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節
見到眾人走進后,洛楚第一句話就是:“諸位愛卿不必擔心,本公不會前往昭城奔喪,大局為重,本公明白?!?/br> 還沒等眾人松一口氣,洛楚便又說道:“本公不能前往昭城奔喪,這是本公的過錯,本公日后將在吳國服孝,萬望諸公注意言行。 便如此。 諸公請回吧?!?/br> 洛楚竟然沒等眾人說話,就直接下了逐客令,這是從未有過的行為,但眾人都明白現在的洛楚恐怕心情很差,不想見到太多人。 既然洛楚已經不回昭城奔喪,那就沒有大事,眾人對視幾眼后,紛紛告辭退下。 望著離開的眾人,洛楚正襟危坐的身子一下子垮塌下來,眼淚瞬間噙滿了他的眼眶。 “夫人,父親會不會怪我啊,怪我因為這俗事雜務,竟然就連最后一面都不曾去見他?!?/br> 小喬將洛楚抱在懷中,溫聲道:“夫君不必擔心,父親怎么會怪罪你呢? 恐怕你真的冒著風險去昭城奔喪,那才是會讓父親怪罪的。 有朝一日,我們會回到昭城的,會的?!?/br> …… 洛川薨逝。 隨著一道道風,隨著寒冬過去,隨著春風拂過,終將是過去了。 這些年實在是死去了太多的人,有天潢貴胄,有升斗小民,對死亡所有人都帶著麻木的情緒。 戰爭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中原的,關中的,乃至于草原的! ———— 川性剛強,少游洛陽,見不平而拔刀助之,士民曰正,朝政昏暗,川慨然勃作,掛冠歸國,常庇豪杰,及至黨錮,川斥靈帝,又護清正,天下贊聲,稱之楷模。 靈帝禍亂,太平亂起,川懷忠謹,勤王而東,惜功敗未成,漢業忽衰,川未哀惜,強作振聲,遍觀宗子,欲尋光武,劉備有運,乘風而起。 川承祖業,漢業劉氏下最尊者,故時懷興盛之愿,世道艱難,大業難成,諸侯舉王,漢業幾不復存,剛而易折,川懷絕意,遂薨矣。 靈帝有忠不信,有賢不用,川有才不顯,青史難書,豈非賢臣亦需圣王配? 惜哉!——《后漢書·洛英侯世家》 第744章 趙國存亡,系于我身! 當寒冬過去,從未停歇的戰爭再次加快了腳步。 青州乃是自南攻北的橋頭堡。 據青徐,攻河南地,一片坦途,自青州過黃河,攻渤海,攻冀南,同樣是一片坦途。 楚王府中。 劉備望著大漢十三州堪輿圖肅容而立,洛齊邊咳邊說道:“王上。 我軍如今當攻渤海,然后轉道而西,聯合趙國,攻滅曹cao建立在河北的魏郡。 而后再一路向西攻滅河內等地,使曹cao全面退回河南。 翌日我軍再揮軍北上,降服趙國,與燕國戰,全據幽冀青徐,如此大業可成。 如今唯一所需要的就是等糧草收割,青州今年遭了蝗災,收成不如往年,要先等等,但天下勢一日三變,一等就容易出事啊?!?/br> 劉備眉頭皺起又舒展開,神情很是糾結,沉吟許久才緩緩道:“糧,兵民之本。 不能將百姓家中存糧取盡啊,萬一再遇到天災就完了,等等吧,等到明年收獲再說?!?/br> 對劉備的選擇洛齊一點都不意外,楚王后從外走進,手中牽著劉備的嫡長子,劉備笑著招招手。 洛齊行禮后走出王府,走上馬車回身望了一眼楚王府,暗道:“明年,希望明年能成行?!?/br> …… 邯鄲。 只剩下三郡之地的趙國相比較燕國和魏國自然是力弱到極致,但若說衰敗則不然,甚至從那來來往往的商隊,還頗顯繁榮。 邯鄲自古就是繁華之地,冀南重地之一,如今也不例外。 一行臣子從趙王宮中匆匆走出,待走出宮門的那一刻,沮授和荀諶皆靠向洛燕,沮授皺眉輕聲道:“子燕公,今日宮中似乎有些不對啊,王太后和大王間有嫌隙?!?/br> 荀諶左右瞧了瞧,而后低聲道:“王太后一直想要先王三子繼位,那才是她親生的最寵愛的兒子?!?/br> 洛燕面上沒什么表情,王位之爭永遠不會少,選擇繼承人一向是最難的問題。 這種選擇甚至和人杰與否問題都不大。 袁紹沒有廢長立幼,呂布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洛燕平靜地說道:“誰做君王講究的是公平。 