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韓信聞言一愣,王侯將相才有資格報答眼前這位小娘子? 這到底是哪一家的貴女? 即便是始皇帝的公主也不敢說出這樣狂妄的話啊。 韓信的表情讓洛采感覺很有趣,這次出來的每一件事都讓她覺得很有趣,嘻嘻笑道:“認為我在說大話? 若是你真的有才能,日后風起云涌之時,恐怕能在天下之間見到你,那時你就能知道,我說的沒有半分虛言。 我叫采,那是我的阿兄亦,我還有一個注定要名滿天下的大兄陵,至于氏就不方便說了。 日后有緣再見的時候,你自然知曉。 走了。 希望以后還能見到你,希望你已經名滿天下了。 對了,這枚玉是阿兄贈予你的,他說你應該快意恩仇的殺死那個屠夫,被我說服后承認自己錯了,于是想要用這枚美玉向你表達歉意?!?/br> 韓信有些呆愣的接過美玉。 說完洛采就跑向洛亦,韓信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跟著,然后望到了那位站在不遠處的男子,身姿挺拔,看著很是英武,戴著斗笠沒有摘下,但是從下半張臉的形狀能看出應當是個俊美的人。 男子微微向著他頷首,韓信摸了摸手中那個上好的美玉,感覺像是做夢一樣,隨手贈出這么珍貴的美玉,看來真的是大貴族家的子弟,這么平易近人的大貴族,而且還出言鼓勵自己,韓信都覺得有些離譜,他自然不知道今天所發生的一切只是因為洛采突如其來的直覺以及她太閑了。 洛亦和洛采一行人很快就離開了這里,開始了下一站的游歷。 ———— 信持劍過市,有屠人侮信,使信出其胯下,不從有變,信欲從,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獨洛氏異之,曰:“能忍常人不能忍者,方為大丈夫,此非庸人也!”乃贈玉善之,信之服于此始?!妒酚洝せ搓幒钍兰摇?/br> 第204章 始皇東巡 華美瑰麗的車架再次從咸陽城出發,經過函谷關,從洛陽城向東,向著齊洛舊地而去,始皇帝要再次在東方的名山大川之間刻石記功。 望著不斷在他身后遠去的群山,始皇帝回憶著自己一生的功績,平定七國雖然不算什么,但使海內為郡縣,天下之人皆為秦人,不再有那許多國人之分,這是自己的功績。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雖然百越還沒有徹底打下來,但蠻夷亡者無數,大秦所能控制的勢力范圍有了極大的提高,單論版圖的擴張,比得上整個周王朝一千年的三分之一了,而自己才用了僅僅數年。 想到這里,即便是始皇帝面上也不禁有些得色,這就是郡縣制和秦制所能爆發出的強大力量。 對現在的始皇帝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已經不是開疆拓土或者大搞制度的變革之類,而是求取仙藥,獲得長生。 只要他能夠長生,就能在世間創造無數的功績,想必天下萬千黔首都會歡欣鼓舞吧,畢竟能夠生活在圣王的治下。 趙高過來向始皇帝傳遞消息,說道:“陛下,快要到洛國昭城舊地了?!?/br> 雖然始皇帝下令全天下都不能談論有關于洛國的字眼和消息,但很明顯那只是針對黔首的愚民政策的一環,趙高他們這些貴族還是沒有什么顧忌的。 