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節
但封王的話,誰敢說? 最終還是李秀寧上前說道:“父皇,如果要體現重視的話,女兒建議封王,唯有封王,才能服眾?!?/br> 李淵這個人對于爵位實際上是相當濫封的,他略一思考,就認為李秀寧說的對,于是當即說道:“杜伏威縱橫江淮,給他封徐王。 洛景成的話,給他封……” 李淵竟然直接給杜伏威封了親王,這有些震驚到李秀寧,這日后不是要被清算嗎? 她倒是不在乎杜伏威的性命,但小姑子洛玄鏡她不能不在乎,于是再次說道:“父皇,親王是不是太過于高? 現在還從來都沒有臣子封親王的先例,女兒以為郡王就足夠了?!?/br> 李淵微微瞇著眼笑了笑,“那杜伏威封親王,給洛景成封郡王,平陽以為如何?” 表面上看起來,這對洛景成不公平,但這實際上卻是一種保護,李秀寧輕松一口氣,“謹遵父皇之令?!?/br> 唐廷的速度極快。 很快冊封的旨意就奔往江淮。 “茲爾杜伏威,……,敕封徐王,勛封上柱國,加開府儀同三司,東南道行臺尚書令?!?/br> 從爵位上,以及各種官職上,都給了杜伏威一個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讓杜伏威很滿意。 使者很快就來到了江左蘇州,圣旨來到了洛氏。 第868章 天選之人! 李淵派來的大唐使者是永安王李孝基和民部侍郎唐儉,都是李淵非常信任的人。 他們兩人一進蘇州地界,就很是詫異,蘇州毫無蕭條之感,街道上比肩接踵,一片車水馬龍的熙熙攘攘景象。 李孝基頗震驚道:“這蘇州望著竟然比長安還要繁華,真是不敢置信?!?/br> 唐儉亦慨聲道:“是啊,洛氏結寨自保,蘇州無戰事,自然繁華,揚州則蕭條許多。 成都亦是如此,比長安還要繁榮。 這一場逐鹿天下,天下揚一益二,洛三蘇四的格局定會改變。 揚州和洛陽因為兵災而敗落,是注定可以看到的。 洛陽是圣城,日后還能重建,揚州的恢復就要依靠天下商販,不過隋煬帝修建運河,直通揚州,或許恢復的會快一些?!?/br> 大唐使團人數極多,一進蘇州地界,立刻就被洛氏得知,洛氏的人連忙前來迎接,一行人往蘇州莊園而去。 在這里,唐儉和李孝基見到了洛玄鏡和洛景成,從大唐得到的消息中,江南洛氏是洛玄鏡和洛景成一起主持,其中洛玄鏡的話語權大概還會更高一點,洛氏女一向有主持家族的傳統。 李孝基也不耽擱,直接展開圣旨就宣讀起來,“茲爾洛氏景成,身出名門,威重江左,累世以來,多有勛績,天下斐然,隋末以來,振作一世,保有家業,方今察勢,心歸我唐,朕甚喜之。 敕:以洛景成爵姑蘇郡王,食邑五千戶,上柱國,加開府儀同三司,驍騎大將軍,江南道行臺尚書右仆射?!?/br> 這份圣旨比給杜伏威的有誠意很多,屬于大家認為很正常的,在政治上,正常是一件好事,意味著不會引人攻訐。 宣讀罷給予洛景成的圣旨后,并沒有停下,無論是李淵還是李秀寧,都不會忘記洛玄鏡,這位跟在洛蘇身邊許多年的洛氏女。 “茲爾洛氏貴女玄鏡,身出高宗,名貴江左,卓有聲威,曉之大義,女中豪杰,不次于人。 敕:以洛玄鏡為吳國夫人,位同郡主,加蘇州刺史,江南道行軍大總管,爾其欽哉?!?/br> 洛景成和洛玄鏡對視一眼,都有些驚訝,沒想到李淵竟然會讓洛玄鏡擔任蘇州刺史。 目前的大唐為州縣制,刺史,尤其是蘇州這樣的上州刺史,基本上已經是地方官里面最頂級的。 這是一個從三品的職官! 雖然大唐在州上面設置了道,但現在的道還只是一種純粹的軍事機構。 比如洛景成的這個江南道行臺尚書右仆射,聽起來像是文官,但實際上因為天下都不太平,所以只有一個職責,那就是籌集糧草,是典型的武官。 洛玄鏡身上的行軍大總管就不必多說,這是一個臨時的差遣官職,和李世民身上的行軍大元帥一樣。 