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節
雖然這里沒有諸侯王,但是和皇室關系親近的近支卻不少,尤其是沒有封王的劉氏列侯,還有大漢朝剽悍的公主們,即便有先帝們打擊過,但問題不大。 不過無論什么階層,總有遭逢大變,生活困苦的,宗親也不例外,尤其是大漢朝不養豬。 孝宣皇帝的后裔傳到如今,主支尚且還能支撐,但是支脈落魄,家道中落的不知凡幾。 雖然名在譜牒之上,說出去有漢室宗親的名頭,但基本上拿不到什么好處。 但是隨著劉陽遺詔的公布,最先得到消息的人立刻就轉變了目標,那些孝宣皇帝的后裔一下子炙手可熱起來。 尤其是那些卓有才名的適齡青年,身邊所圍繞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南陽郡宛縣。 正是春耕農忙時節,農田之間到處都是農夫耕作的身影,在烈日黃土之中,一個個身影正躬身種地。 劉運在這其中是個異類,他一看就不是經常做農活,因為他手中的老繭在指間,這是經常握筆才會產生的。 日光炎熱,他待在大樹之下乘涼。時不時會抬頭望向遠方,那里是宛城,南陽郡的郡治所在,是他最想前往的地方。 幻想了一會兒,他微微嘆了口氣,然后將隨身攜帶的書取出讀起來。 他雖然落魄到了需要為大族耕作的地步,但到底是宗親,族中對他這樣的學子還是頗為照顧的。 至于蒙學等從來沒有落下,有了讀書的機會,就有了翻身的機會。 劉運經常在夢中夢到自己學有所成,族中推舉自己,舉孝廉或者舉秀才,得到皇帝信重,最后成為子政公那樣的宗室丞相。 “踏踏踏!” 突然一陣相當急促雜亂的馬蹄聲隱隱響起,劉運抬頭一看,在他的視線盡頭是兩三個騎著馬的騎士,一看那馬就不是鄉間常見的駑馬。 大漢朝重馬政,在河西,河南地,西域,遼東幽燕都有馬場,但是在鄉間想要見到還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戰馬,都是軍備物資,這一看起碼是從縣中而來。 等到幾人走近,劉運才見到其中一人竟然是族中的長輩,年齡大概四十許,很壯碩的一個漢子。 幾人下馬之后,族中長輩左右一望,見到劉運之后,臉上便露出欣喜之色,伸手一指,和另外兩人似乎說著什么,然后便向著他走來。 “三郎?!?/br> “七叔?!?/br> 長者笑呵呵的走過來,兩人互相見禮,然后被叫做七叔的男子對另外兩人道:“官使,這就是我們整個支脈之中,最有才華的子孫,那些策論就是他所寫。 即便是在郡中,他的才學也足以擔任主簿等。 本打算過些年,再成熟穩重一些就為他舉秀才的。 現在既然有前往長安的機會,如果錯過,那實在是遺憾?!?/br> 劉運還有些懵,長者便對他笑道:“三郎啊,你要有大出息了,抓住機會,縱然是你逝去的父母會因為你而感到驕傲。 悼皇帝無嗣,從宗家之中選麟子繼位,這二位就是郡中前來詢問查看才學的使者上官。 昭公大丞相在長安等著你們,會親自坐鎮考校?!?/br> “挑選麟子?” 見到劉運愣住,漢子笑道:“三郎不用太過在意,不要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 選做麟子何其艱難? 那是得到上天垂青才能夠做到的。 就算是不能選上,這也是一件揚名之事,你不是一直想成為子政公那樣的人嗎? 只要得到大丞相的賞識,未必不能??!” 選上皇帝的概率實在是太小了,畢竟劉運的家境實在是貧寒,在朝中沒有半分助力,沒有人給他說話,僅僅憑借自身的才學,在大多數人眼中,想要爭過其他人恐怕是天方夜譚。但以劉運的才學,得到大丞相的賞識還是不難的。 選帝! 面見大丞相! 劉運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的有些懵,然后就是深深的狂喜,尤其是大丞相親自在長安,這讓他怎么能不振奮呢? 變法改革! 他雖然身在鄉中,卻一直在關注著朝廷頒下的種種政策。 從一開始處理吏治,然后慢慢處理反抗最激烈的豪強,直到開始清理蟲豸,變法中興穩步推進,百姓的生活比原先好了一些,這是劉運所親眼見到的,大漢正走向光明大道。 他年我若為皇帝,天下中興萬道鳴! 這是劉運深藏在心底最深處的想法,到了此刻勃然而起。 “三郎,走吧,等你功成名就了再回來,宗族會以你為傲的?!?/br> 宗族之中未必沒有人想要借這個機會推舉自己的孩子,但是劉運有才能,在這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時代,讓自家宗族的天才得以施展,才是最負責的行為。 劉運從無限的沉思之中回過神來,他望著面前滿臉笑容的長輩,不禁有些感動,深深作揖道:“七叔,運這邊走了,他日定錦衣而返鄉?!?