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闔閭的親信一見不妙,想往城外跑已經沒有機會,只能帶著闔閭向王宮之中而走,這也是闔閭希望的,他要在王宮之中負隅頑抗,甚至準備將整座王宮都燒掉,不給慶忌留下任何的東西。 隨著那扇從開戰以來就經歷過無數撞擊的搖搖欲墜的城門徹底被推開,慶忌放聲大笑,他一手握著孫武臂膀道:“長卿,吳國是我們的了! 你我的志向終于有了施展之地?!?/br> 孫武也很是興奮,吳國是東南強國,甲士精銳,百年來與楚國這樣的大國尚且能相持。 君主與他兄弟相稱,對他百般信任,頗有昔日齊桓公待管仲之意,這是他建功立業的樂土啊。 “國君!進城吧!”慶忌與孫武兩人坐在同一輛戰車之上,慶忌手中握著長戈,身上穿著三層的重甲,孫武坐在射位,戰車卷起一陣塵土,無數慶忌的親兵追隨著他向城中沖去。 經歷了兩月的戰爭,吳都之中已經不是慶忌曾經印象之中的那副繁榮景象,而是有些殘破,尤其是靠近城墻的地方,無數投石車砸出來的坑洞,讓道路變得坑坑洼洼。 很多尸體就直接從城墻之上栽了下來,面目全非,紛亂的兵器被隨意的丟棄,還有被督戰隊直接殺死的士卒,最讓慶忌憤怒的是,就在城墻不遠的墻角處,一間草屋之中有不少呆滯的女子。 這些時日整個吳都中所有要務就是防御慶忌的進攻,為了保證親衛對自己的忠誠,闔閭動輒對一些富戶破門滅族,還有無數的國人時刻都要擔心被拉到城墻之上送死,他們雖然衣衫完整,但是卻一個個的神情呆滯,眼中滿是恐懼。 慶忌,尤其是在洛國之中的時候,耳濡目染洛言是如何善待洛人的,他深受影響。 面對吳都中的人間地獄,憤怒低吼道:“闔閭真是桀紂一樣的獨夫??! 他是吳國的公室,生來的錦衣玉食是從哪里來的呢? 難道不是這些國人為他奉上的嗎? 即使這些人不愿意被他所統治,也不應該如此殘暴的對待。 現在他滅亡在我的手上,這是上天在懲罰他?!?/br> 孫武是戰爭大師,最是明白戰爭的殘酷,他不是吳人不理解慶忌的悲痛,只能干巴巴安撫道:“太子您有仁義的德行,所以上天讓您來統治吳國,這是吳人的幸運。 現在應當及早即位國君,安撫吳都中的國人,恢復戰爭造成的國力損耗?!?/br> 慶忌的軍隊進入城中,士卒們大聲喊著:“慶忌太子到了!慶忌太子到了!” 慶忌的名聲還是非常有用的,隨著軍士們的大聲呼喊,城中漸漸地恢復了一點生氣,眾人直接奔向了王宮之中,在宮門之前,糾纏著許多的尸體,先慶忌入城的士卒與守衛宮門的闔閭親衛展開了搏殺。 這些親衛都是心中清楚即使投降也不會得到慶忌原諒的闔閭死忠,所以廝殺的很是慘烈,從宮門之前一路向里的達到之上滿滿地鋪就著尸體。 不過慶忌的軍隊進城進的太快,在闔閭逃入宮中之后,沒來及將王宮的宮門鎖住,結果被攻城錘直接一下就砸的崩開,軍隊直接沖殺了進去。 在慶忌出現在這里之后,慶忌軍的士兵們還舉著大盾,手中握著弓箭在對地上的尸體進行補刀。 昔日繁華輝煌的宮中到處都是鮮血和尸體,宮娥閹人四處逃竄,其中還有不少都是慶忌能記起來的舊人,看來闔閭即位之后,沒有對王宮進行大規模的清理。 宮殿之中的女眷很多,如果這不是公室內斗,這些女眷大概率已經遭殃了。 慶忌沒有時間顧及這些人,他現在要將王宮之中重要的典籍、財貨、山川地理堪輿圖都保存下來。 隨著大軍沖進王宮之中,一路追著保護闔閭的親衛殺戮,最終將闔閭逼到了一座宮殿之中。 因為還沒有受到慶忌要死要活的命令,所以暫時圍住,反正闔閭也不可能走脫。 慶忌和孫武來到軍中,一見闔閭負隅頑抗,再看周圍宮殿,竟然是吳國的守藏室和倉存室,瞬間就明白闔閭想要做什么,立刻大聲吼道:“立刻沖殺殿中,死活不論,擒殺闔閭!” …… 闔閭治吳,群臣不堪思畔,士卒弗忍思變,國人怨上思逐,此殘國之治。 