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最重要的是,試圖推動計劃的洛蘇,恰好有足夠的威望、足夠的權力以及良好的政治信譽,某種程度上,稱得上是天時地利人和。 如果洛蘇能夠知道他這一番分析,也要給他點贊。 雖然洛蘇主要的目的,一是延緩王畿內的土地不由自主的向公卿大貴族流動的趨勢,改善王畿的財政問題,二是緩解大貴族與小貴族之間的土地兼并導致的政治問題。 但構建真正的兩都制,加強對中西部的力量投射,最終重建鎬京的防御,乃至于天子西遷,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他要在有限的生命之中,把最難的事情做完,這樣自己的兒子就能接過一個比較平穩的三公之位。 不論是這些人心中到底如何想,洛蘇自己已經很滿意今天晚上的成果,他邀請來的十七家大貴族,八家表態支持,一半的數量代表這件事的主動權已經徹底到了他的手中。 現在九家就感覺有些尷尬,表面上看,從宴會開始,洛蘇從來沒有說過要求他們出鎮。 這都是另外八家自作主張,自己求著洛蘇,希望能夠以攝政會議的名義,下金璽詔書,賜予他們諸侯的金冊。 全憑自覺,這就很尷尬。 有的諸如姬姓王氏,他們是王族子孫,與王室的關系最是親近,歷代天子也信任他們,是真的不愿意離開王畿。 還有的諸如姒姓杞氏,畿外已經有一個杞國,還是公爵國,他們出去立國,諸侯會盟時還要向杞公行禮,甚至作為主宗上國,一定會被打秋風,這就讓他們感覺很難受。 而且他們在王畿內的權勢確實很大,穩定上卿,甚至偶爾能位列三公,采邑也極大,不亞于百里的公侯之國,這可是王畿之中的肥沃之田。 洛蘇雖然說的好聽,即使出鎮也會保留畿內諸侯的身份,但政治需要的是平衡。 即使洛蘇答應,其他的氏族也不會答應,一旦大量的族人出鎮封國,王畿內的權力是一定要讓渡的。 那些沒有能力與威望,還死守權力不愿意放手的,只會成為眾矢之的,被人群起而攻之,最后死無葬身之地。 洛蘇仿佛沒有看出場中氣氛的尷尬,開懷笑道:“孤添為攝政會議諸侯不久,今日見諸公就是希望各位賢才能為國效力,果然諸公今日便給了孤一個大大的驚喜。 孤的先祖是能溝通上天,管理人間之事的玄圣素王,孤幼時讀素王治政書,素王稱自己為至誠之人,所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以素王執政、治軍、治民,無往不利,無事不成。 孤今日也有了這一絲至誠之感,素王大行封建,開拓東夷,邦周得以興盛,今時孤再行封建,開拓西戎,邦周必然天命永昌啊?!?/br> 侍女為眾人斟酒,紛紛陪著洛蘇一飲而盡,但是所有人都敏銳的捕捉到了“開拓西戎”這個詞匯。眾人立刻心神激蕩起來! “果然如此?!睆埥B不動聲色的環視了宴會上的一圈人,心中暗暗為自己的前知有些得意,“今日洛侯的目的就是我等十二家,現在有三家答應,張氏是其中最強的一個,看來這一次開拓西戎,我張氏要拔頭籌了?!?/br> 上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是東征以及后續的封建,開拓東部的紅利直到現在都沒有吃完,還在源源不斷的給洛邑王畿供血,諸如齊國、宋國、洛國,這些大國每次諸侯會盟獻禮環節都是中心焦點。 當初邦周實力可沒有現在強,每一個就封的諸侯都是自己單打獨斗,若是現在十七家一起,能大規模的出去就封,新建立的邦國之間還能守望相助,比起當初,難度已經大大降低了。 這下除了幾個人比較堅定的氏族之外,又有四人下定了決心,要出去拼一把,反正畿內的地位最多就是下降一些。 洛蘇的目光另外幾個人臉上掃過,臉上帶著笑,眼底卻是寒光凜冽,十二家大貴族出鎮,王畿之中的權力一定會出現真空,他可不是給別人做嫁衣的大善人。 之所以這么禮貌的請你們來喝酒商量,是因為你們聯合起來確實強大,但現在你的盟友已經是我的盟友,那你們這些人不出鎮也得出! …… 翌日的攝政會議上,齊侯缺席,其他人包括攝政王太后都在,洛蘇將這件堪稱三十年內最大的事情說了出來。 “目前的情況是,十二家大氏族愿意派出起碼一半的族人出洛,其中嬴姓三家與許氏甚至愿意讓七層以上的族人派遣出去,他們派出了家族的嫡子,費氏甚至將嫡長子派了出去,是鐵了心要回歸祖地?!?/br> 攝政王太后是最驚喜的,聲音都不由自主的昂揚了起來:“洛公真不愧是邦周第一重臣,這些年王畿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本宮一直壓著很多采邑沒有分封,這些年偶爾也知道有許多怨憤之言,洛公能把這個問題解決,是了了本宮的一塊心病。 不愧是素王之后,能人所不能,昔年武王說素王是邦周之中最有才能的人,有他輔佐天下才能安定,后來素王果然安定社稷,興盛邦周。 現在天子年幼,有洛公這樣的重臣輔佐,他才能安穩坐在王位上啊?!?/br> 洛蘇微微笑道:“王太后謬贊了,素王是天人化生,豈是臣所能相比的,這些事不過是拾人牙慧,本分之作罷了?!?/br> 攝政王太后擺擺手道:“洛公莫要謙虛,這件事涉及的貴族極多,其中關系繁雜,本宮知道自己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便全權交給洛公了,攝政會議之印,由你一言而決?!?/br> 列席的另外幾人齊聲道:“臣等聽命行事?!?/br> 如今理論上整個邦周最有權力的人就在這里,王畿龐大的力量在這股政治力量的面前開始展現。 諸侯會議的金璽詔書很快就將這件事情在王畿之中公布,然后讓四方信使,到各個諸侯國中,昭告天下。 “寡人曾問政太師,太師曰素王曾言,邦周興盛的關鍵就在于任命賢良的人才,制定有益的制度,現在寡人有攝政會議諸侯輔佐,素王后裔洛氏蘇,有先祖之風,胸懷經天緯地之才,是能夠托付天下的大賢。 素王為邦周定下分封、宗法、禮樂,所以有邦周的興盛,數十年來,分封廢弛、宗法松懈,寡人痛心疾首,這是邦周天命衰落的象征啊。 素王薨前曾言,禮崩樂壞之日,邦周天命即終,寡人授王命于攝政會議,決心振作邦國,再起封建,布告天下諸夏,咸使聞之!” 在南方冊封了四位侯爵之后,王畿一次性冊封了十二位諸侯,如此大規模的冊封,整個邦周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 嬴姓費氏來,封為費侯,賜予秦川之地百五十里的沃土,由嫡長子前往封國就封,另外賜下錢糧布帛若干。 姬姓周氏韻,封為西周侯,賜予土地百五十里,封在伊洛之西。 姜姓申氏酉,封為申侯,封在鎬京之北,同樣賜予土地百五十里。 為了區分申侯酉與先前冊封的申侯伯,申侯酉稱為西申侯,申侯伯稱為南申侯。 姬姓張氏紹,封為張侯,封在晉國以西,鎬京以北,賜予土地一百里。 嬴姓徐氏、江氏,封為伯爵,但特別加恩賜予一百里的土地,允許使用侯爵的樂器與鼎器,但不允許使用侯爵的禮器,同樣封在秦川,與費國守望相助。 姜姓紀氏,同樣封為伯爵,加恩賜予一百里的土地,只允許使用侯爵的樂器。 姒姓陳氏,姜姓許氏、謝氏、高氏,姬姓李氏,全部分封為伯爵,按照舊例賜土七十里。 這十二個封國基本上在鎬京與洛邑之間的關鍵位置上,依山傍水,兵家重地。 【你的家族在歷史上重重的留下了痕跡,你的家族再次加速了歷史的進程,系統會逐漸的加強歷史修正力的存在,你的氣運點增幅速度加快了?!?/br> “嗯?” 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動了姬昭。 …… 上一次四個侯國的分封完成的很簡單,因為三個王子以及余修的人事關系都非常簡單,只要帶走親信以及財物就可以。 但是這一次的十二家,各個都是畿內大貴族,不說他們在政治方面的影響,僅僅是經濟關系就是極其的錯綜復雜。 姬昭所設立的宗法制度規定,庶子成年就要分家改氏,另立小宗,成為自己這一脈的始祖,不允許再祭祀主家的祖宗。 嫡子不需要改氏,但是到了第四代就需要改氏,這證明雙方的血緣關系已經很遠,下一代已經不是公室,而只是公族。 現在的邦周之中,為了加強公室的力量,很多都沒有嚴格執行第二條,但即使這樣,那些庶子所分出的氏依舊是極多的。 他們中的大多數依靠為主家工作、追隨主家為天子服役而生存。 