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節
洛空收起那一絲笑意,微微感慨著:“我的兒子、孫子,乃至于以后的無窮盡的子子孫孫,都會繼承我的大愿。 這就是洛氏啊,滄海桑田,萬世不易!” 這就是洛氏??! 這一句話的聲音并不大,但是卻如同晨鐘暮鼓一般,將李儒的腦袋砸的嗡嗡作響。 這世上或許有一個人的道德能勝過當代的洛氏子,但是將時間的尺度拉長,就會徹底的陷入下風。 洛氏從不爭一時,而是爭萬世,穩妥的情況下,能做多少做多少,一點點改變。 時間站在洛氏這一邊。 李儒反應過來了,他錯了! 他不應該將洛氏放進那些豪門之中的,這是一個超然的存在,即便現在不能效忠,也不應該對洛氏不利! 董卓在洛空那一句話出口的瞬間就感覺不對勁,他現在頗為后悔自己為什么想著壓制洛空,真是沒事找事。 只聽董卓急聲道:“洛子明,本將軍不與你廢話那么多,陛下的圣旨你收到了,若是沒收到,本將軍這里還有一份。 陛下免去了你的職位,讓本將軍輔佐太子,這是正式的旨意,將皇太子交出來吧,不要搞得刀兵相見,只要你愿意交出來,你可以帶著護衛返回昭城。 我現在是假西域大都護,西域軍理應交由我來統領,但只要你將皇太子交出來,我就放西域軍過境涼州,返回西域。 你知道這些條件已經很是寬松了,我的要求不過分?!?/br> 的確是占理的一方,董卓既有實力,又有圣旨,但是這世上的事情不是這么說的。 洛空悠悠道:“當今皇帝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這是天下所公認,昏君的旨意就是亂命,亂命怎么能夠奉詔呢? 社稷重于宗廟,宗廟重于君,這道理董公難道不懂嗎?” 董卓眼睜睜的看著洛空就在自己的面前指責君父,那種云淡風輕,讓他頗為……艷羨。 第626章 談崩了 隨著洛空明確的拒絕,四人之間的氣氛頓時凝滯下來。 董卓艷羨之余升起了一絲絲強烈的不滿,他與李儒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堅決。 皇太子辯是必須要拿到手的,而洛氏是必須要排除出去的。 只要和洛氏一起執政,最終的結局就是被架空。 數萬西涼鐵騎,十數年才走到現在這個地步,不是為了給洛氏做嫁衣的。 董卓的聲音陰寒道:“子明公,你剛才話中的意思,是不愿意遵從陛下的旨意,而要違抗皇命了?” 洛空直視董卓,依舊是那八個字,“此亂命也,吾不奉詔!” “好!” 董卓氣極反笑,寒聲道:“天下之間竟然有你們洛氏這樣的人,莫非還以為是先漢時嗎? 天下人敬重爾等,于是才聲望卓著,但若是真以刀兵而論,洛氏算是什么?” 見到董卓直接撕破臉,李儒便接著他的話說道:“子明公,我曾經縱觀天下大勢,有一些對洛氏的言語,還請公細聽。 先漢開國時洛氏諸位先祖能力卓絕,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勢力龐大至極,乃至于號稱洛與劉,共天下。 尋常人或許還沉浸在威名之中,但是我卻從來不會因為這些虛名而放棄對真實的勘破。 昭城洛氏族人不過數萬,除去老弱婦孺,便是所謂洛氏敢戰士,不過數千而已。 縱然無敵天下,但終究是人力,我一萬、兩萬西涼鐵騎足以拒之。 昭城洛氏乃是經學世家之首,超然于眾多士族之上。 但洛氏不像其他的經學世家那樣汲汲權勢,乃至于門生故吏的多寡還不如一個短短數十年興起的汝南袁氏。 昔年洛氏在關東振臂一呼,諸侯黎庶便群起響應,乃至于二次靖難,這是洛氏最為皇室忌憚的一點。 但百年后漢,洛氏的盟友還有多少人在呢? 所謂五姓家,蕭張各有心思,韓呂漸漸敗落,長平侯衛早就除爵,博望侯霍、冠軍侯霍子嗣不肖,不過二流。 諸侯已經衰微,天下士族雖尊洛氏為首,但是暗里的心思難道子明公你不明白嗎? 至于天下的黎庶,這世上寒門尚且無處發聲,又何況黎庶呢? 天下的黎庶大則遵從州郡之士族,小則追隨郡縣之豪強。 要么就如同那張角一般,但正如先前子明公你所說,張角這聯結黎庶的太平軍,恐怕也很快就要出現豪強了。 況且張角不可能和洛氏走在一起。 洛氏又能控制天下哪處州郡的黎庶呢? 天下紛亂,商業難行,乃至于絲綢阻隔,涼州不若往昔繁華。 天下之間的州郡士族豪強都加強了本地的商業,洛氏雖然能通行天下,但還是遭到了些許的排斥。 昭城重商,以商養國,經歷這些打擊,實力難道會不下滑嗎? 洛氏既無內強,又無外援,早已是外強中干,不復昔日的風光。 為什么子明公,你還是這樣一副完全不擔心我們對你動手的樣子呢? 為什么不愿意和和氣氣的與我們好好談一談呢?” 李儒這一番話聽的賈詡不住的皺眉頭,他當然能聽出來李儒話中的破綻,但總體來看是沒有問題的。 