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節
現在公孫瓚終于來了,麴義再也忍不住,從側翼率領著先登死士沖了出來,而洛燕則率領著一千河北騎兵在旁邊壓陣,伺機擊潰公孫瓚的陣線。 但他實在是多慮了。 突然殺出的先登死士,直接將公孫瓚嚇了個半死,他根本就沒想到會在這里遇到大規模的河北軍,尤其是先登死士這種精銳中的精銳。 還是直接從側翼殺出! 直接攔腰將幽州步騎截斷,前后不能相顧,尤其是逃命的時候,即便是甲兵也不著甲,幽州鐵騎中的重騎兵同樣未曾著甲。 遇到重弩兵先登死士,可謂是虎入羊群,簡直就是一邊倒的屠殺,根本就不可能有絲毫的還手之力。 公孫瓚一見大軍幾乎瞬間混亂,他就知道想要再指揮已經不可能,再不果斷一點,自己都有可能交待在這里,當即就命士卒擊鼓。 那鼓聲咚咚,不是進攻,而是逃跑。 步卒肯定是逃不走了,但是幽州鐵騎還有機會逃走,他們都沒有穿甲,比河北軍的速度快了不止一分。 但洛燕和麴義的目標就是公孫瓚,自然不可能讓他就這么跑了。 一見公孫瓚想跑,當即大聲喝道:“降者不殺!只誅首惡公孫瓚!獻公孫瓚者賞萬金!” 所有的士卒都同聲大喊,戰場之上到處都是這道道回音。 公孫瓚沒想到洛燕和麴義的手段這么陰險,直接怒罵了一句,然后策馬逃跑。 但洛燕和麴義卻微微放下心來,因為很多幽州士卒都投降跪在了地上。 “公孫瓚,你插翅難逃!” 洛燕伸手從懷中取出哨子,麴義眼前一亮,只聽洛燕高聲吹響哨子。 公孫瓚只聽見一道尖銳至極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陣陣發麻的寒意籠罩在他的背心上,一種極其不妙的感覺從心中升起。 “唳!” 沒有讓所有人失望,伴隨著一道響徹天際的鳥鳴聲,那聲音尖細至極,震得人耳朵都在顫抖,但又讓人心中震撼,能感受到一種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意味。 因為它本就俯視眾生! 遼東神俊,莫過于海東青! 翅翼展開,根根羽毛便如同槍劍如林,似乎要劃破蒼穹一般。 洛燕又是一道聲音從哨子中傳出,那海東青便緩緩下落,但依舊在天空中盤旋著,但已經盯上了公孫瓚! 現在公孫瓚明白什么叫做插翅難逃了! 這世上除了那傳說中的神鳥鳳凰之外,真正的現實中,又有什么禽類能夠逃得過海東青的追捕呢? 沒有! 縱然是能夠翱翔九天的鳥都不能逃得過海東青,更何況是生活在地上的人呢? 若不是現在公孫瓚身邊還有許多的軍隊,還有不少的神射手,現在海東青就會直接沖下去,將公孫瓚直接從馬上撲在地上。 公孫瓚率領著幽州鐵騎奪命而逃,但并不是那么容易逃走,他不可能返回原路,因為袁紹的軍隊就在后方,他只能往前沖。 但先登死士就在那里等著他。 唯有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沖過先登死士的封鎖,他現在最慶幸的就是幽州雖然有山,但還不至于太過狹窄,否則他真的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麴義渾身浴血的來到洛燕身邊,他身上的鮮血自然是幽州軍的,正要恭維兩句洛燕,就見到洛燕臉色很是難看的說道:“麴將軍,大事不妙!” 麴義還從來未曾見過洛燕臉色難看到這種地步。 剛想問發生了什么,就感覺到腳底下微微顫抖了一下,他臉色大變,立刻俯下身上,耳朵貼在地上,出生在涼州的麹義怎么可能不知道那聲音是什么呢? 那是馬蹄鐵踏在地上的聲音! 有大批的騎兵正在往這里趕來,而且從聲音來看,最多不過兩里路,對騎兵來說,區區兩里路,只能說是瞬息之間。 麴義和洛燕兩人對視,眼神中的神色完全一樣,麴義和洛燕同時大喊道:“集結! 集結!” 洛燕臉色難看道:“是燕國的軍隊! 公孫瓚恐怕早就已經聯絡了燕國人,真是可惡啊,到底是什么時候聯絡上的,以公孫瓚的能力,怎么會能和燕國人聯絡上呢?” 不僅僅是洛燕,整個河北眾謀士都不會想到公孫瓚聯絡燕國。 因為以公孫瓚的智慧和性格,怎么可能會對燕國卑躬屈膝呢? 但這就是典型的一葉障目,公孫瓚不去聯系燕國,但是燕國卻會來聯系公孫瓚,而以公孫瓚的腦子,燕國人很容易就能忽悠的他什么都留不下。 燕國可不是一群沒腦子的武夫,而是百家俱全,甚至縱橫家這些玩弄“術”的學派更加盛行,對仁義道德這些東西反而不是那么看重。 咚咚咚! 洛燕和麴義將軍隊嚴密列陣好不久,燕國軍隊出現了。 無數的騎兵! 最前面的精銳皆身著黑色的甲胄,這些燕國士卒一個個都很是強壯,其中有許多士卒都帶著些許胡人的特性,但不算是多。 