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節
只要草原不能一波打死中原,只要中原不是瘋狂內戰,只要中原能在將領上和草原有來有回,那最終獲勝的就大概率是中原。 按照蒼天所大運,如今本該是草原的時代。 草原一統,攻克西域,占據遼東,中原分裂,胡人豪杰層出不窮,漢人英雄漸次凋零。 姬昭合道,洛氏受到天譴壓抑,天人相絕,子弟天賦未曾有卓然于天下者。 舞臺已經建好,大幕拉起,一切都已就緒。 但最終出現了重大的紕漏。 洛氏決心之大,底蘊之厚,是獨立于蒼天之外的。 洛氏遷徙遼東,而后和燕國清剿遼東漸成氣候的東胡,雖不能阻止鮮卑奪取西域,但洛珈藍和趙瓔珞在西域牽制了西域仆從軍和大量資源。 最重要的是。 一場洛水之誓,使天下諸國聯合,使鮮卑各個擊破的謀劃落空。 洛呈之聞言沉吟道:“洛氏損失亦極大,但如今或許是時候了,燕皇陛下,如今漸漸入冬,草原上即將迎來一年中最殘酷的時期,這正是我們徹底擊垮草原的機會,在蒼莽的寒冬中,鮮卑避無可避,決戰就在此時,若是讓他們遠遁漠北,那損失就太大了?!?/br> …… 決戰? 再次聚在一起的諸國統帥都極度驚訝,慕容承光一言不發,極其擅長武事的蕭衍驚道:“公子,昔年漢孝武皇帝時,與匈奴之戰,綿延十數年,我軍入草原不過兩三載,如何能速勝之? 寒冬大危,不若依照往年之舊例,退至邊境諸城修整,來年春暖花開日,草原雪融時,再來一戰?!?/br> 蕭衍之言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認可,冬天的草原實在是過于危險,大軍進入草原本就危險,行軍中多有死傷,若是在冬季進入,凍死或者凍斃的人不知道會有多少,若是保暖不及時,能大戰的士卒,有三成都算是不錯。 洛呈之環視帳中眾人一周,而后緩緩道:“梁皇陛下所言,呈之自然知曉,但呈之有一言,還請諸位一聽。 自我諸夏聯軍進入草原以來,尤以第一年損失為大,戰兵、輔兵、民夫死者,超過了五十萬人,這么大的損失,換來了胡人三十萬的傷亡,其中有我洛氏所殺的將近二十萬人。 第二年,我聯軍又傷亡了二十萬余人,其中多數為輔兵和民夫,胡人所傷亡的也有十幾萬。 第三年,我聯軍在草原上,不是因為戰爭而死的人就有數萬,而胡人的損失卻越發的少,因為他們開始躲著我們,而后偷襲我們。 為何如此? 我中原有數千萬的人口,胡人傷亡不起,但我中原可以。 這三年的時間,胡人的強大,想必諸位都已經知曉。 若不是我中原人口眾多,是不可能撐得住如今這么大損失的。 若是之后胡人不斷遠遁,就在草原上與我軍周旋,我們又該要如何做呢? 寒冬時出擊,的確危險,但這正是胡人所想不到的。 在寒冬時,他們會將牲畜集合起來,只在那幾個較為溫暖的地方生活,我們只要選在降雪之日,奇襲而至,胡人必亡。 若是能一戰功成,豈不是勝過往后數年之苦? 我認為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洛呈之的言語使眾人皆沉思起來,慕容承光緩緩說道:“諸位,朕不知道你們國中如何,但這三年中,在中原沒有那種波及天下十三州的大災荒,這是不常見的,如果現在中原出現大災,該要如何? 速戰速決,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慕容承光的話瞬間擊中了眾人的死xue。 天災! 一個王朝國家最害怕的東西,政治再清明,君臣再有能力,面對無解的天災也沒用。 如果中原真的有天災,缺糧的話,那征討胡人勢必要受到極大的影響。 但洛水之誓在前! 一念至此,眾人皆立刻贊同冬季出兵。 