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節
若是我不將他們收入麾下,他們就會加入孫堅或者其他諸侯的麾下,然后在江東掀起戰火。 這些人杰共同輔佐一個人,是足以成就大業的,以吳郡之力,絕對不是對手。 但將這些人收入麾下,就要承受這些人杰所帶來的壓力。 他們有更高的政治目標,如今能與我和諧共處,是因為我在放任他們去奪取更多。 但是等到我不愿意讓他們進步的時候,會發生什么呢?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br> 這就是洛楚所遇到的問題,有時候不僅僅是他不想要進步就可以不進步的,他麾下的文武群臣都接受不了那樣的結局。 洛楚所代表的是整個江東集團,而不僅僅是他自己。 漢初時,呂氏一直想著讓洛氏成王,但是洛氏的底線就在那里放著,他也不敢去做什么。 可洛楚面對的情況不同。 洛彰沉吟道:“如今天下諸侯雖然紛爭,但好歹還都在漢室的框架中,暫時不需要考慮為君的事情。 但天下的局勢終將走到那一日。 所謂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當年邦周時諸侯相王之事,在這大漢極可能要再發生一次,若等到了那一日,江東群臣定然要奉你為君,你要如何做? 倘若不答應的話,恐怕江東將要劇震,你和江東群臣辛苦建立的基業都要動蕩。 甚至現在效忠你的臣子,會出現別樣的心思,甚至擁立其他人來建國,這是極其可能的?!?/br> 臣子們效忠主君基本上都是在政治上有所抱負。 現在大家都是大漢的臣子倒還好。 若是有朝一日其他諸侯都獨立建國,封侯拜相,只有江東群臣低人一等,那就是一場巨大的政治災難。 一旦天下的局勢走到了需要建國的那一日,江東必須要有一個君主,但是洛楚卻不能做這個君主,這就是洛楚所遭遇的最大的問題。 洛楚皺著眉頭說道:“我之前想過推位讓國之事,與其走到那么難看的一步,不如我直接自己培養一個繼承人。 這種方式還能夠避免他們互相爭斗,但這個方法最大的問題是,現在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人來接替我的位置?!?/br> 推位讓國? 洛彰聞言略微思索了一下,這倒算是一個辦法,這種事情若是其他人做出來,可能比較出乎預料,甚至會以為是什么試探。 但是洛氏這么干,大部分人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從內心深處會覺得,這像是洛氏會干出來的事情。 這種推位讓國的事情對一個無心于君位的家族自然是有好處的。 尤其是對洛氏來說,能夠極大的增強政治信譽,到手的王位我都能直接扔掉,這將是對洛氏不王的再一次貫徹。 而且禪讓可是價值觀中最大的美德之一,若是洛楚真的推位讓國,這將是絕殺,只要繼任者靠譜,他會留名青史,永遠的被刻在不朽的豐碑之上。 他將會成為新一代的圣人。 一個視王位而不見的圣人! 洛彰沉吟道:“推位讓國最大的問題在于,你將來要在新的政治秩序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曾經那些在你這一代得到利益的人,會同意你這么干嗎? 比如你的岳父橋巍。 他邀請你前往江東吳郡,若是你將江東推位讓國,你從一個主位落到一個次位,你還能保證那些吳郡士族的安全嗎?” 洛彰當了這么多年昭公,對這方面的事情實在是太清楚了,政治是這個世界上最復雜的事務之一。 洛楚自然是考慮過這些問題的,他嘆口氣說道:“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放棄了完整版的推位讓國。 一個完全掌握一切權力來源的君王,將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江東之主的權力必須得到制衡,從根子上限制他,簡單來說,就是從權力的來源上,讓他得不到完整的名與器。 這世上只有天子才有無可爭議的權力來源,那是自上天所賜予的權力。 若是江東真的能統一天下,成為天子,那所有人都無話可說,但只有一日不做天子,就能限制。 我想到了先祖文公時代的攝政會議,那是第一次在王畿將君王的權力分割成幾塊,最終的效果非常好。 還有三公九卿的制度,自后漢時起,權力漸漸的進入了尚書臺中,三公九卿如果不加尚書令的話,權力反而還不如尚書。 我想要在江東重整三公九卿的制度,將江東的各種軍政大權都分割成一個個具體的官職和爵位。 核心的軍權和行政權以及地方實力派之間的利益平衡都要考慮進去。 同時培養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讓江東士族以及文武群臣與未來的江東之主共治江東,這樣就能夠保護基本上所有人的利益?!?/br> 洛楚不能當王是注定的,畢竟若是對家族有些許損害那還是小事,但是可能導致家族走向毀滅,那洛楚自然是不能那么干。 推位讓國、分而治之,將這兩條結合起來,就是洛楚為江東找到的答案。 有點不符合潮流,但是卻是最適合江東政治土壤的政治模式,否則江東就要陷入流寓系臣子和江東本土士族的相互殘殺之中。 洛彰對江東的未來自然是不在意的,見到洛楚心中對江東有了一些腹稿,他也算是放下了心,洛楚還是那個好孩子,洛氏子都是好孩子。 “那按照你的想法,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繼承人了,一個能夠讓各方都接受的繼承人,心中可有頭緒嗎?” 洛楚緩緩點了點頭,輕聲道:“雖然還沒有徹底想好,但大概的思路還是有的,像是劉備這種肯定是不行,孫堅這樣的軍事諸侯同樣不行,要弱、要有身份、又不能真的無能。 這需要好好挑選一番?!?/br> ———— 素聞洛氏祖訓不王,眾甚奇之,問曰:“天子位居于九五,至尊至貴,洛氏尊貴,得之易爾,千百余年,敬而遠之,為之何?” 公乃曰:“昔殷商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邦周有鳳鳴岐山,遂有天命。 秦有黑龍出水,項羽奉命誅秦,漢有赤霄神圣,此皆上天鐘之,遂奄有四海。 洛氏尊貴,未有天命垂佑,故不王也!” 又問曰:“天命之說,虛無縹緲,未曾見之,何謂天命垂佑洛氏?” 公曰:“鳳凰鳴九州,九鼎出洛水,風雷皆作而天下安寧,此為天命垂佑洛氏?!?/br> 眾皆笑曰:“鳳凰無蹤,九鼎無影,此不王之奇語爾?!薄妒勒f新語》 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 許多大人物離開了昭城,還有許多人在,碧空萬里無云,秋意漸漸濃烈,時常有涼風而至。 昭公國中的外國士人在盤算著自己手中的關碟還能在昭城待多久。 終生生活在昭公國中的商販在盤算著公子楚的婚姻日子,早早的掛起了某某日閉店的通知。 每隔初一十五,城中家家戶戶都要去祭祀院中去頌唱素王神圣以及祭拜自己這一脈的先祖。 那些曾經立下大功績而得以進入昭城的大人物后裔,同樣在祭拜自己的先祖,所謂祭祀永享,就是如此。 光陰便在這其中緩緩流逝。 十月初三。 外城洛宮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昭人皆翹首以盼,臉上滿是興奮的神情。 今日便是洛楚成婚之日。 昭城中好久未曾有過公子成婚了。 小喬眉眼之間還帶著幾分稚意,貂蟬為她輕描眉尾,顯得清雅高貴,如同最清美的百合花般,糜貞為她將金釵紅衣一件件佩飾起來,頭戴金紅鳳凰冠冕髻珠,身穿以朱紅為主的五彩云霞帔,她檀口微啟,jiejie大喬為她潤染紅唇,耀眼奪目,她的眉心嘴角以及眼角都帶著笑意與秋波流轉。 眾女圍在小喬身側,一幅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盛景,洛萱目光熠熠,要將這一幕刻在腦中,以待日后作畫。 糜貞輕撫小喬面容,柔聲道:“真美,真好??!” 在昭城中舉行婚姻儀式,雖然場面沒有在徐州時盛大和繁華,但糜貞依舊有些艷羨。 洛宮之前。 洛楚牽著小喬的手,二人并肩同行,隨著鑼鼓之聲步步走到萬眾之前,在最外圍傳來一陣陣喝彩之聲。 他頭上帶著紅玉冠冕,走到了身著巫女服,手持纏繞著紅菱的神杖的大祭司面前。 洛氏并不是一直都有大祭司! 自姬靈均開始,只有天賦卓絕的女性才能夠擔任大祭司,這一代的洛氏子和洛氏女是幸運的,能夠有大祭司為他們主持婚禮。 洛楚與小喬微微垂首。 大祭司將洛楚頭上的紅玉冠冕摘下,洛楚的長發披撒下來,洛萱端著銀盤站在側邊,大祭司從銀盤取出一個簡簡單單的荊棘花環,上面有九色的花朵。 她鄭重的將荊棘花環戴在了洛楚的頭上,輕聲道:“洛氏的子孫啊,不要讓輝煌蒙蔽了你的眼睛,莫忘昔年先祖創業,荊棘遍地的艱難歲月,愿家族永遠昌盛?!?/br> 秋日的光不若夏時熾熱,照在荊棘花環上,照在眉心的圣痕上,無數絲絲縷縷的光似乎在耀眼而動。 “今日兩氏婚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创巳仗一ㄗ谱?,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上奏九霄,以此鑒證。 素王與你同在!” 大祭司手中持著纏繞紅布的權杖,聲音空靈中帶著微微的震動,這就是大祭司,洛氏中除家主外,第二個有資格施加素王祝福的人。 先是微微的寂靜,然后是無數人皆叉手垂首,躬身頌唱道:“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子孫萬代福壽延?!?/br> 禮畢,洛楚握著小喬的手,轉身面向萬眾,高高舉起,如雷般歡呼聲響徹,秋日高闊的天空都仿佛要被掀翻。 洛燕與甄宓坐在一起,甄宓突然轉過頭,紅唇輕啟,眉眼彎彎笑道:“我們成親時,也是這樣嗎? 還是如同大兄般,就在州郡中成婚呢?” “???” 洛燕被甄宓突如其來的清甜笑意晃了一下,有些失神,然后才重重點點頭道:“岳父就在冀州中,當然可以回昭城成婚?!?/br> 甄宓仔細端詳著洛燕,眨巴著大眼睛道:“那你戴上荊棘九色花環,一定很好看?!?/br> 洛燕張了張嘴,沒想到甄宓竟然是這樣的甄宓。 【尊貴的宿主,特殊歷史女性進入了您的家族,正式成為了家族的一員,她擁有“天香”的美名,您家族的子嗣將擁有天然的千變萬化的體香,魅力 1,您的家族子嗣將得到通明之心,此所謂,運用之妙,在于一心?!?/br> 【溫馨提示:如果大喬同樣進入您的家族,將會產生羈絆效果?!?/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