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節
為此在本王稱王后,便在無雙城中為歷代的無雙侯立下了祭祀的廟宇,為歷代的無雙侯封佛道之神位,希望有朝一日能魂兮歸來。 本王在西域中,卻聽聞了許多中原故事,為之唏噓,那中原諸侯實在是,唉。 公子可愿意襄助孤一臂之力嗎?” 洛星眉頭一挑道:“大王能一統天山以北,乃是世間少見的英雄豪杰,只可惜星已經身屬素王神廟,實在是不能襄助大王?!?/br> 洛星當然不可能給夏王當什么臣子,那簡直就是開玩笑,他根本就沒想過要給哪一路諸侯當臣子。 夏王一愣,沒有絲毫的惱怒,反而哈哈大笑起來道:“公子實在是誤會了,本王自然不是要招攬公子入我夏國中,只不過是想要和公子合作罷了?!?/br> 合作? 洛星一拱手道:“大王還請講,星愿聞其詳?!?/br> 夏王沉吟了一番說道:“公子想必知道在我西域之地,子民大多崇信諸教,若是公子執掌素王神廟,能夠協助本王在西域傳播夏國威儀,想必西域能更加穩固?!?/br> 原來如此,洛星有些意味深長的望向夏王,這位夏王可真是不一般,明明是個貴族,卻對西域民間的情況了解的很是清楚,知道在西域最底層中,王權不如宗教管用,用王權只能指揮到那些貴族,對于基層的掌控力卻極低,但是如果能夠借助素王神廟的影響力,就能夠以一種帶著神圣的意味去影響到最普通的百姓甚至奴隸。 夏王想要做的不僅僅是一個政治上的首領,他還想要類似于諸夏天子的那種神圣,現在西域的佛道各個分支都是這么形容夏王的,說他是天尊轉世,說他是哪一位星辰之主,大道之主轉世,以及哪一位佛祖、菩薩,只要是有人信仰的神佛,這位夏王都是那些神佛的轉世,這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西域雖然有千里佛國和千里道國的稱呼,但幾乎每一個寺廟和道觀里面所信奉的都不太一樣,道義實在是太多了,這就是一個宗教的大蠱池,根本沒人知道最后會卷出什么變態東西來。 夏王自己有時候都搞不清自己都有什么身份,他當然是對這種現狀有所不滿的,對大一統的追求是每一位君王的不懈追求,夏王同樣如此,在如今的西域,唯一能夠整合這些不同教義的就是素王神廟。 所有的寺廟和道觀都會齊聲高呼,素王上皇大天尊,素王上皇天世尊,如果能夠獲得素王神廟持劍者的位置,那自己將不僅僅是天山北麓之主,還將是整個西域的主人,并且能夠發動更多的西域百姓參與到戰爭中,自己的威望將會大大提高,自己的實力將會大大提高,甚至如果能夠讓神廟軍加入他的麾下,那他將獲得一支戰無不勝的究極軍團。 對這位夏王的心思,洛星徹底的了解了,這位夏王真的是一個不世出的人杰,他僅僅是一代人,竟然就能夠想到這么多的事,想要完成中原整整用了百年才完成的大一統事業。 他不知道神廟軍是用神器所造就的傳奇軍團的話,這件事任何人都不知道,所以他的計劃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一般來說,誰能給軍隊錢糧,軍隊就會效忠誰,但神廟軍不一樣,就算是夏王對神廟軍再好,神廟軍只會效忠洛氏。 對洛氏來說,這同樣是大有好處的事情,真的按照夏王的想法發展下去,洛星的地位甚至會一躍成為整個西域第二,如果夏王早死,他甚至能夠成為整個西域的無冕之王,他只要給夏王戴上冠冕,甚至能夠復制昭圣王的事跡。 但問題的關鍵就是,神廟軍起碼現在是不能對內的,從本質上這就是洛氏的私軍,它所面對的敵人是違逆素王的人,以及那些侵略西域的胡人,所以夏王的心思注定是要落空了。 但洛星可不會在這里就直接拒絕夏王,那實在是太不給夏王面子,這畢竟是西域,眼前這位是西域之主,現在神廟軍也是有夏王養著才能夠安然的待在無雙城。 不動用家族底蘊和神器的話,雖然洛星有自信憑借著三千神廟軍在野戰中擊敗夏王的大軍,但在西域作戰,最終輸的一定是自己,和當地的統治者打好關系,這是生存之道。 想到這里,洛星沉吟了一番后提起酒杯向夏王敬酒道:“大王,您剛才所說的,星明白了,如果您能夠進入關中,占據長安,您會得到您想要的?!?