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節
直到劉邦破入關中,項羽徹底將劉邦作為了對手,后續就是拆劉邦的關中,但為了封劉邦的口,還是給了巴蜀和漢中。 項羽最擔心劉邦到時候問他:“項王,當初你我約為兄弟,你就是這么對待兄弟的嗎?” 那樣實在是太丟先祖的臉了,若不是為了天子之位的穩固,以項氏八百年的榮耀,項羽是絕對不愿意對劉邦這樣的大功之臣,而且還是和他約為兄弟的人,做出這種類似于背信的事情。 得知劉季破城之后,項羽知道項氏肯定要被報復,但是他最關注的就是劉季,若是劉季對項氏下手,那項羽心中就再也沒有一絲負擔了。 項氏族人想了想哽咽道:“漢王的軍隊倒是沒做什么,只是進入王宮之中搬走了財寶,沒有在城中劫掠,也沒有對族人報復。 基本上是諸侯的軍隊在劫掠普通的楚人,若是不反抗還好,若是反抗直接就會被殺死,為了保護小王子,好多族人都死在了城中?!?/br> 劉邦本來不想控制秦人的,畢竟秦人對楚人心中有怨氣,發泄出來才好。 但是洛亦勸說道:“大王,有些事情一旦做了,人的底線就會破掉,之后就會愈發的肆無忌憚。 您現在只是縱容士卒劫掠,若是下一次不允許他們劫掠,他們就會不滿,等到下次他們要殺人劫掠的時候,您要不要管呢? 而且現在秦人一時發泄,等到回過神來,就會發現,您是和項王一樣的人,這對您未來是沒有好處的?!?/br> 劉邦回想起自己當初第一次踹開寡婦門的時候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后來讓寡婦生孩子也不覺得有什么了。 他知道洛亦說的對。 但是秦人千里迢迢來到楚國,沒有好處是不利于團結的。 最終劉邦豪氣的下了決定,“寡人要將楚國王宮之中的金銀珠玉,和無數的銅錢,都賞賜給立下功勛的士卒們,這是他們應得的?!?/br> 這一招下去,秦人士卒對劉邦更是好感倍增,打了這么多年仗,什么時候見過這么慷慨的賞賜? 項羽聽到漢軍沒有劫掠,心中有些慶幸,聽到城中的項氏族人被屠戮,心中則充滿了后怕。 幸虧大多數的項氏子弟都在江東姑蘇老家,沒有在項郢,否則定然是死傷慘重。 想著那些可能慘死的項氏子弟和楚人,從后怕之中緩過來的項羽瞬間怒發沖冠,恨聲道:“一群腐朽的早就該死去的貴族,這次若是不能殺光你們,我有何面目去見叔父、祖父和項氏的歷代先祖! 立刻回項郢,寡人要讓這些蟲豸血債血償?!?/br> “血債血償!” 楚軍發出震天的怒吼聲,項羽哈哈大笑,這就是楚人,隨著他滅秦的楚人,戰馬和戰車轟鳴的聲音響徹楚國的大地。兩萬步兵保護著虞姬和項羽的兒子,剩下的士卒則騎著馬,要么駕駛著戰車全速往項郢城趕去。 項羽知道進攻楚地的軍隊有六十萬,但是他毫不畏懼,對他來說人數越多破綻就越多。 項郢城實在是太富有了,整個秦國的財富幾乎一半都在這里,諸侯們搶的不亦樂乎,望著這幅場景,洛亦的臉色很是難看,張良同樣如此。 兩人在王宮廊柱之下碰面,同為智者的直覺,立刻就知道對方在擔憂什么,“子玉,徒呼奈何啊,就連我也勸不動大王了,財帛實在是過于動人心?!?/br> 韓王雖然是韓國公室貴胄,但是在秦朝的時候過的實在是太慘了,這導致他有些過于愛財,現在見到這些金銀財寶自然是不愿意放過,雖然他對于張良言聽計從,但是邊聽邊繼續拿,根本就不起效果。 洛亦則是對自己沒有料到這幅景象有些失望,嘆息道:“若是大兄陵在這里定然不會犯下這么大的錯誤。 早知道就該先前整肅諸侯,現在已經失去了這個機會了,若是項羽現在來攻,憑借現在的諸侯軍隊難道能夠抵擋嗎? 唉。 我實在是憂慮,現在要去勸諫漢王,趕緊離開這里?!?/br> 張良臉色微變,劉邦要是走了,聯軍的主心骨就徹底沒了,但他轉念一想,沉吟道:“子玉。 漢王不會答應的,這里有六十萬的大軍,十幾位諸侯,是天下最強的一股力量,只要能夠擊敗項王,漢王就是新的天下共主。 他甚至能夠在楚人的都城之中踩著楚人的王加冕,這天下難道有人能夠抵擋住這樣的誘惑嗎? 