二人都不傻,立刻就明白過來,“唐皇這是要我們在南方發動攻勢,攻城掠地啊?!?/br> 二人相視一笑,洛景成將天使邀請進入府邸,隨口問了一句,“不知陛下給杜伏威封了什么官職?” 唐儉邊看邊笑道:“陛下封徐王為東南道行臺尚書令,封上柱國、加開府儀同三司,可真是信重啊?!?/br> 嗯? 本來只是隨口一問的洛景成和洛玄鏡立刻品出了不對,開府儀同三司和上柱國無可厚非,但無論是爵位還是職位都不對。 徐王,一聽就是親王,哪里有給臣子封親王的道理? 東南道行臺尚書令,這也相當的不對勁,而且是完全不亞于親王的不對勁。 李淵的幾個兒子里面,李世民在之前是益州道行臺尚書令,李元霸是河北道行臺尚書令,李元吉是襄州道行臺尚書令,這個官職同樣是給皇子,或者說至少是宗親才能擔任的。 同樣是給予一地的軍政大權,李淵給洛景成的,是右仆射,給洛玄鏡的,是行軍大總管,至少表面上分割權力,給杜伏威的卻是完全的信任。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淵這老小子沒安好心,洛玄鏡和洛景成暗自對視一眼,心中不禁對李淵升起了一絲警惕。 杜伏威是洛景成用私人信譽和洛氏家族信譽寫信勸降的,李淵對杜伏威沒安好心,這就是在挑戰洛氏的政治信譽。 如果杜伏威自己作死,那沒辦法,但杜伏威沒搞事的情況下,洛氏就要保住他,否則人心散了,以后洛氏還怎么帶隊伍,連自己的人都護不住。 不過杜伏威竟然沒覺得有不對勁,這件事也比較離譜,當初就連韓武穆都不要王位,現在他竟然敢把親王位置接過來。 “給杜伏威寫封信,勸一下他,讓他把王位讓出來,這是取死之道?!?/br> 洛玄鏡低聲在洛景成身邊說道,洛景成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唐儉和李孝基笑容滿面的走進洛府。 …… 坍塌的土方,雜亂的野草,落在雜草上的鮮血,伏在草間的尸體,遠遠望去,一片荒涼之景,這就是如今的中原。 李世民縱馬而來,他出沒在河洛之地的幾乎每一個角落,只帶著幾人,沖著城墻上王世充的軍隊大聲笑道:“吾乃秦王李世民也,誰敢出戰?” 面對囂張的李世民,洛陽方向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只是面露憤恨,卻不敢出擊,望向李世民身邊的那些人都有些畏懼。 在李世民身后,一字排開的人是,洛玄夜、洛玄凌、秦瓊、程咬金、尉遲恭,一個比一個猛,全部都是萬人敵的將領,尤其是洛玄夜和秦瓊,萬馬叢中取敵將首級,簡直離譜到非人。 這六個萬人敵的猛將,再加上李世民這個極度擅長把握時機的統帥,吃過大虧的鄭軍絕不會再嘗試和唐軍野戰。 鄭軍不出戰,李世民灑然一笑后就退回營中,他來在洛陽城前,屬于突發奇想,他經常會有這種突如其來的想法。 回到軍營中,李世民爽朗笑道:“王世充既然喜歡和我們耗,那我們就和他耗,江南的糧食源源不斷,倒要看看,是他王世充先餓死,還是我們先餓死?!?/br> 軍營中頓時響起一陣笑聲,洛玄夜卻沒有笑。 因為唐軍的壓力并不小。 若是上個月的話,各種不同的壓力,但蘇州的糧食運到后,洛陽前線糧草壓力頓減。 但打仗并不僅僅是糧草壓力,在和王世充對峙的這半年中,唐軍的傷亡也很大。 王世充深深地明白這一戰輸了之后,就再也沒有機會,戰斗的很是頑強。 從一個月前唐軍就已經展開了洛陽總攻,但是洛陽守軍異常的堅強,唐軍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卻沒有絲毫的進展。 攻城就是如此,歷史上從來都沒有真正攻克堅城的人,幾乎所有被攻下的堅城,都是戰爭之外的因素。 正是因此李世民才改變了戰略,斷絕了洛陽和外界的聯系。 王世充野戰打不過,拼消耗也拼不過,他憑什么能贏? 