慶忌為主,予群臣以寬厚,賜士卒以義利,待國人以仁恕,此盛國之君?!妒酚洝呛顟c忌世家》 第75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 洛國。 洛言收到了慶忌傳來的信件,“父親,慶忌在吳國之中即位吳伯,向洛國發來盟書?!?/br> “愿昊天素王與您同在,愿您千秋萬歲,如意安康。 洛侯,太子言,有賴將士用命,國人擁戴,慶忌已經即位吳國國君。 闔閭在吳都之中僭越稱王,還大造違反規制的宮殿,這是何等的逆骨禽獸呢? 怪不得會做出弒君奪位,壓迫國人的惡事。 慶忌即日起便去掉闔閭逆臣所強加的王號,仍舊以吳伯舊號,鎮守東南。 如今天下諸姬衰微,王室傾頹,武王、素王所建立的王朝難道要失去天命了嗎? 那么諸姬又要何去何從呢? 晉國、洛國、吳國這些姬姓的貴胄該如何存在天地之間呢? 孤時常擔憂、迷茫,不知前路何在,只能恃一身勇力,與覬覦社稷神器的楚國血戰漢陽,這是慶忌所能做的。 洛國學宮進學數年,慶忌心中知曉洛國王道精要,姬姓宗親,捍衛王室,這是孤應該做的?!?/br> 洛辭看完這封信,有些沉默,過了一會兒才說道:“區區不足百字的信件,恐怕吳國君臣字字斟酌,才將這封信送來吧?!?/br> 洛言面色平靜,點頭道:“恐怕是的,慶忌沒有這樣的政治智慧,應當是吳國的智謀之士所做?!?/br> 吳國信中先是強烈譴責了闔閭的僭越行為,之后又表達自己愿意仍舊以吳伯爵位鎮守東南。 這個鎮守詞匯用的妙啊。 這是為誰鎮守?當然是王室! 吳國在東南開拓不是為了自己開疆拓土,而是為了王室的大業啊。 之后又提到了晉國和洛國這兩個姬姓諸侯之中的翹楚,將吳國與晉國、洛國相比,這是要提高自己的價值。 諸夏列國都知道洛國合縱諸國,就是在千方百計地維護周王室的權威,齊國和晉國是他最重要的盟友。 齊國和晉國都曾經不太想做這個盟友,因為他們也對周王室有一點覬覦之心,然后洛國狠狠打擊了他們。 之前吳國只能算是小弟,現在吳國要加入這個維護王室的聯盟之中,從中攫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信中特意提到了吳國和楚國在漢陽血戰,還提到楚國實力強大,向來不尊王室,以此彰顯自己的重要性。 洛辭躺在榻上望著寢宮上的紗帳,上面是鳳凰騰飛的圖案,這是邦周的圖騰,也是洛氏的圖騰。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鳳鳴岐山,周王天下! 鳳凰還有再鳴岐山的機會嗎? 洛辭輕聲道:“吳國尊王,攘除蠻夷的舊俗,重新冠以姬姓的身份,這總歸是好的。 這些年齊國的發展趨勢開始漸漸步列國的后塵了,國中公族卿族做大,是時候為王室挑選新的翼護了?!?/br> 洛言搖搖頭道:“吳國天生不足,想要打敗楚國若是有精兵良將,楚國國中再犯下錯誤,還是有希望的。 但楚國是龍象一樣的龐然大物,吳國是河中的水蛇,雙方的疆土、人口不對等,想要逆流而上,吞并楚國千難萬難。 況且楚國的背后還有秦國這個血盟,秦國大庶長異里奉行聯楚定西的戰略,所以吳國最多就是東南霸主,翼護王室還是要依靠齊國和晉國的力量?!?/br> 若是洛辭和洛言知曉現在秦楚兩國不僅僅開始安定西戎和南蠻,甚至漸漸將西南的巴蜀兩國納入征服范圍的話,恐怕就更是不相信吳國能蛇吞象了。 洛辭無奈的說道:“你說的我又何嘗不知道呢? 