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按照現在的進度,恐怕數月之后就能率領軍隊前來支援我們。 看來不需要擔心趙魏兩國攻入鄭地了,只要鄭地還能保證完整,之地的國土即便是打爛,還是能接受的?!?/br> 韓國君臣暢想著未來,同時熱情滿滿地在重重關卡之外阻擊趙魏聯軍,三晉的軍隊互相廝殺,無數的鮮血流在這片大地之上。 魏國武卒一馬當先,韓國勁弩士同樣不遑多讓,三晉這片大地,從晉國時代起,士卒的質量就一直都是最頂級的,同天下所有的強軍都能一戰。 現在內部相互攻殺起來,真是殺了個昏天黑地。 無數的尸體倒在韓國的土地上,韓國有最鋒利的武器,但由于廝殺太過激烈,這些鋒銳天下難當的武器,甚至都直接卷起了刃。 人的碎rou灑落的滿地都是,那些尸體上面還有無數崩碎的刀槍劍戟,甚至就連盔甲都被連續的劈砍和射穿而直接碎裂。 這場大戰已經持續了一年的時間,趙魏兩國雖然遭受了不少的損失,但是因為戰場在韓國之中,還能從韓國的城池之中掠奪物資來彌補損失。 韓國的不斷失血,讓趙魏兩國非常滿意,現在這種情況,基本上趙魏兩國都在穩步在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那就是將剛剛有興盛勢頭的韓國,徹底拖垮在戰爭之中。 魏國留在淮泗之地的軍隊主要就是為了拖住齊國,但是沒想到齊國竟然這么快完成了對淮泗魏軍的圍殲,這完全出乎了魏國君臣的預料。 三晉戰場之上的態勢瞬間發生了變化,趙魏兩國都防備著齊國的入場,韓國則大喜過望,認為反擊的時刻到了。 然后。 趙魏韓三國就眼睜睜地看著齊國從淮泗南下,捅了楚國的屁股,吳國奮起反擊,和齊國夾擊位于大江以北的楚國。 “吳國舉國歸附齊國,自去諸侯之號,稱吳君,奉齊國為主?” 隨著齊國對楚國的悍然出兵,齊吳之間的協議同時昭告天下,解開了所有人的疑惑,這樣就合理了。 韓國你求援歸救援,但是吳國可是齊國的屬國,先救屬國沒毛病。 魏侯在魏國宮廷之上,當著群臣的面,直接嘲笑道:“洛國《滑稽集》中記載著一個故事,宋國之中有一人善養鹿,結果每每被人強奪。 他便以重金請求強壯的鄰居來保護鹿,但宋人太過愚蠢,沒想到這個鄰居同樣是想要奪走他的鹿。 最后錢財和鹿全都失去了。 孤本以為只有宋人會目光如此短淺,卻沒想到韓侯竟然同樣能做出這種蠢事。 韓侯向齊國借兵救援韓國,結果齊國抱著和趙魏同樣的心思,想要削弱韓國。 這可真是太過滑稽,定要向洛國建議,匯編此事,可惜不是宋人之作,否則定能流傳后世?!?/br> 魏國群臣互相對視幾眼,這件事情確實挺搞笑,但國君你用強盜來比作自己,貌似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你是不是忘記了,我們是因為韓國問冠冕輕重,對天子有不臣之心才討伐韓國的? 但是望著現在正樂呵的國君,群臣紛紛沒說話,反正無傷大雅,最多只是史官記一筆而已。 新鄭城中,韓侯收到消息,直接氣得吐血暈了過去,韓國臣子紛紛怒罵齊國和吳國無恥,然后手忙腳亂的將韓侯喚醒。 韓侯顫顫巍巍地睜開眼睛,還是不能相信自己聽到的消息,但是鐵一般的事實是做不了假的。 “吳國國君真是狠啊,怪不得齊國會先救援吳國,這是孤答應不了的條件。 齊國恐怕同樣想著讓韓人的血流盡吧! 孤恨啊,齊國和吳國都該死?!?/br> 韓侯話中的恨意幾乎要化為實質,韓國群臣都相信,若是現在齊公和吳侯站在他的面前,韓侯會立刻撲上去將兩人殺死。 