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節
韓信連忙說道:“大王在滎陽拖住了項羽,才有信的這一番功績,信實在是不敢居功?!?/br> 韓信說完就望向了洛采,這番話是洛采在他攻破西魏國的時候教給他的,沒想到劉邦真的說出了要重重賞賜的這番話。 洛采微微眨眼,韓信就被劉邦擁著坐在了主位之側,韓信這才如夢初醒的問道:“大王,您突然來到信營中,可是有什么要事嗎?” 劉邦可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直接就說道:“子穆,項羽實在是強悍,寡人堅守近一年,最終還是在滎陽兵敗。 但是寡人不屈服,就是要與項羽死戰,在滎陽之西還有無數的重鎮,寡人倒是要看看項羽能不能一座座攻克。 但是問題是手中實在是沒有能戰的精銳,所以想要向子穆你調兵,你有非凡的才能,這一群新兵不過數月就練成了精銳。 想必之后同樣如此,思來想去,只有子穆你能助寡人再起了?!?/br> 韓信沉默了,雖然我的確是練兵快,但依舊是有極限的,在準備攻趙的階段,突然將大部精銳都抽調走,那就要用新兵來攻趙了,韓信感覺有點壓力了。 不過若是能用這些精銳拖住項羽,給予他發育的時間,那這些代價就是值得的。 尤其是劉邦重用他,對他有恩,應當報答,想到這里,韓信當即說道:“大王,韓信不過一介布衣,您卻以大將軍之位許之,若是信不報答您的恩情,恐怕天理難容了。 現在營中有十萬大軍,您帶八萬人馬走,臣帶著兩萬人,從西魏招納新兵,然后就直奔趙地。 等到臣拿下趙地,表里山河的晉地就全在您的掌握之中了,擁有關中和晉地,縱然是項羽也不可能是您的對手了?!?/br> 劉邦聞言心中竟然罕見的閃過了一絲愧疚,覺得自己這么欺負老實人是不是不好,韓信這個人的確是知恩圖報。 不過他極強的心理素質很快就抹掉了這一絲愧疚,心中想著,日后封賞的時候,定然要將韓信放在功臣榜的前列。 等到劉邦離去,韓信才覺得有些不對勁,后知后覺的問道:“采娘,我怎么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啊?!?/br> 洛采覺得韓信這種傻傻的狀態挺好的,君王就喜歡他這樣的,沒有威脅,有了今日自己的震懾,想必射向韓信的暗箭會少一些。 于是輕聲笑道:“良人不要想太多,你此番襄助漢王,這是不遜色于滅魏的大功,甚至你今日表現出來的忠心,比你打敗了魏國還要重要。 若是你能滅亡趙代,甚至擊敗項羽,天下史官出洛氏,在史書上你會被大書特書,遠遠比過去的所有將帥都會被后世銘記。 你會有無數響當當的稱號,神、圣、仙這些字眼都會落在你的身上,你會是天下第一,千萬年后人們依舊記得你?!?/br> 這一番話說的韓信熱血沸騰,他相信洛采的話,筆桿子就握在洛氏的手中,他現在恨不得立刻就率領軍隊沖到到趙地,將項羽分封的趙王干趴下。 洛采望著眼前的韓信,戰場之上縱橫無敵的戰神,卻是一個這么容易就被鼓動的傻小子,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 翌日。 韓信望著空空蕩蕩的軍營,卻依舊是意氣風發,不過是重頭來過而已,趙代二王,等死吧。 第260章 兵仙,楚漢! 等到劉邦率領著大軍返回,才知道齊王按著國內貴族打,又從后面截斷了項羽的糧道,氣的項羽只能先去打齊王,剛剛攻下的滎陽微微空虛。 這一下劉邦就來勁了,打不過項羽還打不過你們嗎? 再加上韓信調教出來的士卒實在是好用,項羽費了大半年才攻下的滎陽城,竟然被劉邦短短月余就再次攻下,這座重鎮再次回到了劉邦手中。 項羽來到齊地輕而易舉的打敗了齊王的軍隊,然后齊王再次往大城之中一縮,死不投降。 項羽無奈的發現自己打了無數的勝仗,但是地盤實力一點都沒有增長,反而兵丁不斷的折損。 由于一直在贏,所以不是那種突然大量的傷亡,但是一場場戰斗還是讓士卒一點點減少。 項羽有些迷茫了,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打仗能贏,為什么得不到天下? 