秦軍渡河而過,然后一座城池就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這是一座早已廢棄的城池,昔年的繁華不剩下半點,但是眼尖的人還是能見到一些零零點點的祭品出現在殘破的城墻之下,這讓李斯面色一肅,沒想到會有人在朝廷明確禁止任何人靠近這座舊城的情況下,冒著被斬殺的風險過來祭祀洛國。 有禁止的情況都這么多,若是沒有禁止呢? 大秦不得人心竟然至此嗎?那豈不是說明我這個丞相做得不行?李斯的臉色很是難看,向著始皇帝道:“陛下,還請徹查這些洛國的逆賊,不服大秦的管制,恐怕是有反心,必須再次遷徙他們了?!?/br> 洛人不僅僅自己主動遷徙,秦王朝建立之后也對洛人進行遷徙,往趙魏韓舊地和齊國燕國舊地遷徙,還有很多都遷徙到了淮泗之地,主要就是不讓洛人聚集而居,擔心他們竄竄門然后起來造反,洛人雖然有政策上的優惠,但是被監視的力度也是很大的。 始皇帝見到這幅場景自然是不開心,他惠了洛人這么多年,還是有這么多人心懷故國。 但是想一想昔年洛國公室給他們的待遇,始皇帝自然明白為什么。 于是冷聲道:“有情可原,等朕巡游結束,就再次處理洛國的事情,務必使他們安心做秦人?!?/br> 車輦走到近處,一眼就見到了落魄的諸子圣殿。 昔年的諸子圣殿在實際上已經搬遷到了秦國咸陽城,咸陽城中百家思想還是非?;钴S的。 儒家覺得秦王朝實在是太過殘暴,最關鍵的是始皇帝還不改,死了一批人始皇帝沒有半點妥協,那他們就去找始皇帝的兒子,結果他們教出的大公子扶蘇還被始皇帝直接發配了,這就讓很多人心生絕望,對秦王朝越來越不滿?!袄钋?,你說昔年的洛國公室為什么要建造這么一座圣殿,這天下的學說大多數都是害人的,比如儒家夸夸其談,墨家鼓動造反。 身為邦周最尊貴的貴族之一,洛國公室為什么要這么抬舉那些cao持著異類學說的百家學子呢? 尤其是洛國不喜歡法家但是卻容忍法家的出現,商君昔年就是從學宮之中走出?!?/br> 這是始皇帝始終想不明白的事情。 洛國即便是不喜歡其中的思想,但是依舊讓他存在,甚至還要其他人和他辯論,說什么“理不辯不明”。 這有什么可辯論的,始皇帝認為君主就是要做正確的事情,推行法家就是最正確的。 身為法家的李斯自然同樣不懂,一思想是法家的底層理論之一,思想不統一,就會爆發爭論,所有的事情都會陷入爭論之中,國家就會混亂,這是不爭的事實。 兩人的沉默讓跟隨在始皇帝身邊的胡亥有些不開心,他是個討人厭的熊孩子,但是始皇帝很喜歡他,就像是在養寵物一樣,胡亥叫嚷著,“父皇,這座破城有什么好看的?為什么要在這里停留呢?” 他好不容易跟著始皇帝出來巡游天下,自然是要把好玩的地方都逛一圈,才算是不虛此行。 始皇帝聞言哈哈大笑起來,“你這小子,這可不是破城,以前這里是比咸陽城還要雄偉的城池,天下人都聚集在這里,你這小子不愛讀書,慣會玩鬧,連昭城的大名都不知道?!?/br> 不過對不學無術的胡亥,始皇帝倒是沒有在意,他本來也沒想過讓胡亥繼位,他心里最屬意的還是扶蘇。 胡亥聞言不高興的說道:“以前邦周的洛陽城也沒有咸陽城巍峨,洛陽城中的宮殿更是不能和咸陽宮相比,這個昭城看著就不大,怎么會比咸陽城更雄偉呢,父皇您一定是在欺騙我年紀小?!?/br> 若是依據宮闕萬間來算的話,昭城還真的不能和咸陽相提并論,畢竟從邦周建立開始,哪位君王能抽調數十萬人專門為自己修建宮殿呢? 