良雖然和漢王相交不深,但他表面上是個混混,實際上卻是世間少見的真正的英雄豪杰。 這樣的豪杰從來不會未戰先怯,他一定會和項王一戰,這是他的驕傲,您要無功而返了?!?/br> “唉!” 洛亦微微嘆了口氣,他知道張良說的對,劉邦不是那種未戰先怯的人,若是實力不如人,劉邦當然會聽勸,之后再殺回來,但是現在占據優勢的是劉邦! 六十萬的大軍! 當年王翦滅楚就是帶了這么多的軍隊,而且王翦的那六十萬大部分都是農夫,從質量上遠遠不如現在項郢城內外的軍隊。 這些軍隊可都是跟著諸侯們經歷過多年戰爭的,其中很多都是精銳老兵,一旦披上甲就是強軍?!?/br> 洛亦還是決定去試試,這個世上很多事情都不能想當然,縱然是最有才情智慧的人也不可能事事都探究到人的內心深處。 萬一劉邦經歷了什么,恰好心中比較軟弱,或者有什么急著要離開的事情呢? 回到劉邦身邊之后,洛亦就開門見山的說道:“大王,從進入項郢城以來,漢軍在您的慷慨和約束之下可以維持平穩,但是諸侯軍卻亂象橫生,甚至就連駐扎在城外的軍隊都有些混亂。 臣實在是憂慮啊。 諸侯軍這樣的軍隊若是突然遇到項羽來攻擊,難道除了失敗還會有其他的結局嗎? 戰場之上最可怕的就是潰兵,若是諸侯的軍隊都潰敗了,難道漢軍還能夠獨善其身嗎? 大王,臣聽說挑選盟友就像是挑選臂膀,若是盟友有力,您就會愈發的有力,若是盟友綿軟不堪,您就沒有力量,現在您的盟友不僅僅沒有力量,甚至還反過來會對您造成損壞。 臣以為,應當立刻離開這里,先等這些盟友神智清醒一些再說?!?/br> 劉邦聞言一直笑著,但是等到洛亦說完,卻徑直說道:“子玉,你說的或許有道理。 但現在項郢城內外有六十萬的軍隊,若是率領著這么多的軍隊,季都不敢和項羽一戰,那還不如守著關中的要塞,再也不要東出了。 這世上的事情,就像是劃著船逆著河流而走,不是前進就是后退,現在季就是這樣,這可能是季此生距離天下共主最近的一次,而且這是季擁有的力量最大的一次。 整整六十萬大軍??! 若是現在退卻,之后去哪里找到這么多的軍隊,沒有這么多的軍隊,怎么能擊敗項羽呢? 而且戰爭是這個世上最不確定的事情,季不一定會輸,項王在邯鄲之戰能勝,是因為有洛公輔佐他,而且還有諸侯襄助他,現在只剩下他自己了。 六十萬對三五萬,難道季會輸嗎?” 第255章 洛新見洛陵 洛亦走出賬外,微微嘆了口氣,爭奪天下的過程,最關鍵的就是一次次的選擇,總是能夠選對的那個人就能夠得到天下。 很多選擇是沒有高低上下的,只有等結果出來才知道對不對,就像現在的劉邦一樣,撤退的確是很穩妥,至少保住漢軍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劉邦選擇了和項羽大戰,若是勝了,他自然就是天命之子,史書上會記載他關鍵時刻頂住壓力,放命一搏,最終得到了天下。 無數人會從結果反推劉邦的種種英明布置,證明這場戰爭勝利的必然性。 項羽就會成為一個自不量力的反面人物,若是劉邦再嘲諷幾句志大才疏,色厲內荏,就能把項羽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但只有洛亦這些當事人才明白,戰爭從來不是紙面上的數據羅列,意外實在是太多了。 若是劉邦占據優勢還敗了,他自己就會成為歷史上驕傲自大,稍有勝利就沾沾自喜的典型。 “大王啊,希望你的選擇是對的?!?/br> 洛亦心中暗自想著,然后再次到了韓信營中,洛采見到洛亦臉色,便說道:“兄長。 看來漢王是沒有同意您的建議了,倒也正常,漢王本就是個有志氣的人。 這一路又過于順遂,滋生了驕縱之氣,他一定是想要一鼓作氣問鼎天子的寶座了。 但采從未聽說過有人驕縱之氣橫生,又不做萬全的準備而能勝利的,恐怕漢王要敗了?!?/br> 洛亦贊同道:“若是漢王有子穆統兵之能,我就不擔心了,但是如今的聯軍局勢之紛亂,實在是超出了我們的掌控。 