/br> …… 因為洛宜親自考核,不存在任何徇私舞弊的可能。 所以孝宣皇帝的劉氏宗支都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紛紛派出了最優秀子弟前往長安。 即便如此,也足足有上百人,這還是從孝宣皇帝這里開始,若是再往前追溯,上千人的規模都可能出現。 將近兩百年的繁衍,又沒有計劃生育,劉氏的膨脹速度可真是太快了。 所有人的資料都送到了洛宜的手中,他坐在大殿之中,這些人則一個個的走進。 殿中首位坐著洛宜,兩側則是公卿王侯,史官同樣坐在角落之中,如此大事,怎么可能沒有史書記錄呢? “大丞相,剛才東魏王之子,富有韜略,對變法頗有見解,據收集到的信息,品德同樣無暇,難道不能作為備選嗎? 卑職見您直接便將他劃掉了,可是有什么不對之處嗎?” 在這場選帝之中,洛宜有決定權和否定權,但其他人同樣可以提建議,給予洛宜思考。 見到有人疑問,其余人也紛紛抬起了頭。 唯有洛宜頭也沒抬道:“他的確有頗為優秀,但是他有父親,那先帝是什么呢? 我不愿意奪去他人的子嗣,就像他好好孝順自己年邁的父母吧?!?/br> 洛宜一句話直接把殿中眾人噎死了。 雖然這個時代沒有大儀禮事件,但古人都不傻,這么明顯的破綻怎么會不知道。 親爹和后爹,而且是沒見過的后爹,孰輕孰重還需要問嗎? 讓這么一個人繼承皇位,先帝往哪里放? 群臣都從中聽出了洛宜隱含的意思,那些有父親,尤其是父親還位高權重的,直接排除掉。 洛宜的舉動并沒有引起眾人不滿,只是微微感嘆著,怪不得悼皇帝劉陽讓洛宜來為他處理后事,僅僅這一項上就證明了洛宜值得劉陽的信任。 又連續走進了幾人,不算是很差,算是中庸之輩,但都不能讓洛宜滿意,就在這種氣氛之中,一個個宗家之子走進又走出。 劉運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走了進來,他一走進來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因為他長得很是雄偉,因為做農活而曬黑的皮膚,有種豪俠的氣質。 如今的大漢雖然尊崇儒學,但對于豪俠依舊是相當崇拜的,尤其是在民間,常有請命的豪俠刺殺惡貫滿盈之人。 名聲就是性命,自污就是找死,這就是某種邏輯。 洛宜低頭望著劉運的資料,父母雙亡。 好??! 死的好! 頓時眼神一亮,然后瞬間回想起了劉運寫過的一些策論,頗有章法,對變法也有自己的思考,躬耕于南陽,了解民生疾苦。 不由提起了心思,開始詢問劉運關于政事以及其他諸事的一些了解。 劉運大部分都能井井有條的答出來,有時顯得比較幼稚,但也頗有章法,殿中眾人心思各異,望向了大丞相洛宜。 “這大概就是宗家的麟子吧?!?/br> 洛宜悠悠感慨著。 ———— 上入殿,群臣異其偉貌,左右公卿曰:“必宗家豪杰矣?!?/br> 與大丞相對,理清意明,大丞相擊掌而嘆曰:“此麟子也,可繼先帝。 吾有一言,君可細聽,此命先帝所綬,及至踐祚,萬望勿忘先帝之志啊?!?/br> 群臣皆從之。 遂繼悼帝,奉作先考,群臣進拜太子,又至高廟拜謁,曰:“孤以眇眇之身,奉承先帝,可謂福重。 先帝有功,銳意奮進,執利刃而斷不平,垂暮之世,遂有光顯。 孤承先帝之志,承繼大位,不敢或忘,唯戰戰兢兢,變法革新,為天下開光布道?!?/br> 上待悼帝,至誠至孝,天下稱然,群臣遂并驅馳,大丞相坐長樂,上習諸政事,未幾,金言出而法令行?!稘h書·孝紹本紀》 第543章 再試上天! 晨光中的長樂宮,微微透出一抹光亮,映照在布滿斑駁的宮墻之上,看起來十分落寞,明明是一個強大帝國的皇宮,卻沉沉少見生機。 宮中有許多無人居住的宮殿甚至有些破舊,完全不像是傳說中金碧輝煌的皇宮。 即便是皇帝和太后所居住的長樂宮和未央宮,雖然經過不斷的修繕,但或許是木質建筑生來的缺點吧。 地震導致的損壞,無意之中失火燒出的焦灼痕跡,都若隱若現著。 將近兩百年來,居住在這里的主人不斷的變幻著,一道道影響天下的詔令從這里發出,現在他的主人叫做劉運,一個從貧困的民間驟然而起的君王! 進出宮殿的內侍和宮娥們腳步都靜悄悄的,面對新帝,皇宮中的所有人都表現的很安靜。 因為劉陽沒有皇后,所以劉運不需要面對一個強勢的皇太后,這是他最大的幸運。 他有足夠的時間去任命自己的親信,使自己能夠徹底掌握這個龐大的國家,在這之前,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跟隨大丞相學習處理政事。 洛宜走進皇宮,無論是值守的宮廷宿衛,還是宮娥宦者,紛紛垂下頭表示自己的尊敬。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