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節
這實在是荒謬。 世人大多愚昧,但凡通讀過孟子和荀圣的文章,都知道孟子只不過是空想而已,滿嘴的仁義道德,但不過是放空話。 荀圣所指的才是康莊大道。 既無法家之弊端,又無儒道之空談。結果卻茍延殘喘在這里,經典蒙塵,圣賢無光,可悲可嘆?!?/br> 被稱作荀德公的便是荀氏的當代家主,聞言道:“召集諸家,前往昭城去諸子圣殿祭拜先祖,弘揚荀儒的名聲,門錄之上刻著我們的名字,春秋儒顯赫的時間很長,現在是我們荀儒顯耀的時候了?!?/br> …… 長安。 劉病已望著手中傳來的消息,挑了挑眉,他本以為母親所說的洛氏要回來了是單純的派人入朝為官,沒想到竟然是這么炸裂的直接全面放開。 這是要更深層次的影響和介入大漢嗎? 是因為戾帝之事讓洛氏都感覺到不安了嗎? 劉病已自然不知道洛氏曾經做過一份有關于天下各階層的態度問卷調查,所以才做出了這樣的改變。 “陛下,天下各家的高士都往昭城而去了,就算是陛下你下詔都沒有如此多的人啊,這實在是…… 難道劉氏百年的天子,還不如洛氏尊貴嗎?” 劉病已聞言眼中寒光一閃盯著說話的宦官,然后淡淡道:“這難道不是正常的事情嗎? 若朕不是皇帝,朕也要到昭城之中走一趟。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千年的威望哪里是百年的皇朝所能夠媲美的。 等到大漢三百年的時候,在天下人心中,劉氏就能和洛氏相比了。 有這個嚼碎嘴的時間,不若將殿外的奏章取來,朕多做一件事,大漢就昌盛一分,國祚就延長一刻,天命就愈發眷顧大漢?!?/br> 宦官眉頭冷汗涔涔,連忙退出殿中,劉病已沉默了一下,望著遙遠的昭城,對著身邊的近侍吩咐道:“去準備一份大禮送到昭城,朕聽說有不少宗親去了昭城,皇室不要落下?!?/br> 近侍聞言立刻垂首道:“遵命,陛下?!?/br> 近侍匆匆走出,劉病已回想著和母親的談話,“做一個君王最忌諱的就是讓自己內心之中的情緒裹挾行為,一旦走到這一步,君王就會被控制了。 無端的猜疑會損害人心,人心的敗壞是難以挽回的,你現在就走在這條路上,我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但希望你能永遠克制住玩弄那些權術?!?/br> 劉病已再次張開了手,喃喃道:“王道和霸道兼用,王道施恩治民,霸道懲jian弄邪,既要名,又要器,使人畏懼又使人親近,這就是成為圣王的道路?!?/br> …… 昭城。 洛盛望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感慨,昭城大開,不僅僅對天下是一種震撼,對生活在昭公國之中的人同樣如此。 過去的昭公國外人很少,因為公府管控很是嚴格,但是現在管控放開之后,雖然公府還是會篩選人群,但能夠進入的人,呈幾何倍數上升。 “家主,五家孟儒的傳承家族都進了驛站之中,孟令公在城中訪友,是否要召孟令公來宮中?!?/br> 孟儒是洛氏手中的利劍,總還是有些特權的,洛盛搖搖頭道:“孟儒是來證道的,我們要公平公正?!?/br> 說話的洛氏子聞言猶豫道:“家主,孟儒的經義天生有缺陷,除非有孟子那樣的圣賢,否則恐怕是證不了大道?!?/br> 洛氏一直都很清楚,孟子的道太正,走到了一個極端,洛盛淡然道:“天下萬道都有它的作用,孟儒雖然難以得到最終的勝利,但卻有穩固的基本上,同樣難以失敗?!?/br> “家主,荀儒的六大傳承家族第一次一起出現了!” 雖然荀儒的名聲不顯,但是洛氏一直都有關注,荀子曾經是洛氏學宮的祭酒,在洛氏之中有完整的典籍記錄,圣王人道是儒家之中可cao作性最強的。 “家主,十三在接見墨家眾人,大多是天工派的子弟,結社之人,還有一些名滿天下的豪俠?!?/br> 十三是當代的墨家巨子,一直都游走在大漢各地,是洛氏之中最常在外的子弟。 如今昭城大開,散落在民間的墨家子弟自然要進昭城拜見巨子。 “都到了?!?/br> 洛盛聽著這些一道道傳來的消息,很是滿意。 ———— 昭城是漢帝國當之無愧的文化中心,在昭城自我封閉的數十年之中,長安吸引了帝國大部分的學者,并且借由皇室投入的資源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客觀來說,這的確影響了昭城文化中心的地位。 但在昭城放開進入的限制之后,東西相持的局面瞬間被打破,長安試圖建立一個堪比昭城的文化中心的計劃破產了,在沒有政治力量介入其中時,昭城的地位是不可能被動搖的?!度蛲ㄊ贰す糯袊拿鳌?/br> 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著對手的尸骨向前的! 昭城在向著天下學派張開自己的獠牙! 洛氏上一次干涉學術還是在董仲舒那個野路子天才搞出董氏春秋時。 