以嬴姓三氏為例,費氏、徐氏、江氏,都是族中的大宗,這些貴族沒有生存壓力,相當能生,嫡子不多,但是庶子一堆,依附他們生存的小宗有幾十個。 同姓不婚,小宗之間因為婚配,經濟之間的聯系是很復雜的。 …… 西周中期曾短暫存在的攝政會議,是中國王制時代第一個具有貴族共和性質的執政機構,在它存在的五年之中,一批思想先進、能力卓絕的奴隸制貴族,推動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改革。 這個時代的繁盛,證明了由一群經驗豐富的職業官僚掌控國家,是可行的,這對后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度蛲ㄊ贰の髦芫矶?/br> 第23章 改變的洛蘇 姬昭負手站在一棵桃樹下,望著不遠處的黑洞虛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世界已經漸漸變得美麗起來。 不時有粉色的桃花花瓣落在他的肩頭,香味沁人心脾。 每一瓣花落下,就會有新的花瓣誕生,這是一棵花瓣永遠也落不盡的桃樹。 “歷史修正力?!?/br> 姬昭嘴里微微喃喃著這個新出現的名詞,系統的存在仿佛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不是真實的世界。 但是看著活生生的人,那些對自己頂禮膜拜的子孫,又有誰能無視呢? 隨著靈魂不斷地被滋養,他臉上的表情越來越淡。 從肩膀上捻起一瓣花,紛飛之間,一只斑彩的蝴蝶落在他的指關節上,“去!” 那只蝴蝶便展翅高飛起來,五彩斑斕的羽翼輕振,穿過黑洞,仿佛飛出了這片世界。 【你使用氣運點,對洛蘇發動了祖宗保佑,你能對他施加更強的影響?!?/br> 【你使用氣運點,對洛氏發動了祖宗保佑,你的直系子孫會更加冷靜?!?/br> 無數的氣運點被姬昭揮霍出去,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家風。 洛蘇正處理政務,卻突然聞到一股馨香的味道,從案牘中抬起頭來,就看到一只蝴蝶向自己飛來,香味撲鼻。 左右的僚佐卻仿佛沒有看見似的,他立即就是心神一凜,知道這是老祖宗派來的。 蝴蝶直接撲進了他的眉心,一陣厚重悠悠揚揚的鐘聲響起,他看到了一片桃林,他看到桃林下站著一個看不清面容的男子。 “老祖宗!”洛蘇深深的拜倒,語氣之中充斥著激動、不敢置信,自己居然見到了老祖宗! “起來吧?!?/br> 洛蘇抬起頭來,就看到一張俊朗清逸的臉,眼中仿佛有無盡星辰,氣質漠然宛如天神。 然后就看到老祖宗對自己和煦道:“洛蘇,你是第一個有資格來到這里的洛氏子孫,也是洛氏至今最杰出的子孫,所以我把你帶來這里?!?/br> 聽到老祖宗稱贊自己是第一個有資格見到老祖宗的洛氏子孫,洛蘇心中滿是自豪,激動的問道:“老祖宗是有什么要教給蘇的嗎?” 【玩家請放心發言,系統會自動對某些發言進行屏蔽處理?!?/br> 姬昭沒在意系統的提示,悠悠道:“即使是在上古時代,你也是輔佐圣王的圣賢之人,你如今執掌邦周天命,做得很好。 我只是找你聊聊,你覺得王朝的天命與氏族的傳承,怎么樣才能長長久久的維持呢?” “老祖您曾經說過,維持王朝天命的關鍵在于人心。 天下有諸侯公卿、有大夫元士、有國人、有野人、有奴隸。 若是失去了諸侯公卿之心,我邦周恐怕頃刻之間崩塌。 但我執政這些年,每每看到那些數量龐大,沒有獲得采邑的元士、跟隨天子公卿征戰卻破產的國人,便心驚膽戰,這些才是真正會摧毀邦周天命的人。 如果我的政策能推行下去,解決這些人的問題,想必邦周的天命就能維持了?!?/br> 洛蘇嘴中說著邦周的天命可以維持,但是心中卻知道就算自己能夠振興邦周的國祚,后代沒有他的威望和能力,邦周遲早要完。 從老祖宗的話中就能聽出,自己是幾百年一出的圣王賢才。 父親和祖父雖然已經是少見的治國之才,但只能維持氏族的傳承,改變不了一個王朝衰落的命運。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