現在的洛陽城中,即便是用地獄來形容也毫不為過,洛陽城是天下大城,人口眾多,唐軍僅僅圍城一個月,城中就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百姓餓死。 就連許多低級的官吏都不能保證自己吃到東西,即便是如此,王世充依舊對李世民的勸降信,視而不見,他急切的等待著自己的救世主到來。 洛陽宮中,王世充跪在佛像面前,嘴中不住念叨著,“竇建德啊竇建德,你還不來嗎?” 洛陽城中的慘狀,眾人都有些預料,但戰爭就是如此。 而且等到打完仗,城中的財帛也都要賞給將士們,這是李唐的軍法,雖然不屠城,但城中百姓除了命之外的所有東西,都保不住。 李世民望著地圖,緩緩道:“如今中原地區基本上都已經歸我大唐所有,之前虎牢關不在我大唐手中,所以我們強攻洛陽。 現在這個通往關東的門戶,在我們手中,那便不可能出意外,竇建德支援王世充,一定會從這里過,我會堵住他?!?/br> 帳中坐著堪稱豪華的一群人,洛玄夜、洛玄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屈突通、尉遲恭、秦瓊、程咬金、徐世勣、劉弘基、殷開山,李世民秦王府的豪華配置,陪著他建立下現在的功績。 洛玄夜、長孫無忌這兩個人更是陪著他打滿大唐開國到現在的全場,大部分都是投降過來的人,但卻成為了他的肱骨重臣。 老將屈突通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撤軍,他這個人打仗就突出一個穩字,“王世充在前,竇建德在后,實在是過于危險,一旦被兩面夾擊,我軍將敗績,而且一戰勢難回。 而且秦王,現在我軍已經不是剛剛出關時,那樣士氣旺盛,先前攻城不下,付出大量傷亡,對于我軍的士氣打擊是極大的,現在士卒們已經很是疲憊,如果還要面臨這樣的大戰,是不可能支撐的?!?/br> 屈突通的話太過于有道理,以至于李世民都不知道該要怎么反駁,但他是不愿意聽從屈突通意見的,他將目光投向洛玄夜,洛玄夜沉聲道:“打仗從來沒有一定正確的,這不過是選擇而已,是選擇穩扎穩打,但放棄現在的成果。 還是將王世充和竇建德一網打盡,進而一舉奠定天下大勢,就在于現在的選擇。 秦王,您會選擇什么呢? 我們都聽從您的命令?!?/br> 秦王李世民會選擇什么,這不是一個問題,帳中所有人都望向了李世民,他們都知道李世民會說什么,但他們依舊等著,屈突通眼神有些暗淡,但只要李世民下令,他就會毫不猶豫的執行,即便他不贊同。 李世民沉默了一瞬,而后環視著眾人,良久慨然道:“如果手中沒有虎牢關,我一定會退回關中,但既然手中有虎牢關,那我就要和竇建德斗一斗了。 我已經下定決心,和王世充、竇建德決戰中原,就在這里,將竇建德大敗,把他趕回河北去! 中原洛陽,我要定了!” 果然! 眾人心中都閃過這個念頭,李世民就是如此,他堅守的時候,穩的可怕,進攻和制定戰略的時候,卻有氣吞山河的氣勢。 李世民望著地圖沉聲道:“虎牢是其中的關鍵,只要能夠進駐虎牢關,依靠這座險要的關隘,我們足以抵擋河北兵鋒。 洛陽已經進入最后的戰爭,這里已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只要將洛陽困住,王世充必敗。 青陽……” 洛玄夜搖搖頭道:“將這里交給齊王和楚王吧,我跟著秦王你去虎牢關,那里太危險了?!?/br> 李世民沉吟一下,自己的兩個弟弟還是有幾把刷子的,即便是不成器的元吉,在戰事上,也不至于出什么大差錯。 “可以,我們去虎牢關擋住竇建德,等到攻下洛陽,竇建德自然只能退兵?!?/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