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息國根本就沒能傳出消息,直到那些諸侯國逃亡的國人和貴族北上,這些消息才由應國、許國傳來。 這太可怕了,淮夷戰船極多,他們順著穎水而上,一旦應國、許國陷落,他們能夠直接攻擊到伊洛之地。 上可以聯系伊洛之戎,下可以扼守漢陽諸姬的糧道。 甚至申國都要面對楚國和淮夷、伊洛之戎的夾擊,王畿就會直接暴露在淮夷面前。 危在旦夕?!?/br> 素王時期曾經有奉王受命四鎮諸侯,負責定期召集方面諸侯,進行軍事訓練,應對夷狄的進攻。 結果隨著諸夏勢力的擴展,夷狄已經不再大規模和諸侯開戰。 天子對于掌握著方面大權的諸侯也不滿,于是慢慢的這種大諸侯就不再設置。 漢陽諸姬都是小國,又互相之間不共同進退,面對淮夷這種龐然大物,才有了現在這個慘淡的局面。 一聽到王畿都會有危險,姬服瞬間坐不住了,他可沒忘記自己的父王就是被戎人攻破了王畿,連忙問道:“洛公,您可有什么計策嗎?” “目前只能調王畿的兵到應國、許國,只要將這個地方守住,不讓淮夷和伊洛之戎、楚國這三方勾連起來,情勢就在控制之中。 臣在鎬京事變之后,擔心王畿軍力不足,將洛國的兵員帶到了王畿之中,這些都是天下精銳,先將他們派到應國、許國之中。 王上,必須要向整個邦周發動征兵令,所有的諸侯、附庸都要調動起來,誰不按詔令行事,等到事情結束就清算誰?!?/br> “洛公,寡人初登王位,不通軍國大事,便將這件事情全權交給您,不過是什么詔令,都由您去做吧?!?/br> 姬服和他的父親姬涅很是不同,他很有自知之明,不擅長的事情從來不插手,而且他謹守為君之道,光明正大,又生性仁慈,能夠體諒臣屬,從不輕易猜忌,關鍵時候又很有魄力,能夠將權力交付給自己相信的人。 這樣的君主,遇到賢臣就能成為明君,遇到jian臣就會昏庸,對于洛成來說,他可太滿意了。 淮夷的事情非同小可,洛成一刻也不耽擱,立刻就下了最高級別的征兵令,要求王畿卿族必須出兵。 前期調洛國的精兵前往應國、許國的調令也同樣下達。 發出這一道詔令時,洛成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滴血,這一次帶來洛邑的軍隊都是真正的精銳,領兵的都是洛國的公室、公族成員中的精華。 他的嫡長子和親弟弟也在其中。 這些士兵很多都是洛氏的小宗,這是一支由老洛人組成的軍隊,忠誠度、戰斗力都極高。 現在將他們調到最前線的戰場中面對洶涌而來的淮夷,他是真的擔心出什么意外,那對洛國來說堪稱滅頂之災。 但是不將這些人調過去,他根本不放心其他人,萬一真讓淮夷與伊洛之戎和楚國串聯起來。 邦周二破國都,諸夏傾覆,他萬死難辭其咎,死后也無顏面對素王。 …… 東周初年,周王朝遭遇了建立以來最大的危機,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同時對這個剛剛遭受了重創的王朝發動了致命的一擊。 在面對危機時,分封制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些擁有著極高自主性的諸侯們,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 面對著失敗就是奪爵除國的下場,幾乎所有諸侯都選擇了拼死抵抗,這大大延緩了四方蠻夷進攻的腳步。 有恒產者有恒心,這種抵抗意識,在郡縣制大規模推行之后,只能在少數精神強大的忠臣身上看到,不得不說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墩摲饨ㄖ婆c郡縣制優劣》 第38章 洛國敢戰士 洛成的嫡長子洛仁被派往應國,洛成的親弟弟洛仲數則被派往許國。 這兩人都是公室之中最擅長軍略的,所以洛成才讓他們兩人率領著洛國的士兵駐守洛邑。 沒想到這么快就直接被派到了抵抗淮夷的最前線。 洛仁坐在車上,望著車外的軍隊,沉聲道:“二叔,您是洛氏最驍勇善戰的大將,淮夷的情況您怎么看?” 洛仲數是個很英武的中年人,臉龐粗糙黝黑,一看就是久經風霜的人。 他靠在車廂之中,身形略顯懶散,但還是仿佛有一股力量在身體之中流動,像是一只隨時會噬人的猛虎。 聽到洛仁問,懶洋洋道:“能怎么看呢? 吳越這么多年都被淮夷按著打,他們戰斗力不弱。 不論是守城還是攻城,無非就是用人命去堆。 