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節
河北士族早就對這個關鍵的位置覬覦很久了。 “再探!” 袁紹意氣風發的說著,既然公孫瓚和劉虞開始內戰,那就不可能停得下來,畢竟那二人間的仇恨比和他之間還要大。 待大量的斥候再次出去后,袁紹朗聲道:“劉虞之前就損兵折將,此番定然不是公孫瓚對手,無論之后結果如何,我軍都要做好準備,聯絡幽州士族,前往進攻公孫瓚,此次定然要讓公孫瓚死在幽州之中?!薄斑?!” 袁紹話音落下,眾人立刻齊齊應聲。 本來還以為兩人火并怎么也要一段時間,畢竟劉虞現在不強,但公孫瓚實力也不太行,但沒想到僅僅半日都不到的時間,公孫瓚就直接攻破了劉虞軍隊。 “劉虞劉伯安真的死了?” 當聽到消息的時候,即便是袁紹親自設計,但他還是有些難以置信,神情的驚訝完全沒有作假。 那么重量級的一個諸侯,竟然就這么死了,那個在天下都卓有盛名的三公,竟然死在了公孫瓚這么一個普普通通的邊郡武將手中。 即便此時,在袁紹眼里,公孫瓚也不是那個縱橫天下的諸侯,而是一個邊郡武人。 “公孫瓚真的殺了劉虞!” 河北眾人得到這個消息的反應就像是當初董卓在洛陽殺死那些公卿,李傕郭汜在長安又殺了一批公卿一樣。 審配語氣之中帶著難以抑制的興奮道:“幽州即將進入我們的手中了!” 荀諶輕聲笑道:“主公,您頭上的冀州牧可以徹底去掉了,現在只剩下重號將軍才能夠匹配您了?!?/br> 袁紹知道眾人這是在說,自己即將得到幽州,區區一州的州牧之位已經不能匹配他的身份。 這一切都順利的不敢置信,袁紹緩緩飲下一杯茶,突然對著眾人感慨道:“若天下皆是公孫瓚這種對手,取得天下或許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br> 眾人聞言皆有些面面相覷,然后猛然哈哈大笑起來,袁紹這番話可謂是對公孫瓚的究極羞辱了。 “主公,抓獲了劉虞的兒子劉申?!?/br> 眾人正笑著,突然有親兵走進帳中,語氣中帶著振奮的匯報。 劉虞的兒子? 袁紹先是一愣,還以為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聽錯,連忙說道:“快把他帶進來!” 說完就對眾人說道:“諸位,以為本將軍聽聞有上天庇佑時,無論做什么事都會非常的順利,還以為是虛言,卻沒想到現在真的會如此。 這就是上天要讓本將軍得到幽州啊?!?/br> 眾河北群臣同樣嘖嘖稱奇,感覺自進入幽州之后,所有事都極其的順利。 雖然劉虞和公孫瓚之間的沖突是有鋪墊的,只不過在這一刻完全爆發出來。 其中有河北群臣的算計在其中,但抓獲劉申這種事可不在眾人的算計之中,這完全就是運氣的事情。 劉申萬萬沒想到自己躲開了公孫瓚的軍隊抓捕,結果竟然被袁紹的軍隊抓到,他不明白袁紹的斥候怎么會在那么偏遠的地方。 待劉申被五花大綁的帶到大帳中,便見到滿身英豪之氣的袁紹正凜然生威的望著自己,那眼神之中的威嚴仿佛能夠穿透人的身體。 這就是袁紹??! 劉申回想起自己經常談論起袁紹和公孫瓚,在瞧不起公孫瓚這方面,袁紹和劉虞相當的有共同語言。 劉虞經常在劉申面前怒斥袁紹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但與此同時又稱贊袁紹的能力。 所以在劉申心中,袁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角色,厭惡中還帶著欽佩。 袁紹沒有絲毫的廢話,直接告知他剛剛得到的消息:“劉少君,剛才斥候傳回來的消息,你的父親伯安公,已經死在了公孫瓚的手中?!?/br> 晴天霹靂! 雖然劉申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情,自己的父親就是要赴死才留在那里的,但真的得到了死亡的消息,他還是無法難以接受。 劉申被捆綁的身子在地上忍不住扭動著,從喉間傳出低低的嘶吼聲:“公孫瓚!公孫瓚!” 那其中的恨意聽的眾人都微微感覺到了些許的寒意,頗有在玄冰之中身臨其境的感覺。 袁紹沉聲問道:“少君啊少君,你想不想為你的父親復仇呢?” 劉申聞言猛然間從地上抬起來,雙眼幾乎已經變得通紅,咬牙道:“當然,我恨不得吃公孫瓚的rou,喝公孫瓚的血!” 袁紹聞言鼓起了掌,朗聲笑道:“好,就是這樣,面對殺父仇人,若是沒有絲毫的恨意,又怎么能夠算得上是孝子呢? 