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節
長安南的直道上,馬車于道中疾馳,當此時,正值寒冬,關中萬里,秦嶺以北,山嶺葉落,萬木草枯,飛鳥盡絕,雪花飄搖。 在漫天大雪中,馬車中鋪著厚厚的錦裘,四面皆塞以厚物,阻攔寒風侵入,車中李秀寧抱著一個嬰兒,面色略帶焦急。 洛玄夜以及數名靈兵,和李氏的族兵共數十人正在風雪中策馬。 那呼嘯而過的寒風卷起晶瑩的白雪,落在人的脖頸間,寒意凜冽,似乎要將人凝為冰晶。 倘若不戴手套,怕是片刻間便難以屈伸手指,生出凍瘡,痛癢難耐了。 李秀寧間或掀開側邊車簾望向外間,便見到洛玄夜等人在雪中跋涉,縱然有皮衣和錦裘,但面上以及睫毛上,卻披著雪掛著霜。 洛玄夜柔聲讓她放下車簾,她張了張嘴,沒說話,寒風似乎吹到了嬰兒身上,她連忙躲回車中,微微嘆口氣。 此番二人之所以這么急著走,是因為洛玄星集結大軍下江都的消息傳到了長安。 有洛陽的阻隔,長安消息不靈通,這個消息傳到的時候,就代表著楊廣已經死了。 楊廣一死。 天下皆反,這里說的皆反不是義軍,而是隋帝國內部的那些貴族。 比如李淵。 李秀寧和洛玄夜必須早做打算,二人經過簡單的商議,就決定在關中就地起兵,以響應未來的李淵。 關中是早在兩年前就定下來的未來李氏攻略。 他們夫妻二人所奔往的鄠縣,有李氏的產業,可以作為根基,在關中目前的勢力中,還有一支是李淵的堂弟李神通統率,這可是二人的另外一處依仗。 洛玄夜和李秀寧的計劃很順利,在楊廣的死訊還沒有傳來的時候,二人就已經收攏了一批豪杰,其中有一個叫做房玄齡的士人,很受到李秀寧的重視。 這個房玄齡和其他人不同,他就連楊堅都不放在眼里,在楊堅時期,他就多次批評楊堅,認為隋朝的國祚不長,不論是否有夸言的成分,但他所表現出的遠見卓識足以讓李秀寧看重他。 李秀寧和洛玄夜夫妻二人一體,洛玄夜是萬人敵,主統兵,李秀寧眼光長遠,則作為后勤以及勢力之主。 萬事俱備,只欠楊廣死,讓關中徹底亂起來了。 …… 三月,楊廣已死,但關中還未曾得到消息。 李秀寧和洛玄夜收到了李淵從太原送來的信,讓他們二人速速返回太原晉陽,為了安全,信中沒有說其他消息。 但二人立刻明白了楊廣已死,李淵讓他們回去造反,之所以這么隱晦,是擔心遭遇不測。 即便是洛氏親自以素王的名義誅殺楊廣,但愿意給隋朝效忠的人,依舊大有人在,這是士的自我堅持。 捏著手中的信件,洛玄夜沉聲道:“夫人,上次寄給父親的信,看來是沒有送到父親手中,他不知道我們正在關中發展,這次我讓洛氏的家仆去送,就不需要擔心了?!?/br> 洛玄夜所說的家仆自然是靈兵,但其實這個主意也不算好,靈兵單獨出行,是不合適的。 李秀寧沉思著,她腦海中閃過許多可能,最終堅決沉聲道:“夫君,你返回晉陽去襄助父親。 從晉陽到關中,一路上要攻取西河郡,還要攻下重兵把守的霍邑、絳郡和河東郡,還要防備晉陽以北的馬邑,父親需要你這個萬人敵的猛將?!?/br> 洛玄夜聞言驚道:“這如何可行? 你才生下孩子不足一年,我怎么能將你獨自留在長安,面對現在紛亂的局勢? 絕對不行,我不能把你一個人留在這里?!?/br> 李秀寧聞言纖細白皙的手握住洛玄夜,重聲道:“夫君,你聽妾身說。 關中沒有竇建德、王世充、李密那種極其強橫的勢力,有堂叔和我們現在發展的勢力在,這里并不危險。 鄠縣是你我共同發展起來的,難道你還不清楚嗎?自保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難道你不相信我的軍事才能,還是不相信房玄齡的治政能力? 