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節
徐州之地有多重要,就算是對天下大勢再不懂行的也知道,不控制徐州,就不能通往南北,若不是徐州士族排斥劉備,劉備早就南下進入徐州了。 呂申沉吟了一下問道:“玄德,你準備派出多少精銳?” 這種程度的大戰青州所要付出的代價極大,精銳數量更是決定了要出動多少力量,一個資產億萬之家,也禁不住多少次戰爭。 劉備沉吟了一下,望了呂申一眼,然后說道:“三萬精銳,若是沒有三萬精銳,想要勝過曹cao,很難?!?/br> 三萬! 呂申沉默了一瞬,很多時候不是沒有更多的精兵,而是糧草頂不住精兵的損耗,維持脫產的士卒耗費實在是過于巨大。 以青州現在的情況來看,支持三萬精銳作戰,再加上輔兵等,是有些難以支撐的,青州士族豪強需要拿出更多的力量才行。 畢竟這三萬人不是只打一個月仗,很有可能要對峙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對后勤來說是非常巨大的壓力,而青州恰好現在有些拖不起,畢竟因為戰亂已經連續好久都沒有好好種過地了。 呂申盤算了一下,這一下的投入實在是有點太大了,如果劉備戰敗,呂氏的家底可能要丟掉四分之一以上,他沉吟了一下問道:“玄德,你對張燕怎么看待?” 張燕曾經是太平軍,跟隨張角參與了親自打落漢室天命的太平之爭,現在是青州之中除了劉備的一方諸侯。 呂申這么問,劉備知道他話中的意思,這是想要自己和張燕結盟,讓張燕協助自己作戰,劉備沉吟了一下說道:“張燕現在是朝廷的將軍,剿除青州的匪患,是英雄豪杰,我很是敬重他?!?/br> 呂申聞言便一拍手笑道:“既然如此,我便遣使前去聯絡張燕,若是能與張燕聯盟,我們的壓力就會瞬間減少許多?!?/br> 眾人又開始商議從泰山郡出兵之事,等到呂申和太史慈離開之后,關張趙等元從諸臣留在室中。 劉備這才有些感慨的說道:“當初參與勤王討伐張角的時候,如何能夠想到會有今日呢? 成為一方牧守,坐擁數萬精兵,當初離開幽州時的各種豪言壯志似乎都要實現了?!?/br> 聽到劉備的感慨,在場眾人都仿佛回憶起了當初的那一段數年的艱難歲月,然后就聽到劉備悠悠道:“但現在難道就能夠高枕無憂了嗎? 我現在能夠坐鎮青州,是因為英侯和呂侯還有齊公的賞識,他們因為我過往能打的名聲以及劉氏的血統而善待我。 但這種善待會有限度的,這世上的劉氏宗親又不僅僅是我一個人,僅僅這青州之中就不知凡幾,只不過他們沒有我這樣的際遇罷了。 若是這一場對曹cao的戰爭失敗,呂氏一定會加上力量再給予我們一次機會。 若是我們一敗再敗,誰會一直支持我們呢?若是失敗了,青州士族會不會對我等失望呢? 這誰又說得準呢? 呂氏雖然強大,但是士族之間從來都不團結。 袁紹的門第足夠高了,士族背叛起他來也毫不猶豫,更何況我還只是呂氏的女婿呢? 你們都是從微末時追隨我的,好不容易才有了現在的地位。 接下來的戰爭,我們必須要贏,只有不斷的贏下去,才會有更多的支持給予我們。 我想要重走光武皇帝之路,可經不起任何的失敗啊?!?/br> 劉備這一番話是真正的對幾人掏心掏肺,關羽是最了解劉備內心,他知道這是劉備對未來有些太過焦慮了,于是當即正聲說道:“兄長,我們從微末的時候一路走來,當初面對無敵的張角尚且敢于搏命。 英侯、齊公和呂侯都賞識您,這難道不是因為您是當世的豪杰之輩嗎? 曹cao,雖然行事也不失為豪杰,但是與您相比,還是相差甚遠,他強行遷徙河南郡西的百姓,當初平定兗州時手段頗為狠厲,足以見得他的本性。 您素來以仁德聞名,面對群盜亦能分辨正邪,為害百姓的您絕不饒恕,明白忠義的您解衣推食,于是青州群盜都仰慕您的威名和仁義。 子義正是因為聽說了您的仁德才從東萊郡千里迢迢投奔從軍,這難道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嗎? 如今您是仁德的一方,軍中的士卒都愛戴您,而曹cao是憑借嚴厲的刑罰,酷烈的名聲才掌握兗州,我等大軍一到,曹軍豈不是望風披靡嗎? 弟愿意作為先鋒,為您前往擊敗曹軍前鋒!” 