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節
劉成微微皺眉思索,然后說道:“是也不是?!?/br> 洛新抬眼打量了身為宗正的劉成一番,沉吟道:“能值得你親自跑一趟,難道是哪位諸侯王薨了? 莫不是淮南王那只長壽的老烏龜?” 劉成聞言振奮道:“大丞相不愧是天縱之才,正是淮南王薨了,卑職得到這個消息匆匆就趕來見您?!?/br> 洛新聽到果然是淮南王薨了,臉上同樣露出暢快的笑容,說道:“這個淮南王啊,貌似忠厚,仁善,但這些年收集到的關于他的資料,卻是個陰險歹毒的人。 在國中似乎有著名聲,但心中懷著算計,這些年對朝廷的方針政策,百般抵賴。 如今一死,對天下作出的貢獻比他活著的這一生還要大?!?/br> 然后見到史官走進來,洛新立刻作出一副悲痛的神情,劉成同樣收起笑容,沉聲道:“淮南王薨逝,國中派人前來長安,臣要如此去做,還請攝政大丞相示下?!?/br> 洛新微微嘆息道:“淮南王宗家強支,陛下的長輩,驟然薨逝,真是宗家的莫大損失啊?!?/br> 劉成同樣悲痛應聲道:“大丞相說的是,實在是宗家莫大損失?!?/br> 洛新又說道:“淮南國這些年向朝廷繳納的賦稅連年升高,這是淮南王的功勞,朝廷不能薄待這樣的功臣?!眲⒊芍刂攸c頭道:“大丞相說得對,不能薄待這樣的功臣?!?/br> 洛新沉吟了一下說道:“關于淮南王的謚號,朝廷會商議,宗正先回返官署,安撫后續到來的淮南國使團,告訴他們,朝廷一定會給予淮南王這樣的宗支強藩一個體面?!?/br> 等到劉成離開,洛新坐在原地閉上眼一動不動,腦海之中無數的風暴開始展現,他深思熟慮了很久,最終緩緩睜開眼,輕聲道:“眾建諸侯以少其力,就從淮南國開始吧?!?/br> …… 長安城的達官顯貴很快就見到了淮南國的使團,來了足足三百多人,其中甚至還有淮南王的兩三個兒子。 所有人都蒙著白布,作明顯的喪事打扮,很快淮南王薨逝的消息就傳了開來。 普通的百姓不過是多了一些街頭巷尾的談資,但是對于長安城的權貴們來說,這是關系著家族富貴的大事。 很快宮中就傳出了消息,洛新召集了一些重臣商議淮南王的謚號。 雖然這里不少人都巴不得淮南王早點死,但是在謚號這件事情上,還是要盡量公正,洛新聽了一些意見,最終還是決定盡量公正的基礎上,稍微上浮一點,為淮南王定為“襄”,這算是比較高等的謚號了。 劉成帶著洛新的旨意到了淮南國使團所下榻的王府中,嘩啦啦一大片人躬身領旨。 劉成朗聲道:“稟仁宗孝惠皇帝遺詔、代皇行事、攝政大丞相敕: 淮南王常,是高皇帝的兄長,宗家之中品德卓絕的長者,憑借血緣得到王位,二三十年來,一定勤勤懇懇作為天子藩屏,朝廷若是不獎賞這樣忠厚的宗家,是不足以體現仁德的。 經過朝臣商議,為淮南王上謚號‘襄’,稱淮南襄王,曉諭天下,悉知?!?/br> 眾人聽到朝廷給予的謚號,臉上紛紛露出驚喜的笑容,淮南王這些年在國中的確是有功勞,但這些功勞是比較模糊的,落實到謚號上就是萬金油,高一些或者低一些都可以,他們沒想到竟然能夠拿到這么好的謚號。 這被很多人認為是朝廷對于淮南國的友善。 “還有旨意!” 劉成又取出一道旨意高聲道,剛剛直起身子的眾人再次躬身。 劉成朗聲道:“淮南王教子有方,天下皆知,大漢初立,正需要宗支做事,著進長安的淮南王諸子入宮,吾要代陛下考教一番,若是有才,不應當使天家貴胄流落荒野之中?!?