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節
奉皇帝以令漢臣! 只可惜沒打過西涼兵,導致這一計劃破產,在荀彧看來,這一戰結束之后,無論勝敗都要改變現在的這種態勢,必須往司州關中發展,才是正道。 兗州這片四戰之地,只能暫時作為基業,不能一直以這里作為根基。 無論是劉備還是袁紹都不是能夠輕而易舉戰而勝之的對手,反觀關中李傕郭汜,是兩個單純的沒有腦子的武夫,擊破這兩人簡直易如反掌。 若是能夠占據關中,成為昔年西秦之勢,再遏制三河,就能得到鯨吞天下的氣勢。 荀彧腦海之中有無數的規劃閃過,等到曹cao又喚他一聲,便反應過來,現在最關鍵的還是眼下的這一場戰爭。 若是能直接擊敗劉備,占據兗青二州,再謀奪徐州和豫州,據有中原四州之地,哪里還需要進什么關中? 直接北上攻滅袁紹、公孫瓚,南下掃平袁術、劉表之流,六合之內,八荒之中,哪里還有什么對手? 曹cao和劉備之間的戰爭打的相當謹慎,完全突出一個寧愿不大勝也絕不失誤的節奏。 如果說袁紹和公孫瓚的戰爭爭奪的是北方霸主的地位,那曹cao和劉備之間的戰爭所爭奪的就是中原霸主之一的地位。 另外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是袁術,但是袁術雖然占據豫州一部分土地,但是他的目標是江東淮泗。 另外因為劉表一直在后方牽制,所以實力最強的袁術反而沒有參與這場中原霸主的爭霸戰爭。 劉備和曹cao之中的勝利者很有可能就會是挑戰袁術的那個人,如果二人真的能將另外一人打的大敗虧輸,能攫取大把戰爭利益的話。 即便劉備現在是袁術的盟友,但只要形勢一變化,雙方之間的關系就會一變,今日的盟友未必就不會變成敵人。 或者說,在統一天下的道路上,哪里有什么盟友? 帝路爭鋒,打的尸骨成堆,血流成河,無數英雄豪杰盡折腰才是正?,F象。 袁術本人對于不能參與中原大戰自然是無比的煩躁,但轉念一想,他的目標一直都是徐州,控制淮泗。 現在趁著曹cao和劉備在打生打死沒機會進攻徐州的時候,他先行一步,這簡直就是上天給的機會。 至于劉表,袁術根本就沒有把劉表放在心中,一個就連荊州士族都擺不平的守戶之犬而已,豈是他袁術的對手? 我袁術出身洛陽豪門,乃是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嫡子,那庶子袁紹尚且被稱作天下俊秀,我袁術堂堂嫡子豈會不如一個庶子? 而且袁術自忖自己已經控制了九江和廬江,從九江和廬江進入徐州易如反掌。 以目前徐州的形勢來看,想要得到淮泗,只要徐州士族還有蘭陵蕭、淮陰韓這兩家不激烈反對,并不算是很難。 就算是反對,袁術也決意要用刀劍來殺服他們,身為天下最大的士族之一,袁術自忖就算是殺了那些反對者,也不會有人說什么。 但就在他自信滿滿的時候,他萬萬沒想到孫堅竟然真的有了不臣之心! 他早就懷疑孫堅當初就有不臣之心,等到孫堅欣然接受朝廷揚州牧任命之后,他的懷疑就已經升到了頂點。 果然等到孫堅占據了九江郡和廬江郡之后,就變得非常不聽話,不愿意聽從自己的命令。 現在更是忤逆自己的命令,在眼見就要大戰的當下,竟然悍然挑起了和江東吳郡的戰爭。 袁術雖然沒那么聰明,但又不是個傻子,孫堅為了什么他當然是相當清楚的。 不就是為了掌控揚州,成為貨真價實的揚州牧,進而擺脫自己的控制嘛。 這讓袁術相當的氣憤,破口大罵道:“真是忘恩負義之輩! 當初若不是本將軍,他不過是個朝廷的通緝犯而已,如何能得到現在的身份地位,竟然如此赤裸裸的背叛。 我絕不會放過他!” ———— 曹cao性多疑,劉備性寬宏,cao善刑,備多恕,cao以律,備以仁,二者有若道之太極,似黑白有分,后人言曰:“cao、備皆行王霸道,cao愛霸,備喜王,天下豪杰士各奉其主,有此矣?!