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這不僅僅是稱呼上的變化,它還深刻的影響了中國古代王朝權力制度的構建?!豆糯醭F族制度分析》 第277章 帝崩 漢十二年。 英布終究還是沒能扛住心里的那根弦,選擇了謀反,他不愿意去王位,又不了解劉邦的為人,看不清天下的局勢,自信于自己的武力,無數因素之下,他選擇了悍然起兵。 長安城,長樂宮。 加急傳來的戰報并沒有讓這座帝國的中樞有半分緊張的感覺,宮殿的主人甚至只想笑。 英布的確是一員悍將,但也僅僅是一員悍將,就算他身體不好,但大將軍韓信還在,英布翻不了天。 就像是一只螞蟻在耀武揚威,張牙舞爪,對一個人說,我將會殺死你,誰會在意呢? 劉邦最終還是決定要自己親自掛帥出征,這世上已經存在了一個洛陵,不應該再多出一個大將軍韓信了。 大漢是劉氏的江山,應該由劉氏的皇帝去平定它,而不是始終假以外力。 在決定掛帥出征時,他向群臣說道:“英布受到了朕的恩惠啊,卻不知道感恩,他裹挾了大漢的臣民,不遵守忠誠的品德,竟想要謀逆,這樣的事情有第一次,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了。 朕是大漢的皇帝,諸夏的天子,遵奉上天的旨意,執行上天的懲罰,現在是不得不討伐他的時候了?!?/br> 洛亦有些擔心的說道:“陛下,您的身體……請讓亦陪您南征吧?!?/br> 劉邦稍微咳嗽了兩聲,輕聲笑道:“好,那子玉就陪著朕南征吧,有你為朕查缺補漏,英布怎么可能不失敗呢?” 說著又轉身望向隨著他建立大漢的將軍們,“拿起你們的武器,看看是否還鋒利,騎上你們的戰馬,看看是否還勇武,隨著朕一起出征,要奮發努力啊,朕會給你們獎賞?!?/br>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劉邦的衰老和虛弱,就像是山上的猛虎,漸漸褪去了自己的爪牙,但依舊不是任何人所能夠欺侮的。 “我們忠誠您,跟隨著您去平定英布的叛亂?!?/br> 劉邦從長安城帶了三萬人前往淮南,又讓他的兄長,楚王率領著軍隊作為輔兵,配合著中央作戰,號稱五十萬。 大軍行進之中,劉邦對洛亦說道:“子玉你知道,朕的身體恐怕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了。 平定英布之后,大漢朝幾內就沒有異姓王了,想必天下足以安穩。 太子有那么多人的輔佐,呂雉……” 說到自己的發妻,劉邦沉吟了一下才說道:“呂雉是有能力的,有她在,天下不會亂,至于功臣,一定會斗起來。 我所擔心的,只有如意?!?/br> 洛亦心中微嘆,無論是誰,老了之后都會有些不一樣,大多數君主都會在年老之后變得昏庸。 還有一些君主妄圖求取長生,做出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劉邦這個人很是灑脫,在這方面倒是沒有糾結,但是他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了劉如意身上,甚至還動過廢太子的念頭。 最終被姬姜聯盟龐大的實力,和功臣集團的不支持打壓了下去,他現在只想保住劉如意的命,讓他富貴榮華的過完一生。 “陛下,您請說,臣在這里聽著?!?/br> 洛亦作出洗耳恭聽狀,劉邦沉吟道:“你是朕信任的人,趙國富裕,位居中原,朕想要封如意為趙王,不知可不可行?” 洛亦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淡淡道:“您知道,這是不行的,趙國太過重要,擔負著北方防線的重任,權力很大,封給皇子就像是讓小孩子懷中抱著黃金經過紛鬧的集市,這不是您對他的愛護,而是損害?!?/br> 趙王的重要性之大是難以想象的,劉如意他把握不住,待在那個位置上,只能是一塊待宰的肥rou。 