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開啟歷史事件需要正確的人物,正確的時間,因為歷史已經發生了不小的偏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會繼續發生。 呂小白從洛休那里離開之后,完全無法壓制自己臉上的喜色,他甚至想要直接放聲大笑,但理智還是告訴他,必須立刻去找管仲。 如果他要離開洛國回到齊國的話,管仲是他必須帶走的人,否則回到國中也做不出一番事業。 管仲是洛國公族,這些年也算是小有名聲。 雖然還沒有出仕,但洛國公室為他配備了一處獨立的小院落,甚至還有一個侍女。 這一日他依舊在屋中修改自己的《尊王》,務必要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 沒想到呂小白突然來拜訪自己,管仲這些時日一直埋頭做文,呂小白是知道的,所以也沒有來打擾過他。 管仲也沒有收起《尊王》,竹簡一片片列在桌上。 他有些疑惑的將神色匆匆的呂小白迎進屋中,問道:“小白,你怎么突然來訪?是有什么急事嗎?” 呂小白直接拉著管仲走到桌邊,朗聲笑道:“阿仲,齊國發生政變,安寧大夫殺死了呂無咎。 現在齊國無君,安寧大夫派出使臣來到洛國,要迎接我回到齊國繼承君位,剛才舅父與我說,會派兵護送我回國?!?/br> 公子小白要回國繼承君位? 自己的摯友馬上就要成為一方大國之君了? 管仲有些恍惚。 “我來到這里,不是為了與你道別,而是想要邀請你與我一起到齊國去。 我知道你有經天緯地的才能,是不遜色于洛文公的大賢之人。 素王曾經說,如果君主明知有賢能的人卻不去恭敬的邀請他,他的國家難道會強盛嗎? 如果能夠得到一個賢能的人,堆積成山的黃金也是可以舍棄的。你就是這樣的大賢之人,我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需要有你的輔佐才行。 所以我來到這里希望你能夠跟隨我去齊國,你是我的摯友,我無比的信任你。 回到齊國之后,我愿意將執政的位置交到你的手中,你的所有政策我都會支持?!?/br> 實際上在呂小白說出他要回國時,管仲就已經猜到呂小白是想要邀請自己。 面對呂小白的邀請,管仲有些猶豫,他是洛國公族,自然是想要在洛國出仕的。 但是呂小白是他的至交好友,馬上就要貴為齊侯。 一個大國的君主這樣恭謹的邀請他,又如此的信任他,給予他這么大的權力,他又怎么能夠拒絕呢? 素王曾經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素王啊,這等的禮遇,仲該怎么辦呢? 呂小白見到管仲猶豫,自然知道管仲心中在想什么,他正色下拜道:“阿仲。 我知道你心中所想,你是洛國的公族,所以想要襄助洛國公室。 但是恕我直言,洛國公室之中人才濟濟,即使沒有阿仲,依舊能夠維持大國的地位。 齊國則不同,幾次經歷內亂之后,現在國內堪稱凋敝不堪,正是你大展手腳的時機啊。 素王說‘貴諸夏,賤夷狄’,還曾經說‘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也’,變夷為夏,王道大業,洛國不需要你幫助也能做到。 可是齊國不行! 而且你不是說要尊王嗎? 洛國先君惠公說過洛氏百年不朝周,你的尊王大論在洛國是沒有實施余地的。 只要你隨我回齊國,你的主張我都會聽從。 舅父今日對我說要興盛齊國,鎮壓東夷的重擔就在我的肩上。 作為素王子孫,阿仲你就不想將齊國之東,這些年猶如附骨之疽的萊夷國徹底消滅嗎? 阿仲你總是問我有何志向。 一個流亡他國的落魄公子,能茍延殘喘的活著,已經是依靠這身洛氏的血帶來的,難道還能奢求更多嗎? 現在,孤可以說。 孤要剿滅三百年未曾剿滅的東夷,成就齊國歷代先君沒有完成的偉業,這是所有祖先期望的。 孤要匡扶正道,振興諸夏,繼承素王的意志,這是半身的素王之血,十年的洛氏教養而應該做到的。 孤需要你,你是足以輔佐圣王的賢才,沒有你,孤無法做到這些?!?/br> 呂小白具體執政治國的能力先不說,至少人格魅力是很強的。 這一番話從兩人的感情,到管仲的政治理想與身份,乃至于未來的藍圖全部考慮到了。 不論任誰來看,這都是一個英主??! 話說到這里,管仲也就不再猶豫,直接下拜道:“管仲拜見國君?!?/br> 這一拜,至此君臣之分定下。 呂小白激動地將管仲扶起大聲笑道:“你我微末相識,有你相助,吾大事必成?!?/br> 送一個公子回國繼承君位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帶有政治投資性質的幫助。 洛曦率領著五千兵馬一路護送著呂小白到達了齊國的邊境,沿途的那些小國已經全部打過招呼,他們大部分都是洛國的附屬國。 