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節
廢黜刺史,設置州牧! “不可!” “這是讓地方坐大的取死之道啊?!?/br> “養虎為患,這就是養虎為患?!?/br> “劉焉心中暗藏jian計,請陛下責罰?!?/br> 劉焉的話音剛剛落下,殿中就是此起彼伏的反對聲,這聲音之大,幾乎將整個殿的屋頂都要掀起來,但是劉焉卻沒有絲毫的不安,他只是淡淡的望著這些反對的人,他相信很快這些人就會同意他的做法。 廢史立牧的好處和壞處是那么的明顯,這些缺點皇帝不知道嗎? 難道劉焉不知道嗎? 那么腦子有問題的昏君倒也罷了,為什么很多明明很正常的君主以及大臣,會突然做出一些腦子有問題的昏招呢? 不排除其中有少數的確是沒考慮周全的情況,但絕大多數昏招,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 就如同發展經濟會造成環境破壞,以后處理起來會很麻煩,甚至遺禍子孫后代,這誰不知道呢? 但是經濟就不發展了嗎? 現在連飯都吃不上了,誰和你大談特談未來,這就是現實。 劉焉之所以提出設置州牧,而不是諸侯王出鎮。 是后漢一朝沒有大諸侯王,流封建制度名存實亡,因為先漢末年的諸王之亂,讓人膽寒,沒人敢提這件事。 實際上使重臣出鎮擔任州牧就是在后漢的政治條件,最有用的不得已做法,殿中公卿以及皇帝都是很懂政治的人。很快就反應過來劉焉為什么要提出設置州牧,這實際上就是諸侯王出鎮制度,只不過州牧比諸侯王還要好控制一點。 皇帝可以借助設置州牧來控制天下,只要他選中的州牧效忠朝廷,中央朝廷的實力將會大大增強。 皇帝心動了。 他現在不信任那些諸侯,他最想做的就是在地方州郡之中安插自己的親信。 皇帝的表情一看就是心動了,殿中公卿還有人想要出聲反對,但都被攔了下來,這一看就擋不住了,還不如想想到底怎么從其中獲得足夠的好處。 夜色愈濃,皇帝和公卿卻沒有絲毫的倦意。 一場因為皇帝做噩夢而出現的會議,竟然會出現這么大的變數,這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 …… 洛陽之中的紛紛擾擾,以及種種事務,身處前線的人自然不知道,這些勤王的諸侯,不會知道皇帝已經開始懷疑其中許多人。 好在皇帝還是聰明的,沒有做出臨陣換將,遙控指揮,下發金令這樣的腦殘行為。 皇甫嵩和洛空以及諸多的諸侯在不斷的商議后續作戰的問題。 兩支勤王軍想要配合,誰來主攻,誰來輔助,都需要之前就確定下來,否則數十萬人上了戰場,就是一團亂糟糟,稍有不慎就是一處炸營,然后處處炸營,最后一敗涂地的結果。 洛空和皇甫嵩的相處并不愉快。 在洛空看來,皇甫嵩除了超強的統兵能力,完全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地方。 幾乎擁有一個漢軍將領所有的缺點,雖然讀過書,但卻是一個純粹的武夫,對生命過于漠然。 皇甫嵩則認為洛空有些婦人之仁,不是一個合格的將軍。 兩人之間的種種不和,其他諸侯自然是看在眼中,有的人不在意,還有的人甚至暗中發笑,有的人則有些憂心兩人之間的關系會不會影響作戰。 之后皇甫嵩和洛空互相分配任務時,還算是比較默契的舉動,才算是打消了這些人的顧慮。 看來兩人都注重大局,私人之間的關系不會影響之后作戰。 …… “皇甫嵩和洛子明之間出現了嫌隙,之后的配合一定會出現問題。 甚至出現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場景,真是天助我也?!?/br> 太平軍中,洛霄擲地有聲的向眾渠帥說道。 皇甫嵩是漢室的忠臣,而且能稱得上一句剛正不阿。 但忠臣和忠臣之間,不一定就能和平相處,甚至互相之間還會攻訐,乃至于致對方于死地。 皇甫嵩和洛空就是典型的性格不合,只要是存在不合,那就一定會影響共事。 