洛空聞言輕聲笑道:“無雙侯國是昭城的分支,你將昭城當作假想敵,那就大錯特錯了。 而且你前面分析了那么多,我只問一句,你西涼是昭城的對手嗎?” 這最后一句的質問讓董卓有些心中發堵,他和李儒都很清楚,如果昭城全力出手,縱然十數年的積累,恐怕也是敗績。 李儒陰陰笑道:“兩敗俱傷難道是什么好事嗎?如今天下最強的是張角,若是張角揮兵向東,洛氏還能夠抵擋嗎? 僅僅憑借那數千的敢戰士,能抵得住太平軍的精銳嗎?能抵得住沖陣無敵的張角嗎? 剛才子明公所說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之事,儒覺得非常有道理,不愿意和子明公鋒刃相見,還請子明公能夠退讓一番?!?/br> 李儒話中的意思很明顯,現在的洛氏已經不是那個可以一己之力占據天下泰半的家族了,應該低調一點。 非要在這個時候和我們對抗是為了什么呢? 洛空便低聲笑了起來,然后邊笑邊說道:“董仲穎,李文憂,你們實在是太不了解洛氏了。 當年邦周時家族付出了無數的犧牲,乃至于最后洛國覆亡,但是卻從來都不后悔。 先漢時,家族實在是太強勢了,那種權力甚至遠遠超過了邦周時,乃至于有家主薨逝在外。 你懂政治家族,卻不懂什么叫做洛氏。 到了如今,你一句話就讓我將太子辯拱手相讓,我讓出的難道是太子辯嗎? 是我洛氏千百年來所一直堅持的。 我現在活著是漢臣,以后死去還是漢臣,一輩子都是漢臣。 我可以指責皇帝,甚至怒罵他,但你記住,任何想要踐踏漢室社稷的,都要從我的尸體上踏過去?!?/br> 縱然是兄長! 洛空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他不明白兄長為什么會選擇推翻漢室社稷,推翻漢室社稷自己就會死,兄長又絕對不會殺死自己,這種悖論,讓他無時無刻都在迷茫,不知道兄長到底是想要怎么做。 漢臣! 這兩個字一出,董卓和李儒就知道此事不能善了了,董卓冷哼一聲,起身就走,李儒微微嘆口氣道:“子明公,你實在是太過愚忠了?!?/br> 洛空和賈詡起身,賈詡安慰道:“主公,不用聽文優所言,洛氏的忠義是存身之本,仁義禮智信,只有恪守這些,洛氏才能永遠超然的位于天下之首?!?/br> 洛空沒有說話,而是轉頭說道:“文和,你不要留在這里了。 你帶著蔡琰,侍衛、女官,以及三百洛氏精騎,就從這里往昭城去,走河北之路,我還有二十個武力比較高強的侍衛,可以沿途保護你們?!?/br> 二十個武力比較高強的侍衛就是靈兵,洛空鎮守西域,家族一直都給他配備著保命的東西。 賈詡萬萬沒想到洛空竟然直接就讓自己走,進入昭城雖然是自己一直所追求的,但是就這么……洛空手按住賈詡的肩膀,沉聲道:“文和,你現在是洛氏的人。 剛才李儒說家族實力變弱了,既準確又不準確。 家族的確是變弱了很多。 但只要愿意付出代價,就可以很強,至少在亂世之中能夠自保。 但是家族想要強勢起來,還是要依靠你們這些賢才。 你是個聰明到極點的人,數遍天下像你這樣的人不會很多,有你加入家族,家族伸出去的拳頭都會硬一些。 如今走到了這一步,留在我這里不過是徒勞耗費你的才能罷了,去昭城吧。 一定要注意蔡琰的安全,她是一個奇女子,以后到了家族之中,地位會很高,甚至直接嫁給洛氏子。 你這一路上把她保護好,以后做事就會更加順暢?!?/br> 賈詡有一些話聽不太懂,比如只要愿意付出代價就可以很強,這一句是聽不懂的,但隱隱之間有些猜測。 洛空這一番話聽著就像是在交待后事一般,聽的賈詡這種心如堅鐵的人也不禁有些難受。 他將羽扇放置在臉前,然后沉聲問道:“主公。 還請留下有用之身,文優是個聰明至極的人,他是絕對不愿意殺死您的,只是想要從您的身上剝走權力罷了?!?/br> 洛空無所謂的笑笑,“生死都是無所謂的,堅持自己心中的道才是最關鍵的,好了,快快離開這里吧,萬一等到混戰又起,想要走就要付出更多的犧牲了?!?/br> 心中有了決斷,賈詡不是那種拖泥帶水的人,當即就帶著蔡琰離開這里。 蔡琰對賈詡這個一直比較和善的叔叔還是印象挺好的,她是個很聰明的女子,知道那個帶著自己出逃的大叔可能要死了,眼中強忍著淚水揮揮手告別。 賈詡的離開,李儒自然知道。 但是見到太子辯和皇子協都還在軍中,他對自己的好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算了。 見到蔡琰離開,相比于沉默的劉辯和比較天真的唐姬,比較聰明的劉協升起了巨大的不安,他忍不住問道:“無雙侯,前面是董卓嗎?他是不是要您將我們交給他?” 洛空點點頭道:“正是?!?/br> 劉協微微嘆息,果然是這樣,他鄭重的說道:“還請君侯振作?!?/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