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殺戮無辜曰厲,這是朝臣為九江王上的謚號。 劉啟的謚號自然不能是上謚,但中謚或者惡謚,都是可以的,完全要看從哪個方向解讀,劉徹本來想給他上個中謚,以彰顯自己的仁德,畢竟人都死了,沒必要抓著這個不放。 同時劉徹想要通過這件事試探一下,然后就預料之中的遭遇了極大的阻力。 朝臣認為劉啟被廢的原因就是無故殺死膠東王太子和齊公公子,完美符合謚號中的殺戮無辜。 “陛下,中謚之中,除了夷、僖等等,大多數都是帶有同情色彩的,九江王難道還值得同情嗎? 若是他值得同情,那慘死在他棋盤之下的膠東王太子和齊公公子,難道是死的活該嗎? 您對九江王的蓋棺定論,不僅僅是對他一人,還是對膠東王和齊公的交待啊。 這天下人都在看著您,看著您如何處置九江王,真給了中謚,難道不是傷害了宗親的親情,傷害了齊地貴族的心嗎? 這一次拼死抵抗的徹侯們,參與平叛的將士們,那些死在九江山河之上的將士們,都成了一個笑話。 陛下,臣請為九江王上惡謚,以安天下人心!” 這番話不僅僅是一個人在說,而是所有人在說,甚至就連隨著劉徹來到長安的梁國舊臣同樣如此,劉徹的太傅同樣勸道:“陛下,些許聲名而已,王者行正道,自然有無數的風言風語,若是您不能克服這一點,那未來難道還能成就大業嗎? 臣聽聞自古以來的圣王都是愿意聽從勸諫的,是以天下人認為美的為美,以天下人認為丑的為丑,達到這樣的境界,就足以堪平天下了?!?/br> 劉徹明白這是告訴自己,你現在根基還不穩,不要和朝臣們硬頂著,朝臣說什么就是什么,這是大勢所趨,對著干沒好下場,沒見就連丞相和東阿侯都沒為你說話嗎? 劉徹明白了這一點,明白自己的試探已經出現了結果,于是同意了為九江王上惡謚“厲”的要求。 長樂宮。 劉徹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這些時日他一直在回想這件事,九江王劉啟死在陣上,前線傳來的消息是畏罪自殺,大概率是真的,畢竟劉啟還是要臉的,但真實情況嘛,真真假假沒人知道。 但劉徹對這個結果是很郁悶的。 他是希望劉啟死,但不是這么死,之前不愿意為劉啟上惡謚也是因為不好看。 之前劉徹以為劉啟會在回到九江國,或者直接去九江國的路途中就自殺的,因為劉徹自忖,若是他經歷了這種事,定然是不受這樣恥辱的。 劉啟沒自殺這就很出乎劉徹預料了,等到劉啟造反之后,他是真的疑惑,形勢到了這個地步,造反又有什么用處呢? 劉啟怎么可能看不出來這一點呢?他造反是單純為了把全家和國中貴族全部流放嗎? 不知道圖什么,還不如直接自殺,給雙方一個體面,之后子嗣改封也不是沒有希望,結果現在搞得這么難看。 劉徹不明白他只是派人請劉啟來到長安而已,為什么就會造反呢? 因為那些使者已經死了,所有經歷過那件事的當事人都死了,所以劉徹永遠不知道,那些使者故意多說了兩句話,故意催促的急了一些,故意傲慢了一些,故意含糊其辭了一些。 這是一個永遠無法解密的事情,史書上只有簡單的記載,“孝武元年,九江王反,旬月平之,謚厲?!?/br> 對于這種無法理解的事情,劉徹當然有懷疑,最后劉徹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天下人之中希望劉啟死的人太多了,劉啟可能是被造反的。 劉徹當然很清楚,想要劉啟死的人,不僅僅是和劉啟有血海深仇的兩家王公,之前倒太子的那些人,誰不想讓他死呢,不說那些上奏折的朝臣,就連太學之中鼓噪的學子,甚至就連丞相賈誼都想要九江王死,因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除非劉啟愿意對著洛水起誓,日后好好待在九江王國之中,絕不報復那才有可能能留下一條命。 