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節
這實際上是在眾人的預料之中的,畢竟大漢開國都已經這么多年了,這些人當年歲數就已經不小,再加上多年的戰陣之上沖殺,體內都有傷,一旦步入晚年瞬間就是病來如山倒。 一份份的訃告雪花一樣的不斷涌向皇宮,其中最為重量級的就是呂雉的兄長呂澤薨逝,呂雉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作為大漢事實上的股東之一,他在漢廷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但謚號是根據功績來定的,而且還要上秉素王,縱然是呂雉也不可能無限拔高提高。 于是她為呂澤追封為公,又爭取到了諸侯王的禮儀下葬,來體現呂澤的特殊地位,最終以“帥眾以順曰武,明識大略曰英”為由,謚號“武英”,世人稱“武英公”。 呂氏二代不算是很出色,至少比起呂澤差的遠,呂雉已經開始準備給呂氏安排后路了,將封地改封回齊國祖地,和呂城等人待在一起,逐漸的離開權力中心,擔任一些比較清貴的官職。 基本上從豐沛隨著高皇帝起兵的徹侯已經十去五六,其他的也漸漸步入晚年,各個大小派系巨頭都紛紛逝去,所有人都感嘆一個時代真的過去了。 但朝廷依舊是穩如泰山,因為大將軍韓信還活著,他活著還支持朝廷,就沒人敢于挑戰朝廷。 朝廷上攝政皇太后威望卓著,三洛穩穩的維持著朝廷運轉,朝廷糧多兵精,還有二代的將領接班,照樣是天下最強的勢力,遠未諸侯王們可比。 未央宮。 鋪天蓋地的帷幔掛在殿中,這是呂雉五年前掛起來的。 每一重帷幔邊都有宮娥侍立,帷幔之外是呂雉辦公的地點,穿過重重帷幔到了最里面則是寢殿。 層層疊疊的帷幔之后,洛新和呂雉有些隨意的倚靠著,“娥姁,楚國傳來訃告,楚王薨逝,請朝廷商定謚號及身后之事?!?/br> 呂雉聞言有些驚訝,這一代的楚王才剛剛即位不足兩年,竟然就隨著先楚王去了。 不禁有些感慨的說道:“先楚王是個英雄,現在的楚王倒也聰慧,卻沒想到短短時間之內就相繼薨逝,妾身記得楚國現在的繼承人是個不過十歲的孩子。 就按照諸侯早夭的謚號給吧,公子,妾身感覺再這樣下去,我們就要不戰而勝了。 不知道妾身還能不能見到那一天,最近身體似乎出了什么問題一樣?!背⒑椭T侯王們都在不斷凋零,洛新笑笑,正要說話就見到剛剛還和他說話的呂雉,身子猛地晃悠了一下,然后向后栽倒,洛新眼疾手快將她抱住,心中寒意大熾,大聲喊道:“娥姁!娥姁!” 卻見呂雉并沒有什么反應,不禁亡魂大冒,立刻大聲呼喊道:“快去將太醫令喚來,太后昏倒了?!?/br> 整座未央宮都陷入了慌亂的海洋之中,洛新大聲斥責道:“慌什么? 去長樂宮請皇帝陛下前來,所有人都把嘴閉上,若是走漏了風聲,饒不了你們?!?/br> 劉盈匆匆從長樂宮趕來,一進大殿就向洛新急聲問道:“丞相,母后情況如何了?” 洛新微微嘆氣道:“太醫令在里面,陛下請隨臣來?!?/br> 兩人穿過帷幔,呂雉靜靜地躺在那里,太醫令正在施針,劉盈問道:“太醫令,如何?還請如實告知?!?/br> 太醫令有些猶豫,但還是開口道:“皇太后暫時沒有大問題,但身體已經將近油盡燈枯了,頤養天年或許還能……” 洛新臉色瞬間一白,劉盈眼圈一紅就要泣下淚來,太醫令退下之后,呂雉悠悠轉轉醒來,她自己的身體自己太清楚了。 先是和洛新對視點點頭,然后望向劉盈笑道:“皇帝,你哭什么,朕駕崩之后,你就是真的皇帝了,這天下萬民的擔子壓在你的肩頭,你能不能承受住?!?/br> 劉盈泣聲道:“母后請不要這樣說……” “皇帝啊?!?/br> 呂雉打斷了他的話,聲音提高了一點,“朕從來都不討厭你,朕知道你是個好孩子。 但你這個性子,實在不適合當個皇帝,朕一天都不愿意讓你執政,怕你搞出什么亂子,背上什么罵名,現在你至少還能得到一個上等的謚號,萬一…… 現在朕要崩了,只剩下東阿侯能夠輔佐你,但他的年紀也漸漸大了,再輔佐你十幾年二十年,你以后怎么辦呢? 