俗話說,未慮勝,先慮敗,若是敗了該怎么辦?” 韓信聞言立刻道:“若是敗了,第一要務就是盡可能的保住信手中的軍隊,只要還有這些士兵在,就能快速的收攏潰卒。 至于大王的安危,就要兄長您多cao心,現在所能做的也就是這樣?!?/br> …… 卻說洛新將呂雉送到劉邦軍中,然后就晝夜兼程直奔昭城而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昭城再次變得熱鬧起來,在這座城池之中居住著近萬的公族。 隨著邦周毀滅,宗法分封的崩潰,已經快要完成的姓氏合流。 洛氏同樣不再執行嚴格的庶子改氏、三代改氏、女子冠姓等規定。 但是嫡系子弟依舊需要翼護,之前是公族在翼護公室,現在需要非嫡系翼護嫡系,那么之前那種動輒改氏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這些公族是洛陵從眾多的公族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基本上都是數代以內的近支,而且曾經為公室立下功勛。 洛陵準備推算一個吉利的時間,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素王的儀式,向天下宣告這個消息。 這樣的舉動不可避免的會讓氏洛的人數膨脹起來,但因為素王的原因,洛氏不可能放任“洛”這個氏徹底失去神圣性。 嫡系子弟有祖宗保佑不需要太擔心,但是失去圣痕之后,就需要嚴格關注。 一旦有敗壞家風的傾向,立刻就要用最嚴厲的方法懲罰,同時剝奪他的氏,從族譜之中移出。 出于同樣的原因,姓氏的問題只是放寬到了庶子同氏,洛氏嫡系基本上不會額外納妾。 畢竟就連正妻還等著家族分配,讓他們自己去納妾實在是太難了,這些妾基本上都是媵妾,生下的孩子則作為嫡系的臂助,比如橋云就是這種角色。 當然,家族愿意給他們自由,只要向家族提出,家族一向允許他們自謀生路。 洛陵甚至考慮過隨著時間推移,洛氏的人口一定會越來越多。 畢竟一個要傳承千年萬年的家族,到時候會有多少人,誰都說不清,尤其是越往后增長速度就會越快。 尤其是有的人實在是太能生,所以之后還是要給一些血緣過于偏遠的族人改氏,依舊是由家主賜氏,根據這一脈曾經獲得過的榮耀賜氏。 比如做過太尉,就可以用“太尉”或“尉”為氏,比如封了侯,就可以用封地的一個字,或兩個字為氏。 不出仕的嫡系會生活在這里以及洛村,這里會變成一個家族的祭祀之地。 “公子安好!”洛新走進城中之后,徹底卸下了所有的偽裝,路過的族人紛紛招呼著他,這種環境讓他覺得整座城都散發著香甜的味道,這就是家的味道。 他笑著一一回應,然后直奔洛宮而去,那是一座規制很高的宮殿,基本上是天子之下第一等,雖然名為公爵,但是各方面甚至是要超過諸侯王的。 洛新剛剛走到宮殿之前,就見到一個老人正在等著自己,洛新見狀連忙跑過去,“橋云祖父,您怎么出來了?” 正是橋云,洛氏之中極其少見的長壽之人,從武公時代一直到現在,他都是家主的輔佐,在諸家公族之中有赫赫威名。 橋云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能一箭射殺白起的絕世箭神,他真的很老了,但是笑起來依舊暢快,朗聲道:“公子您回到昭城,我怎么能不來見見您呢?畢竟我很老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到天上去面見素王?!?/br> 兩人快步走進宮殿旁邊的靜室之中,推開屋門,洛新終于再次見到了自己的大兄。 洛陵穿戴的很是整齊,端端正正的坐在桌案旁,桌子上有一個香爐,一支檀香正在其中緩緩的燃燒著,他依舊是那么清俊,眼神之中有無盡的星辰,囊括著宇宙,似乎只要他看你一眼,就知道你的心中在想什么。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