/br> 進入關中,占據長安。 殿中眾人的眼睛都瞇了起來,夏王同樣如此,這個成就就非常的微妙,西域的智囊自然是測算過的,進入長安,以現在的西域形勢,基本上就是西域大軍以及補給線所能夠到達的極點。 這還是因為夏國將國都安置在河西四郡不遠處,這才能夠籌集足夠的糧草,當初漢朝經略西域的時候,就是從長安出發,同樣是勞師遠征,疲憊不堪,夏國遠遠不如先漢強大,長安就是極限。洛星從來沒有來過西域卻能夠準確的掐準夏國的脈門,這讓眾人如何能不心驚呢? 而且洛星的這番話是什么意思? 他知道夏國最多打到長安,在這個時候,他會給予夏王幫助,讓他能夠動員整個西域,這樣夏王就能夠有余力繼續向東而去,最關鍵的是不用擔心后方起火,這才是洛星對夏王的承諾。 某種程度上來看,洛星算是答應了夏王的條件,只不過想要拿到這些東西,還需要夏王自己去努力罷了,現在的你還沒有資格得到整個素王神廟的認可,你要多努力啊。 夏王卻沒有什么被輕視的感覺,在如今的西域中,反對他的人不少,有洛星的這一番表態,已經足以幫助他,至少洛星沒有反對他,否則他還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那些王侯貴族,對素王的信仰不虔誠,但借著素王的名義去起兵反對自己的膽子卻是有的。 “公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我就在此擊掌為誓?!?/br> 夏王朗聲笑道,至于攻破長安有多難,號稱四塞之地的關中有多難以攻破,他沒有去考慮過,他是一定要東出的,再多的困難都不過是路上終將跨過的石頭罷了,不能成為他的阻礙。 待洛星一行人從夏國王都離開后,貂蟬忍不住問道:“夫君,你說這夏王能進入關中嗎?” 洛星朗聲笑道:“他進入關中的成功率,應該不大,他的確是個人杰,但現在的西域還支撐不起他的戰略,最重要的是,他生錯了時代,現在這個時代正是中原人杰風起云涌的時代,那群人在中原經歷了這世上最慘烈的廝殺,夏王迎頭撞上這群人,最后的結局不會太好,最多趁著關中內亂的時候,占據河西四郡,想要進入關中,基本上就是做夢了?!?/br> 貂蟬疑惑道:“夫君,如果夏王突然死在中原,那西域會不會大亂啊,妾身總感覺現在的西域就是依靠夏王在維持?!?/br> 洛星一怔,輕撫貂蟬的柔發道:“是啊,現在的西域就是憑借著夏王在維持,如果他不想著進攻中原的話,那為夫也不會這么著急的來西域,就是擔心他在中原出現什么意外,導致西域混亂,伯父讓為夫來西域就是為了維持西域穩定,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目前還從來沒有依靠信仰的力量就讓一片土地安定下來的,還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搭配才行,夏王本來應該是最好的選擇,只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br> 貂蟬有閉月的能力,她有一種天然的直覺,她剛才之所以問出那個問題就是因為她冥冥之中感覺到有些不對勁,現在的西域貌似就像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存在,現在聽洛星所說,才知道西域一向如此,在洛空離開后實際上已經炸過一回了,是夏王又把它捏合在了一起。 這一番對話后,夫妻二人沒有再談論這方面的話題,徑直趕往無雙城,經過兩個多月的跋涉,終于到達了無雙城,如果是大軍出行的話,甚至要四個月以上,這么遠的距離,早就超過了統治的帝國極壁。 漢朝能夠統治這里,素王信仰的加持功不可沒,歷代無雙侯的鎮守功不可沒,否則早就和中原離心離德,成為一方割據勢力了。 在洛星來到這里之前,洛空的母親早就被接了回去,這里已經幾乎沒有什么洛氏的族人,當鳳凰的大旗再次出現在無雙城時,城中的百姓甚至以為是自己看錯了,待看到騎在馬上的洛星時,在短暫的沉默后,頓時響起濤濤如浪此起彼伏的歡呼聲。 