聽到關羽的話,劉備忍不住拍了拍他的手臂,關羽不僅僅是他的兄弟,同時也是他最愛的大將,尤其是劉備發現關羽的學習能力特別強之后,就著重將關羽往兵團統帥的方向上培養,經過青州戰事,關羽已經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將軍了。 “二弟,你性格沉穩,還是統率大軍壓陣,先鋒還是讓三弟來做,他最適合做先鋒?!?/br> 張飛聽到劉備的話,五大三粗的嘿嘿笑了笑,他也不知道劉備這是在夸他還是損他,但不重要,他笑著抱拳道:“大哥,剛才二哥所說的,俺也是那么想的!” 張飛這話一出,屋中眾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劉備剛剛所擔憂的一掃而空,簡雍更是直接說道:“主公勿要擔憂,這天下猛將何其難得也? 而您的麾下卻有二將軍、三將軍、趙將軍這三位,現在又多了子義這樣的萬人敵猛將,何愁大事不成,大業難竟呢?” 劉備爽朗的笑道:“是備杞人憂天了,飲下此酒,我等揮軍向東,興復漢室的大業,就由此戰而始!” 眾人齊齊舉杯道:“興復漢室!” 卻說呂申和太史慈走出室中后,太史慈回首微微嘆氣,呂申見狀微微笑道:“子義可是覺得自己不如關張等將軍和玄德親近?” 太史慈被說中心事道:“二將軍、三將軍是主公的結義兄弟,趙將軍是元從勛臣,慈自然是不如的,這是人之常情,主公對慈已經相當相信和重用,讓慈感激莫名了?!?/br> 呂申也不在乎太史慈這略有些不實之言,人活在這個世上,就一定會被身份所裹挾。 任何時代,地域和師門圈子都不會消失。 太史慈是青州東萊人,又因為呂氏而受到劉備的重用,那他天然就是呂氏的人,想要擺脫這個身份,他想要付出的代價可實在是太大了,甚至是毀滅性的。 太史慈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呂申邊走邊道:“此次與曹cao大戰,子義你要奮勇向前,只要你能立下功勞,我一定為你保舉,二將軍之后的第二個軍團統帥就是你,會在三將軍之前,玄德他會理解的。 等到你真的成為了玄德麾下第二個大軍團統帥,我就為你在家族或者即墨呂氏之中求一門親事,到時候你就是玄德的連襟,你說他會不會更加信任重用你? 而且你不用擔心玄德不親近你,現在只有元從派和青州派,你覺得玄德對待你不如關張等將軍親近,等到玄德做大,占據了徐州呢? 等到他占據了兗州呢? 面對新加入進來的徐州士族和兗州士族,難道玄德會不親近你嗎? 現在好好備戰,不要想那么多,一定要贏,贏了才有以后的一切,聽明白了嗎?” 太史慈聞言當即抱拳肅容道:“慈明白,定不使曹軍踏進青州一步!” …… 英侯國。青州和兗州大動干戈之時,英侯國卻是一片祥和寧靜,雖然各路諸侯大打出手,烈度也極大,但因為戰爭的性質還是大漢內部諸侯互相爭奪話語權,無論是荀彧代表的潁川眾還是陳宮代表的兗州士族,都反對將英侯國牽連進來。 尤其是英侯國只是給了劉備一封信,實際上并沒有支持劉備,在這場戰爭之中,英侯是保持中立的,所以曹cao就更沒有必要去進攻英侯國來讓自己落人口實。 于是本該是大海扁舟的英侯國卻變成了巍峨的孤島,任由外界戰亂紛紛,英侯國巍然不動。 洛齊起床洗漱完畢之后就得知自己的大舅哥糜竺來到了英侯國中。 洛齊和糜貞的婚事本來定了下來,但是突如其來的戰爭打斷了婚姻的進行。 雖然徐州沒有參戰,但是徐州同樣不平靜。 糜竺從徐州千里迢迢趕來英侯國,正是因為徐州之中充斥的不安的情緒。 糜竺頗有些焦急的等待著洛齊,過了不一會兒,洛齊便出現在正堂之中,糜竺當即迎上來道:“子齊?!?/br> 洛齊坐在糜竺對面然后問道:“兄長前來此,可是有什么要事嗎?” 糜竺喟然嘆道:“子齊,如今青州、兗州、豫州都逐漸有主,這三地之主都對徐州虎視眈眈,這可如何是好??!” 洛齊知道糜竺在擔心什么,青州的劉備手底下已經有了元從派和青州士族,如果入主徐州的話,那他們徐州士族哪里還有什么地位? 徐州是人杰地靈之地,是不愿意屈居人下的。 所以徐州士族雖然覺得劉備是個好人選,但是卻隱隱排斥他,不過徐州倒是有不少士子看中劉備的名聲,準備前往投奔他。 曹cao和袁術這里是同樣的道理,這些比較讓人看好的諸侯,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班底,就算是比較欣賞,但是更多的人還是希望能夠投資原始股。 