劉邦喟然嘆道:“子玉,朕擁有四海,但是想要封給自己兒子一塊富裕的封地都做不到,這是很失敗的?!?/br> 洛亦這次反而拱了拱手道:“臣認為這正是陛下的英明之處,您不是不能封皇子為趙王,但是您具有長遠的眼光,所以不那么做而已?!?/br> 劉邦稍微釋懷了一點,又問道:“若是封為韓王呢?” 洛亦沉吟思索了一下,韓國不強,從立國開始就一直都是邊緣性的諸侯國,現在封給劉如意,也不會引起皇后過高的警惕,他再次思索了一遍有關于韓國的得失,確認韓王對長安沒有威脅,這才點點頭道:“韓王可以?!?/br> 劉邦又說到:“子玉,我想讓你擔任韓國相?!?/br> 洛亦早就料到了這件事,劉邦不是為了真的讓洛亦輔佐劉如意,而是想要讓洛亦保住劉如意的命,劉邦身邊眾人之中,有能力又愿意做這件事兒的人并不多。 尤其是因為洛新的關系,呂雉對待洛亦還是很親善的,如果洛亦做了韓國相,呂雉大概率不會對失去威脅的劉如意動手。 君臣二人沒再說話,一切盡在不言中,沒有絲毫波折的得到了洛亦的同意,劉邦一下子干勁十足起來。 縱觀劉邦平定異姓王的過程,速度都極快,尤其是當初平定燕王,僅僅三個月就拿下了燕國全境。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因為燕王本就不是雄主,又不擅長軍事,所以速敗很正常。 淮南王英布不一樣,不論是滅秦,還是大戰項羽,他都是立下了極多功勞的。 整個劉邦集團之中,能穩穩拿捏他的統帥,只有劉邦和韓信,其他人諸如樊噲等人,都不是一樣級別的。 然后局勢的發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英布失敗的速度之快,甚至比起燕王還要不如,僅僅是戰場之上一場正常的失敗,整個淮南國竟然都一觸即潰。 英布想要聚攏士卒,但卻失敗了,直到他被俘虜,還是不敢置信。 見到劉邦之后,面對劉邦的喝問,英布卻傲然道:“陛下,臣的確是造反了,但這難道是臣的過錯嗎? 您是卓絕的統帥,臣自忖不是您的對手,長安城中還有淮陰侯韓信,更是遠遠勝過臣。 臣聽聞可以賺到百金的人,不能去買千金的寶馬。 熟讀詩書的人不可以去做胥吏。 臣不是天下最強的統帥,難道敢于造反嗎? 您難道不能體察臣的心思嗎?” 話中的意思很明顯,我知道我不是你的對手,但是卻不得不造反。 這就是指責劉邦,都是你非要逼我,這不是我的過錯。 洛亦搖搖頭,英布的政治頭腦簡直和項羽一個水平,天下大勢,浩浩湯湯,他這樣的人只能被碾壓而過。 劉邦倒是沒生氣,饒有趣味的問道:“英布,聽你話中的意思是,你認為自己雖然造反,但是過錯卻不在于你,那你說說看,到底是誰的錯呢?” 英布剛想說出就是劉邦,然后就見到了劉邦眼底的寒光,立即住了嘴,他想起了燕王的舊事,今天自己若是再指責劉邦,恐怕就連燕王的待遇也得不到了。 見到英布訕訕的不說話,劉邦這才滿意的笑道:“看來淮南王還是知道自己的過錯。 有了過錯如果不懲罰,那么功績就無法得到彰顯,造反者死,英布,你認同嗎?” 造反者死! 這是鐵律。 這是非常合理的,畢竟一旦造反成功所得到的利益是巨大的,那么失敗的懲罰同樣是酷烈的,這就是公平。 英布忍不住抖了一下,雖然造反的時候就想好了今天的事情,但是真正面對死亡,他還是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淡定,聲音忍不住顫抖起來,“認……認同?!?/br> 劉邦抽出隨身的利劍,輕輕比劃著,輕描淡寫的說道:“你的家眷朕都不會殺,和燕王的家眷一樣,通通送到嶺南去,若是依照律法,淮南國中恐怕有數千人都要因為你而死了。 這些人全部前往嶺南,建立一個城鎮,朕很期待,這些前往嶺南的罪民有回到中原的那一天?!?/br> 英布叩謝劉邦恩典,然后被拖下去,劉邦嘆息道:“何必呢,若是他學長沙王,是不會有今日的,大漢的社稷穩如泰山,朕不擔心他做什么?!?