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節
洛燕絕不可能和燕國長久和平,二者之間定有一戰,就如同昔日的袁紹和公孫瓚。 這種狀況下,洛燕最擔心的便是兩面受敵,所以必須解除我軍的威脅。 如今他借助馬超背叛的機會,自然要拼上一切,但他到底準備用什么手段,還需要后續的觀察?!?/br> 荀彧的分析有理有據,曹cao沉思一下而后有些遲疑的說道:“洛燕不會想要奪回魏郡這塊河北橋頭吧?” 荀攸當即斬釘截鐵道:“那絕不可能,就算是耗死在這里,魏郡亦是我軍的囊中之物。 洛燕若是想要,就用他那偽趙國人的血來吧!” 眾人皆是深以為然的表情,此番攻敗袁紹,最大的好處被燕國所掠奪。 若是不能奪下魏郡,那河內郡就孤掌難鳴,有失去的風險,況且翌日再進攻河北就要重新奪取渡口,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 曹cao所能夠接受的底線就是沿著漳水為界,使鄴城依舊在袁氏手中占據。 趙國軍中。 洛燕端坐在大帳正中,他的手中則是這些時日以來的傷亡以及糧草損耗名單。 沮授在下首沉聲道:“相國,燕國占據冀北后,有不少士族舉家往我趙國逃來,他們捐助了一部分糧草,但糧草依舊損耗極快。 再這么拼下去,就連儲備糧草都要取出來,一旦明年災荒,我們就連賑災的糧食都拿不出來了。 我們什么時候結束這一場和曹cao的戰爭?” 這是帳中所有人的疑問,就連戰爭狂人麴義都感覺到了疲累。 他的先登死士已經整整死了一批人,現在的是新訓練出來的,趙國鐵匠鋪壓榨到極致,都擋不住戰爭物資的消耗。 洛燕朗聲道:“戰爭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達成政治目的,如果達不成政治目的,那我們一切的犧牲都白費了。 什么時候停止? 這不由我,也不由曹cao決定,而是由戰爭導致的形勢變化而決定的! 等曹cao不想打的時候,等燕國覺得自己可以出手摘桃子時,就是我們和曹cao和談的時間,就是戰爭停止的時間。 再堅持一下,這個時間快要到來了。 曹cao現在是穿鞋的,而我們是光腳的,我們能夠堵上一切,曹cao卻不能陪著我們瘋!” 洛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在曹cao得知燕國騎兵開始游曳的時候,終于取得了效果。 曹cao確定洛燕真的是要拼上家底要自己讓步,這種賭徒的心理讓曹cao明白自己在這一場對峙中已經輸了。 洛燕的和談條件送了過來,只有一條,曹cao以為是自己看錯了。 洛燕要求曹cao以漢室的名義,承認趙國的王位,承認燕國的皇位,還要他對著洛水起誓,在一年之內稱王! 這個條件一提出來,整個曹營幾乎瞬間就炸翻了天! 這個條件過分嗎? 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過分,比如夏侯氏、曹氏將領,比如許褚、典韋、樂進、于禁這些將領,比如郭嘉、戲志才、程昱這些死忠謀臣,曹cao有一套忠誠于自己的班底。 但對很多人來說,這相當的過分,比如荀彧以及不少因為朝廷而投靠曹cao的小諸侯。 比如河內太守管亥,比如沒有跟著馬超攻擊曹cao的南陽太守趙弘,還有許多本來不愿意出仕曹cao的名士、謀士、戰將。 再比如那出身留侯的張氏,那些因為漢室而顯貴的遺老遺少。 袁紹的趙國建立后,漢室的舊貴族,就連呂氏和安陽韓氏都保不住爵位和土地。 這些人藏在水面下,沒有人知道有多少,但曹cao知道,一定有,還很多。 一千三百年的宣傳,多少為道殉身的仁人志士。 這世上的人崇尚忠義到了變態的地步,即便是漢室敗落到這種程度,也會有大批甘愿為漢室赴死的人。 戲志才邊咳嗽邊說道:“這位洛氏公子燕真是狠啊,竟然能夠抓住主公的這個弱點。 主公是想要答應了?” 被戲志才猜中心中所想,曹cao有些尷尬,他摩挲了一下手中寶劍,然后說道:“本相乃是大漢忠臣,自然是不愿意去主動破壞白馬之誓的。 但本相之前以為洛燕會提出種種刁難的條件,甚至已經做好了要再戰的準備。 但誰知洛燕竟然只提出了這一個并不過分的條件。 如果不答應的話,萬一其他的條件更加苛刻怎么辦呢? 難道真的要和燕國做過一場嗎? 所以除了答應還能怎么辦呢?” 眾人皆默然,郭嘉聞言嘆息道:“這就是公子燕的高明之處啊,他提出了一個看起來不過分,但實際上卻極其恐怖的條件。 明知前面是陷阱,卻不得不走進去,因為不答應,將會面對的未來,是我們所不能預料的?!?