從晉陽起兵則艱難許多,一路上要攻克的關隘以及重鎮實在是不少,所要經歷的大戰,極其艱難,讓你回去,我是下了很大決心的。 你不怪我讓你身陷險境,我已經很是……” 李秀寧情真意切的說著,洛玄夜已經有些被說服了,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還是李秀寧的最后一句話。 這個極其聰明智慧的女人,緊緊的盯著洛玄夜道:“一個家族取得天下,不僅僅要實力,還要有運氣,我李氏現在就有這樣的機會。 夫君,保護好二郎!” 她只說李世民,卻不說李淵和李建成,這是明顯的感受到了一些東西。 洛玄夜一怔,望著李秀寧的眼睛,里面是滿滿的堅決和一往無前。 他反握住李秀寧的手,沉默許久道:“夫人,等我回來?!?/br> 李秀寧如釋重負,她臉上帶著欣喜,埋在洛玄夜懷中,“我和孩子都會等你的?!?/br> …… 洛玄夜沒有絲毫的耽擱,第二日就率領著一干人往晉陽而去,至于靈兵則留在了長安保護李秀寧母女。 如今的關中還處于隋朝的控制下,洛玄夜等人脫身還廢了不小的功夫。 在前往晉陽的路上,洛玄夜就一直都在思考李秀寧最后所說的那一句話—— 保護二郎。 洛玄夜和李淵的幾個兒子,除了人憎狗厭的李元吉外,關系都還不錯,但依舊有親疏之分。 他和李世民的關系更好,這種關系和相處時間長沒有什么關系,只和人有關系。 洛玄夜雖然政治上天賦不算高,但他直覺是很敏銳的。 李世民是真正的氣量大,而且最關鍵的是,說他不好的地方,他是真改,而不是狡辯,或者表面上聽從,暗地里照舊,用比較官方的話說,李世民有王者的氣度,能讓人折服。 所以漸漸洛玄夜就開始靠近李世民,即便李世民是嫡次子,但他依舊義無反顧,就算是以后李世民不能成為天子,他也不后悔。 他以極快的速度回到晉陽,身在河東的李建成僅僅比他快了半日,二人幾乎是前后腳進了晉陽。 洛玄夜匆匆下馬后,直接便往府中而去,他是李淵的女婿,自然不會有人攔著他,走進院中,恰好遇到正在踱步的李淵。 他見到洛玄夜先是一喜,然后便見到李秀寧不曾來,急聲問道:“賢婿,秀寧呢?” 洛玄夜連忙將二人之事告知李淵,李淵聞言震驚莫名,既而感慨,又將洛玄夜帶入堂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幾人得知洛玄夜已經歸來,連忙走出。 李世民來到洛玄夜身邊,欣喜道:“姐夫,此番父親終于下定決心了?!?/br> 在晉陽的這段歲月中,發生了什么洛玄夜不得而知,但他知道一定是很驚心動魄的人心博弈。 不過到了現在,已經不再重要,只剩下舉義這件事了。 洛玄夜左右一看,未曾見到李智云,他一問,堂中氣氛頓時有些不對,李建成臉上帶著幾絲羞愧,李淵和李世民臉色有些難看。 洛氏是李玄霸的救命恩人,所以他一向親近洛氏,他挪到洛玄夜身邊,低聲說了幾句。 洛玄夜這才得知,原來是李建成從河東跑路的時候,只帶了李元吉,沒帶李智云,導致李智云被殺。 洛玄夜望了李建成兩眼,未曾說話,只是不由自主的又往李世民這邊挪了一兩步。 他很懷疑李建成是不是故意的,留個誘餌給朝廷官吏。 李智云和李元吉基本上是同歲,又不是小孩子,又生活在一起,能帶走李元吉,卻帶不走李智云,他是不太相信的。 李淵很快從難過中回過神來。 幸好死的是庶子,如果是嫡子死了,那他絕不可能這么快就恢復過來。 “此番楊廣已經死去,關東許多勢力都在糾纏,我們現在起兵,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也不會進場太晚,而勢力皆被瓜分。 