最明顯的區別在于臉龐,這些士卒的臉頰一看就極其的粗糙,那是常年在冰天雪地中生活的而產生的特征。 遼東! 那里的條件實在是過于艱難,但能夠在艱難地區生存下來的,戰斗力都強的可怕。 在如今的中原,最強的兵種都是來自涼州、并州、幽州,以及那些生活在南方山中的士民。 公孫瓚萬萬沒想到啊,轉機竟然來的這么快,前一刻他還感覺自己必死無疑,沒想到下一刻燕國軍隊就神兵天降。 他簡直要哭出來了,真是天不絕我公孫瓚??! 率領燕國先鋒軍而來的燕國將軍望著奪命狂奔的公孫瓚,怎么也看不出眼前這人竟然會是當年抗擊他們燕國的白馬將軍。 當年燕國名將中,能勝過公孫瓚的人都不多啊,怎么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呢? “公孫伯圭!” 那渾身著甲的將軍高聲道:“吾乃燕國燕幕,陛下之弟也,我且問你,可愿意歸順我大燕皇帝嗎?” 大燕皇帝? 公孫瓚一愣,怎么就大燕皇帝了? 燕國國主什么時候稱帝了? 他是這么想的,也這么問了出來。 那將軍沉聲道:“漢朝失去天命,我大燕將秉承上天的意志,總有一日,陛下會昭告天下。 如今使你先知道,自己以后所要效忠的將是何等偉大的存在!” 公孫瓚愣神完,轉念一想,燕國國主稱不稱帝關自己什么事,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將命保住。 現在袁紹勢必是要殺他了,唯有歸順燕國,才有活路。 而且自己麾下還有上萬的士卒,都是幽州精銳,自己身后還有公孫氏,現在燕國能順利進入幽州,自然少不了公孫氏的協助。 以燕國那種國情,只要有公孫氏在,自己在燕國中未必不能顯貴! 想到這里,公孫瓚直接下馬單膝跪地,沉聲道:“公孫瓚,愿歸順陛下,陛下萬安萬福?!?/br> ———— 區區公路,欲據列郡之尊;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瓚恃其才力,據北而坐,以為足以待天下之變,然不恤百姓,記過忘善,其失與袁術類同,至攻劉虞,人望盡失,以為袁紹所破,背漢投燕,以做茍活,無德無信,不忠不義,尤甚袁術,列本傳之末,投燕后事不記本書?!逗鬂h書·劉焉劉表劉虞袁術公孫瓚列傳》 第722章 一觸即發! 公孫瓚向燕國國主屈膝,在公孫瓚之前,公孫氏的其他人就已經向燕國投誠。 因為公孫瓚和袁紹間的戰爭,讓公孫氏知道注定失敗,公孫氏在漢朝的投資大敗虧輸。 如今唯有加入燕國,才能在袁紹的面前保有富貴。 或許公孫氏沒有成為皇族的底蘊,但作為一個豪族,公孫氏是有足夠底蘊的。 公孫瓚只要不做君主,他將會是一個上好的將軍。 當年那個在幽州草原上縱橫無雙的白馬將軍,焉知就不能再次出現呢? 燕幕望著屈膝的公孫瓚,臉上露出很是滿意的笑容,燕國的實力再次壯大了,接下來就是吞并幽州,虎踞幽燕,窺視天下。 “公孫將軍且率領大軍至我軍左側,將軍隊整飭一番,待此間事了,我大燕皇帝陛下在不久之后將親臨幽州?!?/br> 對這位燕國國主將會親自來,公孫瓚倒是不意外,燕國君主一向都喜歡御駕親征。 在遼東那種艱難的環境中,是不可能培養像是南國那種無數的清談名士的,每一個人都要拼盡全力的去對抗環境而存活下來。 廝殺和死亡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他們。 南下! 自流放之后漸漸興起,乃至于建國之后,這就是所有燕國人的想法。 南國的花花世界自然是相當的美妙,但真正讓所有人求之不得的是那溫暖的環境,是那適宜生存的土地。 誰愿意在那冰天雪地之中艱難存活呢? 就連王族子弟,甚至都有在冬天時直接被凍死的,艱難苦恨,由此可見。 燕幕向前望著那甲胄嚴明的河北軍,對河北的先登死士,燕幕是有所耳聞的,畢竟是能把白馬這樣的精銳打的全軍覆沒的超級精銳。 然后他見到了在陣中的洛燕。 燕幕眼中一亮,連忙策馬上前,只見他來到陣前,抱拳作揖朗聲道:“陣中可是洛氏公子當面??? 燕國燕幕拜見洛氏公子!” 語氣相當好,公孫瓚和麴義都有些好奇,難道洛燕和這位燕國貴族是舊相識嗎? 只有洛燕知道,當初燕國建立,洛氏是出了大力的。 尤其是為了讓燕國保持諸夏文化的核心,洛氏還在燕國都城中建立了一座守藏室,抄寫了不少書籍。 燕國中的王族和貴族都知道此事,當初相互之間皆許下了約定,世代相傳。 但這種約定,實際上能持續五十年,就很是不得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