/br> 聽到曹cao所說,荀彧忍不住說道:“主公,不可稱王啊。 袁紹稱王我等斥其為逆賊,于是興兵討伐,天下諸侯都因此而前來助陣,如今您亦稱王,那和袁紹又有什么區別呢? 焉知翌日其他諸侯不會興兵討伐您呢? 那些要興盛漢室的諸侯,會不會因此而投奔劉備呢?” 公子燕好算計! 僅僅是要不要稱王的爭論,就在曹cao陣營中撕開了一大道裂痕,曹cao和荀彧這對一向親密無間、走過風風雨雨的君臣,站到了對立面。 曹cao想的卻更多,這不僅僅是丞相府內部的裂痕,而是整個漢廷間的裂痕,現在的自己有能力去面對這道巨大的裂痕嗎? 兗州、豫州、三河據其二,如今又得到魏郡廣大的土地,即便是遭遇馬超背刺,自己依舊是天下第一諸侯。 等到再過數年,從創傷中恢復過來,除非劉備能攻入冀州,或者燕國能全據冀州和青州,恢復袁紹最巔峰的盛景,否則沒有人單打獨斗是自己的對手。 一念至此,曹cao頗有些躊躇滿志,他站起身環視眾人而后朗聲道:“本相的罪過,待回到朝中親自去向皇帝陛下謝罪。 兵者,死生之地! 高皇帝建立白馬之誓,乃是為了保證我大漢江山永固,乃是為了劉氏社稷江山永遠安定。 但如今我軍有覆亡之危,社稷有傾覆之險,難道還要死守這祖宗之誓嗎? 自古以來,未曾聽過有祖宗之法不變而能夠興盛社稷的,反而是變更了祖宗之法的國度皆興盛稱霸稱雄。 如果稱王有罪,便由我曹cao一力承擔。 公達,你來準備,本相要與公子燕和談,就以漳水為界,約定互不侵犯。 趙國向我大漢稱臣納貢,大漢承認袁氏的王位,永葆漢趙之好!” 荀彧頓時急了,他還想要說什么,剛剛主公二字出口,曹cao卻徑直離開了大帳。 帳中眾人還未曾從曹cao震驚性的發言中回過神來,一個個瞠目結舌,沒想到曹cao竟然這么快就做出了決定。 待眾人回過神來,紛紛離開大帳,還都望了荀彧一眼,荀彧只覺一陣陣寒意向自己侵襲而來。 天地間一片涼意,人潮洶涌,皆向前而走,唯有自己逆向穿過人潮,寸步難行。 荀攸走過來輕聲道:“叔父,您還是多想想吧,這或許才是天下大勢,為何要逆勢而行呢?” 荀彧輕聲道:“公達,你見過無雙忠武侯,我也見過,我還見過英侯,見過陳公,見過皇甫公,見過很多很多人。 他們都很欣賞我,然后和我說過一個字?!?/br> 荀彧沒再說話。 漢! 在漳水畔,聽著曹cao大聲起誓,眾人仿佛回憶起了當日袁紹指著洛水起誓的場景。 望著漸行漸遠的曹軍,洛燕臉上扯出一個蒼涼的笑意,聽著那漳水潺潺而流, 洛燕輕聲道:“戰爭結束了,我們一敗涂地?!?/br> 他的眼角微微流下了一滴淚水,不知道是為誰而流,當初從昭城走出時,未曾料到過會是如今這幅場景。 趙國疲敝! 何去何從呢? …… 建安十五年。 曹cao和洛燕簽訂的協議如同一陣風般的傳遍了整個中原,乃至于整個天下! 天下人不敢想象曹cao是在什么樣的精神狀態下簽訂的協議。 但那可是洛水之誓,難道曹cao要違背誓言嗎? …… 建安十五年。 馬超等人回到了關中,回到關中之后,還不足一個月,馬超就直接聯合韓遂相王。 韓遂統治關中長安以東,稱秦王。 他則統治關中長安以西以及涼州的土地,稱雍王。 二人稱王后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到其余諸侯處。 呂布收到馬超二人的消息后,愈發覺得自己現在這個并州牧的位置尷尬。 諸侯稱王代表著都不認可漢室的爵位官職,那自己還守著這漢室官職豈不是很傻? 但稱王也很怪,自己就連個王太子都選不出來,稱不稱王又有什么區別? 在這種糾結中,呂布還是在手下的慫恿下自立為晉王,成為了繼趙王、秦王、雍王之后第四個自立為王的諸侯。 緊鄰著關中的益州牧劉焉見狀自然不甘落后,他本就是野心勃勃之輩,只可惜身體不好,這些年來每況愈下,想著利用稱王之事為自己沖喜。 于是自立為蜀王,身為漢室宗親,還主動和馬超以及韓遂交換國書,互相承認對方的王位,希望二人能夠和自己一起圍攻張魯。割據漢中的張魯自立為漢中王,同樣和馬超以及韓遂交換國書,阻隔劉焉出益州的道路。 …… 曹cao率領大軍回到了許昌,凱旋的軍隊到達城外,劉協身為皇帝自然要檢閱軍隊。 誰知就在檢閱時,一向對曹cao言聽計從似乎已經接受傀儡命運的劉協卻突然發難,厲聲道:“丞相,你擅自答應燕賊和趙賊的稱王要求,難道是想要篡權奪位嗎?” 本來還笑著陪在劉協身邊,在為皇帝介紹立下功勛的將軍的曹cao,立刻臉色一變,寒意一閃,眼中殺機凜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