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但等到秦國徹底擊潰楚國,吞并趙魏韓三國之后,所有的齊國貴族都在等著直接投降。 沒有人在乎齊國的社稷。 齊王有些慘然的笑道:“洛國亡了,馬上就輪到寡人了。 齊王? 寡人只是個臨淄君罷了?!?/br> …… 燕國和趙國流亡貴族組建的代國更是戰戰兢兢。 在昭城被圍的時候,燕太子和代王試圖出兵救援,但是卻直接被王賁擊敗。 于是立刻縮回了北地,眼睜睜地看著洛國覆滅。 燕太子丹再也坐不住了,要立刻對秦王政展開刺殺行動。 在亡洛之后,秦國以趙國已亡,代王不前往咸陽侍奉秦王,反而擅自立國反抗大秦為由,揮兵伐代。 勢必要殺死代王。 燕代兩國的聯軍被王翦輕易擊潰,只能據城而守,拖延秦國的腳步。 代王和燕太子丹兩人坐于營帳之中,相顧垂淚。 代王喟然嘆道:“太子。 燕國有兩千里的國土,尚且還能堅持。 代地不過數百里,沒有山川險阻,恐怕是片刻也支撐不住了。 翌日便是秦王政的階下之囚。 以秦王政的暴虐,難道寡人還能有生機嗎?” 燕太子丹聞言道:“大王,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這是燕趙不愿意屈服的緣由。 這些時日丹尋到一個壯士,愿意為丹前往咸陽刺殺秦王政。 但是現在唯一所顧慮的,就是無法接近秦王政。 若是您愿意幫忙,此事或許能成?!?/br> 代王驚喜道:“太子還請說,到了如今這步田地,難道寡人還有什么是不能給您的嗎?” 燕太子丹緊緊地盯著代王道:“大王。 秦王政現在的心腹大患是楚國。 他之所以會討伐北地,是因為您的存在。 若是將您的人頭和一部分地圖獻上,想必秦王政定然大悅。 這樣就能接近秦王政了?!?/br> ?。?! 代王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他望著燕太子丹,完全沒有想到,燕太子丹所謂的主意就是拿自己的頭顱去諂媚秦王政。 燕太子丹疾聲道:“大王,難道丹什么地方說錯了嗎?” 代王回想了一下,突然發現燕太子丹說的沒錯,而且秦人就是來殺他的。 他的身體瞬間垮塌下來,握著酒的手微微顫抖著,甚至酒樽直接倒在了桌案之上,灑落在外面。 “照顧好寡人的妻兒,寡人的兒子依舊是代王?!?/br>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 燕太子丹擲地有聲道:“昊天素王在上,您為大義而死,難道丹能辜負您嗎? 丹存世一日,必護您子嗣周全,否則便永墮黃泉之下?!?/br> “那寡人就放心了?!?/br> 代王放下手中的酒,慘然道。 “噗嗤!” 似乎有鮮血濺在窗上,月光之下,燕太子丹臉上滿是寒意。 易水之上。 燕太子丹為荊軻斟酒道:“君此去咸陽五千里,為燕刺國,何等的壯烈呢? 數遍史書沒有比您更雄豪的壯士了!” 眾人歌之,送行荊軻,國破家亡之際,總有一些慷慨悲壯之意。 …… 燕國殺代王,獻兩百里的土地向秦國求和。 然后就發生了那一起震驚天下的刺殺秦王政事件。 這件事直接改變了秦國的戰略進攻方向。 本來要前往楚國伐楚的大軍,在暴怒的秦王政命令之下,直接轉向燕國。 燕國。 燕太子丹面如死灰,他實在是沒想到竟然會失敗,這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燕太子丹明白自己的死期到了,他沉著臉來到了代王的家眷之地。 “王后,秦王政發兵二十萬進攻燕國,燕國是無法抵擋的。 父王恐怕已經派人來殺丹,要向秦國求和。 丹曾經答應大王要好好照料您和太子還有公主,現在恐怕是要食言了。 這是丹所有的積蓄,都交給您。 希望您還能好好的活下去?!?/br> 說完直接轉身離開了這里,為了代王的身后名,他本來是想要將他們全部殺死的。 尤其是代王的妻子和女兒,亂世之中,細皮嫩rou的貴族女人,很少有好下場的。 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下手,因為這畢竟是代王最后的子嗣,萬一能夠在秦軍的刀鋒之下存活下來呢。 秦軍發兵二十萬,輕而易舉的將趙國殘余勢力所建立的代國攻破,然后兵鋒直指燕國。燕太子丹對自己父王預料的一點沒錯,燕王直接殺死了燕太子丹,將首級獻給秦國,并且愿意割讓五百里的土地,求秦國退兵。 但是王翦來都來了,自然不可能直接退兵。 “燕王的舉動,難道是要告訴王上,刺殺王上的事情他不知情嗎? 實在是可笑至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王上是受命于天之人,燕王有兩千里的土地,卻只獻出五百里,這難道不是在羞辱王上嗎? 君主受到了羞辱,臣下如果不能復仇,就應該直接自裁。 所以我決意要覆亡燕國,為王上再奪兩千里的土地,將士們愿意追隨嗎?” 王翦這個人,從攻破趙魏韓三國開始,實際上就不想打仗了。 身為統帥他自然是想要在戰場之上縱橫,畢竟這是青史留名的大事。 除了洛武公這位君主之外,其余列國的戰將之中,目前只有白起戰績壓他一頭。 他心里自然是不服的。 但他很清楚再打下去就要像白起那樣功高蓋主了。 白起要不是直接死在了沙場之上,王翦很確定昭襄王一定會賜死白起。 之前硬著頭皮又打了攻洛之戰。 沒想到最后美滋滋的背了一個丟掉禹王九鼎的鍋。 這下可以重新用燕國、齊國還有楚國來刷戰績了。 燕國想要投降? 王翦的功勞從哪里去拿? 秦人的戰功從哪里來? 秦人聞戰則喜,現在有仗不打,王翦大概是不想活了。 聽聞秦軍竟然沒有接受自己的條件,燕王驚慌的向左右問道:“秦國為什么連割土都不愿意接受呢?” 若是王翦在這里,一定會告訴他,“時代變了。 之前奪五寸,退三寸的蠶食戰略,是為了防止引起諸國恐慌,從而聯合起來。 現在你們燕國、齊國和楚國加起來都不是秦國的對手。 自然不再需要用那種緩慢的辦法,直接滅國即可?!?/br> 瀟瀟易水之邊,那個名震天下的刺客就是在這里,將一個國家的命運背在肩上。 但是他失敗了,那么這個國家就要迎接他既定的命運。 在震天的沖殺之中,燕軍根本就沒有太過堅強的抵抗,就直接被秦人擊敗。 燕王跪地請降,向王翦交出了燕國的印璽。 這個在燕昭王時代曾經興盛一時,甚至差一點就能滅亡齊國,成為東方霸主的國家。 這個千年之前就受封的姬姓國,終于迎來了亡國的一刻。 燕國滅亡,代表著周王朝的所有宗支都消失在了諸夏的土地上。 亡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簡直讓人目不暇接,僅僅幾個月就滅亡了兩千里的山河。 當初為了攻燕所準備的糧草還沒有用完,又從燕國之中得到了大量的補充,秦人的士氣正濃。 現在百戰百勝,秦人就喜歡打這種穩妥有斬獲的仗。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