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節
…… “王世充拼死抵抗,結果將繁華的洛陽變成了人間地獄,那座偉大的圣城,殘破的就連隋朝初年都不如了。 我在江陵拼死抵抗,除了讓百姓增添一些傷亡,又有什么用呢? 還不如投降,我一個人去死,總之滿城百姓一起去死強得多?!?/br> 長江水在江陵這里轉了個彎,就連拍岸的驚濤都顯得小了許多,從城頭望著,那江水悠悠,似乎頗為平靜,但城外震天的呼喊聲,破壞了這一切。 唐軍已經兵臨江陵城下,這里是梁國最后的堅城,同時也是國都所在,數路大軍齊動,蕭銑本就不是多么優秀的君王,他的上位原因很簡單。 因為江南不滿隋朝,他憑借著出身,被思念故國的人推上了這個位置。 大唐氣勢如虹,如果冉冉升起的太陽一樣,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李唐大勢已成。 就如同當年滅亡陳國的隋朝一樣,很多人都知道蕭梁必敗,人心早就散了,自然是擋不住強悍的李唐大軍。 尤其是李唐早就占據了巴蜀,從成都順流而下,奔襲江陵,蕭銑實在是難以防守。 在亡國的最后,蕭銑平靜的接受了這個結局,或許他早就料到了這一天。 正如他和梁國的群臣說的,“當初姑蘇郡公兩代輔佐武帝,那是大梁最為鼎盛之時,但最后還是沒能功成,現在又怎么可能擁有天下呢?” 面對洶涌而來的唐軍,蕭銑手中轉動著佛珠。 在這一刻,他似乎被他那個好佛的祖宗所附身,他念叨著慈悲之類的言語。 不再做無謂的抵抗,這一切又有什么值得去爭呢? 李孝恭以及李靖走進了江陵城,然后下達了第一條命令,“大掠一日!” 戰爭結束,該是讓自掏腰包出征的府兵發財了,至于江陵城中的百姓。 唐軍軍法還是很嚴的,大掠不是屠城,搶東西不是殺人,一般不會死多少人。 李孝恭和李靖將蕭銑裝上囚車,運往長安,蕭銑的結局就要看李淵的心情了,如果是之前的李淵,大概會直接殺了。 在李淵看來,這些曾經造反的反王,都是些不安分的人。 但他放過竇建德之后,突然覺得殺這些人,有些索然無味,蕭銑很可能會留下一條命,蕭銑真的應該給竇建德磕一個,救命之恩,毫不夸張。 “結束了?!?/br> 望著囚車離開的李孝恭,突然感慨了一句。 真的結束了。 從大業末年開始的混亂,到現在才不過六七年,竟然就再次統一。 李氏真的有了自己的天命,李孝恭親手終結了最后一個諸侯后,突然有些不敢置信。 但事實就擺在眼前! 他有千言萬語,卻只說出了三個字,結束了。 不僅僅是他。 當蕭銑被押送回長安的消息不脛而走后,所有人心頭都是同樣的感慨。 終于結束了! 那些風風雨雨的戰爭,無數的生離死別,野心家的熾熱和理想者的熱血。 一個個英雄以及梟雄人物如同走馬燈一樣的閃過,如同一顆顆流星般,劃破這片璀璨的星空。 而現在。 天子的寶座將要升起了! 就在長安! 周秦漢隋! 現在它的名字叫做——唐! 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 太極宮,依舊略有些暗沉潮濕,正響徹著李淵的大笑之聲,笑聲中滿是快意。 天子??! 他李淵竟然要成為天子了。 下首左方,李建成、李秀寧、李世民、洛玄夜、李玄霸、李元吉這些李淵的子女以及駙馬和王妃都按列坐在一起。 其余裴寂、封德彝、尉遲恭、蕭瑀這些臣子則坐在右手,還有宗室諸郡王,以及李淵的外戚,張婕妤等人。 諸關隴士族等大唐貴族同樣匯聚于殿中。 宮娥和宦官在諸多貴人面前穿行而過,將宴會的一件件東西放在桌案上,宛如花間穿行的蝴蝶般。 今日的筵席既是給李孝恭慶功,但主要還是在大禮之前,和這些有資格在開國后成為統治階層的權貴們通氣。 開國不僅僅是李氏一個人的大事,同樣也是他們這些人的大事,尤其是洛玄夜,其余家族還僅僅是為了權力,他則不同! 一個由天子所賜下的爵位以及官職,對洛氏來說極其重要。 說的特別通俗一點,洛氏參股大唐,現在大唐承天命,就是上市,洛氏要拿到天大的好處,而且大唐不滅,旱澇保收,與此同時,洛玄夜出任大唐集團高級副總裁,還要拿一筆不菲的工資,只要他擔任這個職位,那工資就不斷,所以大唐內部的職位對洛氏來說也很重要,王侯將相,封疆大吏,這些帶來的工資即氣運底蘊是不一樣的。 李淵在張婕妤的柔意服侍下,愜意的飲下一杯美酒,而后開懷大笑道:“諸位愛卿,天命,我大唐將要得到天命。 只待兩天,良辰吉日,朕率領爾等前往素王陵拜祭,到那時,諸卿將稱朕為天子! 上天之子!” 最后四個字,李淵說出來時,他蒼老的臉上,滿是興奮的潮紅,不僅僅是他,眾人臉上皆是振奮,李世民望著這一幕,卻有些感傷,飲下一杯酒,心中暗道:“如果母親能看到這一幕就好了?!?/br> 洛玄夜注意到了這一幕,手臂輕輕碰了碰李秀寧,李秀寧一見便低聲說道:“二郎應當是又想起了母親?!?