洛呈之和慕容承光對視一眼,皆暗自點頭,而后洛呈之又道:“諸位陛下,將軍,我洛氏嫡子洛珈藍及其妻子趙瓔珞所率領的西域殺胡軍,將會同步配合我們,如今西域中戰火極盛,大部胡人都被拖在其間,殺胡軍已經漸漸阻擋住胡人攻勢,奪取了許多城池,若是胡人想要撤退入西域的話,他們會在西域阻擊胡人軍隊?!?/br> 西域! 中原和草原大戰的勝負手所在,雙方都有大量的軍隊布置在西域。 既然如此,眾人各自對視幾眼,殺意逐漸于帳中彌漫,諸夏最頂級的貴族們,已經團結意志,要對胡人發動決死的進攻。 這場戰爭,不僅僅是為了簡簡單單的突襲王庭得勝,若只是為了突襲王庭,只要揀選精銳就可以,此戰之所以要率領這么多的大軍前往,是為了要徹底將草原胡人超過車輪的全部滅掉,小孩和女人全部帶走。 如同當年漢軍滅匈奴一樣,讓鮮卑這個名字中代表胡人的那一部分徹底消失,以后只有燕國中有從大鮮卑山中走出的人。 燕國將成為大鮮卑山血脈的唯一繼承人。 這是洛呈之和慕容承光商議后的結果,這是諸夏對胡人的宣言。 ……西域之中,殺胡軍的旗幟飄得到處都是,在如今的西域,殺胡軍是所有反抗鮮卑人統治的旗幟所在。 洛珈藍和趙瓔珞依偎在一起,本該曖昧多情的場景,卻因為二人的言語而被破壞殆盡,即便是在床上,二人所談的也永遠都是政治和軍事。 “夫人,如今我大軍規模愈發壯大,如今胡人大軍的進攻愈發無力,為夫認為,應當是我軍反攻之時,越過天山,將胡人趕回草原,然后和中原諸國的軍隊一起,在草原上殲滅他們!” 趙瓔珞坐起身來,錦被滑落,露出她光潔的肌膚,白皙耀眼,在洛珈藍疑惑的眼神中,趙瓔珞振奮道:“夫君,中原要發動大決戰,我西域也該決戰了,重新發下告西域萬民書,以神圣的名義將我殺胡軍的名位抬起來。 做好準備,只待勝利!” 洛珈藍如何不知道趙瓔珞話中所言,這是要將整個西域的所有武裝力量,所有的義軍以及諸國軍隊,都以大決戰的名義整合起來,趙瓔珞已經準備在戰后登基為整個西域的女皇了。 …… 遼闊的草原上,鮮卑貴族幾乎沒有人是帶著笑意的。 從遼東大鮮卑山西進以來,鮮卑貴族從來沒有遭遇過這么重大的挫折,憑借著極其強大的族群戰士和先進的文明體制,一路砍瓜切菜一般的統一了草原,而后又攻占了西域。 雖然單于死在了西域,但問題不大,在族中還有無數的英雄豪杰,代替單于不是難事。 但分裂的中原諸國,陡然團結在一起,進攻草原,原本以為是個笑話,但沒想到啊,大夏竟然損失慘重! 雖然中原的損失更加嚴重,但中原家大業大,遠勝大夏,同樣的損失,中原能夠承受得起,大夏卻承受不起啊。 望著那漸漸寒冷的氣候,原來應當憂慮的單于,竟然微微松了一口氣,對左右的貴族道:“氣候寒冷,這群發瘋的漢人,該是時候退回中原了,戰爭又告一段落了?!?/br> 是的。 對鮮卑人來說,現在的漢人就是在發瘋。 那么大的傷亡,那么大的戰爭抽調,現在的中原,不知道有多少人戴孝,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承受沉重的兵役,若不是之前有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根本就撐不住這么龐大的戰爭支出。 為什么慕容承光一說大災荒,眾人立刻就同意了冬天進攻? 因為現在諸國中的糧食,都應付不了大災荒的來臨,越往后推,就越不可能應付。 二三十萬的軍隊聚在草原上,每日的糧草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地獄一些,士卒來到戰場,立刻和胡人同歸于盡,或許是最經濟的做法。 鮮卑貴族是一群漢化程度相當深的人,對中原的情況稱得上了解,畢竟當初蒙騙魏國的時候,相當的順暢,可想而知這些人對中原有多了解。 正是了解這種情況,他們才奇怪為什么中原還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這相當的不合理。 