時,李世民就能夠推動東宮謀反一事,他對太子東宮的滲透可想而知,臥底得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計劃,趕來告知李世民。 李世民立刻將在府中的洛玄夜和長孫無忌召來,告知此事,長孫無忌大驚失色,二人同時望向李世民。 卻見到李世民臉上一絲憤怒的神情都沒有,只有一種如同頓悟般的解脫。 李世民在想什么? 這幾年他一直都在等待,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諸將和幕僚都勸他動手,一直到現在。 終于解脫了,現在他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受害者了,李世民并不是迂腐的人,他一直在思考文公所說的心安是什么。 現在他明白了,這就是他所要的心安。 一個心理上的上位,這不是他的錯。 當這種心理占據了他的心后,他只覺渾身有一股暖洋洋的力量在涌動,那是從心中所發出的東西。 李世民環視周圍眾人,沉聲下令道:“敬德,去將所有在天策府和秦王府任職過的人叫來!” 洛玄夜等人坐在兩側,靜靜地等待著,李世民閉著眼,等待著,很快就有不少人來到了秦王府,但房玄齡等人不愿意來。 “尊奉天子的旨意,以后不能再和秦王來往,天子說如果再見到秦王,將會殺死我們,所以我們不敢前來?!?/br> 李世民立刻就知道,房玄齡等人不是不愿意前來,而是要他的保證,這一次回來,就一定不能再有絲毫的猶豫。 李世民望向洛玄夜,洛玄夜點點頭,李世民寒聲對尉遲恭和洛玄凌道:“敬德,青玉,你們再去,告訴他們來秦王府,如果不來,就殺了他們!” 天子的命令,在我這里已經不重要了,這就是李世民給他們的答案,無比強烈的反應。 房杜二人終于回到了秦王府,圍繞在李世民身邊。 見到眾人后,洛玄夜將自己早就準備好的說辭,直接就當著眾人的面說出:“秦王。 當年素王剛剛攝政的時候,親兄弟作亂,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監之亂,素王毫不猶豫的前往平定,最終流放、誅殺他們。 管、蔡都是素王在人間嫡親的兄長,但素王因為他們對邦周有害,于是毫不猶豫的殺死他們。 現在的人反而有迂腐之意! 如果大唐沒有秦王,只不過是一個覆滅在亂世的諸侯而已,只不過是一個在突厥之下仰鼻息而存的王朝而已。 秦王,該放下那一絲不存在的猶疑了?!?/br> 長孫無忌為洛玄夜叫好,這就是他心中的想法,“秦王,您功蓋天下,乃是事實上的開國之君,這大唐難道不是您所應該得到的嗎? 取回屬于自己的東西,難道是不對的嗎? 太子身為兄長卻幾次三番想要謀害您,這難道是正確的嗎? 李元吉身為弟弟,卻多次要加害您,這難道不應該懲罰嗎? 周國公說的是圣人之行啊,是蒼天之證??! 素王也曾經這么做,難道還有人認為這不對嗎? 秦王!” 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洛玄凌、程知節還有許多人,強行壓抑著心中激蕩的心情,沉聲道:“秦王,請誅殺太子楚王,安定國朝社稷!” 李世民手中提著劍,臉上滿是釋然的神情說道:“我一直以來的避讓,并非是猶豫,我又何嘗不知道,我和太子間的兄弟情誼早就在一次次的沖突中消磨殆盡,他不再是我的大哥,我也不是他的弟弟。 但我還是希望能夠讓他先動手,然后我再反擊,這或許有些過于…… 但這便是我心中所想,我想證明,這件事不是我的錯,我想要問心無愧,于是直到今天。 他們真的要對我動手了。 就這樣,去進行最后的決戰吧?!?/br> 房杜二人足智多謀,而且早就盤算了不知道多久,很快就為李世民提出了一條引蛇出洞的計劃,用一件必須所有人都出現在宮中的大事,將天子、太子、楚王,一網打盡。 …… 當李世民走出玄武門時,他望著背后高大的城門,宛如黑暗沉淵中的巨獸,他忍不住攥緊了拳頭,他回想起剛才和天子的談話,有些黯然神傷,他不曾見到,在天際有一顆閃亮的星辰劃過。 皇宮之中,李淵在寢宮中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他回想起今天李世民告發李建成之事,越想越覺得難以接受。 兄弟相爭,到了現在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刻的李淵突然有些后悔,難道自己真的要見到兄弟相殘嗎? 