現在關中空虛,而且秀寧在關中已經頗有勢力,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成則有爭奪天下的可能,敗也不失為一方之主?!?/br> 李淵對著幾人沉聲說著,他環視著幾人,洛玄夜接話道:“父親,一定要成功!” 他的話極其的堅決,那種不容置疑的味道,就如同冰冷的鐵,就連李淵都被嚇了一跳,只見洛玄夜緊緊盯著幾人,從每一個人的臉上掃過去,再次重申道:“父親,諸位兄弟。 如果這次得不到天下,所失去的可就太多了。 現在老祖宗不來襄助我們,這不是他老人家不重視,恰恰是最重視的表現,他在看誰才是真龍。 如果李氏是真龍,李氏將會得到輝煌至無以復加的地步,再多的好處我已經不能多言,但一定要堅持住。 無論在取得天下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住。 退一步,就沒有機會,這個天下是一定會統一的。 那這個天下,只能是李氏的! 什么退守割據一方,這種想法有都不要有,想都不要想,就是要做天子,承天命,成為天下之上的諸夏共主,沒有其他選擇!” 洛玄夜在給李淵等人打強心針,將他們心中最后的一點猶疑都排除掉,沒什么可思考的,就是要做天子! 洛玄夜話中那龐大的信息,讓李淵等人驚訝,他們不知道洛蘇想要做什么,但只有諸夏天子才有資格,那是毋庸置疑的。 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與其讓那些不認識的人奪取天下,洛玄夜自然是希望李氏能奪取天下的。 李淵慨然道:“俗話說,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我們一家人,定能功成。 如今我在晉陽起兵,進入關中就一定要攻下西河郡,這是所面對的第一個敵人,我已經決意讓大郎和二郎前往進攻西河,如果就連西河都奪不下來,那就沒什么可之后用兵了。 我真的所擔心的是馬邑的劉武周和突厥人,青陽,關于突厥人,貴宗是如何想的?” 因為楊廣的過錯,導致冬突厥再次坐大,這讓中原北方的各個勢力都很難受。 馬邑的劉五洲和突厥人眉來眼去,雖然各懷鬼胎,但總體上還算是合作,李淵最擔心的就是,一旦他率領大軍離開晉陽,劉武周就會奪取他的基業。 洛玄夜思索了一下道:“現在突厥人的確是勢大,如果是之前的話,那家族的想法自然是硬鋼到底。 但老祖宗的想法不同。 父親可以和突厥人虛與委蛇。 突厥人的戰馬資源還是可以作為助力的,家族的底線是不要讓子民受到傷害,至于和突厥做交易是可以的。 洛氏這些年在凜冬城,也時常和胡人做交易。等到中原一統,突厥人自然會臣服,現在應該就是突厥人最后猖狂的時候了。 讓他們多跳跳吧,以后沒機會了。 以后突厥騎兵,或許還是我中原的助力?!?/br> 李淵聞言心中大定,他是個在外交上相當靈活的人,晉陽起兵后,他能給李密寫信,伏低做小,能給王世充寫信,贊賞他乃是世之豪杰,能給劉武周寫信,稱贊他是并州第一豪杰。 只有能維持好外部的關系,他對這些虛名是不太在意的,但唯獨在面對突厥人時,他有些猶豫,主要是突厥人的身份,現在有洛玄夜的保證,他就沒什么顧忌了。 李淵朗聲笑道:“突厥人腦子不夠靈活,遠遠不如我中原人,看為父如何將突厥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讓突厥人奉上戰馬,最后卻什么都得不到?!?/br> 翁婿二人說罷,李建成便問道:“父親,還請下令吧,兒子和二弟前去攻下西河郡?!?/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