朕實在是很憂慮啊?!?/br> 劉盈沒想到呂雉會說出這么一番話來,其中滿滿都是對他的擔憂,哽咽著卻不知道該說什么,他明白了東阿侯勸慰他時說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是什么意思。 “去將三公九卿等重臣都喚來,朕有些事要安排?!?/br> 呂雉要安排后事了。 等到重臣和宗室外戚都到場之后,呂雉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說道:“遺詔,朕崩后,由東阿侯獨自輔佐皇帝,不可廢,賜東阿侯遺詔,皇帝以下,可殺?!?/br> 眾人悚然一驚,連皇帝也不能廢黜東阿侯,雖然劉盈也不會這樣做,詔書在眾人面前立下。 呂雉直接下了逐客令,“皇帝,眾卿,你們都下去吧,朕要和東阿侯說說話,交待一些事情?!?/br> 眾人行禮然后退下,洛新坐下來說道:“娥姁,你不該那么說皇帝的,我會為他除掉所有的障礙,為他挑選值得信任的臣子和臂助?!?/br> 呂雉輕聲道:“公子,妾身要死了?!?/br> 洛新一窒。 呂雉試探著伸手,洛新一把抓住她的手,淡淡道:“我也會死,不要畏懼死亡?!?/br> 呂雉臉上露出笑容,“妾身并不畏懼死亡,只是可惜,再不能存留人間,與公子共治天下了?!?/br> 在臨終前,呂雉問了洛新很多問題,洛新一一給了她回答。 說著說著,呂雉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洛新緊緊的握著她的手。 第一次,有些痛苦。 “太后崩了!” 他大聲的向著殿外呼喝。 ———— 高后英才睿識,胸有韜略,明察善斷,高祖既沒,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孝惠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由己出,黎民得戰國之苦,高后遂施以無為,十數年間,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承高祖之功業,奠盛世之根基,誠漢室一君矣?!妒酚洝翁蟊炯o》 第299章 相父 皇宮。 一向強勢安排他一切的母親突然去世,劉盈一時之間有些六神無主,只能將目光放到他一直以來事之如父的洛新身上,問道:“丞相,朕現在該做什么?” 洛新收拾好心緒,望著身形有些單薄的劉盈,沉聲道:“太后先停靈在未央宮中,然后召集群臣宣布此事,后續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一切都要快?!?/br> 劉盈應是,洛新抬頭望了望天上皎潔的明月,輕聲道:“陛下,您先回長樂宮休息吧,明天還要見群臣,您要保持好狀態,臣今晚在未央宮為太后守靈?!?/br> 劉盈還要說話,洛新走近輕輕為他撫平肩上袍服的褶皺,輕聲道:“陛下,臣知道您心中悲痛,但聽話。 您是大漢的皇帝,您的身體是最重要的事情。 明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您的身體一向不好,臣雖然年老,但畢竟是能上戰陣的武夫,還能撐得住?!?/br> 劉盈聽著洛新的溫聲言語,眼眶又是一紅,握著洛新的手道:“丞相,朕……” 劉盈回到長樂宮,洛新轉身進了未央宮,呂雉的棺槨就在其中陳放,輕風將帷幔輕輕撫動,這座大殿之中基本上沒有油燈的,只有走到最里間才有油燈點亮。 洛新剛剛靠在廊柱邊,就聽到非常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他抬頭一看,竟然是去而復返的劉樂,之前召集群臣宣布遺詔之時,作為呂雉僅有的兩個孩子之一,劉樂自然同樣來到了宮中。 