聽到胡亥的話,始皇帝很是高興,于是說道:“既然這小子不愿意多待,那就往齊地走吧,那等繁華之地,這小子應當是喜歡了,先去膠東,再去淮泗?!?/br> 秦軍很快踏上了一場沒人想到結局的行程。 第205章 帝星飄搖 洛亦和洛采這對兄妹繼續向著北方走,洛采感覺自己的兄長沉默了許多,于是問道:“兄長,從淮陰離開之后,你就一直在沉思,難道是發生了什么?” 洛亦沉吟片刻道:“只是在想先前阿采你說的話,現在想來,那位的確是不尋常的人,應當好好與之交談一番,考察一番他的才能,若是真有才華,應當帶回家族之中,始皇帝的年歲漸漸高了,天下黔首苦于秦的統治已經很久了,無數的繁重徭役和苛捐雜稅一刻也不能忍受了,現在正是應該聚集天下豪杰的時候?!?/br> 望著因為自己的話,而有些后悔的兄長,一向感情很好的洛采只能溫聲安慰道:“兄長,不要太過于擔心了,這一路走來所遇到了才智之士并不少,但您一路交談,大多數就連天下的大勢都不能看透,能治一縣者,不過一掌之數,能真正攪動天下風云的卻未曾有,助韓信只是采看他較為順眼,隨意為之,兄長不要太過在意,是采過于牙尖嘴利了?!?/br> 洛亦搖搖頭道:“不是的,阿采你說的很對,每當亂世將起之時,定然有人杰出世,若是因為我而錯過英豪,那可就追悔莫及了?!?/br> 始皇帝向著齊地而去,他幾乎每一個巡游都要去齊地,那里的名山之上處處都是他的功績,洛亦和洛采很快就得知了始皇帝將要去的地方和他們是能夠相遇的。 兩人對視一眼,明白暫時要改變路線了,靠近始皇帝行輦所在是定然要被檢查的,那洛氏嫡系的身份就瞞不住了。 “始皇帝應該是如同前幾次那樣要前往膠東,我們就在徐淮等著吧,看他之后要向哪里轉道,若是要往楚國來,我們就走應地從洛陽繞道趙地從北向南游歷?!?/br> 然后很是出乎兩人預料的,始皇帝的車輦竟然沒有像是往常一樣的前往膠東祭拜名山大川,而是直接停留了數日。 這種異常的舉動很快就吸引了兩人的注意,洛亦沉聲道:“始皇帝所停留的地方沒有任何的價值,甚至就連取水都要到二十里外,這絕對不是一個能長時間停留的地方,但是他這么做了,其中一定有原因?!?/br> 原因很簡單,始皇帝病了。 隨行的醫者正在著急的為始皇帝醫治著,但即便是擁有最好的醫者的洛氏,都會限于時代而缺乏手段,始皇帝的病情并沒有好轉。 御輦之中。 始皇帝雖然病中,但依舊是不怒自威,他眼見自己的病情沒有絲毫好轉,于是將趙高和李斯叫進來,沉聲道:“朕是受命于天的天子,能夠決定朕生死的只有冥冥之中的上天,現在藥石沒有效用,恐怕是上天想要讓朕離開人間了?!?/br> 雖然一直都在追求長生不老,但始皇帝并沒有對死亡的畏懼,他只是單純的想要在人間永掌王權富貴,永遠的做皇帝。 李斯和趙高兩人紛紛跪伏在地上,泣聲垂淚,悲痛至極,李斯更是感覺天都要塌了,他最熱衷的就是權勢,為了權勢甚至直接陷害殺死了他的師弟韓非,他的所有權勢都是始皇帝給的,若是始皇帝崩殂,即位的恐怕就是公子扶蘇,扶蘇一向親近儒家而不喜歡他,這讓他怎么能夠不悲從中來呢? 趙高更是發自內心的悲傷,李斯身為丞相這些年畢竟立下功勛,扶蘇宅心仁厚,或許李斯還能有一絲生機,但是他趙高是必死的。 越是怕什么就越是來什么,始皇帝輕聲道:“立刻著大軍返回咸陽,另外著旨命扶蘇回咸陽處理朕的喪葬事宜并即皇帝位?!惫?! 