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節
而洛霄最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在乎損傷,直接攻擊洛陽,但一個活不了多少年的人和一個能活數十年的人,他的正確做法是不同的。 經過洛霄的訓練和一場場戰斗的磨礪,太平軍已經不是張角時的那支軍隊。 無論多么苛刻的人,都要承認這是一支精銳,而且是天下難得的精銳。 什么樣的軍隊能被稱之為精銳呢? 無非兩點,熟練的技戰術,堅定的作戰意志,前者只能在一次次的戰斗中和一次次辛苦的訓練中獲得,而后者…… 統帥的個人魅力可以大大增強軍隊的作戰意志。 對未來的賞賜可以增強軍隊的作戰意志,比如攻破城池,允諾三日不封刀,十日不封刀,就能大大增強戰斗力。 但在洛霄看來,這都是小道,是局限于一軍,一隊的方法,是腦子里面只有戰爭的將軍才會想出來的辦法。 在洛霄看來,一個國家的軍隊戰斗力,是整個國家政治的體現。 政治清明的時候,戰斗力就強,政治昏暗的時候,戰斗力就弱。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可不僅僅是戰爭,而是整個軍事體系,這才是其中的關鍵。 洛霄三管齊下,張角的聲望對其他人不行,但是對太平道徒是極高的,這保證太平道徒天生就對他有好感,太平軍信任他。 在完成這一步之后,洛霄開始了對太平道政治制度的改革。 他將豫州和兗州以及冀州的大部太平軍整合起來,就地以滎陽為中心,建立了一種先軍的制度。 太平軍以及家屬等,分門別類的劃分區域生活。 哪些人應該做什么,男子負責什么工作,女子負責什么工作。 哪些人應該得到什么,糧食、布帛,男人多少、女人多少、乃至于老人和孩子,按照需求分配。 洛霄全部安排的妥妥當當。 在洛霄看來,這實在是太簡單了。 因為太平道徒大部分都是出身最窮苦的百姓,他們實在是太容易被滿足。 整個太平軍內部井井有條,秩序井然,與曾經的混亂對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尤其是在亂世之中,還能得到這樣的生活,一股從內心發出的意氣充斥在太平軍心中。 活了幾十年,什么時候見過這么清平的世道,太平軍的狀態,只能說四個字,民心可用。 用洛霄的話來說,“漢廷以暴,太平以柔;漢廷以虐,太平以善;漢廷以不公,太平以均分。 漢廷的世道是多么黑暗啊。 太平的世道又是多么的光明啊。 渺小的飛蛾撲向了燈火,人向往光明并且愿意犧牲,這就是自然的道理啊。 與漢廷做相反的事,則太平之心在我。 人心在我這一邊,我有什么不能勝利的呢?” 滎陽城中,太平軍的大賢良師府。 那些各掌一軍的渠帥們,如同稚童一樣的乖乖坐著,齊齊望著坐在上位的洛霄,目光之中帶著無限的崇敬之意,那根本就不是看待人的眼神,而是像在望著一尊神靈。 在這些人眼中,洛霄就近乎全知全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論是政務還是軍事,就沒有任何事情能難得住他,從擊敗皇甫嵩開始,一直到現在建立了這一片道國雛形。無往而不利! 幾乎每時每刻太平道都在不斷變得更加凝聚,太平軍都在變得更加強大,這都是眼前這個人所做到的,那么輕描淡寫。 洛霄手中是有關于其余諸州太平軍的軍情要務,看罷放下對堂中眾渠帥說道:“豫州、兗州和冀州三州的精銳道眾都在漸漸往我們這里聚集,不斷地新編入道籍。 