從漢王朝建立到現在一百多年,天下的學術已經發展的很不同,劉旦末年的混亂,不少典籍都遺失毀滅在了戰火之中,讓洛氏感覺痛心不已。 而且洛氏百年來同樣沒有停止過經典的研習,是時候互相印證,然后收割一番智慧了,這天下之間的英才極多,見識廣博,可以看看和洛氏的視角有何不同。 昭城一開,天下之人便蜂擁而來,洛盛對如今的盛況很是滿意。 這代表著洛氏在百家之中的話語權和潛在的威望,長安太上學宮造成的沖擊還不夠大。 人心還在洛氏這里! “春秋儒到了!” 春秋儒和其他儒門結伴而來不同,作為天下最顯赫的派系,內部分歧極大。 尤其是那些傳承久遠的派系被出身野路子的董仲舒打趴下之后,深以為恥,互相之間的攻訐程度甚至超過了對其他學說。 充分體現了什么叫做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 董氏春秋和左氏春秋兩家的車隊在昭城門前相遇,都不愿意讓路,于是便對峙起來。 “讓開!” 董氏儒大聲喝道,根本就沒有把左氏春秋放在眼里,在董氏儒眼里,左氏儒不過是跟在他們身后吃些殘羹剩飯的小門小派而已。 沒有董氏就沒有春秋儒現在顯赫的地位! 左氏春秋則自認古老,這天下除了洛氏和孔氏之外,左氏春秋是最古老的春秋釋經集,有完整的傳承譜系,有厚厚的經義解釋,哪里是你這半路出家的董氏所能相提并論的? 一整個董氏找不出兩條經義,完全就是個笑話。 “不讓又如何?” 左氏儒面上帶著冷笑回嗆道。 董儒見狀直接噌的一下抽出利劍,大喝道:“先賢說過以理服人,請抽劍吧,如果能從吾劍下活命,今日吾便給你讓路?!?/br> 見到寒光噌亮的寶劍,左氏儒只感覺頭皮發麻。 這個世界的儒家基本上都武力昌盛,但是像董氏儒這種瘋子還是少見,明明是儒生之間的對抗,但是卻頗有一種面對文盲士卒的感覺。 “你當這里是長安嗎? 睜開你的眼看看,這里是昭城,難道你要在昭城之前血濺五步嗎?” 左氏儒話剛剛出口,董儒就覺得不對了。 “踏踏踏?!?/br> 響亮的馬蹄聲傳來,眾人抬頭一看,便見到一隊騎士到達了眾人面前,為首的敢戰士只不過是環視了一周,眾人便感覺寒意大熾,仿佛有血腥的氣味從這些士卒身上傳來。 從洛氏開拓西域以來,洛氏動武的頻率就大大增加,還好有神廟軍的出現,能夠替敢戰士分擔壓力,靖難之役敢戰士同樣承擔了不少的任務。 每一個敢戰士都稱得上殺人如麻這四個字,這些儒生能在敢戰士的面前站立,已經是膽氣很足了。 為首的敢戰士騎在高高的大宛天馬上俯視著眾人,沉聲道:“昭城重地,禁動刀兵,再有觸犯,格殺勿論?!?/br> 他說的是真的! 這是所有人發自內心的感受,眾人連忙收起了刀劍,決斗和送死他們還是分得清的。 這不是慫。 見到儒生們很聽話,敢戰士們同樣收斂了殺氣。 為首的敢戰士見狀滿意的點點頭道:“諸位都是大儒高士,要文質彬彬一些,以唇舌為劍,以道理為刃才是正理,戰場之上再舞刀弄槍為好?!?/br> 敢戰士將面甲推起,眾人這才發現竟然是一位未曾見過的洛氏子,面容俊美,虎背熊腰。 紛紛心中一震,果然來到昭城之后,見到的洛氏子就多了,天下人見過的洛氏子,只有西域無雙侯洛世、英侯洛斯和昭公子洛盛,沒想到剛剛來到昭城就見到了一個背負圣痕的洛氏子。 真不愧是圣城??! “見過公子?!?/br> 洛氏子調轉馬頭,朗聲道:“諸位請吧,再晚昭城內的館驛就要住滿了?!?/br> 董氏儒和左氏儒之間的火藥味不過是一個縮影,學術斗爭是極其殘酷的。 如果沒有洛氏的存在,這些人早就不僅僅局限于嘴上說說,而是動用強權直接rou體消滅了。 洛氏的館驛之中同樣到處都是刀光劍影,這世上最鋒利的武器不是刀劍,而是讀書人的那張嘴。 …… 洛氏驛站之中,氣氛很是凝重。 “董成!” 一個頗為年輕的士子滿臉猙獰的大聲吼道:“師兄因為你而死,這個仇吾記下了,此生定與你勢不兩立?!?/br> 董成聞言冷哼道:“連一些言語都受不住,就乖乖的待在家中,如何敢來昭城圣地,待到學宮大開,萬人論辯之時,照樣是條死路,竟然死在館驛之中,真是晦氣?!?/br> 這一番話冰冷到了極點,年輕士子當場就抽起利劍要沖上前去將董成殺死,為自己的師兄報仇,但卻被師兄弟拽住?!靶【?,一定要忍住啊,這是昭城,這是昭城!” 年輕士子淚流滿面道:“師兄待我有大恩,現在被董成這個惡賊逼死,若是不能為他報仇,我枉在這世上走一遭。 董成惡賊,你可敢和我生死斗,待學宮大開,由洛氏做主,我和你辯論,勝者生,敗者亡!” 說著直接將手中的利劍扔在兩人之間,兩人之間的爭吵吸引了整個館驛之中的人,一樓二樓的走廊和廳堂之中到處都是人影。 看熱鬧是所有人的愛好,面對這一場好戲,無論哪個學派都紛紛起哄,這種挑戰是可以不接的。 畢竟人所擅長的東西不同,比如韓非和孟軻兩個人,兩人的理論水平都很高,不分軒輊,但是讓韓非和孟軻辯論,那韓非有敗無勝。 若是孟軻和韓非生死斗,那不就是欺負韓非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