/br> 洛玄夜了然,李世民這個人在戰場上很猛,但他實際上是個感情相當豐富的人,動不動就會哭,尤其是在面對母親的時候,經常會思念落淚。 洛玄夜微微嘆息,秦王的舉動有些不合時宜,這些時日以來,陛下對秦王的不滿與日俱增。 原因很簡單,有人在李淵耳邊說秦王壞話。 皇子成年后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不容易見到皇帝。 平日里相伴皇帝的是內侍和后妃,這些人對皇子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皇帝對皇子的態度。 在這方面,秦王相對于太子落了下風,而且差距難以彌補。 洛玄夜望著李淵身邊妖嬈魅意流轉的尹德妃和張婕妤,眼底閃過一道凌厲的殺機,而后迅速隱去,皇帝的人,他暫時殺不得。 李建成和李世民這里,時時刻刻都有人盯著,幾乎在李世民剛剛露出悲傷之色時,尹德妃就已經指著李世民向李淵告起狀來。 李淵一看果真是,頓時惱怒,這種大喜的日子,李世民卻擺出這么一副樣子,這簡直就是誠心給自己添堵,秦王果真是在戰場上打仗太多,變的已經不是自己記憶中,那個優秀聽話的兒子了。 有事二郎,無事秦王。 李淵可謂是玩的爐火純青。 若是在平時,李淵定會訓斥李世民一番,但今日這盛大的場合,李淵不愿意如此。 他眼底閃過絲絲不滿,又與眾人一起飲起酒來。 這細微的變化,只有俯在他懷中的妃子得以見到,二人相視一笑,再次勸起李淵酒來。 又是一圈美酒飲下,李淵已經有些昏昏沉沉,向著殿中群臣開始吹噓開國之易,論證自己天生高貴的必然。 “諸位愛卿都是朕的肱骨大臣,朕開國承受天命后,將要再次大封諸卿,開國天子和開國功臣,我們的名聲將永遠輝映于青史上?!?/br> 李淵這個人在某種方面相當的厚道,對自己的一干老臣,能給的都給,幾乎各個都位高權重,其中裴寂是佼佼者,卻不是唯一一個得到他賞賜的臣子。 洛玄夜望著和李淵暢快飲樂的一干臣子,突然覺得有些怪異,臉上沒繃住。 李秀寧很是敏銳注意到了他神情的變化,握住洛玄夜寬大的手,低聲問道:“夫君,怎么了?” 洛玄夜低聲道:“聽到父皇剛才說開國元勛,一時間沒繃住。 當年漢朝的開國元勛是什么人? 洛英侯、韓武穆、蕭何、張子房,沛縣勛貴,這些人哪個不是戰場拼殺,就算是文官則參贊軍務。 漢朝崩毀后,那就更不必多說,魏國、燕國、季漢、南朝,那些謀士和勇將,一個個輪番上陣,各自為開國而奮斗。 在大唐,我算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勛了。 但父皇面前的那幾人,我是不曾見過他們對大唐開國有什么貢獻。 冒著生命危險征戰的是秦王府諸將,在前線出謀劃策的是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裴寂這些人,有什么資格說自己是開國元勛呢? 和這些人并列,是我的恥辱,會讓我覺得,自己所流的血、受的傷,都不值。 遲早有一日,要撥亂反正。 要將這些欺世盜名之輩,都暴露在青史之上,狠狠清算這些廢物!” 李秀寧頗為認同的點點頭,和裴寂等人比起來,洛玄夜付出這么多,卻只得到和裴寂差不多的待遇,這讓洛玄夜怎么可能心中能高興,不干死裴寂,洛玄夜都對不起自己的付出。 這些話隱隱約約間還將矛頭指向了李淵,這實際上是在說李淵賞罰不公。 在洛玄夜夫婦旁邊,李世民夫婦同時捏緊了手,長孫氏捏了捏李世民的胳膊,李世民沖著洛玄夜微微搖頭,提醒他小心被人聽到。 見李世民聽到,洛玄夜和李秀寧對視一眼,不再說話,這番話既然洛玄夜的心里話,同樣也是說給李世民聽的。 在李世民的陣營中,洛玄夜三兄弟是看的最清楚的。 洛玄辰早就分析過,他認為伴隨著李唐統一天下后,逐漸罷掉刀兵,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爭端是注定要落在下風的。 尤其是政治逐漸從軍管過度到官吏體系后,以軍功作為根本的秦王府,無仗可打,會越來越勢弱。 魏征也是這么想的,認為只要不讓秦王接觸兵權,遲早能夠肢解掉秦王府。 再加上李淵拉偏架。 李淵的確不行,但在大唐帝國中,論政治號召力,以及正統性,他都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李世民雖然功高蓋主,但在不造反的情況下,是玩不過李淵的。 面對必輸的斗爭,深諳斗爭之道的洛氏三兄弟,在中原擒兩王戰后,就已經著手準備要兵諫,直接掀桌子。 最重要的是,洛蘇并不反對他們的行為,三兄弟永遠都忘不了在詢問洛蘇兵諫是否可行后,洛蘇當時信中說的話——“我以后要做的事,功業盛大,但日后流的血是數不清的,日后的慘烈是道不盡的,區區兵諫不算什么!” 區區兵諫!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