人的行動是非常受到情緒cao縱的,好惡的偏向會影響人的判斷,戰場之上友軍要不要救援,付出多大的損失值得救,都是一種沒有量化的數據。 所依靠的實際上就是主帥之間的關系親近,多猶豫一會兒,整個戰局都可能出現變化,這毫不夸張。 洛霄這些時日以來一直在cao練太平軍的陣型,這種cao練從他成為張角就已經開始。 在這個陣型為王的時代,一個良好的陣型能讓軍隊承受更大的戰損崩潰度,能讓軍隊擁有更強的戰斗力,更小的損失。 洛霄的腦海之中有無數的陣法,他看過太多的兵書,雖然之前只是隨便翻一翻,沒有往深里學,但只要想用,記憶自然會將它翻出來。 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就在這其中。 隨著越來越多的軍隊聚集,洛霄率領著數萬大軍從滎陽出發,除了最精銳的軍隊之外,還有為這些甲兵披甲的輔兵等。 勤王諸侯這一方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掰扯,終于將各自駐守的城池,以及之后的任務分配結束。 畢竟不可能數十萬人都擠在一片戰場之上,洛陽至滎陽這一路上山水頗多,關隘也多,還沒有這么大塊的平原能讓數十萬人同時展開。 不過主攻的方向都放在一起,而且真正的主力也都在一起,雙方之間的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在野戰之中直接摧毀對方。 漢廷這邊擔心洛霄帶著太平軍退回關東,收攏關東的賊寇,然后重新積蓄力量,所以務必要一擊將太平軍主力打敗,徹底免除這最大的一支反賊對漢廷的威脅。 洛霄則要趕在大限到來之前讓天下人都對漢廷徹底失去信心,他甚至不是專門為了去殺一個區區的皇帝,他是要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一個問題。 漢廷失去天命了! 現在這個世道,回到了重新逐鹿的時候,心中有壯志的豪杰,不用再擔心漢廷天命未失而造成的恐懼。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洛霄就要正面擊破漢廷主力。 在天下人心中,一個王朝的敗落以及天命的失去,就是一場最關鍵戰役的失敗。 昔年武王伐紂,孟津會盟,然后牧野之戰,于是商王朝覆滅。 秦朝末年,邯鄲之戰,秦軍主力一戰而沒,于是秦王朝覆滅。 如果洛霄能在洛陽之戰大獲全勝,全天下人的心中都會蒙上一層陰影,開始自發的懷疑。 到了那個時候,洛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自己再將那一番話說出,縱然皇帝沒死,恐怕也和死了差不多了。 ———— 州牧的大規模啟用證明了洛陽朝廷基本上喪失了從制度上管理郡縣事務的能力,當制度失效后,最高統治者唯一所能夠做的就是相信人的忠誠。 從漢朝統治者的角度來看,這種出鎮的制度有良好的傳統與結果,但時移世易,張角不會給予他機會,面對紛亂的局勢,刻舟求劍一般的使用這種制度,徹底將大漢王朝推向了深淵之中,漢亡于張角所領導的太平起義,但實亡于靈帝的種種決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稘h王朝興衰史》 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 伴著遍及四野的旌旗漫卷招展,一桿桿大旗上面繡著諸侯的姓氏,一營營士卒分作三路,往鞏縣方向而去。 最先到達的軍隊就有十萬人,后續還有數之不盡的軍隊。 為了這一場大戰,漢廷聚集精兵二十萬,各路能戰的大軍合計五十萬以上,若是加上押送后勤的軍隊,真可謂是百萬大軍浩浩湯湯,無堅不摧。 不過這些軍隊通常都是征調一批,進入戰場一批。 可能先鋒都已經交戰了,最后面的軍隊可能才剛剛誓師出發。 比如并州刺史丁原,人雖然已經到了這里,號稱三萬軍馬。 