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孤身北上? 帶著二十萬護衛的孤身北上是吧? 忠臣? 忠厚的秦人見不得你們楚人這副虛偽的模樣! 于是他沉吟道:“大夫,您說的有理,秦國應當做邦周的忠臣,前往中原朝貢周天子,這是諸侯所應該做的?!?/br> 楚國使臣毫不意外,這是秦伯必然的決定。 只要見到中原大亂的消息,再看看大殿之中的宗親貴戚,不論是公子,還是封君,眼中滿是火熱。 令尹項程所說的“秦人想要東出的心,和楚人想要北上的心是完全相同的”這一論斷,無比正確。 秦宮之中,頓時就是一陣的喧鬧,所有秦國公族都壓制不住內心的欣喜。 秦人在崤函以西數百年了,這里的很多人從來沒有離開過秦川這片土地,每日里睜開眼就是和西戎廝殺,閉上眼還是西戎。 他們想要到中原看一看,看看洛國的學宮,文化到底是何等的昌盛,看看齊國的臨淄有多么繁華,看看吳越的女人是否當真那么溫婉。 “國君,我軍東出的關鍵就是函谷關,崤山天險已經是難以逾越,再加上函谷關,即便秦人驍勇,恐怕依舊要在雄關之下喋血?!?/br> 這已經是秦人的共識,崤函通道的東側在晉國手中,西側則在秦國手中,但是東側才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楚國使臣聞言微微垂首,一言不發,這本就是楚國的本意,秦國實力雄厚,若是舉國叩關,晉國即便函谷關在手,至少要將三分之一的軍隊調往函谷關。 但是秦伯的表情卻并沒有那么的嚴峻,微微笑道:“若是一百年前,秦人哪怕伏尸百萬,也過不了函谷關,但現在只要秦人英勇,定能突破。 楚國大夫,還請您回到楚國之中,回告楚王,以少昊的名義,秦國會與楚國在洛邑之中,一同朝貢天子?!?/br> 楚國使臣雖然有些奇怪秦伯的自信,但也只是以為秦國有了新的攻城器械,畢竟面對著函谷關這種關卡,琢磨出什么攻城器械也不意外。 等到楚國的使臣一走,回到后殿之中,大庶長公子高立刻說道:“國君,楚人這是想要用秦人的血來為他們鋪平進入中原的道路,這樣的國家難道還能結盟嗎?” 來到后殿之中的群臣紛紛皺起了眉頭,這就是陽謀,楚國不愿意借道,那就只能用血去拼,這已經是秦國最好的機會。 秦楚之間曾經是有真正的友誼的,在姬姜聯盟空前強大,雙方被中原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他們攜手同進,但是隨著中原的衰落,雙方之間早就同床異夢,各懷鬼胎。 不過晉國的存在,讓秦楚之間還是有相同的利益,所以聯盟的存在是必要的。 秦伯臉上顯出一絲冷笑,“可惜楚國要失望了,眾卿難道忘記了? 這新的函谷關是秦人所修建的,或許五百年來發生了些許的變化,但基本的構造是不會變得。 若是一百多年前,函谷關自然是天下第一雄關。 但是五十年前大河開始改道,等到備軍完畢恐怕已經到了冬季,那時的函谷關之下足以數車并行,極其利于我軍攻擊。 況且,攻破險要的關隘是極難的,但是滿足貪婪的人心卻很是容易。 十萬將士的鮮血重要,還是無數的金銀珠寶重要呢?” 秦國群臣自然明白國君所說的意思,紛紛露出驚喜的神色,沒想到國君藏得這么深。 秦伯意氣風發道:“東出! 這是秦國數百年的夙愿,需要所有秦人的力量,除了防御西戎的城池之外,征召整個關中之地的秦人。 前往洛邑,朝見周天子,讓周天子見識一下,這天下不僅僅只有洛國和晉國。 秦國同樣是邦周的大忠臣,西陲之地有數十萬效忠他的勇士,可以拱衛王室!” 秦伯話音剛落,宮室之中就響起一陣笑聲,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 “吳國!” “楚國!” 