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節
而且在洛辰拿出廟號之后,很多人都去了解,商王朝的廟號只有四種,“太”、“高”、“世”、“中”,再加上祖和宗兩種區別,所以一共就只有八個廟號。 但是太祖和高祖是不同時出現的,或者可以說,一個王朝正常來說就不該出現兩個祖,所以能用的就只有五個廟號。 廟號的珍貴可想而知。 高皇帝廟號創建大漢,上太祖的廟號自然是應該的,但是大行皇帝雖然有功德,但想要匹配這幾個廟號還是太過勉強了。 洛新一見群臣表情就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立即給洛辰使了個眼色。 洛辰心領神會,起身走到殿中,群臣目光便落在他的身上,看看他要怎么說。 洛辰行禮道:“大丞相。 臣制廟號,是為了禮贊圣王皇者,殷商雖有太高世中,但昔年邦周有數十位君王,可以稱道的有十數位,廟號是不足的。 其中有數位,比及武王、康王自然是遠遠不及,但卻遠遠勝過其他的君王。 泰山再高,登階而上。 功勞再大,依次分明。 若是這些君王和那些平庸之君混為一談,這難道是正確的嗎?” 洛新聞言拍手贊嘆道:“善?!?/br> 見到這一幕,殿中的大漢官員們只想狠狠吐槽。 你們兄弟兩個在這里給我們演戲唱雙簧呢? 拜托不要這么明顯啊,起碼也找個我們不認識的小官,或者是某個投靠了洛氏的徹侯也好啊。 洛新當然知道他們心里怎么想,但他不在意,政治就是這樣,只要有個遮掩就可以了。 要是有人敢上來質問,洛新會直接不屑的和他說,“怎么?你不服氣?” 然后立刻痛批一頓,讓他拿出唱雙簧的證據,否則這大漢朝他是不要混了,直接到嶺南國去給趙佗當臣子去吧。 洛辰便繼續說道:“廟號只為褒揚,便挑選最美好的字眼來填充,傳說上古圣王有十德,以仁、以信、以義、以孝、以哲、以英、以睿、以德,如此等等,皆可為廟號?!?/br> 洛新聞言好奇的問道:“但是謚號之中同樣有這些字眼,又怎么用來區分呢?”洛辰笑道:“大丞相,謚號與廟號是完全不同的體系,謚法解對每一個字眼都都有極多的解釋。 很多庶民百姓都不知道代表什么含義,但是廟號不同,仁就是仁,難道有人不知道仁是何意嗎? 孝就是孝,難道有人會不知道孝為何意嗎? 傳說之中圣人造字,那些美好的字眼,都有古圣王的賜福。 以字本身的美好含義,來贊揚君王的功德,這就是臣改造廟號的初衷?!?/br> 妙??! 洛辰的這一番話讓所有人都忍不住贊嘆起來,用這些代表美好品德的字眼來贊揚君王,而不是按照謚法解,這完全開拓了一條新路。 日后的君王除了要在乎謚號,還要在乎廟號,除非有自信去爭太祖之外的四個廟號,否則就要注意自身的品德。 若是出現悖逆之舉,卻上仁孝的廟號,那就太過可笑了。 洛新更是直接大笑道:“真不愧是我洛氏大才啊,開前人未有之路,縱然是歷代先祖也為你驕傲。 既然如此,你認為孝惠皇帝可以得到什么廟號?” 洛辰擲地有聲道:“仁德都可以?!?/br> 洛新笑著點點頭道:“你說的不錯,諸位臣工,你們的看法呢?” 仁德? 這兩個字眼里面,自然是“仁”更好聽一些,在諸子百家之中,不僅僅是儒家在談論仁,實際上所有的學說都探討過“仁”和“天”這個話題。 先是第一個人下拜道:“孝惠皇帝當上‘仁’,以彰顯擇及蒼生之情!” 話說到這份上,縱然有人想要改變那也不可能了,在官場之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事事標新立異。 尤其是為大行皇帝商議身后事的場合,一個不慎,就會被無數人盯上,殺身之禍就從這里開始了。 見到群臣非常團結的要為劉盈上仁宗的廟號,洛新有些感動,他緩緩從上首走下,一路走出殿外。 望著呂雉的陵寢和劉盈下葬的地方,心中暗暗道:“劉盈啊,這是我所能為你做的最后了,以后就剩下你的孩子了,我會好好幫你教養他的。 你想要做個能力卓絕的明君,他會繼承你的遺志?!?/br> 皇太后張嫣帶著皇帝劉恒走到洛新身邊,劉恒奶聲奶氣的問道:“姑父,您在看什么呢?” 洛新從張嫣手中接過劉恒,一把抱了起來,指著高高的宮墻之外,笑道:“陛下,那里是先帝的陵寢,他就在那里保佑著您,看著您成為一個圣明之君?!?/br> 劉恒聞言道:“姑父,母后也經常教導我要向父皇學習,要向您好好學習,恒兒以后肯定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皇帝的?!?/br> 洛新哈哈大笑起來,然后轉身面對著諸位大臣朗聲道:“大漢仁宗孝惠皇帝,立刻向天下頒布詔令,宣布這件大事?!?/br> 他站在殿外,但是聲音卻異常的洪亮,響徹在每一個人的耳邊心頭。 他抱著劉恒,仿佛要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從呂后開始擔任丞相,到劉盈輔政,一直到劉恒攝政。 這是他的天下! ———— 漢仁宗孝惠皇帝劉盈的突然崩殂,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徹底結束,曾經活躍在政壇之上的開國功臣大部分已經薨逝,二代則開始進入朝堂。 