如果大唐有西域就好了。 李淵這樣想著,這樣就能把其中一個人封到西域去,相隔五千里,想必可以和平相處了。 星光漸漸散去,天上的彎月隱藏在大白的天幕之后,白日繁華的長安開始蘇醒,坊間已經開始有炊餅的香氣,勤于勞作的百姓開始動彈,如今正處于仲夏之間,暖暖的風拂過人的面頰。 長安城無限美麗,大唐正緩緩的恢復著,六百萬戶的人口,讓大唐一旦煥發起來,生機勃勃之狀,讓人心折。 幾乎沒有任何人知曉,在黎明到來后,在宮廷禁衛也開始換班時,有幾個人走進了皇宮中,其中一個是洛玄夜。 他很平靜的進入皇宮,絲毫沒有覺得,他現在是嶺南王,出現在這里有不妥,他回到禁軍中,就像是回家一樣。 這里有許多都是秦王的人。 李世民在戰場上帶著這些人立功的時候,奮勇沖殺的英姿,這些人都看在眼里。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秤。 這把秤就是人心。 人心或許不會讓這些人為李世民舍家棄命,但中立卻足夠了。 就連李靖和李世勣,也會因為李世民這個人,而選擇中立。 這一場針對太子和楚王的政變中,有兩個戰場,其中一個是秦王和太子的雙龍會面,一個就是宮中,能否在第一時間控制住天子,是最關鍵的。 李淵終于是天子,如果他下令禁軍出擊的話,禁軍還是會聽令的,十六衛大將軍中,并不全部都在秦王的控制中。 人心如同流水,隨時都會變化。 洛玄夜之所以選擇自己來做這件事,原因很簡單,“太子和楚王,是必須要誅殺的,但天子,他是君父,是絕對不能動的,弒父弒君的想法有都不能有,我也不允許這件事發生。 王府中,我去勸告天子是最簡單的,也能防止在亂軍中,天子出現意外?!?/br> 洛玄夜的話,眾人都明白,他所肩負的重任,更是艱難,但的確是沒有比洛玄夜更合適的人了。 在洛玄夜之后,沉靜的大唐皇宮迎來了一隊殺戮的使者,一支軍隊出現在宮門外,這支軍隊騎著馬,配備著完整的弓矢和刀劍,就這樣大搖大擺的出現在玄武門外,然后被玄武門的守將直接放了進去。 為首的正是李世民,他臉上帶著神采飛揚的神情,昨晚上他以為自己會徹夜不眠,但事實卻是,他睡的很是安詳。 他真的放下了。 今晨他穿戴上盔甲,拿起刀劍的時候,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曾經激昂的戰場上,他胸膛中的心,蓬勃的跳動著,那顆心從洛陽見到洛蘇開始,就經歷了無數的煎熬,經理了無數次的考驗,現在這顆心的活力之強,讓李世民也感覺從未見過。 這顆心如同鋼鐵般堅硬,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摧毀它。 馬蹄聲踏破了寧靜,但秦王府的士兵是非常安靜的,在洛玄凌、尉遲恭等人的指揮下,迅速尋找合適埋伏的地方藏好。 那些林間的鳥兒被驚起,野草被踩踏,最后一切都歸于寂靜。 太子啊,楚王啊,你們快些來吧,我們在這里等待著你們,直到殺死你們。 …… 天子寢殿,李淵悠悠醒來,便見到自己寢殿中坐著一個人,坐的很是板正,腰背挺直,穿著甲胄,手中持著利劍,一動不動的望著自己。 洛玄夜! 洛玄夜? 見到洛玄夜出現在自己面前時,他以為是自己看錯了。 殿中略有些昏暗,因為今日陰云密布,天色有些暗沉,他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發現真的是洛玄夜,瞠目結舌。 洛玄夜見到李淵醒來,躬身道:“父皇萬安萬福?!?/br> “你……” 你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這是李淵想要問出來的話,但緊接著他就汗毛直立,他的目光幾乎立刻就投到了宮外,“秦王……” 他說不出來話,蒼老滿是皺紋的臉上,只有無盡的恐懼。 尹德妃悠悠醒來,見到洛玄夜,還以為自己見到了鬼,立刻尖聲叫起來,“陛下,陛下!” 李淵回過神來,立刻厲聲問道:“洛玄夜,未經旨意,擅自回京,你這是要造反嗎?是誰指使你的,是不是秦王?” 洛玄夜躬身恭敬道:“父皇,臣在嶺南接到迷信,聽說太子和楚王想要謀反,所以不遠萬里特意趕回長安,來保護您。 您知道的。 臣曾經是左千牛衛大總管,對保護陛下的安全,非常有經驗,有臣在,陛下定能無憂?!?/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