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節
當然,劉佘如果喜歡誰,霍光也不介意給她多點戲份,多侍奉劉佘幾次,只要能生孩子,一切都好說。 劉佘可能是有些難以讓女人懷孕,但在霍光謹慎而又大膽的cao作之下,為他找來了全大漢最容易受孕的女子。 終于在第三個月時,宮中傳來了喜訊,有美婦人成功懷孕。 那時霍光正在長樂宮中為劉佘講解如何處理政事,內侍便興沖沖的跑進來道:“陛下,大喜啊大喜!”劉佘一問,內侍便激動道:“陛下,沛郡曹夫人有喜?!?/br> 有喜! 這個消息直接將君臣二人震得腦袋轟鳴,一時之間甚至說不出話來。 還是霍光先反應過來,他頗為激動的直接向劉佘躬身拜倒,瞬間便泣淚滿面道:“陛下,您有子嗣了,您后繼有人了。 您后繼有人了??!” 劉佘回過神來,將霍光扶起,少年天子頗為英氣的臉上同樣閃爍著興奮的光,他認真地感嘆道:“這都是大將軍的功勞啊,若不是您為朕尋來這些女子,朕還不知何時才能有子嗣。 沛郡曹夫人,朕記得她,原夫家姓曹,婚后不過三載死于匪亂之中,在沛郡譙縣有一子。 著旨,若曹夫人能誕下皇子,朕便將皇子封為沛王,將她譙縣中的兒子封為譙侯,雖然姓氏不同,和朕并無血親,但和朕的皇子到底是血rou之親的兄弟,朕絕不虧待?!?/br> 劉佘和霍光之所以這么興奮,自然不是僅僅因為一個不知道男女的嬰兒,況且即便是生下來,也可能夭折。 最關鍵的是,經過曹夫人懷孕,這證明劉佘是能生的! 只要確定了這一點,那宮中近百位易孕的美婦,遲早能再為他生下兒子,生下十個八個的,甚至二十個,三十個,就算夭折率再高,總有一些能活下來! 劉佘的圣旨在宮中一經宣開,瞬間就讓所有的婦人都火熱異常,這就是之前皇帝和大將軍所說的榮華富貴嗎? 直接一個列侯的爵位就甩了出去! 劉佘為曹夫人封了一個美人的位置,然后就再次勤勤懇懇的按部就班的為帝位延續奮斗。 霍光則和皇太后通氣,把懷孕的女子全部保護起來,以防止某些人搞出什么事情。 皇太后聞言凜然,加大了對懷孕女子的保護。 靈爵十一年末。 一道旨意從長安發出,皇帝要求天下列侯、諸侯王、郡守等高官顯爵,全部進京,為大漢的皇長子、皇次子、皇三子、皇長女、皇次女慶賀。 大漢皇帝一年得到了五個子女,還有十幾位美人懷有身孕,大漢徹底的后繼有人,這是普天同慶的事情,諸家都應該前來。 在皇帝下達了圣旨之后,皇太后同樣下達了諭旨,讓諸家前來時,將各家的貴女都帶到長安見見世面。 這其中所蘊含的意味,誰不清楚? 皇帝有了足夠的庶子,不擔心皇位后繼無人,現在這是想要娶皇后,生嫡長子了! 雖然大漢的繼承法早就亂套了,但靈爵皇帝特殊,他若是有嫡子,那繼承皇位的定然是嫡子。 實際上皇太后最屬意的是霍光的幼女,年紀和劉佘差不多大,但霍光不愿意。 因為劉佘本就生育艱難,自己的女兒和劉佘又是近親,是親表兄妹。 洛青警告過他,除非有素王上皇天的同意和保佑,否則近親結婚定然子嗣艱難而且容易早夭。 他可不愿意自己的女兒嫁入宮中之后,生不出孩子,最后一生郁郁寡歡。 尤其是他的地位已經快到人臣的頂點了,再往上就是大丞相攝政了,那是洛文王才有的境界,沒什么追求的情況下,就更不愿意用女兒去換取政治資本。 這才有了皇太后召集諸家貴女進京之事。 不過霍光雖然不愿意讓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但霍氏又不僅僅是他一人,他的兄長繼承了冠軍侯的爵位,不要說女兒,就連嫡親的孫女都好幾個。 霍光自然不會放過自己近水樓臺的機會,便向皇太后推薦了幾人,許平君有些滿意,但還是想要看看其余諸家的貴女,尤其是關東之地的女子。 關東之地一向是出美人的。 關東諸家在靈爵這十年之中來長安朝見天子,基本上都輕裝簡行,畢竟皇帝還沒有親政,到底是朝見天子還是朝見霍光? 若是來的太隆重,會讓天下人以為是諂媚霍光,雖然面對威勢煊赫的霍光,的確是很多人非常諂媚。 但貴族和官吏嘛,懂的都懂,就和某些特殊職業是一樣的。 能做不能說! 既當還要立! 此次以皇帝的名義召集天下諸侯進京,之前那么多年都沒有拿出來的排場,一下子就全部都準備出來了。 尤其是那些鎮守列侯,從靖難之役后,安安靜靜的在關東待了三十年??! 現在直接把私軍都裝潢起來,浩浩蕩蕩的帶著侯國之中龐大的使團往關中長安而來。 沒有人知道,霍光想要做一件大事。 ———— 漢成好美婦,喜人妻,宮中冊百美人,皆再嫁之婦,古今未聞,時人竟譽之,漢代風尚之不同,可見矣?!豆泡W事集》 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 無數的諸侯走進了長安城,尤其是來自關東的列侯和諸侯王,吸引了長安士民很大的注意力。 