他們又如何知道。 洛水之誓雖然是幾個皇帝所立誓,但征討胡人是極其少見的齊齊上陣。 這是極少數的不為了所謂榮華富貴而發動的戰爭。 百姓在死難,但貴族同樣在死去,傳說中的洛氏嫡系,傷亡慘重,諸國都有不少皇族和頂級貴族死在戰場上。 同仇敵愾! 這是天下間的風氣,少數的起義或許有,但大規模的起義是不可能出現的。 在諸夏聯軍攻勢越來越猛烈后,曾經有貴族提議撤到漠北,但卻被直接拒絕了,一旦撤到漠北,那廣袤的土地就相當于拱手讓出。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們在草原上休養生息,維護西域的統治,那里是我們的糧倉,維護通往遼東的道路,那里是我們的祖地。 在草原上和漢人周旋,不再和他們強硬的戰爭,截殺他們的糧隊,在所有的河流中,繼續扔下生病的牛羊。 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等待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本單于將會率領所有的兒郎,遵從蒼天的意志,騎乘著高高的戰馬,揮舞最鋒利的刀刃,擊潰所有來犯的漢人?!?/br> 鮮卑單于向著所有貴族發出了對冬天的展望,那悠揚的民歌敕勒川再次響徹于草原上。 “風吹草低見牛羊~” 胡琴悠揚,胡笛嘹亮,伴著男男女女的聲音,在陰山下響徹四方。 …… 草原之間,寒雪之日,真真是千里無人煙,萬里無蹤跡,凜凜大雪之遙遠極北,伴著那寒風呼嘯而至,刺的人臉生疼。 洛呈之率軍前行,緊緊裹著棉袍,風雪吹在他的臉上,宛如刀割,寒風灌過,他只覺膝蓋上隱隱作痛。 經過草原上的河流,在寒冬之日,大多河流近乎干涸,少數未曾干涸者也已經結冰,洛呈之率領軍隊小心翼翼經過,馬蹄雖打滑,問題卻不大。 數千精騎皆如同,沉默冷靜至極,其中有一千多是剩下的敢戰士,還有八百多是凜冬城的精銳士卒,其余皆是諸國最精銳的軍隊,數千人的軍隊,卻幾乎將整個聯軍的精銳都囊括在其中。 這支軍隊交給誰都不放心,唯有交給洛呈之,洛呈之率領著這支軍隊,擔負著最重要的責任,奔襲王庭,切斷王庭和諸部聯系。 乃至于斬首單于。 透過茫茫大雪,那萬徑人蹤滅的白雪間,一隊隊聯軍士卒正在各自皇帝將軍的率領下奔襲于諸部間,不時有士卒倒在行軍途中,面上是凍傷,栽倒在雪中,衣裳沾上雪花,額頭眉眼間到處都是掛白的霜雪,一時竟不知是雪更白,還是臉更白。 有士卒驚呼,想要將自己的同袍拉起來,卻被人拉住道:“不必了,已經沒救了,不要多耗費力氣?!?/br> 有同鄉好友見之,忍不住泣淚,卻轉瞬便睫毛上結滿冰霜,甚至就連眼淚也凍在臉上,睜不開眼,“都不要哭,眼淚會凍住的?!?/br> 所有嗚咽都停了下來,大寒風雪間沒有眼淚,唯有風聲呼嘯,立在其間。 面對這等情況,任誰來也無能為力,只能當作沒有看見,向所有士卒言語,只要這一戰能夠徹底擊潰胡人,所有人都能夠回家,戰爭將會徹底結束。 這些士卒大多在外時間并不長,第一批參戰的士卒已經死掉七八成,這些都是后來從國中征召而來。 面對皇帝所言,唯有相信。 就在青天之下,就在大日之下,一具具尸首倒在行軍的路邊,很快就有大雪漫過,從天上落下的不算多,大多是風吹過后,將尸體掩埋。 大軍行過,那些蹤跡早就被雪所掩埋,尸體亦不曾見到,天地間唯有蒼莽一片白,不到冰雪皆消之日,誰知道那累累白雪之下,有無數漢人兒郎的尸骨呢? “我江東兒郎不耐嚴寒,如今有多少傷亡?” “回稟陛下,不下八千子弟?!?/br> 八千。 縱然絕大多數不是衛護極其嚴密的戰兵,但依舊是莫大損失。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