丞相賈誼是倒太子的急先鋒,即便沒有動手,至少也是對九江王的死亡一言不發,當作無事發生。 劉徹心中在懷疑,某些人故意借勢搞死了九江王,還把黑鍋扣在了他的頭上,不僅僅是想要搞死劉啟,還是順手想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這些人是先帝的忠臣,可不代表就是他的忠臣,尤其是他還帶著梁國舊臣的情況下,勢必要造成沖突。 他本就是多疑的人,在長安又沒有自己的基本盤,驟然從梁王成為了太子,然后還沒等積攢政治資本,就成為了皇帝,自然驚疑不定。 “東阿侯到了嗎?” 想到這里,劉徹又忍不住問了一句身邊的近侍,近侍連忙道:“陛下,奴婢再為您去問一下?!?/br> 近侍走下去,劉徹開始重新回想朝中的局勢,以及之前他父皇告訴他的,以后萬事不決就找洛景,洛景能給他最大的支持。 他在宮中思來想去,想要最快破局,掌握朝政,果然還是要從洛景身上入手才是。 只要能夠得到東阿侯的支持,即便是和丞相還有大將軍一起對上,那也無所畏懼了。 況且丞相賈誼,劉徹還是知道的,那是一個直臣,大概率不會給自己找事。洛景不疾不徐的走在皇宮的大道上,兩側則是巍峨的宮殿和宮墻,那些宮殿有些已經頗為陳舊了,宮墻之上甚至有的地方有一些損毀。 當年洛新攝政的時候還修整一番,等到劉恒親政之后,這些修整的工程就全部停了下來,他嫌棄這些東西勞民傷財。 雖然好長時間不來了,但洛景對這里的道路依舊很是熟悉,他的父親曾經是這里的半個主人,他的表兄是這里的主人,他在這里度過了人生的四十年。 這里比東阿侯府更像是他的家。 但是這一次進宮感覺卻頗為不同,走過熟悉的大道,卻突然覺得無比的陌生。 洛景不禁望著那座最高的長樂宮主殿,這才微微感嘆,因為那個他無比熟悉的人已經不在了,這里已經不是他的家了。 物是人非,大概就是如此了。 皇帝尋找他想要做什么,洛景當然是明白的,他不介意給予劉徹一些必要的幫助,以減少朝廷內部的損耗。 九江王迅速的造反,然后迅速的敗亡,洛景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誰在其中插手,這天下之間的勢力盤根錯節,沒有誰能夠徹底理得清。 但是洛景希望這件事到此為止,這個盛世是他的父親和表兄創造的,他希望它能夠永遠保持下去。 劉恒希望洛景能夠幫助劉徹,洛景卻更想要守護這個得之不易的盛世,任何人敢于破壞這個盛世,都是洛景的敵人。 洛景走進長樂宮,劉恒在世的時候,因為過于節儉,這里就很是素凈。 現在因為皇帝剛剛崩逝,劉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開始裝飾豪華,所以他克制住了自己一向喜歡豪華排場的欲望,還沒有開始裝飾長樂宮。 至于太后已經按照大漢的規制搬去了未央宮,太皇太后張嫣同樣在未央宮,不過未央宮很大,倒是沒什么大問題。 “君侯,陛下久等了,還請隨奴婢來?!?/br> 洛景剛剛走進宮殿,就遇到了恰好走出的近侍,近侍見到洛景滿是欣喜的說道。 洛景跟隨著近侍走進內殿,正見到頗為英武的劉徹,眉心之間帶著一絲的焦慮,但是整個人卻顯得神采飛揚,這是年輕的皇帝所共同的東西。 那就是對未來的期盼,剛剛掌握大權,心中有無數的筆墨想要在天下這張白紙之上揮灑。 望著這一幕,洛景仿佛回到了當年,那時先帝還年輕,剛剛親政沒多久,同樣的意氣風發,想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真好啊?!?