其次是青州太平軍,壯大的很快,現在已經有數十萬人,實力強大,正在往西進攻與我們會合。 荊州、揚州和幽州的兄弟之前局勢都不太好,不過隨著我們擊敗皇甫嵩,威逼洛陽,又不斷襲擾三河以及潁川諸郡,天下勤王諸侯都將目光投來。 這漢廷的豪杰,都率領著大軍前來攻擊我們了。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舉世皆敵吧!” 洛霄說話的聲音之中,帶著忍俊不禁的笑意,滿是縱橫豪爽之氣,仿佛他現在不是舉世皆敵,而是舉世皆友一般。 他這幅云淡風輕的表現同樣感染了堂中的太平軍渠帥,一掃之前的擔憂之色。 有渠帥徑直問道:“將軍,我等下一步要做什么? 勤王的諸侯軍恐怕就快要來了,只是不知道他們是會盟之后,共同進軍,還是分別而來,這些人都不容小覷啊?!?/br> 洛霄聞言笑笑,站起身緩緩步出屋外,渠帥們紛紛站起跟在他的身后。 洛霄負手望著青天朗聲笑道:“我們停留在滎陽是為了什么呢? 不就是要見識見識這天下的勤王軍? 不就是要讓這天下對漢室還心存忠義的諸侯,讓天下還有所作為的漢室宗親,親眼見到,我太平軍是怎么斷絕漢室天命的! 讓他們來吧。 看看是他們能復興漢室,還是我們能掀翻漢室。 不要畏懼,正如我曾經和你們說過的那樣,人生在世上,與其蠅營狗茍的度過一生,不如問心無愧的做下一件大事。 誅除一個走向末路的王朝,毀滅舊的腐朽的世界,建立一個新的世界,這世上又有什么比這個更壯麗的事業呢?” 太平軍渠帥們眼中的光彩愈發的閃亮,在他們的眼中,洛霄的身影愈發的高大,就像是巍巍的泰山。 洛霄這樣的人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那種渾身縱橫的任俠之氣,對人世間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祿的不屑一顧,對萬民的仁愛之心,都讓他們深深地為之折服。 三百年來,我聽過的最偉大的圣人是昭圣王和洛文王,我見過的最偉大的圣人是大賢良師。 這就是太平軍渠帥們最真實的想法。 洛霄繼續向院中走去,一行人連忙跟上,只聽洛霄大聲道:“去探查四方的消息,看看第一個到達的諸侯是誰。 先用他的首級來告訴天下人,不要浪費時間一個個送死,一起上吧!” 太平軍的渠帥們等這一天實在是太久了,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和漢廷最后所能依仗的軍隊作戰。 天下之間的勤王諸侯同樣各自舉兵往滎陽而來,洛空率領著西域鐵騎速度最快,很快就從河西渡過大河,然后到達了河東郡,又徑直向河內郡進發,駐扎在大河北岸,瞬間戰爭的號角聲就仿佛吹響了。 不過暫時洛空沒有精力去渡河攻擊太平軍,因為他被本地的勢力纏上了,拖住了他的腳步。 朝廷當然不會完全依靠勤王大軍,司隸的戰爭潛力還是有的,朝廷很快就從三河地區和弘農郡重新招募了一批青壯,又開放武庫給皇甫嵩重新武裝了一支大軍。 不過這一次皇甫嵩很是謹慎,他帶著軍隊駐扎在滎陽諸關隘以西,以防止太平軍突然奇襲洛陽,使天下都陷入被動之中,就算是野戰打不過,但是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隨著這兩支大軍到位圍困滎陽,距離滎陽最近的豫州和兗州諸侯,要么率領著大軍往滎陽東方和南方進攻,要么就各自尋找聲望高的人會盟。 