洛星攜著貂蟬站在無雙城的街道上,兩側以及前后左右全部都是城中的百姓,皆目光熠熠的望著二人,不知道是誰帶頭,二人只見到那黑壓壓的一片人,如同潮水般跪下,那是一副頗為震撼的場景,在距離昭城萬里之外的土地上,有這么一群對圣痕懷著無限信任的百姓。 洛星連忙呼喚著讓眾人起來,突然有一騎騎士策馬而來,百姓紛紛散開,洛星一見就知道這是極少留在城中的洛氏族人,白發蒼蒼,甚至可能從祖輩就生活在這里,于是在洛氏族人大量遷回昭城后,這些人選擇了留在這里不走。 而且無雙城的確是需要一些洛氏族人留在這里打理事務。 那白發老者見到洛星眉心的圣痕,頓時流下淚來道:“公子啊,老朽還以為有生之年見不到主家重臨無雙城了,今日見到公子容顏,見到主家回到無雙城,縱然即刻死去,也值得了?!?/br> 洛星上前向老者躬身作揖道:“洛星有禮,奉昭公之命,前來素王神廟主持祭祀?!?/br> 那老者聞言連忙道:“公子還請隨我來?!?/br> 城中百姓雖然不想讓洛星走,但聽到洛星說他要留在無雙城主持素王神廟的祭祀,心知以后不會走,于是也漸漸散開,洛星等人跟著白發老者一路向城中央而去。 整個無雙侯最尊貴的建筑都在那里,曾經的無雙侯府也在那里,無雙侯府已經許久沒有人住,以后洛星可以居住在那里。 白發老者帶著洛星等人徑直往素王神廟而去,待到達神廟后,從神廟中走出幾人,皆是女子,不僅僅有漢人模樣的,還有西域人模樣的,年紀都不大,青春俏麗,見到老者后皆行禮,然后便將目光投向了洛星,滿是好奇的神色,她們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域人。 白發老者指著幾人道:“公子,這幾個丫頭現在都在神廟中處理一些雜物,手腳都比較利索,神廟中祭祀之事,她們都比較清楚,現在先帶公子去將全套的祭祀之物取出來?!?/br> 而后又對那幾個女子說道:“這是從昭城主家而來的公子星,奉家主的命令,從今日起就是素王神廟大祭司,主持整個素王神廟的祭祀,你們要保持恭敬?!?/br> 果然! 見到有圣痕的人來到素王神廟,她們就猜到了可能會是來填補空缺大祭司的位置,不過更吸引幾人目光的是站在洛星旁邊的貂蟬,這幾個少女都算是容顏絕美的,否則也不可能被挑選來素王神廟,但眼前的貂蟬絕對是她們生平所見到過的最美的女人。 洛星幾人走進神廟中,洛星所拿到的第一件物品,也是最關鍵的一件,那就是大祭司的神杖。 在整個諸夏文化中,節杖這個東西所代表的意義都很不一般,如今中原臣子在外最高待遇就是使持節,代表皇帝給了你一定的決斷權,使節出使的時候,都帶著節杖,有這種東西在,你的地位就是不一樣的。 在洛氏中,神杖不多,在整個昭城中,只有家主有一支神杖,大祭司有一支神杖,在西域的素王神廟,神杖也只有一支,洛星將神杖握在手中,感覺自己所握住的不僅僅是一支神杖,而是權力,在整個西域都能夠排得上號的權力。 這種力量比他手中的刀劍還要強,比他超過九十的武力還要強大,是另外一個維度評價的存在。 神杖拿完正要往其他殿室而去,突然有腳步聲從外間傳來,洛星等人聞聲走到外間,便見到三個腰間持著兵刃的大漢正走進神廟,一個漢人模樣的,兩個西域人長相,這三人臉上滿是急切,恰好和洛星等人打了個對面。 三人一見洛星眉心圣痕,再一看洛星手中所持神杖,立刻單膝跪在地上,行垂首叉手禮,齊聲道:“神廟軍校尉,參見大祭司,大祭司萬安?!?/br> 果然是神廟軍! 這三人一出現洛星就有一種感應,那種感應曾經從靈兵的身上感受到過,那是天命神器的味道,如今看來果然沒錯。 洛星沉聲問道:“你們出現在神廟所為何事?” 那漢人校尉沉聲道:“神廟軍將士聽聞有洛氏嫡系前來繼任大祭司之位,將士們讓我等三人前來請大祭司蒞臨軍中,將士們實在是太久沒有見過大祭司之顏了?!?/br> 洛星聞言點點頭道:“好,稍后前往神廟軍所在?!?/br> 而后洛星又將大祭司的冠冕以及袍服等全部搜尋出來,一一穿戴在身上,他本是個征戰沙場的武將,但此刻穿著這一身,竟然沒有絲毫的違和感,滿滿的都是威嚴和神圣的感覺。 洛星就穿著這一身前往神廟軍的軍營,神廟軍是素王神廟的守護軍團,駐地就在城中,不一會兒就到達了士卒駐扎所在。 