韓相深吸一口氣道:“國君,齊國起碼一年之內到不了了,現在形勢危急,若是不愿意割土,韓國就只能血戰了?!?/br> 割土? 韓國的土地是不能割讓的,最重要的就是那幾座關隘,一旦割讓,整個鄭地連緩沖都沒有,韓國就會徹底任人宰割。 之前韓國怎么打敗王室的,之后趙魏兩國就能怎么打敗韓國。 韓侯抹抹嘴角的鮮血,他的眼睛通紅,但是神智卻前所未有的沉靜,冷聲道:“齊國只是想要讓韓國為他消耗魏國的實力。 他是不敢真的讓魏國吞并韓國的,現在只能血戰,才有一線生機?!?/br> 第136章 燕國驚變 燕國。 這是諸夏最古老的邦國之一,是八百多年前,素王所分封的,燕國現在的都城薊城,前身是薊國的都城,同樣是八百多年前的古老邦國。 這座城池上的斑斑舊痕,墻角陰暗處滋生的青苔,無一不見證了這浩瀚的歷史,靠近去看,城墻之上還有很多小小的坑洞,是鈍器和利器擊打出的痕跡,這座城池在古老的歲月之中,從戎胡的刀鋒之下庇佑著燕人。 在諸夏列國之中,燕國一向都是局外人。 諸夏列國之中幾乎所有的大事都和燕國沒有什么關系,就連姬姜聯盟,燕國也屬于是添頭。 八百多年來,燕國最輝煌的就是北擊戎胡,拓地千里,但那千里還是齊國直接送給他的。 由于土地不夠肥沃,人口稀少,其他列國都已經把周圍的蠻夷清剿完畢,開始爭霸天下模式,燕國還處于清剿戎胡的版本之中。 當年為了擊退戎胡,燕國貴族選擇了殺死執意同齊國開戰的國君,原因自然不是所謂的邦交友好,而是因為胡人才是心腹大患。 這么多年過去,在漸漸增多的人口和連續的天災幫助下。 燕國終于暫時掃平了對北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的山戎、東胡、林胡等北方游牧部落。 燕國終于有精力來放眼諸夏,參與到天下稱霸這個棋盤之中。 宮廷之中,當代燕侯年近四十,長相帶著北地特有的粗獷,在攻破東胡之后,燕侯向著整個燕國發出了自己的壯志豪言。 “眾卿。 從齊桓公首霸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五百多年,燕國一直都在為諸夏清剿戎胡,像是野人一樣的生活在北境。 看看我們的衣裳,野獸的皮,看看我們的冠冕,從蠻夷手中奪來的獸骨。 再向南看看那天下的列國吧,齊晉秦楚洛,穿著華美的衣裳,用著天子賞賜的旒冠。 晉國即便是三分,趙魏韓三國依舊是中原強國,這就是一種對燕國赤裸裸的歧視啊。 哪怕是位于大江之南,蠻夷之地的吳國都曾經擊破楚國國都,威震諸夏,但是燕國卻被忽略了五百年。 眾卿,難道燕國能夠容忍這種忽視嗎? 難道燕國就要永遠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境,看著中原諸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嗎? 燕國是姬姓貴胄??!” 這種大義凜然的話說出來,燕國群臣自然同聲高呼,“不!” 燕侯臉上帶著暢快的笑意,“如今諸夏列國都因為變法而強盛。 燕國地處偏遠,人口又少,想要強盛,同樣需要招攬人才變法。 頒布法令,向天下招募有才能的士人,只能能提出強國之策,孤不吝封賞?!?/br> 燕侯想要變法,既是想要強盛燕國,又是為了加強君主的權力。 列國之中,齊國的政治體制本就詭異,再加上齊法家又是法家之中的奇葩,沒有什么參考價值。 趙魏韓秦楚,用的都是三晉法家的路子,無一例外,君主的權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是燕侯最想要達到的成果。 