/br> 這一道旨意聽的眾人有些懵逼,淮南王教子有方,他們怎么不知道,淮南王名聲的確是不錯,但是淮南國之中誰不知道他不在乎庶子,甚至就連老師都不愿意為他們請。 雖然寵妾滅妻是大忌,但是這樣苛刻的對待庶子同樣是違反這個時代道德觀的。 畢竟洛氏就是一切道德的風向標,洛氏一向善待庶子,在邦周時期,除了公室嫡子之外,每一代國君最信任的幫手就是同父異母的庶弟。 淮南王這么做遭受了不少人的非議,但這畢竟是家事,所以沒有鬧大。 這一次來到長安的三個淮南王庶子,他們在國中不受到王后的喜歡,所以這一次才被打發來到龍潭虎xue的長安,卻沒想到那位大丞相的態度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甚至想要召見重用他們。 三兄弟互相對視幾眼,眼底的欣喜震驚根本就掩蓋不住,若是能夠離開淮南國,那可真就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淮南國使團中的某些人皺了皺眉頭,這些是王后派來的,有些沒想到洛新為什么要見這幾個庶子。 不禁在心中嘀咕道:“攝政大丞相日理萬機,怎么會在意幾個小小的諸侯王庶子呢? 這些人連爵位都不能承襲,只能做個閑散的宗室。 不要說和諸侯王以及徹侯相比,甚至還不如一般的權貴,對攝政大丞相可以說是毫無價值。 真是奇怪啊。 只能等他們從皇宮之中出來之后問一下了?!?/br> 沒人敢公然在這個時候去質疑洛新的旨意,劉成帶著莫名的眼神望著眼前的眾人,收起旨意,沖著最前面的幾人說道:“諸位兄弟,還請隨為兄進宮吧,大丞相日理萬機,時間寶貴,不要讓大丞相等急了?!?/br> 按照劉氏宗族的族譜,劉成還真的是這些人的兄長,所以他這么說以示親近,他知道洛新讓這些淮南王進宮一定是有用處的,作為洛新的心腹,自然要對這些庶子親近一些,讓這些人好好配合洛新的行動。 三人起身賠笑道:“勞煩兄長掛念,不能耽誤大丞相的事情,這就隨著兄長前往宮中?!?/br> 說完劉成就帶著三人前往宮中,留下剩下的人原地張望。 第321章 孝 隆隆隆~~ 馬車的車輪碾壓在長安大道上的聲音有些刺耳,尤其是配合著馬蹄落下的聲音,更是如此。 從王府通往皇宮的大道并不遠,但在淮南國三子來看,卻實在是太過漫長了。 這種漫長甚至讓他們感到煎熬。 劉成見狀安慰道:“諸位兄弟莫要擔心,大丞相是個非常和善的人?!?/br> 聽到劉成的話,淮南國三子臉色很是復雜。 那位攝政大丞相的威名從東海之濱到西陲之地,從遼東到嶺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諸王俯首,徹侯噤聲,嶺南王趙佗天高皇帝遠都歲歲進貢。 慈不掌兵,善不掌國,這樣的大人物,怎么可能是個和善的人呢? 對于洛新這位攝政大丞相,天下人,尤其是劉氏諸侯王自然是感情非常的復雜。 這天下明明是劉氏的天下。 但是數十年來,真正由劉氏統治的時間,竟然只有劉邦那勉強十年,和劉盈的幾年。 其余時間都是在攝政之中度過。 呂雉嫁到劉氏就算了,洛新這個外姓算是怎么回事? 很多劉氏諸侯王都看洛新不順眼,不過普通的劉氏宗親倒是沒什么感覺。 畢竟洛新又沒有篡位的跡象,也沒有改變他們待遇的跡象,那誰執掌大政,關他們鳥事。 來到皇宮的這三人就屬于后者這一類人,相比較遙遠的朝廷,他們更關心自己能夠在離開王府之后得到多少錢財。 不過由于淮南王生前對大丞相不滿,或者說整個淮南國都充斥著這種不好的風氣,耳濡目染之下,他們三人對洛新的印象是囂張跋扈的權臣。 