兩人心中一沉,但還是根據始皇帝的旨意擬旨,整個大秦,沒有人膽敢在這位皇帝陛下面前弄虛作假,等到旨意擬好,始皇帝才微微嘆氣道:“沒想到還是沒能找到長生不老藥,看來這世間真的沒有生前長生久視之人了,就連朕都不能長生,難道還有其他人可以嗎? 李卿,回到咸陽之后就將所有的神仙家和方士全部誅殺,膽敢欺騙朕,這是不可饒恕的。 扶蘇即位,他過于仁厚沒有朕的手段,你要多多提點他,恐怕他依舊會按照儒家所說的分封吧,記得不要阻止了,他想要分封就讓他分封?!?/br> 始皇帝的話徹底震驚到李斯,甚至就連悲傷都顧不得了,什么情況? “陛下!您?” 始皇帝做出這個決定,自然就能料到李斯的反應,他輕聲嘆道:“海內為郡縣,這是前所未有的盛事,朕力排眾議推行,恐怕天下怨恨朕的人不少吧?即便是李卿你恐怕心中也有不滿,認為朕苛待功臣,寸土不封太過獨行?!?/br> 李斯聞言冷汗涔涔,支支吾吾道:“陛下,臣……臣……” 始皇帝無力的擺擺手又道:“朕明白,這件事只有朕才能推行下去,如果朕不做,后世的君王就更做不了,因為朕就是最偉大的皇帝,朕要把所有傳以萬世的事情全部做掉。 朕以為至少有三十年的時間使天下歸一,沒想到竟然這么快就要前往天上去。 朕的兒子們都沒有朕能夠鎮壓天下的能力,扶蘇還算是不錯,他的人望還算是強,朕知道許多怨恨朕的人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等到儒家掌權,恐怕就要分封了,賜土之恩或許能延續些許時日,唉,朕一天下之大計,再也不能實現了?!?/br> 秦始皇用法家是因為法家能實現他的構想,支持他的構想,但是他明白法家對君主的素質要求很高,畢竟權術不是誰都能玩得轉的,所以他讓儒家接近扶蘇。 始皇帝雖然看不上儒家,而且認為儒家有些無君,但是他明白儒家對于能力不足的君王來說,是有益的。 李斯自認自己對始皇帝算是非常熟悉了,但是直到現在始皇帝彌留之際,才算是知道這位自己侍奉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心中所想。 同時他也明白了為什么始皇帝明明有那么多兒子,卻還是要傳位給扶蘇。 第206章 始皇帝崩 李斯和趙高紛紛退了出去,御輦之上只有醫者和侍女侯在一旁,以及再次開始漸漸陷入沉睡的始皇帝。 他強撐著讓自己不至于睡過去,他交代了一些事情,但心中還是有些不安,他望著御輦的頂,似乎見到了湛藍的天空,他回想起少年時在趙國所經歷的一切,然后成為秦國的王,后來是王翦出征,他成為天下的王,至高的皇帝。 王翦? 一個氣質凜然,望著不怒而威的將軍,如果不看那張總是帶著笑意的臉,沒有人會不被他所震懾。 似乎是很多年不曾提起過的名字,一個滑頭到了極點的將軍,但是很識趣,所以始皇帝給了他善終。 還有誰呢? 呂不韋! 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呂不韋在始皇帝心中的位置,這是一個亦師亦父的人,還在他最黑暗的時候給他帶來了光,然后這個人背叛了他。 始皇帝暴怒的將《呂氏春秋》毀滅,但是現在想想,實際上呂不韋所做的也不算是十惡不赦,當初對呂不韋的清算實在是太過酷烈。 這世上又哪里有什么絕對的忠誠呢? 呂不韋雖然攬權,但至少沒有奪位的心思,這已經是非常難得了,想著想著,呂不韋的形象漸漸在他腦海中消散掉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