但是,不少貴族眼中滿是冷意,守舊貴族當然知道變法會深刻的觸及到他們的利益。 魏國剛剛變法之時,一切都還在摸索之中,魏國貴族最終被一步步的奪走了權力。 但是現在列國都在變法,雖然列國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殊歸同途,世卿世祿的制度在楚國之外的列國之中都廢除了。 對于舊貴族來說,這簡直就是刨了他們的根,最關鍵的還是憋屈。 舊貴族是不認可法家君主至上那一套的,千百年來,列國都是貴族治國,結果突然了一群人說國家只需要君主,不需要無能的貴族。 真要是完全為了讓底層有才能的人擁有上升通道,那國君的位子為什么不能從底層有才能的之中挑選呢? 為什么國君之位血脈傳承就是合理的,卿士之位血脈傳承就是阻礙國家興盛的蛀蟲呢? 上天賜命天子,天子再賜命諸侯,諸侯賜命卿大夫,現在諸侯要收回自己的賜命,這就是法家給出的答案。 素王都說天子受命,這的確是沒錯。 但是諸侯受命于天子,真是臉都不要了,打天子臉的時候,也沒見你們手軟。 月黑風高之夜,燕侯在宮廷之中熟睡,夢中幻想著經過變法的燕國迅速強盛起來,燕國的軍隊南下。 突然傳來一陣喧嘩之聲將他從睡夢之中吵醒,帶著憤怒坐起身子,怒吼道:“誰在宮中喧嘩?” “嘭!” 寢殿的大門被重重地踹開,然后一具滿是鮮血的尸體直接從摔進來,這時燕侯終于聽清楚了那些喧嘩的聲音,刀劍撞擊的聲音,還有無數的慘叫聲。時隔數十年,燕國臣子再次政變! 燕侯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渾身癱軟,提不起一絲力氣來,牙咯吱咯吱的打著哆嗦,恐懼襲滿了他的心頭,至于雄心壯志,早已扔到了九霄云外。 只能不斷地喃喃著,“宮中的守衛不至于如此脆弱,怎么會……” 大量的火把在寢殿之外將整座宮殿照的像是白晝一般,政變的主事之人終于來到了燕侯的面前,正是燕國國相! 燕侯見到燕相之后,立刻大聲道:“國相,您這是要弒殺孤嗎? 難道您就不擔心青史之上留下弒君的名聲嗎?” 燕相臉上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畢竟弒君的罪名真的需要他來背。 他又不敢殺史官,自然心情不好。 于是冷聲道:“國君,之所以會有今天的刀兵相見,都是因為您要變法而導致的,難道這不是您的錯嗎?” 燕侯正要說些什么來拖延時間,卻沒有想到國相深諳廢話太多就會出現變故的法則,直接揮揮手,離開了這里。 燕侯瞳孔大睜,眼睜睜地看著兩個膀大腰圓的甲士提著滴著血的劍走過來,他想要求救,卻直接被兩人捅了個透心涼。 最終帶著滿臉的不甘倒在了血泊之中,那個想要變法興盛的夢,真的成了一場夢,隨風消散在充滿血腥味道的夜風之中。 大批追隨著燕相的舊貴族紛紛歡呼,“國相,真是沒想到竟然這么順利的就能殺死國君,立新君之后,再將那些贊同變法的貴族殺死,想必就沒人再敢提出變法了?!?/br> 恐怖的殺戮,在某種情況之下的確是有效,舊貴族就是妄圖通過殺戮,震懾燕國之中那些想要變法的人。 但他們想的太過簡單了,變法從來不是想變或者不想變,而是生產力的發展推動著必須變! 不變就是死,就連洛國都在變。 雖然表面上沒有大規模的變法,但那是因為洛國公室,一直以來都及時的了解洛國民間的情況。 八百年之中,一點點的調整國中的政策,以適應新的國情。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