洛亦聯絡完諸侯之后回到劉邦身邊,就得知了之前劉邦前往韓信軍中之事,這讓他有些無奈。 劉邦這個人大事上一向不掉鏈子,但是有時候做事還是一副當年的流氓習性,這種事情做的多了,會導致君臣之間離心離德,尤其是韓信這種比較知恩的人,又不是沒有其他的辦法,非要這么做。 洛亦有些慶幸的想道,幸好有阿采在韓信身邊,這時的韓信正帶著他剛剛從魏地招來的僅僅訓練了一個多月的新兵往趙地而去。 三晉之地,表里山河,尤其是趙地,那是真正的山河形勝,在戰國末期還能力拒強秦,趙國的實力可見一斑。 韓信最是喜歡這種復雜的地形,這代表著他有無數的發揮余地,雖然他最擅長是統兵,但是身為謀戰派的巔峰人物,他的謀略同樣是絕頂。 進入趙國境內,洛采便直接問道:“良人,趙國強橫,不是魏國所能相比,你有什么計策?” 韓信笑道:“昔年的魏武卒,縱橫天下無敵,但是卻屢次敗于諸侯之手,這是因為統帥魏武卒失去了吳起。 白起昔年攻擊楚國,到了鄢城不能向前,數十萬的大軍不能攻克,最后使用水攻,輕而易舉的攻破了鄢城。 這就是人力不若山河,刀鋒不若水火的道理。 在趙國這樣的形勝之地,戰爭的勝負在于統帥,而不在于士卒,大王六十萬大軍,半日即被項羽攻破。 趙王是個只會訥訥的老蠢貨,即便趙國有數萬能戰之兵,在他的統帥之下,也是形同虛設。 他們畏懼信的聲名,定然不敢來犯。 但趙王心中是想要擊敗信而聲名大振的,只要放出消息,言稱這數萬大軍不過五六千能戰之兵,趙王一定會傾巢而出。 那時就是他的死期了?!?/br> 洛采見到韓信思路極其清晰,明白韓信做了萬全的準備,很明顯早就派遣細作前往趙國之中,將趙國的局勢摸得透透的。 卻說趙國君臣聽聞韓信率軍來攻,瞬間就是一片雞飛狗跳,韓信在天下諸侯之間早就聲名鵲起了。 趙王有些驚恐的問道:“韓信天下名將,未嘗敗績,現在率領十萬大軍來攻,該要怎么抵擋?” 趙國成安君當即出列道:“大王不必驚慌,韓信這十萬大軍不過是虛言,前些時日探子前來報,漢王劉邦從韓信營中帶走了大批兵馬抵擋霸王。 現在韓信營中能戰之兵不過五六千,其余的都是不足為慮的新兵,而且根本就不可能有十萬?!?/br> 成安君這話一出,殿中氣氛瞬間回暖,十萬大軍打不過,但是幾千人也敢來趙國挑釁? 你又不是楚霸王那種可以手刃數百人的絕世猛將! 趙王朗聲笑道:“寡人曾經聽成安君言,這世上并沒有什么以弱勝強的戰爭。 以弱勝強實際上是用自己最強的攻擊對方最弱的,弱小的被攻擊就會潰散,潰散之后整支軍隊都是變成弱軍,這就是以弱勝強的道理。 現在韓信軍中不過五六千能戰之兵,寡人卻有五萬能戰之兵,這是韓信所不能及的,難道韓信還能得到勝利嗎? 傳寡人的命令,聯絡代王,迎擊韓信,擊敗韓信之后就收復魏地,寡人要為霸王送上一份大禮?!?/br> 成安君是殿中最知道兵事的,他同樣不認為韓信有勝利的可能,實力差距大到這種程度,想要創造奇跡,必須要讓項羽那種兵形勢派前來,直接一波莽上去,戰術打爆戰略那才有可能。 韓信雖然是名將,但同為兵權謀派,成安君不認為自己拿著這么大的優勢還能輸。 若是前趙國名將李牧知道他的想法,一定會反手為他掏出一個趙國祖傳的昏庸趙王來,然后定睛一看,原來成安君自己就有,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本不用他給。 韓信得到細作消息得知了趙王的動向,大聲笑道:“果然如吾所料?!?/br> 于是開始布置各種埋伏和計策,韓信手中有兩萬之前在魏國連出的半年老兵,還有三萬新兵,這些人打項羽自然是不夠的,估計還沒等他使用計策,項羽一個沖鋒就沒了,但是打趙王實在是綽綽有余。 如果不是為了擴大戰果,一戰定趙代,韓信根本就不這么費勁,他有把握用手中的兩萬人直接正面硬碰硬把趙代軍打崩?!胺驊?,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br> “置之死地而后生?!?/br> “項羽沉舟破釜,克定秦軍?!?/br>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亦有大勇氣?!?