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節
龍卿見到洛宜同樣驚喜,洛宜的母親是王文君,所以洛宜很美,隨著年齡漸漸增長,愈發成熟有韻味,是龍卿此生見過最有魅力的男人,對他來說簡直特攻! 洛宜感受到了龍卿的眼神,倒也不太在意,身為一個美男子,他從小見慣了這樣的眼神,對龍卿,洛宜只把他當成一個尋常的女子來看待。 況且龍卿這幅模樣,想把他當成男人也很難。 皇帝劉陽沒注意,而是徑直說道:“大丞相,朕等您來到長安很久了!” 第535章 說劍! 宮殿之中,清香繚繞。 皇帝劉陽感嘆道:“大丞相啊,朕等您來長安很久了,朕一直想知道,如今天下的危局是因何而起的呢? 怎么突然之間,因為一場洪水,朝廷就要在關中這樣的皇室重地,去鎮壓蜂擁而起的百姓呢? 郡縣之中的官吏都說這和朕沒有關系,而是天意所為,但朕不愿意相信。 朕寧愿是因為自己的才能和德行不足而遭到上天的厭棄,也不愿意相信上天厭惡了大漢??!” 沒有哪個君王愿意接受天命的終結! 洛宜正聲道:“天命雖有終末之時,但同樣要看人,素王曾經說,天下的君主,社稷的主人,要承受一切的榮耀和不詳。 只要君主奮發的向上,天命就會垂青,邦周千年便是如此而來。 天子啊,您愿意讓大漢在千年不朽的道路上踏出堅實的一步嗎?” “朕愿意!” “陛下,革新是勇者的大業,懦弱之人是沒有資格見到最終結果的,您若是半途而廢,臣會立刻離開長安,返回昭城?!?/br> 洛宜的話中帶著金石般的鏗鏘之聲,龍卿望著,眼中滿是流光溢彩的崇拜,他連忙捅了捅劉陽低聲道:“陛下?!?/br> 皇帝劉陽沉聲道:“朕聽聞,君臣一心方能成就盛業,朕絕不半途而廢,還請大丞相示下吧?!?/br> 洛宜抬頭望著宮殿頂部,麒麟張揚,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后徑直刺出天下最深的弊病,“朝廷的弊病,難道還有其他嗎? 關鍵就在于財政入不敷出啊。 孝文之世,每歲積攢。 到了當今的世道,卻不斷消耗孝成年間的積累,朝廷能賑災不是因為自身有能力,而是孝成皇帝留下的積累還足夠豐厚。 等到關中大水,需要朝廷自己出力時,便無能為力了,這還有什么可問的呢? 弊端就在于府庫空虛啊。 想要府庫充盈,無非兩點,開源節流。 如今朝廷每歲支出越來越多,但稅賦卻愈發減少。 如今朝廷幾乎壟斷天下暴利卻依然不足用,明明沒有增加稅賦,但百姓卻愈發困苦,這是為什么呢?” 劉陽沉重的說道:“大概是不法的官吏豪強欺壓百姓吧?!?/br> 洛宜又問道:“陛下知道這天下趴在大漢身上吸血的蟲豸都有哪些人嗎? 劉氏的宗親圈占土地,想必您是知道的吧? 外戚依仗著皇權肆意的作為,這同樣是需要您這位社稷主所需要背負的不詳啊。 官員胥吏,下手有多黑,從這兩年胥吏的更替速度想必就可以看出來了。 無論是關東還是關中,豪強都在兼并土地,想必您也有所耳聞了?!?/br> 劉陽臉色微變,這攻擊的范圍可就太大了,宗親外戚,官吏豪強,王侯公卿,甚至就連他這個皇帝,都是其中的一員,“大丞相,這不可啊?!?/br> 洛宜知道劉陽在擔心什么,徑直道:“陛下在擔心什么呢? 難道是害怕天下皆反嗎? 臣只是想讓陛下在腦海中選擇一部分最蟲豸的人罷了。 所謂變法改革,難道是陛下在長安下達幾道詔令就足以了嗎? 變法改革是一場戰爭,一場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戰爭! 是聯合忠君愛國的臣子以及有才能卻限于困頓的士子,共同圍剿最守舊、最無能、最貪婪、最該死的舊利益集團的殘酷戰爭啊。 消滅他們的rou體,踐踏他們的精神,如果能毀滅他們存在的制度,那就是變法,比如邦周時期諸國廢除了世卿世祿等無數邦周特有的制度。 如果不能毀滅制度,那就是普通的改革,但也足以使王朝中興一時。 然后將搶奪過來的東西,合理的分配下去,使不得活的百姓擁有希望,使困頓的士子翻身顯貴,使忠君愛國的臣子青史留名。 這樣做到了,社稷才算是振作了?!?/br> 洛宜這一番話,殺氣凜冽,甚至比那些將軍還要可怕,聽的皇帝劉陽都感覺一陣陣心顫,龍卿更是臉色煞白,兩人仿佛已經從洛宜的話中見到了血流成河的局面。 但他明白了洛宜所說的,這些人自然是不能全部招惹,但挑選一些下手是沒問題的。 身為大漢皇帝,劉陽的第一反應就是漢室指定提錢肥豬——豪強大族。 遷徙豪強令! 結果他剛剛提出來就直接被洛宜否決,“關中已經不能再遷徙豪強了,政策是時移世遷的。 