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節
若是您現在饑腸轆轆,擺在您面前的有一碗野菜,還有一碗rou糜,您會食用哪一碗來充饑呢?” 劉恒好奇道:“自然是rou糜,味道更加鮮美,更能填飽肚子?!?/br> 洛新道:“那現在趙王的位置空出,您是想要交給您的兄弟擔任呢?還是想要讓現在的劉氏宗親擔任呢?” 劉盈雖然只有劉恒這一個嫡子,但庶子還是有的,劉恒回想起自己的親兄弟,又回憶那些完全不認識的劉氏宗親,恍然大悟道:“您是說,朕的兄弟就是rou糜,而那些宗親則是野菜,所以您不是要廢除宗親,而是要換上親近朕的?!?/br> “是啊?!?/br> 洛新嘆息道:“這天下就像是一支藤條,抹去了那些荊棘才能夠不傷到自己,高皇帝的時候,宗親是這支藤條的護手,有護手在,高皇后就能用它鎮壓天下。 但是宗親隨著時間的變化,會從保護您手的護手,變成傷害您手的荊棘,現在臣就是要為您抹去那些荊棘,再重新鑄造一個護手?!?/br> 劉恒聞言深深的望了一眼洛新,眼神之中的孺慕之情愈發深厚起來,他微微躬身而拜,“一切都由姑父您做主了?!?/br> 洛新望著眼前這一幕,有些欣慰的笑了笑,只要付出有回報就好,最怕的就是養育了這么多年,結果養出一個白眼狼。 “報~”洛新正想要說些什么,突然殿外傳來了高高的一道聲音,然后就見到三名禁衛帶著一個僅僅穿著中衣的男子走進,這是面見皇帝時必要的裝束,若是大臣的話,只要卸下刀劍即可。 “微臣參見陛下!參見大丞相!” 洛新眼底閃過一道光芒,這是他派到衡山王劉沉身邊的人,當即問道:“可是衡山王有消息傳來?” 信使立即悲憤道:“啟稟陛下,大丞相,淮南王不滿朝廷,妄圖謀反,竟然派人刺殺大王。 大王受了重傷,豫章王與廬江王帶著衡山王逃離了六城,正向著南陽而來。 微臣帶著大王的求援信來到長安。 請陛下,大丞相為大王主持公道??!” 信使的聲音響徹在整座大殿之上,劉恒整個人都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聽到的,尤其是剛剛洛新還為他講了“藤條荊棘”理論,結果立刻就應驗了。 他還沒有學會喜怒不形于色,有些稚嫩的臉上瞬間就充滿了憤怒,他剛剛進入變聲期的嗓子高聲的喊起:“狂妄!惡賊!” “這是何等的猖狂??!” 洛新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徹,所有人都能夠從中聽出那毫不掩飾的憤怒,“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公然刺殺一位金冊諸侯,他難道以為現在還是禮崩樂壞的亂世嗎? 枉顧人倫,刺殺自己的兄長,一位天下聞名的孝子,這是何等的不仁不孝,簡直是個孽種。 淮南襄王的魂靈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息! 若是不懲戒這種行為,朝廷的威儀還如此彰顯? 天下的人心難道還能收拾? 諸侯還會將朝廷放在眼里嗎? 昔年周天子的悲慘狀況,難道不會在大漢再次出現嗎?” 反問。 一向都是加強語氣,振奮人心最鋒利的語言。 隨著洛新的一字字,一句句,大殿之中堪稱人聲鼎沸,徹侯們高聲的叫嚷著,“陛下,大丞相,臣愿意領軍出征,踏平淮南王國,若是您同意,臣愿意將淮南王的頭顱帶回長安,懸掛在長樂宮的頂部,警示天下逆賊?!?/br> “淮南王惡賊,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明君威,不殺不足以彰仁孝,臣請戰!” “臣請戰!” 