大漢的諸王列侯如今在大漢的位置愈發不同。 無論是哪一個階層,走到最后都歸結于人才的比拼,經學士子的興起,是集結天下豪強之力。 這導致郡守國相中的人才層出不窮,深刻的沖擊了諸王列侯的位置。 諸王列侯有王國侯國可以繼承,是上一個時代封建的殘余,這是優勢,也是枷鎖。 因為邦周時,諸侯國坐大,最后吞并了宗主國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朝廷對這些半獨立的王侯屬國盯得很緊。 但在這個土地大兼并的時代,皇室加在他們頭上的枷鎖實在是過于沉重。 刺史、郡守、國相、繡衣直指都在盯著這些王侯有沒有向外開拓,一旦有就上報,大功一件。 反而郡縣之中的豪強可以無所顧忌的兼并土地,雖然土地的性質不同,王侯的土地是“自己”的,豪強的土地是“買來”的,但真正使用時誰又會去在意呢? 很多王侯都是來長安告狀的。 “陛下,臣國中的私軍竟然比不上豪強的家丁多,郡縣中豪強的土地勝過臣國中數倍,豪強還在土地之上建立有堡壘,儼然就是國中之國啊。 臣是朝廷冊封的列侯。 臣的祖先追隨著高皇帝開創國家,隨著孝武皇帝出征匈奴,誅除暴亂,匡正社稷。 結果竟然被區區一地方豪強勾結郡守欺壓至此,臣實在是羞愧,實在難以面對列祖列宗啊。 甚至午夜夢回之際,每每想要自裁以謝天下。 臣恨??!” 望著跪在殿中不斷哭訴的列侯,劉佘和霍光都有些傻眼,國家列侯不至于混的這么慘吧! 當然不至于混得這么慘,鎮守列侯的存在價值是平定動亂,防止秦末那種全國興起的農民起義蔓延開來。 現在距離靖難才剛剛過去三十年而已,靖難諸侯的二代都還沒有死光,戰斗力哪里能這么快就敗壞。 但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不把自己說的慘點,怎么從朝廷這里要好處? 況且他說的也不算是錯,現在的確是有這種趨勢,用未來的豪強斬現在的豪強,這叫做防患于未然,沒毛病吧? 從錯愕中回過神來,霍光和劉佘的面容立刻沉下來,跪伏在他們面前的是誰? 是大漢開國勛臣的后裔,是靖難功臣后裔,建國一百五十年還能留有爵位侯國的,那都是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的。 高皇帝和孝宣皇帝都曾經許下誓言,一個說“國以永寧”,一個說“罔替世襲”,就算是不把高皇帝的誓言當回事,那孝宣皇帝可是親老子,必須履行誓言! 換句話說,在大漢朝,一個豪強和列侯對上,雙方背負的身份就注定了結局。 想到這里,劉佘厲聲道:“卿勿憂,朕這便從朝廷重新指派繡衣直指率領宮廷禁衛前來察查,豪強多有不法,沒想到竟然欺壓到了列侯身上! 這是何等的虎豹豺狼啊,簡直比最惡的野獸還要兇殘了,這樣的家族盤踞在郡中,那郡中的百姓,還能有安生日子過嗎? 朕憤怒! 郡守是做什么吃的? 為什么有這樣的事情卻不上報? 是不是和豪強家族勾結在一起?” 劉佘真是合格的上位者,幾句話之后就開始拓展自己的思維,從豪強家族和列侯家族之間的矛盾,發展到郡縣之中的官吏是不是不法。 列侯聞言卻是大喜,心中忍不住得意,心知這下自己的對頭死定了。 敢和列侯家族作對? 真是驟然富貴之后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就算列侯家族再破落,但是我們有政治特權,有舉薦官員的名額,有按時進宮面圣的權力,有一百五十年祖祖輩輩奮斗來的功績。 只要皇權鼎盛,打倒一個盤踞地方的豪強家族,就是撒個潑打個滾的事,你區區一個郡中豪強拿什么和我們列侯家族斗? 真當我們是和你們一樣的地方土包子嗎? 若是長安豪門我還怵幾分。 心中想著這些,列侯連忙謝恩,然后腳步頗為輕快的離開了宮殿。 望著走出殿外的身影,再回想起這些時日以來所接見的諸王列侯,劉佘頗有些疑惑的問道:“大將軍,如今豪強真的強到這種地步嗎? 進宮的諸王列侯都在痛斥豪強。 別人就算了,怎么蘭陵蕭氏和張氏、呂氏、韓氏也在痛斥呢? 沒有哪個豪強不開眼的去招惹這幾大列侯吧? 就連朕都要對這幾家尊重有加,這可都是國朝同休的家族啊?!?/br> 大漢朝的國朝同休家族,不是說不會除國,而是除國了,一旦有什么喜事,就會尋找后人復國,這就叫做國朝同休。 能有這種待遇的沒有幾家,都是大漢開國功勞最大的那幾個。 劉佘還是很聰明的,然后他就聽到霍光幽幽說道:“無論是否真實,又有什么呢? 大漢統治天下,從來不在豪強,但這些年豪強還是在不斷的坐大,如果實在是沒辦法,那只能放任。但既然有鎮守列侯愿意協助朝廷,自然只能犧牲豪強了?!?/br> 劉佘聞言一凜,才意識到這是立場問題,不是對錯問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