以前遷徙豪強令能奏效,是因為關中缺人,而且豪強有錢,遷徙豪強大族進來能快速的讓關中富裕起來。但現在關中人口已經快要爆炸,再大量的遷徙豪強進入,絕對承受不住,這些豪強雖然離開了本地,但照樣不是普通的百姓所能比擬的。 臣對關東豪強太明白了,這些家族所思所想就是獲得土地,一旦勾結官府,侵占普通百姓本就不多的土地,加劇土地兼并幾乎是必然的。 一旦有變,關中瞬間就是大亂,這些有組織卻又不忠心的豪強,會直接威脅皇室的生存。 不過若是您有遷都關東的心思,倒是可以將厭惡的豪強家族扔到長安來?!?/br> 洛宜的話讓劉陽只覺冷汗涔涔,怪不得三年之前遷徙豪強之后,關中盜匪的數量突然大增。 之前沒有想到這一點! 現在想來,一定是這些新進入關中的豪強開始利用災年收購土地,結果流民增多。 至于遷都,那就是開玩笑了,關中地利,不可能放棄。 “改革第一步,除了那些一定會反對的人之外,您要分清團結誰,消滅誰。 這就是臣問您誰是大漢的蟲豸,當您選定的那一刻,就要開始布局將這些人連根拔起。 這些人通常會使用的辦法就是將您身邊的人拖下水,最后逼迫您不得不放棄,但只要您堅持下去,這些陰謀詭計都會失敗?!?/br> 劉陽聽懂了,洛宜這話是告訴他,不管他想不想動宗親外戚,最后肯定會殺一批,做好心情準備。 不過劉陽倒是不太在意,“朕所在意的只有侍中,若是真有皇親國戚坐法,朕絕不留情,赤霄劍下絕無不肖子孫?!?/br> 洛宜聞言倒是微微皺了皺眉頭,望了旁邊笑意盈盈的龍卿一眼。 “既然陛下有此決心,那臣就直說了。 改革首要刷新吏治,先提拔一群聽命的官員,有一群完全支持改革的官吏,僅僅這一步就需要不少年,但這是改革的基石,沒有這個,一切都是虛妄。 這些官吏,最好是能理解改革,發自內心認可的。 如果沒有,單純為了升遷的官吏也可以,但這些人就要密切關注,防止他們為了快速制造政績而造假。 等到有了這支完全支持改革的官吏,就可以開始與豪強以及那些利益共同的官吏開始大戰了。 坐法作惡的,殺! 遷徙宗族到邊荒之地,他們所隱匿的人口,全部讓他們帶走。 一方面是為了使歸屬于朝廷的土地多起來,一方面是為了使中原的人口減少。 人多地少的問題,必須同時解決才行,大漢現在的主要矛盾就是人口變多與耕地減少。 四面邊荒的問題,則是漢人的人口不足,這些宗族有錢,有人口,有武力,不需要朝廷負擔成本。 一個宗族同時遷徙,能夠到達的人口會很多,這是臣想到的同時解決中原問題和四夷侵入問題的解決方法?!?/br> “好??!” 皇帝劉陽忍不住叫好道:“大丞相您說的好啊,這依舊是遷徙豪強令啊,只不過換了地方而已,就按照您說的?!?/br> ———— 宜于悼帝對,悼帝曰:“天下疲敝,民亂四起,朕雖不若圣主,亦無桀紂之惡,何也?” 宜曰:“陛下手中無劍,何也制天下?” 悼帝奇之,曰:“朕統六合,東臨蒼梧,西至昆侖,令下而劍至,請公言何劍,朕必得之!” 宜笑曰:“有二劍,一曰天,乃神之劍,非圣王不可為也。 一曰主,乃人之劍,乃守成令主也。 此劍習之,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紀,順三星四時,定天下黎庶,天下賓服,惟從君命,此劍不以金石所鑄,只在寸心之間?!?/br> 悼帝欣喜,曰:“朕愿聞之?!?/br> 宜乃說劍于上,曰:“不過用五士,知勇士、清廉士、賢良士、忠圣士、豪杰士?!?/br> 悼帝嘆之,曰:“朕不得用,非守成令主矣。幸有昭公,可為舉薦?!?/br> 乃委政于宜?!稘h書·洛昭公世家》 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 明堂之中,跪坐著十數人,皆是神情肅穆,屋外和煦的光掃進屋中,卻驅不散屋內的凝重氣氛。 洛宜站在屋門前,背對著眾人,手中提著一把未開刃的、短短的、樣式頗為華美的禮器寶劍,抬起擋住照過來的陽光,半瞇著眼睛悠悠道:“現在天下疲敝啊。 豺狼當道,百姓臉上有菜色隨意的死在路邊,豪富的人家沒有道德,用盤剝去對待困苦的百姓,廟堂之上,朽木爛官數也數不清了。 陛下實在是憂慮啊,天下的局勢就這樣衰落下去了嗎? 陛下有志振作,于是任命我作為大丞相,我從關東來到長安,卻勢單力薄,天下有五千萬的人,這不是我一人所能做得。 諸郡國應當向朝廷舉薦賢良方正,選擇那些有才能的、選擇在郡國之間任職的、選擇那些有志于改革的。 我想要問問天下的士人,心懷圣業的儒生,黃老道,勵志改革的齊法,乃至于縱橫行俠的墨家。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