徹侯們直接群情激奮,等了這么多年啊,朝廷終于又要開始動武了,他們這些勛貴人家的光輝歲月又要回來了。 當年開國和平定異姓王狠狠地撈了一筆政治資本,這么多年都沒有吃完,朝廷上到處都是他們舉薦的人,到了現在和皇室漸行漸遠的時候,冒出了淮南王這么一號人。 徹侯們只想拉住淮南王的頭顱,狠狠地砍下去,“大王,真是感謝您啊,外臣借您的頭顱求一場富貴?!?/br> 劉恒有些震撼的望著這一幕,往日里他所見到的都是那些文學之士,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么多帝國的高級軍功貴族。 這些人完全不同于往日里的那些學士,動輒就是殺戮,他忍不住回想起洛新給他講《道德經》時說過的,“兵者,兇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這句話的含義很多,但一定要記住,兵器一旦出鞘,不傷人就傷己,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真的能夠永遠控制這種危險的武器。 一旦有了這種想法,您的皇位就岌岌可危了?!?/br> 劉恒的身體在微微戰栗,既是興奮,又是恐懼,然后他望向了洛新。 只見洛新面對嘈雜的眾人,朗聲笑道:“大朝有諸位,難道有不興盛的道理嗎?” 韓信從安陽侯國趕來長安,他也不再是當初那個年輕的小伙子了。 他安安靜靜的坐在眾人首位,僅僅次于洛新。 因為他是掛相印的大將軍,位列諸侯王之上。 用韓信,那是殺雞用牛刀,但洛新就是要快準狠,不僅僅是淮南王,還有跳的最歡,一看就是妄圖謀反的吳王。 ———— 沉以孝順事得東阿賜,遂就國衡山。 淮南譏之,沉尤以笑對,謂左右曰:“小子,吾不罪也?!?/br> 及淮南譏東阿,沉乃怒,束發沖冠,持刃慨然,曰:“東阿若父,爾復言,有死無生!” 淮南懼,倉皇走,陰與人謀,“卑賤孽子,何以為王?!?/br> 乃暗使刑徒,沉壯曰:“此淮南為之,且戰,吾謁長樂時,淮南必死矣?!?/br> 沉亡南陽,遣使入朝,謂淮南之事,時孝文在側,且驚且怒,曰:“狂悖之徒,天將亡也?!?/br> 東阿召群臣,皆慨然請戰,東阿命淮陰執軍,群臣曰:“淮南小兒,焉用神將,臣再請之?!?/br> 東阿復命淮陰執軍,又點徹侯十二,將軍五千,又召關中良家子。 沉北上,王師南下,會于南陽,淮南聞之,驚懼無眠?!妒酚洝ず馍酵跏兰摇?/br> 第326章 完 韓信率領著關中子弟出了關中,實際上他是有些迷茫的,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這場戰爭要做什么。 他這一生經歷過無數的戰爭,但是幾乎沒有過壓力,不論是擊敗蒙恬,還是破關亡秦,還是之后直接定三秦,即便是當初帶著一群新兵在趙國大戰,他也感覺還好。 他這一生的各種戰爭,只有當初和項羽作戰是有壓力的,項羽沖陣太猛,他勉力維持,加上諸多的猛將,才使得陣線一條條的潰散再組合,最終擊敗了項羽。 即便是當初和匈奴大戰,他也非常清楚,只要不出長城,不進入草原,就是立于不敗之地的。 結果現在洛新讓他帶兵去平定淮南王和吳王。 這是什么臭魚爛蝦? 還需要我親自動手? 如果洛新不是他大舅哥,他當場就罷工了,有這時間我和采娘聊聊天不好嗎? 兩人年紀漸漸大了,眼見就要陰陽兩隔了,打什么仗? 懷著這種心理,韓信行軍自然就有些急切,不過畢竟是兵仙神將,依舊是天衣無縫只存在于兵書之上的完美。 那些隨同而來的徹侯,基本上都是各家的二代,乃至于三代,都很清楚自己就是來蹭軍功的,另外就是跟著韓信這位大將軍學一點東西。 韓信在南陽和劉沉相遇之后,二話沒說就帶著大軍向著淮南國而去。 