倨傲的對待劉氏宗親,強迫諸侯國繳納高額的稅款。 現在陡然聽到同為劉氏宗親的劉成竟然這么贊揚洛新,自然是心中復雜。 就在這種繁雜的思緒之中,幾人走進皇宮,一列列禁衛軍身披甲胄不斷巡視著,幾乎各個都膀大腰圓,一看就是威猛的勇士。 穿過一道道高聳的宮墻,來到長樂宮的主殿,三人終于見到了劉成口中那個和善的大丞相。 他就安安靜靜的坐在殿中,一眼望去,滿是灰白的發絲,手中捧著一卷書簡在看,似乎是聽到殿前傳來的聲音,于是抬起頭,隨意的掃過三人。 這是一道什么樣的眼神呢? 眼中仿佛藏著利刃,赤裸裸的、血淋淋的刺破一切,眼底仿佛有蒼龍翻滾,無盡的喧囂在其中,但是再看過去,卻是非常的平靜,就像是古井不波的湖面,仿佛剛剛的風起云涌都是錯覺。 真是可怕! 三人的后背瞬間就冷汗岑岑起來,甚至已經下意識后退的腳步都證明剛剛絕不是錯覺,三人滿是驚恐的互相望了一眼,然后同時望向劉成。 和善? 這就是您說的和善嗎? 劉成沒有顧及三人,已經匆匆走進殿中,三人雖然有些畏懼,不知道前方是否是龍潭虎xue,但還是咬咬牙跟著走進,四人同時躬身拜道:“參見大丞相,大丞相萬安?!?/br> “吾安?!?/br> 四人起身,洛新望著三人直接問道:“你們就是此番隨淮南國使團來到長安的淮南王的庶子?” 洛新語氣不咸不淡,沒有非常的熱衷,但也沒有冷遇,三人雖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說道:“啟稟大丞相,正是?!?/br> 洛新淡淡道:“淮南王果然是教子有方,吾一見三位漢室宗親,就知道都是能夠興盛大業的人杰。 這世上,難道有不任用賢才就能夠讓國家興盛的道理嗎? 想必是沒有的,康王有先祖素王,還有太公望,于是創造盛世;召王有文公,懿王有宣公,還有諸位宗親外戚輔佐。 齊桓有管仲,晉文有諸卿,當今同樣如此。 況且宗親有才能,卻不加以重用,難道能稱得上圣王治世嗎? 吾觀不用宗親之國,皆陷于異姓之手,宗廟不存。 秦朝不用宗親,十數年便崩摧,這是陛下應當重用爾等的道理?!?/br> 三人被洛新這一番話說的直接驚呆了,這連考核都沒有就直接說是賢才,還說要重用,這到底是要干什么? 劉成見到三人呆滯,連忙說道:“三位兄弟還不叩謝大丞相恩典?” 三人這才如夢初醒,直接向洛新行了大禮,這倒不算是逾矩,洛新是大丞相,本就位于內外服諸侯王之上,更不要說他們這些諸侯王庶子。 洛新又問道:“淮南王素有愛子之名,吾聽聞臨終之時還哀嘆不能使諸子盡得恩典,甚為遺憾。這樣一位有大功的宗親,帶著遺憾而薨,這難道不是悲哀的事情嗎? 朝廷應當滿足淮南王臨終之時的遺愿,以彰顯陛下恩德,想必高皇帝與淮南王見到子孫和睦都一定會欣慰?!?/br> ??? 大丞相您要不要聽聽您在說什么? 我們的父王有愛子之名,我們自己怎么不知道? 雖然從小也算是錦衣玉食,但正是因為物質生活不缺,才更加關注精神世界的滿足。 恰恰在這方面,三人從小受盡了無數的歧視和白眼,淮南王和王后在對待庶子這方面,在貴族之中也是比較奇葩的。 三兄弟中較小的兩個還在發愣,最大的劉沉已經直接深深拜倒在地上,泣淚道:“大丞相天縱,未曾與父王當面,卻能知曉。 父王生前的確每每嘆息,擔憂我們離開王府,會艱難求生。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