/br> “不潰,不散,不驚,不畏,不懼,有此五者,即可向死而生?!?/br> 韓信輕聲呢喃著這些先賢所留下的一字字一句句,什么是天縱之才,即便不是兵書,韓信照樣能從中找出將兵的方法。 他深刻的明白統帥軍隊就是統帥士卒之心,這是他最擅長的,所以他能統率軍隊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將領,而不會崩潰。 趙代軍和漢軍廝殺起來了,趙代軍占據了表面的優勢,但是韓信已經開始截斷趙代軍糧草,二十萬的軍隊需要的糧草實在是太多,只要燒掉一兩處,整支軍隊的糧草都會削減。 同時不斷的派出疑軍,佯裝漢軍有數十萬人,打擊趙代軍的士氣,迷惑趙代軍的認知,即便是趙王通報全軍漢軍只有幾千人。 但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趙代軍當然相信自己見到的,趙王的通報反而更加影響士氣。 同時一步步誘惑趙代軍進入早就布置好的包圍圈。 成安君雖然沒有看出韓信的計策是想要殲滅趙代軍,但是趙代軍糧草不濟,直接進攻是不穩妥的。 但趙王不聽成安君的獻策,兀自說道:“漢軍軍力不足,只要逼到水邊,以我軍之力旦夕可破,那時自然可以歸國,難道還需要糧草嗎?” 于是再次鼓動趙代軍進攻,到了這一步,韓信明白只要漢軍堅守,趙代軍就要不戰自潰了。 但是他當然不會靜靜等待,曉諭全軍,“趙代軍糧草匱乏,所以急攻我軍,后面就是大河,堅守即生,不守則死?!?/br> 韓信善于治軍,一路走來又從無敗績,于是漢軍士氣旺盛,韓信又命樊噲等人率領三千精銳待命。 趙王一見韓信列水而戰,哈哈大笑:“真是沒想到韓信竟然是徒有虛名之輩,列水而戰,漢軍定然驚恐,這是上天賜予寡人的勝利啊?!?/br> 于是再次擂鼓,卻沒想到漢軍奮勇當先,趙代軍陣型有些混亂,雙方激烈的廝殺在一起,樊噲等人率領著精銳直接插入趙代軍之中,四方又有無數帶著漢軍旗幟的軍隊冒出來,哪里是趙王說的幾千人,明明就是數萬人! 狹路相逢勇者勝,趙代軍被漢軍震天的呼喊聲所震懾,背水精銳士氣更盛,不顧傷亡向前沖鋒,趙代軍猶疑的前軍終于陷入了崩潰之中,四散逃開,這些人想要回到軍營之中,卻發現早就插滿了漢軍的旗幟。 糧倉之中燃起的大火成了擊垮所有人的最后稻草,趙代軍要么伏地請降,要么死在四散奔逃的踐踏之中。 韓信當然沒有燒掉糧草,那不過是一個障眼法,沒有人會在這種情況之下仔細辨別。 趙王直接被殺,代王膝行到了韓信面前,口稱:“上將軍,小王有罪?!?/br> 韓信心情激蕩,直接讓人把代王拖下去,“采娘,接下來就是燕國了?!?/br> 洛采輕聲道:“恐怕燕國不需要打了,只要良人一封勸降信,燕王就會來降?!?/br> 韓信笑道:“正合我意,現在先收取趙國和代國的兵員城池,此戰過后怕是能有三十萬大軍。 拿下燕國,就能和齊王一起南下攻擊楚國,采娘,這天下就要安定了,安定那日,信就可以到昭城向大兄求親了?!?/br> 洛采倒是沒有什么害羞了。 她只是微微感慨道,是啊,就要安定了。 短短不足兩年,連破魏、趙、代,又北向迫燕,實在是過于驚世駭俗,任誰也想不到,兩千里的土地,百多城池,幾十萬大軍,竟然一敗涂地到這種地步。 ———— 信拜漢將,西向亡秦,兵敗蒙恬、暗破武關、攻滅藍田,秦廷遂亡,及至楚漢,受命為將,三載之間,克定三秦,計滅西魏,亡趙禽代,恩威降燕,此所謂功無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至項羽,連百萬之眾,合而圍之,如臂使指,退而不散,敗而不潰,項羽神勇,徒呼奈何,困于羅網,終不得出,高祖遂有天下。 信之用兵,如仙若神,無跡可尋,兵書之策,信手拈來,四載之間,即定天下,無不勝者,無不克者,古之名將,雖呂孫吳白,不可勝也,時人曰:此國士無雙,豈人力乎?實乃天授哉!——《史記·淮陰侯世家》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