但實際上并州那么遠,不可能倉促之間就能征召三萬軍馬,他是帶著精銳前來,然后讓并州的屬下繼續不斷招募鄉勇送來擔任后勤兵。 因為通常這種數十萬人的大會戰,除了主戰場之外,還有分戰場,一場局部戰斗的輸贏,決定不了一場戰役的勝負。 雙方不斷往其中添加兵力,謀士互相對抗為己方增添勝率,統兵大將上陣沖殺改變每一個影響勝負的局部。 只要不是謀士團和統兵大將差距過大,這種會戰一定是互有勝負,拼到最后一刻,底牌用完,雙方幾乎都是明牌打,最后就看誰底子厚,誰敢拼命,誰能頂得住,誰就能勝利,這就是大會戰。 在這第一批到達的十萬人中,最強的自然就是洛空的三萬西域鐵騎,這可都是一人三馬以上的精銳騎兵,就算是輕騎兵身上都穿著皮甲。 從這支軍隊出現在中原開始就頗為惹人注目,因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明顯的西域胡人面孔,還有許多明顯的混血兒面孔,大約三分之一是明顯的漢人面孔。 生活在邊境的諸侯以及士卒經常見到這種胡人義從軍隊,倒是沒覺得稀奇,但是中原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頗為稀奇。 尤其是西域軍隊基本上都信奉宗教,這就更是顯得與中原軍隊格格不入。 西域軍隊從西域數千里而來,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原之地真是人多,單論繁華西域倒是不虛中原。 勤王軍的諸侯匯聚一堂,真可謂是謀臣如雨,戰將如林,這一場勤王,幾乎將各個地方士族豪強的精粹都聚集起來。 洛空本以為賈詡就已經是頂級天花板了,但沒想到,賈詡這樣的人,他竟然還見到了兩三位。 一眼望去都是各個經學名門的子弟,就連洛空都只能感慨這些家族真是受到上天的鐘愛,竟然有這么多杰出的子弟。 隨著太平軍同樣漸漸進入鞏縣范圍,相隔著數十里,但氣氛卻一下子凝重起來。 勤王軍中,洛空滿眼驚奇的望著眼前的關張趙三人,這三人頭頂有熱氣蒸騰,明顯是剛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運動。 從那一日合力戰過洛霄開始,三人就經常切磋對練,因為三人都有些預感,遲早是要再和張角戰一場的。 張角無敵的身姿給他們的壓力太大了,那個時候張角還不知道又強到了什么地步,如果沒有進步,戰場之上,刀劍無眼,真可能會死。 在洛空看來,眼前的三人就算是沒有那種率領一整個軍團的統帥天賦,但是單論這一身武力,就足以做個無雙的沖陣猛將,斬將奪旗,天下之中能夠勝過的人是不多的。 洛氏漫長的歷史之中,有一個其他人所不能比擬的優勢,文臣的強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但武將的強弱,洛氏是有一個大概的標準的。 雖然沒有姬昭的系統屬性面板那么明顯,比如93和94這種肯定區分不出來,但是94和90這種就能明顯的區別出來。 而且這種差距的錨定是整個歷史長河,首先將素王排除掉,洛氏之中有對歷史上有名的武道強者的戰場實戰記錄,不是那種特別空泛的評語,就是單論的戰場殺傷力。 關羽、張飛、趙云這三個人,在這套標準之中,都是能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的那種萬人敵選手。 在家族的歷史上,從武力這一項上對標的就是先祖洛武公,這么一想就太猛了。 這樣的三個人率領大軍沖鋒,洛空自認是頂不住的。 但洛空可是知道那位太平軍的道主張角,一人壓著這四個這種級別的猛將打。 “嘶?!?/br> 洛空倒吸一口冷氣,越想越覺得恐怖,“張角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壓著你們三人打?”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