薄稘h末英雄記》 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 天下之間刀光劍影,摩拳擦掌。 袁紹和公孫瓚在冀州對峙,袁紹極其克制,在等待一個絕佳的機會。 公孫瓚不斷地試探壓迫袁紹軍,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能夠讓幽州鐵騎沖鋒殺戮的角度。 曹cao和劉備在兗州戰場上還沒有進行激烈的交鋒,就進入了拼糧草的階段,所有人都在等著糧草快要盡的時候決戰。 江東孫堅整備軍隊開始準備進入丹陽郡,在這之前周瑜已經親身趕往丹陽郡,去見他的從父,丹陽郡太守周尚。 廬江周氏最顯赫的時候自然是連續兩代三公,周瑜的父親曾經是洛陽令,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京畿重地的令官,自動升一級。 在周瑜的父親去世之后,周尚是如今廬江周氏最為顯赫的官員,兩千石的太守。 雖然周瑜不是周尚的親兒子,但是周尚卻相當看重周瑜,盛贊周瑜是周氏的麒麟子,興盛周氏的一定是周瑜。 此刻見到周瑜前來,周尚雖然知道周瑜一定是公子楚的說客,但還是親切的將他迎進門來。 周瑜開誠布公的希望周尚能夠投靠公子楚,獻上丹陽郡,周尚聞言只是說道:“自古以來,率地而投的,都能夠作為一方藩屬。 公子楚是想要我作為臣子還是藩屬呢?”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問他還能不能有獨立性,周尚和周瑜之間也不需要那么多彎彎繞繞,徑直說道:“公瑾,這天下最難的就是率地而投! 我是兩千石的太守,在這揚州之中,什么位置能安排我呢? 我麾下那些追隨我的佐吏,他們是否愿意投奔公子楚呢?” 周瑜聞言沉聲道:“叔父,這些都不是問題,這世間不可能每個人都得到利益。 瞻前顧后,不是智者所為。 您是丹陽郡太守,又不是那些被士族架空的傀儡,何況那些丹陽士族難道就不愿意投奔公子楚嗎?” 周尚望著周瑜笑道:“看來你是真的很認可這位公子楚了,竟然就連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不過你不是一直都想要北上中原和天下英雄一決高下嗎? 公子楚恐怕實現不了你這樣的愿望吧?” 周瑜同樣笑道:“未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 現在的江東既無淮泗,又無荊楚,甚至還不如邦周時的慶忌吳國時期,現在就想北上中原的事,實在是太遙遠了。 公子楚縱然有守土之志,但天下大勢就如同滾滾長江東去,又豈是人所能違逆的? 擊敗了孫堅,袁術要不要一戰? 劉表要不要一戰? 為了守衛江東,就要守好長江,為了守好長江,就要守好淮河,擁有了淮河,西面又覺得不安全。 畢竟由西向東,俯瞰江東,順流而下就能攻擊,那就要擁有荊楚,占據南陽,襄陽。 等真的到了那一天,有些事,他不想做也要做啊?!?/br> 周尚聞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敢肯定,自己這個侄子的這一番話一定沒有和公子楚說過。 周瑜知道自己的叔父在笑什么,但他心里同樣很清楚,公子楚是知道這些事的。 現在只不過是被架在這里,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得過且過而已。 周尚笑罷,當即說道:“既然如此,那叔父就歸順公子楚,不過在這之前還要做些事?!?