但是齊國已經漸漸地不能相信了,國中卿族之間互相爭斗,他們想要立下功勞,于是鼓動著齊公進攻齊國周圍僅剩的幾個國家。 曲國滅亡了,還有莒國,莒國滅亡了,齊國的目光又會放在哪里呢? 過去齊國結盟是因為洛國能帶給齊國利益,現在洛國以東的國家漸漸地消失了,還能從哪里給齊國土地呢? 齊國之中有五大氏族爭奪權力,有上卿的氏族,有地位較低卻實力強勁的氏族,他們互相消耗對方的兵力。 十年之前,齊國討伐莒國,在其他幾家卿族的出賣下,安氏的士卒全軍覆滅,戰爭成為了國中爭權奪利的工具,從中可以見到兇險了?!饼R國國君連續幾任早死,造成了公室不能控制實力強大的卿族,但是洛氏又不可能越過國君,與架空君主的臣子去聯絡。 洛氏雖然有靈活的底線,但是禮的底線是不可逾越的。 見到洛言聽明白,洛辭說道:“齊國不穩,晉國之中對公族的清算還在進行,所以現在需要吳國。 吳國如果能夠吞并越國,花費數年的時候整合一下,應該能將楚國拖在南方,現在是下大力的時候了。 給慶忌回信,讓吳國以姬姓小宗的名義,向天子進貢,進貢的質量和數量都要高一點。 派人到洛邑去,請天子賜予他淮水以南的征討之權?!?/br> 洛國是周王室的擎天之柱,雖然周天子經常性的搞出saocao作,但是洛國的要求,周天子從來不會拒絕。 洛辭又想了想說道:“現在姬姓諸侯不多,就連鄭國、燕國都是侯爵,理應讓吳國進位侯爵,請天子為他冊封,派出盛大的隊伍到吳國之中,讓所有的吳人都知道這件事?!?/br> 洛言眼中一亮,喜聲道:“父親,還是您老辣??!” 就像自己的父親曾經失望的望著自己一樣,洛辭有些嫌棄的望了洛言一眼,“公室子弟越來越平平無奇。 現在學宮之中賢能之士眾多,又有仲尼公這些大開私學的圣人廣受門徒,等到智慧爆發的時候,洛氏要何去何從呢? 拿什么去捍衛邦周的統治! 老祖宗說洛氏的身上有枷鎖,可是這枷鎖該怎么解開呢? 你有頭緒嗎?” 洛言訥訥無言,老祖宗的智慧哪里是他這個普通人能夠堪破的,若是洛文公復生那還差不多。 洛言有些羞愧的離開了父親的寢室,開始安排人去做父親交代的事情。 吳國君臣收到了洛言的傳書之后,紛紛大笑,慶忌更是直接拉著孫武的手笑道:“長卿啊。 若不是和楚國、越國的戰事還需要您,以您的才能,不僅僅能夠作為上將軍,完全可以做吳國的國相??!” 孫武擺擺手道:“國君您謬贊了,這只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br> 吳國這里君臣互相吹捧,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吳國的使臣將近千人出了吳都,他們帶著吳國大批的珍寶,吳越之地聞名天下的美人利劍前往洛邑之中朝貢周天子。 在吳國還在路上的時候,洛國的使臣就已經到了洛邑之中。 “承天受命的天子,愿昊天素王庇佑邦周與您,愿邦周與您萬萬年安康!” 洛青衣為周天子帶來了吳國即將來朝貢的消息,同時將洛辭希望周天子賜下的爵位、權力說了出來。 周天子也很懂,直接笑著說道:“洛侯持國,寡人無不應允!” 吳國朝貢周天子,周天子以姬姓諸侯尊貴為由,將吳國冊封為侯爵,鎮守東南,還賜予了他征討大權。 這幾乎就是承認吳國東南霸主的地位,越國就隨便你去揉捏搓扁,王室和中原諸侯這邊都不管他。 這在天下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在很多人看來,周王室和洛國以姬姓血緣為由,將一位伯爵晉升為侯爵,還給予地區方伯的權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