/br> 從過去的思緒之中走出,洛景上前行禮,“臣景拜見吾皇,陛下萬安,陛下萬福?!?/br> 劉徹強行克制住內心的種種想法向著洛景還禮。 這是劉徹第一次正式召見洛景。 按照洛辰為君臣之間制定的禮制,秉持著臣拜君,君亦拜臣的理念,君主為三公九卿這樣的高官授予官職,以及冊封萬戶侯時,有一套相當平等的禮儀,稱之為“大禮”。 這套禮儀的根本是表達,皇帝是請這些賢才來管理國家的。 洛景當然是萬戶侯,而且還是九卿,他雖然不是劉徹所冊封的,但第一次召見,就如同冊封,所以洛景行了大禮,劉徹一愣才反應過來,同樣向洛景行大禮。 君臣之間這一拜,就有昔年列國爭相求賢之時的景象了。 ———— 及孝武為皇帝,孝文舊臣皆惴惴,獨景泰然若故。 孝文時,景常留宮禁,晨暮之分,但有所謁皆洞開,及孝武,侍者以此謂上,言不妥。 上曰:“東阿者,先帝之親,朕叔也,宜悉如舊制,宮中府中無以禁之?!?/br> 景之盛隆,由此可觀?!妒酚洝|阿侯世家》 第372章 求新求變 洛景在望著劉徹,劉徹同樣在望著洛景。 劉徹是個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在做梁王的時候就銳意進取,敢于做事,所以劉恒一旦開始考慮換太子,根本就沒有思考過其他人,直接就將他召回了長安。 劉徹望著洛景眉間的圣痕開口道:“圣痕一向被世人認為是洛氏天生高貴的象征,似乎洛氏的興盛就是因為圣痕的庇佑。 但在朕看來,這是何等的荒謬的言論啊。 真正讓洛氏高貴的,難道不是代代出賢能之人? 難道不是洛氏所堅持的高尚的德行和出眾的能力嗎? 洛氏興盛千年之久,難道僅僅是憑借素王的血緣嗎? 朕以為不是這樣的。 上古時的天、地、泰三皇何等的尊貴,他們的直系后裔現在又在何方呢? 高皇帝受命于天,劉氏得到了天命,于是有了如此天下之主的尊貴地位。 洛氏在大漢顯貴,是因為昭公為高皇帝加冕,英侯為高皇帝佐翼,洛文王救高皇后、孝惠皇帝于水火之中,又在先帝朝攝政天下,這難道是因為素王的庇佑嗎? 如今天下由朕秉持,洛氏有您在朝中輔佐朕,想必是能夠繼續富貴了?!?/br> 洛景聞言笑了起來,覺得皇帝的這番話很是有趣,他沉吟一番回道:“陛下天資英斷,有識人用人之能,只可惜臣年老身朽,不能盡力?!?/br> 這算是微微的拒絕,但是劉徹聞言卻微微的松了一口氣,笑道:“洛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啊。 朕剛剛承繼大位,只覺朝中紛亂,千頭萬緒,無法理清,正要向您問政?!?/br> 洛景端坐道:“還請陛下示下?!?/br> 劉徹便道:“朕授業之時,聽聞天子的古老是難以贅述的,君王接受了上天的旨意,于是統治天之下的一切。 如果君王不能統治,陰陽的位置就會翻轉,四時的順序就會打亂,高高的山巒就會崩塌,洶涌的大江大河就會枯竭,君王不再是君王,臣子不再是臣子,天下就在這種境地之中大亂了。 朕登基以來,每每思及朝中的千頭萬緒,就很是憂慮啊。 這大概是因為朕不知該做什么,能做什么而導致的,所以想要問政于您?!?/br> 洛景敏銳的把握住了這番話的核心,那就是“該做什么,能做什么?!?/br> 這八個字,是掌握著權力的人才該問的。 皇帝現在有權力嗎? 有,很大! 他能夠做很多事情嗎? 做不了,這是現實。 所以劉徹想要問洛景怎么才能夠獲得做事的權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