整個南方所有的小國和部落都在瑟瑟發抖,部族之中記載著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之上的慘案。兩個大國的交鋒,最終的結果是一堆小國湮滅。 現在這兩個國家遠比之前強大,更多的軍隊橫陳在大山之間,江水之上。 無數的軍隊在山谷之中穿行而過,飛鳥被行軍驚醒,從樹梢上騰空而起,剛剛想要落下就又有一支軍隊出現,連綿不絕。 首端已經進入了山谷深處,尾端還在山腳之下,宛如一條盤旋在山間的長蛇。 大江之上,無數的舟船對峙,這是天下唯二擁有水軍的大國,自然不會放棄自己的優勢。 楚國和吳國同時在三個戰場之上廝殺著,大江之上的廝殺很是慘烈,但相比穎水之間,真是小巫見大巫,這里是吳國和楚國所爭奪的重中之重。 雙方將近二十五萬人馬沿著穎水排開,各自固守據點,這里的戰爭根本就沒有停下過。 淺淺的河灘之上,滿滿的都是紅色的血泥,無數的鵝卵石都被沖刷成了紅色,尸體順著河流直接沖下,由于擔心引起疫病,這些尸體最終會被燒掉。 “想必來年這里的水草,很是豐美吧,只是不知道它的根莖是否鮮紅,血淋淋呢?” “若是來年在江水的下游捉到魚蝦,想到了我,那想必是我的血水所喂養的,吃掉它,就像是我在陪著你一樣?!?/br> 楚人的士卒在哼唱著家鄉的歌謠,吳人同樣在哼唱著那些通俗易懂的詩,這些一句句重復的詩讓他們很是喜歡。 又是太陽高高升起,無數的士卒列陣,揮舞旗幟,濃郁的煞氣凝結在這邊戰場上,然后無數的士卒宛如潮水一般的沖鋒,最終糾纏在一起,像是絞rou機一樣的將士卒的生命消耗掉。 戰車在沖鋒的過程中直接崩解,車上的士兵直接飛起,最終落到地上摔個腦漿迸裂的場景屢見不鮮。 更多的則是在一陣陣的箭雨之中,倒地不起,弓弩永遠都是殺傷性最強的,尤其是對于那些不著甲的士卒來說。 這種糾纏在一起拼命的戰爭,與奇詭的戰術無關,單純的是雙方士卒之間精銳程度的比拼。 那種數十萬人的大戰,卻能迅速取得的勝利。 通常都是其中一方有無雙猛將,率領著一支極其精銳的軍隊,直接將對方的前隊打崩,或者是直接完成斬首,最終裹挾著整個軍隊崩潰。 這就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或者是某一方的統帥犯下致命的錯誤,在軍隊的調度上出現破綻,結果造成軍令不通,直接整個指揮系統混亂。 除了這種少數的情況,大多數的會戰,最終都會落到一個拼后勤補給的地步。 姑蘇城,隨著戰爭的烈度不斷升級,整個吳國都開始圍繞著戰爭運作,“國君,洛國和晉國支援的甲胄到了,足足三千套! 洛國還送來了大量的箭矢,這些時日從尸體上回收的箭矢很多都已經損壞,威力越來越小,現在有了新的箭矢,可以重重地打擊楚國了?!?/br> 吳侯聞言大喜道:“好,洛侯果真是信人啊,這些時日楚軍的攻勢越來越強,甲胄破損越來越快,若不是洛國支援,傷亡只怕要大大增加?!?/br> 作為盟友,洛國和晉國雖然不能派人來,但是作為極其富裕的大國,支援甲胄還是可以的。 況且現在各個戰場之上的人都太多了,缺的就是能保命的甲胄,基本上激烈的戰斗上幾場,很多的甲胄防護效果就會大幅下降。 “國君,洛侯還送來一封信!” 吳侯立刻接過,望著信件之中的一字字一句句,手有些發抖。 洛直的話一句句扎在他的心中,若是他知道這是洛國那位老祖宗姬靈均所預言的,恐怕就更是驚駭不已了。 “吳侯親啟。 楚國起大兵伐吳,這是預料之中,吳國實力強大,應對楚國三師之一是足夠的。 吳侯切記,楚國傾國而來,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五十萬的大軍光是糧草的消耗就是一筆無可估量的數字,還有那些服役的國人戰死之后的撫恤。 