/br> 周瑜知道是什么事,無非就是將那些不愿意投靠公子楚的人,或流放或斬殺而已。 這都是標準流程,每次一地被占據,都會有大批士人逃亡就是這個原因。 周尚的速度很快,丹陽郡很快就改旗易幟奉洛楚為揚州牧,不承認孫堅身上由長安朝廷所冊封的揚州牧。 周尚的表態很快就在江東諸郡之間傳開,江東以及荊州士人將孫堅和洛楚之間的這一場爭鋒稱之為“二牧之爭”。 洛楚的背后是江東本地的士族以及流寓而來的看好他的士人,孫堅背后則是豫州汝南袁術以及他自己的班底。 誰將成為江東的主人? 大多數都看好洛楚,不看好孫堅。 士族這種階層守土的時候是相當堅決的,就像是當年敗則死,棄地則亡的最初代貴族一樣,戰斗力相當的強悍。 在周尚確定投效之后,洛楚就從吳郡動身來到丹陽郡,他是來檢閱周尚麾下的一支精兵,丹陽兵! 丹陽軍的名聲早在邦周時期的吳國攻楚中就已經頗為體現,只不過當時還不叫丹陽郡而已。 史書上稱之為——“此地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 在漢王朝的戰爭之中,丹陽兵一直都是抽調的重點,無論是北上抗擊匈奴,還是南下剿滅山越蠻夷,都有丹陽兵的身影。 曾經的徐州刺史陶謙能掌控徐州就是依靠數千丹陽兵的強悍戰斗力,只不過他直接在亂軍之中而死,丹陽兵于是要么死在了亂軍之中,要么各自流落。 周尚手中同樣有一支三千左右的丹陽兵,洛楚來到丹陽郡之后,他就頗為自豪的說道:“三千丹陽兵,皆是悍勇之士,可力戰萬余士卒不退不??!若是孫堅真的膽敢來犯,定讓他見識見識什么叫做江東鐵壁?!?/br> 洛楚望著那些剽悍的士卒,眼神之中透露著兇狠,頗為桀驁不馴的模樣,就知道這絕對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所謂精銳就兩點,第一體能好,第二不怕死,體能好就能完成各種作戰目標,不怕死才能承受極高的戰損。 在冷兵器時代,能承受三成戰損的軍隊和只能承受一成戰損的軍隊對戰是百戰百勝的。 天下第一的素王神廟軍就是因為能戰至最后一人,所以才會那么強,三千人能當作一萬人甚至兩萬人用。 在西域的史書上經常記載,“無雙侯發神廟軍兩千,戰萬余騎兵,敵潰,奔襲千里殺其首?!?/br> 敢戰士號稱天下第一強軍同樣是因為能承受極高的戰損! 這些丹陽軍當然不可能達到敢戰士和神廟軍的水平,但洛楚知道以后這就是自己守衛江東的王牌之一了。 現在精銳軍隊的重要性都漸漸被重視起來。 西涼軍閥那么蠢,但是有西涼鐵騎在,現在還過的相當逍遙。 隨著時間過去,當年的事情漸漸被人所熟知,無雙侯洛空之所以會那么輕易的敗在董卓手中,是因為在董卓的麾下有一支名為飛熊軍的精銳,統領正是如今占據關中的李傕。 不過這支飛熊軍還沒有發威就湮滅在了無雙侯驚天動地的請天罰之下,亂軍潰兵之中,什么精銳都沒用。 但就算是飛熊軍沒見到,那西涼鐵騎一旦過萬人,有多強勢天下人都是親眼見到的,還有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皆是天下精銳,一旦登上戰場就會讓人無比頭疼的存在。 等到在飲宴之上,洛楚便稱贊道:“周尚公,想要守衛江東,手底下若是沒有這樣一支精銳的軍隊,那守衛江東就是一句空話。 君愿意投效,還有如此強軍,這是楚的榮幸啊?!?/br> 周尚作揖道:“公子坐斷江東,廬江周氏皆仰慕公子,若不是身居要職,這郡中數十萬百姓割舍不下,當日公子下達招賢令時,某便掛印而去了?!?/br> 周尚說話這么客氣是因為檢閱完這支軍隊之后,洛楚依舊使周尚作為丹陽太守。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