剛剛靠近營地,洛星就感覺到了強烈的天命神器味道,從每一個士卒的身上散發出來。 這讓洛星感覺到一種極度的舒適感,原來當初的無雙侯率領著神廟軍是這樣感覺,當初無雙武襄侯帶著神廟軍殺奔大漠以北,清剿匈奴的時候,恐怕便是如此意氣風發吧。 他大步走進神廟軍的軍營,望著那一張張面孔,這就是洛氏在西域最大的依靠,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天下第一強軍,神廟軍。 同時也是自己將來最大的依靠,能不能守得住西域這塊地勢平坦的四戰之地,就要看未來神廟軍的表現了。 對神廟軍而言,因為天命神器的影響,他們對圣痕是天生有好感的,只要洛氏不做過于離譜的事情,這支軍隊的整體就是永遠忠誠的,此刻望著洛星,就像是回憶起曾經在歷代無雙侯麾下的日子。 素王神廟又有大祭司了,神廟軍不再是無根之源,每日里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做什么的狀態。 洛星高舉神杖,士卒們皆望向他,洛星高聲道:“我奉洛氏家主之命,前來素王神廟接任大祭司之位,素王的神圣光輝將在西域之地永遠照耀,素王的光輝將會播散到更遙遠的黑暗之地。 神廟軍將永遠是捍衛素王信仰的堅盾和毀滅一切的利劍?!?/br> 人需要認同感,更不用說神廟軍,他們最是需要認同感,聞言皆大聲歡呼起來,揮舞著手中的兵刃。 洛星再次高舉神杖,歡呼的聲音漸漸停下,他便高聲道:“神廟軍的將士們,素王將與你們同在!” 多久沒有聽到過這句祝福了? 有些在神廟軍時間較長的士卒聞言甚至眼眶都濕潤起來,直接跪倒在地上,先是張開雙臂,而后是垂首叉手禮,嘴中念念有詞道:“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光輝美名萬萬年?!?/br> 洛星沒有想到這一幕。 自他進入無雙城以來,已經見過不知道多少次這樣的場景,無數的人如同潮水般的跪伏在地上,為自己手中的神杖所祈禱。 他重重攥緊,這就是西域! 第769章 諸夏外的胡人們與漢末列國諸帝紀元大事記(完?。?/br> 在這個世界上,始終流傳著一句話,那便是,這是素王的世界。 無論是諸夏人,還是草原人,都知道這句話的存在,許多人都深信不疑。 姬昭在草原上的知名度或許比他所想象的還要高。 在諸夏北方的草原上,有許多胡人,他們有生來就是胡人的,祖祖輩輩,幾千來都是,也有許多是中原的失敗者,被驅趕到草原上。 最古老的那些從黃帝時代就被趕到了草原上,最近的則是在漢末為了躲避戰亂進入草原。 草原是不能種地的,于是不得不走上游牧的道路,什么叫做游牧呢? 史書上說他們逐水草而居,他們終年驅趕著牲畜,春季將一片草場吃干凈后,便遷徙到冬季的草場繼續去吃,這叫做換場。 即便是中原之地最優秀的農民來到草原,他也會成為一個草原人。 因為這里無地可種,只能放牧,地理對人的決定作用是巨大的。 但草原終究還是發生了改變,無數念著素王名字的漢人融入了其中,草原傳統的蒼天日月山川之神信仰發生了變化。 這種改變是輕微的,或者說,草原的素王和中原的不同。 況且,即便是同樣的信仰,也不耽誤草原和中原的敵對,也不耽誤草原和中原的文化完全不同。 不要說純粹的草原,就說經過洛國改造的燕國,從誕生起就是完全的諸夏文化。 但經過百多年的發展,因為漁獵的生存方式,其國中無論是政治氛圍,還是文化特色,都和中原大為不同。 比如在燕國中,慕容家的實力已經強到能威脅皇室了,但是皇室卻不鏟除慕容家,這是不可想象的。 這就是為何中原士族大多數不愿意投靠燕國的原因,他們適應了中原的政治法則玩法,讓他們去重新燕國的政治生態,他們是不愿意的。 中原人不喜歡去分辨草原上那些互相之間有著血海深仇的部落,不喜歡去分辨其中各種不同的人種,只要生活在草原上,通通將其稱呼為胡。 這種方式雖然比較愚蠢,導致本來互相之間有矛盾的草原部落竟然互相產生了認同,不僅僅是胡人,對待其他的蠻夷同樣如此。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