面對殺父仇人,若是沒有一顆復仇的心,那可真就是禽獸了。 我袁紹雖然勢單力薄,但卻有一顆公義之心,愿意襄助少君去向公孫瓚復仇??!” 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 復仇! 這世上能有多少事,比兒子為父親復仇更加重要呢? 如今的世道,即便是效忠的君主殺死了自己父親,做兒子也要刺君復仇的。 這就叫做孝! 當袁紹在所有人的面前,親口說出愿意為劉申主持公道,向公孫瓚復仇的那一刻,劉申就沒有別的選擇。 他只能同意。 他必須同意! 否則這天下間,就沒有他的存身之處,青史之上,他就要背上不孝的罵名。 況且。 劉申抬頭仰望著那個威風凜凜的袁本初,為什么要拒絕呢? 袁本初望著劉申的眼神,他從上首走下來,手中持著一把匕首,將綁縛劉申的繩索割開,用力拍了拍劉申的肩膀。 劉申半跪于地,頭顱深深地低下,語氣中帶著無限的遺憾和痛苦道:“袁公高義,申無以為報,無以為報啊。 還請袁公發兵,為我父報仇雪恨,申愿獻幽州于袁公?!?/br> 袁紹將手中的匕首放在劉申手中,然后將他的手指一根根包在匕首手柄上。 那冰涼的觸感瞬間從手心傳到了心頭。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袁紹輕聲說著:“本將軍不知道伯安公是如何為大漢殉葬,但公孫瓚的頭顱會由少君你用這把匕首割下來,祭奠伯安公的在天之靈?!?/br> 說罷又轉向河北眾人說道:“諸位,我等自鄴城千里而來幽州是因為什么? 是因為當初公孫瓚攻打河北。 如今公孫瓚襲殺伯安公,天下人震怒啊,誰還能忍受這樣的人存活在世上呢? 我袁紹,因為先祖的些許成就而得到了諸位的襄助。 我這樣的人,該要成就什么樣的大業才能對得起先祖之不屑呢? 數十年而來,我未能找到答案,但此刻,我只有一個想法,那便是讓公孫瓚這樣的人付出代價。 我袁紹,不愿意和公孫瓚共立于一片青天之下。 不愿意與公孫瓚同為諸侯之列。 天下人應當見到,公孫瓚這種不仁不義之人,應當有悲慘的下場,諸位以為然否?” 河北眾皆理所應當的點頭齊聲道:“然也!” 伴隨著這齊齊應和之聲,袁紹朗聲道:“升起旗幟,整頓軍備,再進幽州,誅殺公孫瓚,為伯安公復仇,安撫幽州士民,使幽州清平安定?!?/br> “喏!” …… 薊城。 公孫瓚騎在高頭大馬上,滿眼笑意的望著這座千年北境核心,在被劉虞占據了長久時間后,終于再次迎來了自己的入主。 他即將成為整個幽州毫無爭議的主宰,成為牧守幽州的最高軍政領袖,幽州牧。 這個他所念念不忘的職位。 志得意滿的公孫瓚,沒有見到幾乎所有的幽州士人都對他眼底暗藏憤怒,襲殺劉虞幾乎使公孫瓚失盡了幽州人心。 公孫瓚他沒有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幽州牧這個職位,不是君主位置,只能在有限的繼承人里面選擇。 譬如劉辯死去之后,只能選擇劉協上位。 幽州牧這是一個任何有聲望的人都可以擔任的官職而已。 幽州士民不是非要在劉虞和他公孫瓚之間選擇一個人來充當幽州牧。 在廣闊的幽州之外,還有無數聲望卓著的人可以來擔任幽州牧。 比如之前為敵的袁紹! 鼠目寸光的公孫瓚根本就看不到這一點,還在這里洋洋得意于自己算計襲殺劉虞之事。 公孫瓚正要往最城中而去,便見到麾下校尉狂奔而來,滿臉驚慌道:“主公,袁紹率河北軍回返。 劉虞的兒子劉申在袁紹軍中,說是要為劉申報仇,這可怎么辦???” 公孫瓚臉色變了幾變,他和袁紹間的勾當,屬于心照不宣,說出去也沒人信。 周圍人皆望向他,眼中神色各異,公孫瓚心一沉,而后昂然道:“區區袁紹,吾有幽州鐵騎,又有何懼哉? 隨我迎敵!” 幽州眾人本以為公孫瓚能說出什么話來,卻萬萬沒想到公孫瓚會說出一番廢話。 幽州鐵騎能不能打得過袁紹,自己心里沒有數嗎? …… 待兩軍相接,旌旗蔽空,戰兵橫連,人馬嘶吼間,烈烈風聲,凜凜寒意自兵鋒之上而來。 公孫瓚立刻策馬而前,他身后的披風伴隨著幽州之上的烈風而飄起,身形高大偉岸,向袁紹高聲怒道:“袁本初,我割讓幽州三郡給你,你退兵離開幽州,如何現在背信棄義而返呢?” 袁紹同樣策馬而前,聽到公孫瓚所說,當即大聲道:“公孫伯圭,你這番言語實在是可笑至極啊。 區區幽州三郡的土地難道就能夠比得上仁義道德嗎?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