洛齊沉吟了一下之后說道:“兄長,依我來看,如今這天下的群雄之中,最適合入主徐州的還是劉備。 劉備是漢室宗親,徐州有蘭陵蕭氏和淮陰韓氏,這二家可以在聲望上抗衡臨淄呂氏和即墨呂氏。 青州士族的力量是遠不如徐州士族強的,劉備占據青州,但是直到現在卻連一個謀主都未曾有。 徐州則不同,我曾經到徐州游歷,徐州瑯琊郡的諸葛氏,有一個叫諸葛瑾的年輕人,非常有才華,作為劉備的謀主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現在不知道是不是還有瑯琊郡中。 諸葛瑾的弟弟叫做諸葛亮。 諸葛亮雖然年紀還小,但已經頗為不凡,日后只要正常成長,定然同樣是有大才能的人。 諸葛氏不過是二流的士族就有兩位賢才,其余未曾見過的賢才還有多少,這誰又能說得準呢? 青州士族雖然先在劉備麾下,但除了元從諸將外,日后誰高誰低,又怎么能夠說的準呢?” 糜竺聞言有些釋然道:“不瞞妹夫,我之前見過劉備一面,當時就覺得他是一個豪杰之士,若是他能入主徐州,倒的確是好事,現在就前往迎接他入徐州嗎?” 洛齊搖搖頭道:“當然不是,現在劉備和曹cao將要開始大戰,你若是現在迎接劉備入徐州,徐州其他人家會同意嗎?” 糜竺一愣,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搖了搖頭,肯定是不會同意的,現在把劉備帶進徐州,什么好處都拿不到,先得出糧草和兵馬幫他打曹cao,這誰愿意干??? 洛齊有些無奈,自家這個大舅哥,經商的確是一把好手,若是做個大司商之類的官員是沒有問題的,但對這些奇計勢力的分析就實在是差。 “兄長你附耳過來?!?/br> 糜竺湊過來,然后洛齊將剛剛想到的一番話告訴糜竺,聽的糜竺臉上逐漸帶上了笑容。 等到洛齊說罷,他便直接朗聲笑道:“妹夫,你才是最足智多謀的那個人啊,若是你來做徐州之主,那徐州就安穩了,你打算什么時候迎娶貞兒?” 洛齊笑道:“貞兒應該已經進了昭城,昭城距離英侯國不算是特別遠,等這場戰爭結束之后,短時間之內天下之間應該會稍微平靜下來,那時再迎娶貞兒?!?/br> 糜竺站起身來笑道:“那為兄就等著喝你與貞兒的喜酒了,便不多打擾你,這便離開英侯國中,返回徐州安撫一下輿情?!?/br> 洛齊同樣站起身道:“大事要緊,齊就不留兄長了?!?/br> 二人一同走出,洛齊將糜竺送走,望著糜竺離開的身影,洛齊沉默了許久,然后轉身返回國中。 剛剛走進府中,就見到了他的母親洛倩正望著他,洛齊走過拜見,洛倩問道:“子仲來問你徐州局勢?你給他推薦了劉備?” 洛齊知道自己的母親一向有智慧,猜到并不稀奇,洛倩又說道:“是不是感覺興復漢室很難? 這漢室的天命是你的大伯父打下來的! 你的大伯父是上天降下的神人,數遍洛氏一千三百年的歷史,這樣的人物寥寥無幾,甚至還在文宣二公之上。 他打下來的漢室天命如果你這么艱難就能重建,那你就是文宣二公和洛文王那樣的人了。 你不是沒有天賦的人,但你所擅長的是權變之道,是謀身之術,僅此而已。 昭城中那位賢才賈詡,那才是權變之道最頂端的人杰,而且不僅僅是權變之道,軍略權略情報一切和謀略有關的皆是一世之選。 不過你雖然不是能治國理政擔任丞相的人,但把家族之中的治政書拿過來,按圖索驥,還是能作為副相輔佐的,初代先祖英侯就是這般做的。 我知道你想要成為洛文王那樣的人,但文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知道你想要成為文宣二公那樣的人,但文宣二公是上天降下的命運之子和逆天改命之人,哪里是那么好成就的? 不要太過苛求自己!” 聽到母親對自己的評價,洛齊微微苦笑了一下,他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他擅長的是斗人之術,也就是他很擅長權斗,能在規則內把人玩死。 但是他的治國理政就很差,也不能說差,畢竟有祖宗保佑,80多點的郡守之才還是沒問題的。 至少英侯國他管理的就蒸蒸日上。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