但這次有洛國最精銳的士兵,光是血緣出自洛氏的三千敢戰士,就是無敵的強軍。 有這些好兒郎在,即使淮夷十萬眾,吾也不懼! 此番定要讓他們喋血應許兩國!” “是啊,天下難道還有比洛國敢戰士更強的軍隊嗎?” 洛國敢戰士,絕大多數都是出身洛氏分支的小宗子弟,他們從小就在洛國公學之中和公室子弟一起長大,每日里聽著素王的故事,公室供給他們的吃穿用度。 這是死士的標準! 洛仲數的臉上滿是自豪,卻聽到洛仁幽幽道:“敢戰士是天下精銳,洛國軍都是好兒郎,只是不知道這次能有多少人回到洛國呢? 二叔?!?/br> 洛仁說出這話,是真的想知道,這次洛氏要死多少人。 他是洛國未來的主人,這次大戰過后,還能有顏面回去見族人嗎? 洛仁的話一下子讓洛仲數愣在車中,他是一個只知道打仗的將軍。 他的兄長讓他帶兵支援應國許國,即使他知道千難萬險,但依舊毫不猶豫的就帶兵前來。 但是洛仁這一說,他忽然感覺遍體生寒。 軍中不知道有多少是公族之人,敢戰士全都是小宗的公族子弟。 如果這些人全部死在了淮夷手中,即使族人不會怪他,但洛國的基業怎么辦? 大廈崩塌! 起碼要二十年休養生息,等公學之中新一批的敢戰士成長起來,洛國才能恢復元氣。 兄長! 想到這里,他腦海之中忍不住浮現起兄長來時囑咐自己的話:“吾弟仲數,有萬夫不擋之勇。 這次前往許國,定能建功立業,若是真的立下大功,兄長為你冊封侯爵高位。 應國、許國之地吾之后準備建立穎國,讓你去做國君,這是光耀祖宗的事情。 到了許國之后,好好照顧自己與我洛國兒郎。 王室安危盡在你們,一定要將淮夷攔在許國。 只要能達成這個目的,不論付出多大代價,兄長都不會怪罪于你?!?/br> 洛仲數忍不住念著這句話,不論付出多大代價! 即使是所有的洛氏兒郎都沒能回來嗎? “阿仁,如果所有的洛氏兒郎都折在淮夷人手中,吾不會獨活。記得將吾的尸體帶回洛國,吾不想葬在南蠻之地?!?/br> 說完就閉上了眼睛,不再言語。 洛仁早早的已經閉上了眼睛,只是似有似無的“嗯”了一聲。 …… 淮夷北上,應國、許國互為犄角,應國還算安穩。 但是許國應對不及時,已經丟了一半,甚至最關鍵的許邑也落到了淮夷的偏軍手中。 丟失了許邑,整個許國的城邑就獨木難支。 淮夷軍可以將所有城邑的糧道斷掉,淮夷反而可以源源不斷的從許邑向北迂回。 …… 許邑城墻之上,淮夷人射出密集的箭雨,這是主要的守城方式,洛仲數親自率領著洛氏精銳沖殺了一番。 雖然造成了較大的殺傷,但還是沒能沖破淮夷人的防線。 隨著鳴金聲響起,所有將士都緩緩退了下來,城中、城上燃燒著熊熊的大火,到處都是橫陳的尸體。 洛仲數臉色有些難看,城中的淮夷數量稱不上多,也稱不上強,結果這么一支淮夷軍就能將許邑攻下。 這一番攻城,稍微試驗了一下這些漢陽諸國的軍隊,就發現真的是弱。 明白這些人根本靠不住的洛仲數,立刻就要將自己從洛國之中帶來的精銳放到戰場上。 現在情勢危急,必須要在淮夷大軍來之前,收復許邑。 晨光破曉之時,洛仲數以總管軍國事的名義,再次調動整個許國范圍內所有軍隊發動進攻,上萬人馬對著許邑猛攻。 許邑不算是很大的城池,諸侯軍分成不同的梯隊,交替進攻,一刻也不曾停息。 在弓箭手的掩護之下,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但是淮夷人居高臨下,諸侯軍更是傷亡慘重,即使不算奴隸兵的傷亡,也有足足幾百名士兵徹底陣亡。 這些可都是國人,甚至是擁有氏的貴族后裔。 “仲數將軍,撤退吧,傷亡實在是太大了!” 當傷亡已經增長到將近兩千的時候,那些漢陽貴族們實在有些撐不住了,請求洛仲數收兵罷戰。 洛仲數更是心痛,就這短短時間之內,就有上百的洛氏子弟死在了城關之上。 他沒有下令收兵,而是將剩下所有的洛氏精銳都聚集起來。 洛仲數站在戰車之上,渾身甲胄之上都染著血,刀刃卷起,摘下青銅盔,發髻早已散開,迎著風肆意的飄舞。 他的目光從眼前這些身上各個染血的士兵們身上掃過,他沒有說話,從戰車上走下,走到士兵們面前,這里的很多人他都認識。 每年洛仁和他都會代表公室去親自給這些士兵們送糧食布帛,他們的孩子都在洛國的公學之中。 洛國公室可能是諸夏之中最窮的公室,就是因為將大量的財貨賜給了這些最底層的公族之人。 “曹伯云,你跟了本將這么多年。 這些年我們和衛國打、和東夷打,你都很是勇猛。 怎么到了這里,連拼命都不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