如此大的開銷,若是不能獲得新的土地和無數的財貨,誰來彌補他的損失呢? 東征吳國的二十萬大軍的賞賜,如果他不從吳國去獲得這些,他又能從哪里取得呢? 這是足以毀滅吳國的力量,還請您務必要慎重,不要心存僥幸,楚國是為了滅亡吳國而來的。 整個諸夏都被卷了進來,或者生,或者死! 這是一場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 希望我們會是最后的勝利者! 吳侯啊,如果您心中惶恐,就向著九天之上的昊天素王祈禱吧。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邦周的天命萬萬年!” 吳侯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喃喃道:“素王的神靈在天上,邦周的天命萬萬年?!?/br> 第103章 列國 連綿的群山,波濤洶涌的大河,接天連山的關隘,這就是橫斷邦周東西二都的雄關。 函谷關下,無數的秦人聚集在這里。 雖然函谷關已經不像是過去幾百年那樣的險要,現在能夠同時容納數輛車擺開,但依舊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這還是一個需要用鮮血和生命來突破的雄關。 區別只是在于,之前的函谷關十條命換一條命,現在的函谷關五條命換一條命罷了。 隨著戰鼓之聲,秦人宛如潮水一般,一波波的沖鋒。 尸體則像是下餃子一般,從城墻之上落下,無數的rou泥堆積在城墻之下,很是鮮艷,鮮血和腦漿的混合物,紅白夾雜,有些像是巫女的禮服。 尸體之中,僅僅面部血rou模糊,已經算是好的,其中絕大多數尸體的頭顱都直接凹陷進去,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遠古的戰神刑天。 投石車只有離散的幾架,因為地勢太過險要施展不開,只能慢慢地耗費人力在與函谷關平齊的山上重新組裝。 主要還是依靠這些年新發明出來的強弩,這種弩的威力和距離都遠遠超過了弓箭,不僅僅能對人造成巨大的殺傷,甚至還能對城墻造成一些破壞。 面對居高不下的傷亡,秦伯的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既然已經決定攻打函谷關,這就是必然的結局。 “魏氏的傷亡如何?”這才是他最關心的事情。 負責組織進攻的秦國將軍臉色終于好了一點,說道:“魏氏的傷亡遠遠比我軍低,但是這些時日不斷強攻,他們的損失大概在我軍的三分之一?!?/br> 在守城戰中,這種傷亡比已經很不得了! 秦伯聞言很是高興,踱步道:“就這樣打,主要目的就是殺傷魏氏的士卒,魏卿一定會堅持不住,現在開始讓之前安排的人規勸魏卿?!?/br> 函谷關之上,同樣到處都是戰爭的痕跡,強大的弩箭釘在城墻上,偶爾落下的投石機砸出的一個個深坑。 守城方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按照現在的局勢,只要后勤不出問題,起碼能夠堅持三五年,但是晉國魏卿的臉色卻是難看到了極致。 “這些秦人是瘋了嗎?他們這樣攻擊函谷關,哪怕是拿下了函谷關,難道還能有兵力到中原去爭鋒嗎?” 從來到函谷關之下,秦人就是一副要死磕的樣子,即使是夜晚也是一刻不停息,付出了無數的傷亡,但是依舊沒有一刻停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