邊境的另一側,齊國公族的人已經等在那里,在這個時代中,血統的重要性就體現在這里。 在呂無咎活著的時候,呂小白的這個前任齊侯的公子身份自然是毫無價值。 但只要出現現在這種機會,他身上無可爭議的繼承權就是千金難換的寶物,這就叫奇貨可居。 齊國公族、卿族之中無數人的利益,生來就與他捆綁在一起。 洛國可以光明正大的給予他幫助,能讓任何一個人榮華富貴一生的財富,眼睛都不眨的就投入到他身上。 燕國中那些從來沒有見過他的貴族,隨著希宜嫁給他也會自動的為他效力,而且心甘情愿,甚至還要感激這個曾經他們看不上的落魄公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叫呂小白,他是齊國公子,洛國君主的外甥,燕國公主的夫君。 現在的齊侯! 這些人紛紛在他身前下拜,上百萬人的生死cao縱在手中,呂小白從未感覺到自己是如此的尊貴,也從未感覺到自己的責任是如此的大。 他同樣向著這些齊國貴族下拜,這個時代君臣之間大致還是平等的,臣拜君,君亦拜臣。 “小白,馬上就要回國了,萬萬不要忘了這些年在學宮之中師長們的淳淳教誨,要做一個賢明的君主,振興齊國與諸夏?!?/br> 洛曦心中很是為自己的表弟高興,小白在洛國生活了十年,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是比較深厚的。 “管仲隨你到齊國,這是你的際遇。他是公族中有才能的人,到了齊國定要賦予重任。 你剛剛即位,怕是宮廷護衛都沒有可靠的人手。 父親在洛國中為你挑選了三百武士,都是與你沾親帶故的舊隨,他們的家人還在國中變賣家產,之后都會到齊國來。 呂無咎被刺殺,你要小心一些,有了他們保護你,為兄也能放心一些。 小白,就此別過了!” 呂小白捫心自問,他這些年在洛國的待遇真不像是流亡的公子,洛曦一向很是照顧他,見到洛曦要回返洛國,執手動情道:“兄長,十年養育之恩,小白無以為報。 還請您轉告舅父,外甥絕不會辜負舅父的一番心血?!?/br> 兩兄弟就此別過,洛曦率領著大軍返回洛國。 呂小白則帶著管仲以及三百穿甲武士越過邊境,與那些已經有些陌生的齊國貴族相見。 齊國的公族卿族紛紛涌過來,人數極多,這些人中大多數都不屬于無咎一黨,在呂無咎當政時被排斥。 所以對于呂小白的回歸最是心動,希望能在新的時局之中纂奪到足夠的好處。 安寧大夫自然是在最前面,安氏誅殺呂無咎迎回呂小白,他是首功,呂小白定然是要重用他的。 “國君,您終于回來了! 安氏深受先君恩典,卻讓他的子嗣流亡在外,這是臣子的恥辱??! 現在您終于回到了齊國,臣卒后,不至于無顏面見先君?!?/br> 呂小白與安寧大夫執手垂淚道:“世事艱難的時候,才能體現出忠誠,安寧大夫為孤復仇,孤絕不會忘。 孤此番回國,定要蕩清妖邪,讓宗親貴戚免于逆賊無咎時的煩擾。 安卿,孤來為你介紹,這是管卿,洛氏公族大賢,舅父忍痛割愛于孤,日后二位要作為左右冢宰,共同輔佐孤?!?/br> 呂小白這番話,將管仲推向齊國臺前,又點出他的身份,讓眾人對管仲不敢輕視。 等到了臨淄,梳理清齊國國中的關系,自己的幾路強援到了齊國,呂小白就立刻要任命管仲執政,改變齊國這些年衰弱的局面。 安寧隱晦的望著管仲一眼,見到他面容俊美,神情淡然,氣質凜冽,一看就不是常人。 洛侯推薦給呂小白的公族之人? 對于殺呂無咎這件事,整個齊國之中最清楚整件事情過程的就是他。 雖然所有人都在傳是他誅殺了呂無咎,但他自己很清楚,這呂無咎是死于洛國刺客之手。 若是沒有洛國刺客出手,想要這么干脆利落的殺掉呂無咎,還沒這么簡單。 再回想起先前洛曦與眼前這個青年站在一起,當下就認為這真是洛侯安排的。 于是滿臉笑容的說道:“國君,洛侯推薦給您的大賢,如果不用高位來招待,怎么能夠顯示兩國的情誼呢? 臣能與這樣的賢臣共事,是臣的榮幸,難道會不滿意嗎? 只要是您的命令,臣都愿意忠正的去執行?!?/br> 對安寧大夫的表態,呂小白很是滿意,朗聲笑道:“孤有管仲這樣的大賢,還有安寧大夫這樣的忠臣,如此多的賢臣輔佐,國家難道會不興盛嗎?” “賀!” 貴族們紛紛歡呼起來。 …… 桓公拜管子為相,管子有識人之美,諫桓公曰:“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廣,非一流之歸。欲成大志,必先用人,齊國有四賢可用,用之則興?!?/br> 桓公曰:“四人者何” 管子曰:“張其,燕國貴子,壯而有力,曉暢軍事,可為大司馬;王成,齊國大賢,公正嚴明,不誣無罪,可為大司寇;安寧,洛國公族,忠正體直,深諳民本,可為大司徒;呂產,公室子弟,精研機巧,善辨山川,可為大司空?!?/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