比如天下楷模洛子川,上到太守,下到郡縣豪杰,許多人都前來投奔他,希望能夠以他為主,組成一支聯軍去進攻滎陽太平軍。 距離滎陽最近的張氏同樣率領著私軍投到洛川麾下,太平道造反的事,頂級的豪門之中,最坐蠟的就是新鄭張氏,誰讓他們是信奉道教的。 有人還傳言張角是新鄭張氏的人,就是為了攻訐張氏,逼的張氏把族譜拿出來,一個個對人,證明張角不是新鄭張氏的族人才算罷休。 一支支軍隊或快或慢的向滎陽合圍而來,宛如布下了天羅地網般,任何人都插翅難逃,皇甫嵩望著傳來的消息,滿臉笑意,早就說過了,只要讓各地募兵,平定太平軍造反,輕而易舉。 我大漢三百年有良好的勤王救駕的歷史傳統,為什么不用! 洛陽的皇帝臉色則又是放松,又是眉頭緊皺,勤王救駕哪里是那么好用的,看看先漢孺子帝,把皇位勤沒了。 洛霄則不斷地在地圖上推演著這些諸侯的破綻,雖然他說讓諸侯們一起上,但打仗的時候還是要各個擊破的。 ———— 角據滎陽,聯百萬黎庶,聚十萬道兵,以“天一道主”為號,數月之間,竟得片瓦安寧之地,太平之用命,豈邪術乎?——《漢末英雄記》 第598章 太平有禮為諸侯 前來勤王的諸侯有多少? 這是天下人都想要知道的,也是洛霄最想要知道的,他想知道自己能見到多少大漢的英雄豪杰。 他相信這些前來勤王的諸侯就是在漢廷崩潰之后會有大作為的人。 作為攻破漢朝天命之人,洛霄認為這些人都該給他磕一個,畢竟沒有他,這些人想要成就大業,那可就是做夢了。 這些諸侯來到滎陽四周之后,便各自開始會盟,這樣的大事件自然有史官在旁邊記錄,誰參與了會盟,帶來了多少兵馬,言行舉止,都不能落下。 勤王諸侯,不是說隨隨便便帶著幾百人就能算是諸侯的。 第一,要有名望! 沒有名望的,就算是帶上數千精銳,那也得乖乖去后面坐著,跟上一個有名望的人混。 這不是歧視,而是勤王會盟這種事,實際上是一種互相之間的政治擔保,講究的是一個政治信譽。 沒有跟腳、互相之間不了解的人,誰敢給他擔保? 萬一做下什么錯事,一路諸侯難道隨便將其踢走嗎? 那剩下的諸侯不就成了一個笑話了? 有名望的諸如英侯洛川,在他這一路諸侯之中,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盟主,沒有人能和他爭搶,就算是實力比他強,還是要乖乖的聽話。 第二,要有實力,不僅僅是武力,還得有官職。 比如無雙侯洛空,他在中原的聲望就不高,但一路走來,沒有多少人敢攔著他。 數萬鐵騎是其中一個原因,他身上的驍騎將軍,同樣是原因,在天下武將之中,官職比他高的不超過三個,這就叫名器俱全。 諸侯們稍微一合計,就發現前來勤王的人數量多的可怕,共計二十八路。 第一路,英侯洛川為首,留侯張安、酂侯蕭鼎、安陽侯韓立、淮陰侯韓章這五大金令縣侯,共計五路諸侯,帶著十個郡的豪杰武士前來勤王。 第六路,無雙侯、驍騎將軍洛空,三萬鐵騎,除了董卓之外,勤王諸侯實力第一。 董卓的實力是因為李儒早就有不臣之心,早早的就按照造反的規格打造的,最差的結局就是割據涼州和司隸,十數年的假想敵都是漢廷,實力自然不一般。 第七路,都鄉侯,車騎將軍皇甫嵩。 第八路,新城鄉侯,征南將軍朱儁。 第九路至第二十二路,皆是諸郡太守、王國相以及雜號將軍,基本上兩千石左右的一郡之長,或者是兵力眾多的將軍。 比如弘農、南陽、汝南、潁川、三輔、九江、江夏等,又比如膠東國相、梁國相、楚國相等,再比如白馬將軍、護烏桓將軍等。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