淮南王見到刺殺劉沉的事情敗露之后,倉促之間拉起了淮南國的大軍。 他又派遣使者到吳國之中,當初他回應吳王的信件當然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兩人早就有信件往來。 吳王算是個聰明人,從當初朝廷收回賦稅開始,他就知道朝廷遲早是要削藩的,從那個時候他就開始有意識的聯絡諸侯王,想要一起對抗朝廷。 他本來是想要熬到韓信死,或者是洛新死的,畢竟這兩個人的年紀都漸漸大了,到時候只剩下一個年輕的皇帝,那還不好對付? 他本來以為還有很多的時間,洛新會將這件事交給皇帝來做。 所以他一直虛與委蛇,但是他沒想到在天下沒有完全恢復的時候,洛新就直接動手了,而且還是直接裂國。 淮南國一分為四,瞬間就從強國大國變成了中等的國家,對朝廷的威脅小了很多,吳王自然不愿意吳國如此,所以他不得不跟隨著洛新的腳步,直接向諸侯王們發出了號召的信件。 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是他經營的時間還是不夠長,利益鏈接的不夠鐵,忽悠的還不夠。 另外一方面,齊地的膠東王直接被呂氏的徹侯堵在了齊地,兩者之間相互監督,誰也不要想著搞事。 韓王劉如意擋在最關鍵的土地,相對于諸侯王,由于劉盈和洛亦的影響,他還是更親近朝廷。 吳王本來想帶著越王一同起兵,但卻沒想到一向唯他馬首是瞻的越王,就像是不知道這件事一般,躲在越國會稽舊地不肯出來。 吳王和淮南王兩人盡起國中男丁,從十四歲到六十歲全部都要上戰場,浩浩蕩蕩的數十萬人,要在江淮之地和朝廷的大軍大戰。 韓信一見這么多人,就沒了打仗的興致,他感覺臭魚爛蝦可能還是高估他們了。 “不知兵!” 這是韓信對淮南國和吳國聯軍的評價。 韓信太清楚自己帶出來的人馬有多強,五千甲胄俱全,戰陣熟練的士卒,打那種人數雖然多,但卻一盤散沙的軍隊,只要將領正常,那就不可能輸。 除非碰上韓信那種多多益善的神仙。 雖然心中瞧不上兩國聯軍,但韓信心知,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要贏,而且還要速勝,還不能造成特別大的傷亡,這才是大舅哥讓自己親自帶兵的原因。 這些隨軍而來的徹侯們雖然還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統兵極高,但是一句驍勇善戰還是沒有絲毫問題的,韓信在淮水畔邊,輕而易舉的擊潰了吳國軍隊的側翼,然后就是連續的崩潰。 這樣的情況連續三次,聯軍徹底崩潰。 韓信強行收住手,沒有再造成更多的殺戮。 吳王和淮南王請降。 淮南王和吳王直接被帶回了長安城,這樣的罪臣自然要接受皇帝的審判。 這個活動是洛新特意安排的,算是給劉恒上一堂課,讓他知道為什么要削藩。 這是劉恒第一次見到那些鎮守在四方的漢室宗親,自己的親戚,同時也是背叛自己的人。 淮南王和吳王經過收拾并不狼狽,但是眼神之中的恐懼卻讓兩個人顯得瑟縮極了,一點都沒有曾經百萬生民之主、數萬虎賁之王的氣勢。 見到劉恒之后,兩人直接跪在地上,痛哭道:“陛下,臣實在是沒有造反之心啊,臣是漢室宗親,能夠為您守土,請您一定要饒恕臣的過錯?!?/br> 淮南王和吳王都清楚,雖然劉恒沒有親政,但只要劉恒開口饒恕他們,大丞相洛新是不會反駁的。 劉恒是個小孩子,小孩子是最心軟的,只要動之以情,一定能夠活下來! 兩人心中這般想著,然后就見到劉恒小小的身子竟然散發出了凜冽的氣勢,心中不由一驚,一股不妙的感覺瞬間充斥心頭。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