洛新問道:“阿樂,你怎么沒有回府中?” 劉樂來到洛新身邊,悲聲道:“良人,妾身實在是悲痛莫名,就讓妾身陪著您為母后守靈吧?!?/br> 洛新輕輕撫著劉樂,輕聲道:“聽話,你先回去吧。 太后的棺槨還要停留不少天,會有你守靈的日子,明日你還有許多事要參加,先好好休息,這里有我?!?/br> 嗚嗚咽咽的泣淚之聲在未央宮之中漸漸傳出。 隨著呂雉駕崩的消息傳開,整座長安城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她是真正的攝政十幾年,在長安城的影響力甚至劉邦也不如她。 翌日。 群臣皆身穿朝服,取下所有的裝飾,面色肅穆的向著皇宮匯聚而來。 路上不斷有人向自己派系的領袖打聽著昨晚皇宮之中的事情,然后就得到了洛新受命輔政,而且拿到了生殺大權的消息。 很多人心中頓時就是一凜,心知現在這種高壓的日子可能還要繼續下去。 以皇帝仁慈的性子和對洛新的感情和信任,洛新依舊會掌握大權,他們還是要夾起尾巴做人。 今日應當是朝官來的最齊全的一次,不論是否在朝中任職的,都來到了宮中,他們走進宮中,順著寬闊的廣場向大殿而來,然后一眼就看見了站在臺階最高處的丞相——洛新。 洛新一改往日打扮,穿著齊身的盔甲,腰間佩著鋒利的寶劍,正望著向大殿而來的群臣。 “丞相安好!” “東阿侯安好!” 群臣紛紛向洛新行禮,洛新微微躬身。 “鐺鐺鐺!” 群臣在大殿之中坐定,洛新持著劍走到劉盈身邊,然后面向群臣,臉色一片漠然。 【你的家族出現了一位輔政,他擁有著事實上的攝政地位,這是你的家族第四次正式的攝政,將會記錄在史書上,你的家族的威望再次提升了,你得到了5000氣運點,他的人生軌跡將會被記錄,你的家族政治信譽將會受到他的行為極大影響,將會在家主之外額外計算?!?/br> 姬昭望著這一幕,神情突然有些恍惚,他想起了自己曾經也是這樣持著劍,接受了兄長的遺詔,站在康王的身邊,天下的諸侯都臣服于他。 “大哉邦周!” 姬靈均有些好奇的問道:“老祖,當年的您和文公、宣公,就是這樣總攝國政的嗎?” 姬昭笑道:“是啊,總攝國政,阿新還做不到,但已經相距不遠了,他還有洛陵為他撐腰。 當年阿成才是最難的,家族的底蘊還沒有這么強,洛國也沒有后來那么強勢,他是超越極限,用智慧達成了無數的妥協,才終于得以興盛邦周。 且看阿新如此做吧?!?/br> “大哉銀漢,攝政皇太后賓天!” 群臣噤聲,只有洛新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徹,“太后賓天,功高蓋世,不宣不足以服人心,不贊不足以定天倫,群臣當商議謚號,以彰顯太后功德?!?/br> 謚號! 自古以來能拿到謚號的女子,少之又少,但是以呂雉的功績,拿到謚號當然是應有之意。最好的謚號當然就是文武,宣這個謚號從宣公開始是僅次于文武的。 武肯定是不合適的,那就是文,或者宣了,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文宣雖尊,但卻不合適太后。 天上有日月同輝,地上同樣應當有二圣,太祖高皇帝謚號為高,太后同樣應當謚號為高,稱‘高皇后’。 眾卿以為如何?” 以為如何? 你都這么說了,我們還能說什么? 況且呂雉這些年的所作所為,的確是一代圣君,群臣紛紛道:“丞相所言極是,當為太后上謚號‘高’,以彰顯太后功德?!?/br> 這是洛新對朝臣服從性的測試,他要看看在太后崩后,這些朝臣是否心中起了其他的想法,目前看來還是沒問題的,然后他又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太后崩逝,應當以何禮下葬,葬于何處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