/br> 洛亦知道劉邦說的是實話,劉邦只是想要鏟除異姓王,但是有呂雉和韓信在,他只是想要除國而已,并不擔心這些異姓王本身的能力會威脅漢王朝的存在。 漢軍開始返回,開始速度還比較慢,但是很快就開始飛速的趕路,因為劉邦突然病重,必須立刻回到長安城安排后續的事宜。 不論是劉如意的封王,還是劉盈的繼位,以及他駕崩之后的權位分配都要他親自決定。 在這種強大的求生欲望之下,劉邦一直撐著一口氣,趕回了長安城,這時皇帝病重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整座長安城瞬間掀起了一陣陣的暗涌。 回到長安城短短七日,劉邦就再也撐不住身體,匆匆將最后的一些事情做完,趕走了妄圖給他治病的醫師,在哈哈大笑之中與世長辭。 漢十三年的開頭,一位從布衣提劍而起的帝王就這樣與世長辭,留下了一個統一的帝國。 ———— 高祖起于布衣,提三尺之劍,誅滅暴秦,以立社稷,揮劍東出,三載之間,敗楚于郢,遂海內為一。 四年之中,即成帝業,三皇以來,縱五帝三王,未有若此易者,此非受命于天,焉能若此?——《史記·高祖本紀》 第278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 長安城外,一輛馬車緩緩駛來,駕車的馬夫不著急,車上的人同樣不急,手中翻看著書,默默讀著。 然后有數十位騎士從城中奔出,直直的向馬車而來,這些人身著上好的盔甲,一看就是漢帝的禁軍,奔到馬車旁之后,紛紛下馬,為首之人朗聲道:“公子,微臣奉皇太后之命,接您進宮?!?/br> 車上自然便是洛新,他微微挑起車簾,望著眼前的長安城,有些感慨的說道:“長安,長安,好久不見?!?/br> 未央宮。 呂雉望著眼前的洛新,依舊是舊年模樣,眼中有光,氣質颯然,這些年游歷天下,更是填上了一份縹緲之意。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恰如其言。 “公子,好久不見?!?/br> 呂雉有些緊張的望著洛新,就像是少女時期一樣,她忍不住摸摸眼角,想著那一兩道皺紋應該遮住了吧,“您真是風采依舊,歲月仿佛沒有在您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跡,妾身卻已經老了?!?/br> 這就是情人眼中出西施了,洛新又不是西施和姬靈均那樣的神異的紅顏不老之人,怎么會一點變化都沒有呢? 雖然魅力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更加高了,但變化還是明顯的。 而且呂雉并不老,她嫁給劉邦不過是十幾年,剛剛三十多歲的婦人怎么會老呢? “太后?!?/br> 洛新正要說話,卻直接被呂雉打斷,“公子,請喚妾身娥姁,您為何這么生分呢?” 洛新張了張嘴,抬頭望了望大殿的穹頂,然后直直的看向呂雉,悠悠道:“娥姁,這么多年過去了,你還是這樣,沒有變?!?/br> 呂雉一愣,然后展顏笑道:“妾身的變化很大,但對您自然是沒有變的,當年您立下大功,先帝卻… 現在您回來了,妾身要將您所應該得到的,全部補償給您?!?/br> 洛新將坐席上的美酒一口飲下,灑然一笑,“功名利祿,皆是塵土?!?/br> 呂雉從主位上走來,侍候的侍女紛紛退下,她走到洛新身邊坐下,兩人之間隔著一拳的距離,這是兩人之間的默契。 你不說,我也不說,君子之交。 呂雉伸手取過酒器為洛新斟酒,柔聲道:“公子,還請飲酒?!?/br> 洛新接過,只覺香氣撲鼻,不禁心中一緊,握著酒杯的手掌微微用力,就聽見呂雉柔聲細語道:“公子,您是天上的人物,卻因為妾身要踏入這渾濁之地。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