劉盈作為皇帝的一生是不幸而又幸運的,他一生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大權旁落,但這正是他最為人稱道的地方。 在他掌握大權之后,他沒有對從前忽視他的臣子進行任何的清算,因為他體諒臣子的難處,所以選擇了寬恕,這是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在他崩逝之后,臣子們自發的懷念,這是極其少見的。 有人評論他最大的貢獻就是選擇了東阿侯洛新攝政,選擇了劉恒作為繼承人,這不是公正的答案。 他并不平庸,做出了很多的貢獻,秦始皇建立帝制以來的第一個為人所稱道的盛世,他是不可或缺的承上啟下之人?!稘h王朝興衰史》 文皇帝,盛矣 第312章 長安 長安城愈發的繁盛,道道河流,潺潺流水繞過山脈,然后匯聚到長安之外,除了渭水外,還有其他的支流,宛如一條條玉帶一般,這些河流灌溉著這片美麗的平原,關中上百萬人口在其間依次耕作。 “八水繞長安,萬世帝王基!” 洛新感慨著,望著眼前的一幕,心情很是舒暢,他的鬢角微微發白,臉上的皮rou也微微下垂,但是他的氣質依舊是那么挺拔,腰桿永遠挺直,風拂過他的衣袍,看著甚至有些陳舊了。 的確是比較舊了,這身官服還是當年呂雉賜下的,他是個念舊的人,而且這么多年過去他依舊是丞相,于是沒有換掉。 “陛下,這方水土就是大漢,是諸夏的萬世之基。 只要這些河流還在,只要關中的平原還在,這里就能養育數百萬的臣民,有這數百萬人在,諸夏就能永遠昌盛。 那高高的山上,蒼翠的林木一定要保護,這些環繞長安的河流一定要及時的疏通,臣回去就頒行《林律》,希望往后的帝王都能遵守?!?/br> 劉恒陪在他的身邊,相比較兩年前剛剛繼位的時候,他長高了些許,但還是一副稚童的模樣,聞言點點頭。 然后望向遠處的農田,臉上滿是好奇,問道:“姑父,您帶恒兒來這里做什么呢?是要種地嗎?您說過的,古代圣王都會親自耕作,天下以農為本?!?/br> 洛新笑了笑,蹲下身子,指著遠處的農夫,又指著遠處蒼翠的高山說道:“陛下,您還太小了,經不住的,等到您長大一些,臣再帶您來。 您說想要做一個仁德的皇帝,那就要好好看看這些。 您看那個農夫,他每日辛勤勞作,向大漢繳納賦稅,然后用剩下的口糧養活一家人,若是能多剩一些,就能拿到集市上去賣些錢,然后換些東西回家。 在大漢朝,有千千萬萬這些的農夫,就是這些人,您才能住在豪華的宮室之中,您才有身上的綾羅綢緞,您才能安穩的坐在大漢皇帝的位子上。 這世上難道有根基不穩卻堅固的宮殿嗎? 這世上難道有根須腐爛卻屹立于風雨之中的參天巨木嗎? 這世上難道有百姓不擁護卻不被推翻的暴政嗎? 不要讓這些人活不下去。 皇帝、貴族、官員、豪強一日三餐的耗費,或許會是這些人一月的家財。 他們安穩,您的皇位就安穩,他們活不下去了,大漢就會像是秦朝那樣,四處烽煙,揭竿而起,就像是秦朝皇室一樣的死無葬身之地。 這就是天下的世道! 改變這個世道就是圣賢所教導我們的。 臣所在的家族孜孜不倦的改進農具,不斷的培育更好的種子,尋找讓土地更加肥沃的辦法,但現在還沒有質的變化。 如果您有天縱之資,就讓這些人好好的活下去,給他們希望,讓他們明白這世上沒有什么是注定的。 察舉,察舉,不僅僅要從宗親貴戚之中挑選,百姓之中也有賢能之臣,不可輕視。 這是臣對您的期望?!?/br> 洛新對劉恒的期望很高,因為這兩年的接觸下來,劉恒是個非常聰慧的孩子,單論天資是要遠遠超過劉盈的。 劉恒的小腦袋有些暈,洛新無奈的笑笑,“等您再長大一些,臣會再帶您來的?!?/br> 洛氏子都會學習如何種田,洛新要讓劉恒也學習一下,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發自內心的改變一個人。 縱然是洛新也沒想到劉恒還這么小,但卻將他說的話全都記在了心中,在一行人登上馬車之后,劉恒還最后又望了一眼那個正在勤勞耕作的農夫。 一顆種子在這個時候就落在了他的心間。 龐大的車隊離開了這里,風再次拂過,農田之中到處都是農夫的影子。 ……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萬里無云,幾縷微風拂過,帶來一陣陣清爽,尤其是皇宮之中,宮墻極高又連綿不絕,不是正午垂空及夜分高懸之時,不見天日曦月。 長安城是洛亦所監制而成,這座龐大的宮殿群同樣是由洛亦所修建,秉持著非壯麗無以示皇威的想法,洛亦留出了很多的空白。 隨著這些年漸漸恢復,再加上出于削弱山東豪強的心思,經常性的要這些人出錢出力修建宮殿。 算是一種和陵邑制度相配合的收割豪強的制度。 不過呂雉崩逝之后,劉盈就停下了這些宮殿的修建維護,因為他認為這終究是在空耗國力,即便是豪強之力,只要引導到正確的地方,也能為大漢建功。 洛新對這種想法不置可否,沒有什么政策永遠是對的,總是需要試試。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