人心中的公平。 自古以來就是立嫡立長,因為這樣最公平,不會引起sao亂,不會讓其他人升起別樣的心思。 自古以來也多有立賢之事,嫡長有虧,別子有能。 但三子有何功績? 趙國可有一寸土地是三子所打下的? 趙國可有一事是三子所做成的? 如今趙國的危局,三子可能處理? 王太后,沒有治國的才能,不能使其參與國政大事。 二位可知曉?” 沮授和荀諶對視一眼,知道洛燕這是在告訴二人,不要搭理王太后的拉攏,于是同時拱手道:“下臣明白?!?/br> 洛燕見狀又道:“本侯會找時間讓夫人進宮去勸一勸王太后,值此生死存亡之秋,不能生亂?!?/br> 三人正要離開,突然有相府中官吏往三人所在狂奔而來,見到洛燕等人后,頓時沖過來,大聲道:“國相,有前線戰報傳來?!?/br> 戰報! 這個字眼幾乎在瞬間點燃了宮門前的所有人,頓時一片趙國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嘩啦啦圍了上來。 那熾熱的眼神,把相府官吏都嚇了一跳,連忙將信件取出遞給洛燕,洛燕展開匆匆一看,咬著牙道:“魏國攻鄴!” 四下一片寂靜,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nongnong的寒意。 如今天下最強的諸侯——魏王曹cao! 剛剛從趙王宮中走出的洛燕高聲道:“進宮,商議大事!” 一行大臣再度返回宮中,袁譚都有些愣神,不知道這些大臣怎么又回來了? 然后就得知了曹cao來攻的消息,恐懼頓時襲上了心頭。 袁譚焦急的問道:“國相,曹cao怎么會突然來攻呢?他不是與我國簽訂盟約嗎? 他不擔心實力損耗為燕國做嫁衣嗎? 他難道有信心擊敗我趙國嗎?” 洛燕等人同樣在思索這個問題,越想越覺得驚駭,趙國謀士皆對視,知道都想到了一些什么。 “王上……” …… 時間退回到一個月之前,青州遭遇蝗災的消息流傳到了魏國,曹cao頂級的謀士團幾乎在瞬間抓住了機會。 一個狹窄的窗口期! “燕國占據了冀北的土地,但還沒有真正納入收稅體系,暫時不能發揮出作用。 幽州以及遼東今年格外冷,大雪災使牲畜死去,作物歉收,如今燕國內部正艱難度日,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是沒有能力南下的。 如今青州遭遇蝗災,糧食歉收,劉備守土有余,進取不能。 草原胡亂愈盛,呂布自去歲就前往九原,不可能返回襄助趙國。 這是我魏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 直取邯鄲,將趙國收入囊中?!?/br> 荀攸等人擲地有聲的分析著魏國的勝利概率。 曹cao身著諸侯王的服飾,滿臉笑意,若是能攻下冀州,這天下未必不能姓曹??! …… 袁譚聽著洛燕等人的分析如墮冰窖。 趙國竟然落入了如此生死存亡之刻,數遍天下竟然找不到一個可以結盟共抗曹cao的人。 “為之奈何?” 聽著袁譚又一次發出了為之奈何的疑問,洛燕有些無奈,子不肖父,到了如今的時刻,還問怎么辦。 他直接站起,昂然道:“自然是戰一場,以戰求和而和存,以戰求安才能安。 審正南和麴正則守在鄴城,只要供給糧草,曹軍想要破城哪有那么簡單! 守上一年、兩年,甚至三年。 守到楚王等人恢復過來,自然會有人來解救我趙國危局! 這世上從來沒有必勝和必敗的戰爭,若是我趙國能乘此機會收復魏郡與河內郡,焉知這天下沒有我趙國再興之日?” 洛氏的字典里沒有不戰而降,不打一場讓你見識見識我的拳頭和骨氣,你又怎么會尊重我呢? 洛燕的話充滿了力量。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時時刻刻充斥著巨大壓力,仿佛要亡國的趙國中。 他的話是那么的擲地有聲,充斥著不服輸的豪情壯志。 ……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