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來到陣前,姬完站在大輦之上,倒是頗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他拔出利劍,沖著熊頓大聲道:“熊頓,素王兩次大行封建之時,你的先祖還是一個元士,先王將你的祖上封為諸侯,這是何等的恩德? 你不想著報效邦周,卻擅自起兵劫掠邦周藩屬,甚至僭越稱王,將素王制定的禮樂制度完全拋之腦后,你這樣的亂臣賊子,如果不受到上天的懲罰,是不合理的?!?/br> 聽到姬完怒罵,熊頓卻毫不生氣,只是冷笑道:“姬完小兒,只會顛倒黑白,素王昔年曾經評價武王革命之舉,言稱‘未聞弒君,聞誅一獨夫紂矣’。 素王昔年還說過,諸侯以血緣為尊,公位卻要以才能為先。 我楚國為邦周立下多少功勛?每年為洛邑獻上多少財貨?對待天子又是多么的恭敬??! 便是素王在世也要稱贊楚國是尊奉周禮的諸夏之國。 可你與你那父親是如何對待一位邦周忠臣的呢? 動輒鄙視,羞辱,還污蔑為蠻夷之國,不通禮儀。 這等行徑,若是素王在世,先要教訓你這個桀紂之君。 既然你說我楚國是蠻夷,那寡人今日便用我楚國精銳將士的兵鋒,問問你這桀紂之君,楚國是不是諸夏列國!” 所有人都沒想到熊頓會在陣前直接痛罵姬完為桀紂之君,追隨姬完而來的諸侯紛紛變色。 邯侯更是憤怒,心中大罵這熊頓毫無保密意識,就算是事實,怎么能夠大庭廣眾說出來呢! 還沒等姬完還嘴下令,熊頓直接大吼道:“且吃我一箭!” 只見他從馬上取出一把極其巨大的弓,如此巨大的弓恐怕常人拉都拉不開,但是握在身軀龐大的熊頓手中卻是極其合適。 周軍這邊的將領紛紛大駭,這熊頓難不成是想直接射王? 兩人之間的距離足足有一百五十步! 那些能百步穿楊的就是天下聞名的神射手了,這熊頓難不成還能隔著這么遠射人不成? 但是看那強弓以及熊頓威武的身姿,沒人敢賭這件事,邯侯直接將姬完拉倒,不再讓他立下大輦上。 一道巨大的響聲傳來,熊頓一箭竟然真的沖著姬完的車輦而來,車輦的衛士以及車輦下的衛士們紛紛舉盾。 那支箭經過了一百五十步的距離,竟然還直接穿透了一名軍士的大盾,透體而出,透出的箭矢頭部都微微變形。 “嘶?!?/br> 眾人都倒吸一口冷氣,姬完更是嚇得瑟瑟發抖,再也不敢想對罵回去的事情,聲音打顫的忙道:“把寡人扶到后面去,不要乘坐大輦,熊頓定會再射?!?/br> 這次他倒是說得準,熊頓連珠三箭,直接斃敵三人! 楚軍聲威大振,又回想起曾經跟著熊頓縱橫四方無敵的日子,紛紛嗷嗷叫著要和周軍決一死戰。 而周軍這邊卻是驚駭莫名,經過姬昭改制,周王朝已經不像商王朝那樣事事崇信鬼神,但熊頓這種超出常人想象力的,還是會被冠上神秘的色彩。 一箭射出超過一百五十步的距離,而且還能夠連盾帶人射穿,這種人的武力已經超出了人類想象,讓他們想到了王朝傳說中的武王,就是一個這樣的戰神。 熊頓三箭震懾的周軍膽寒,他將面上的護罩拉下,也不退回,而是揮劍向前,大聲道:“給寡人沖,擊潰周軍!” 隨著一面面旗幟揮舞起來,楚軍快速的向前突去,周軍同樣如夢初醒,連忙舉起武器向前行軍,但是天子被熊頓一箭射的再不敢出戰,依舊印在他們的心頭。 神圣的天子! 被上天所庇佑的無上至尊! 怎么卻不如對面那個叛軍的領袖呢? 這是縈繞在所有周軍心中的問題,神圣的建立很困難,但是拉下神壇可能只需要一件事。 熊頓立在大軍中央,不斷根據他所見到的情況,以及傳令兵給他匯報的情況,調整著整個戰場的布局,一支支預備隊不斷地被他嫻熟地調度著,整個楚軍地陣線穩如磐石。 楚軍人畢竟少,但是熊頓敏銳地發現了周軍地調度存在問題,很明顯軍令不通,他立刻就想到了恐怕姬完并沒有設置戰場總指揮,他時刻盯著戰局,等待著周軍出現破綻。 皇天不負有心人,周軍很快就出現了破綻,他們地指揮體系不夠通暢,出現了防御地薄弱點,戰機稍縱即逝,熊頓是何等人杰,當即就要帶著衛隊親自沖鋒。 楚軍中最精銳地三千人,這些人各個身寬體胖,身上屯著厚厚地脂肪,他們穿的也不是普通地皮甲,而是里面皮甲,外面是一層青銅甲,青銅甲外面還用堅韌地藤蔓裹了一層,無死角地防御。 普通地士兵穿著這一身不要說作戰,站著都很累,而這些人卻能夠沖鋒,熊頓無一敗績除了自身勇武,就是因為這些悍勇地戰士。 “必勝!” 熊頓大聲吼道。 “必勝!” 無數道沉悶地聲音從藤蔓面罩下傳出。 “咚咚咚!” 沉重地聲音傳來,交接正有些混亂地周軍就見到了這些雄壯地武士向著他們沖來,條件反射般地大盾舉起,長槍兵將槍尖從大盾地縫隙中刺出,槍尖刺在厚厚地大盾上,然后一股巨力就直接將槍尖折了回去。 “穩住陣型!” 周軍也是精銳,幾個低級軍官意識到這一支楚軍不簡單,立刻停止交接,轉而開始組織自己的士兵。 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 可惜意志并不能代替現實! 熊頓的個人武力幾乎站到了人類的巔峰,他甚至能夠生擒虎豹,與巨熊角力。 如此巨力哪里是普通士兵能夠阻擋的,眼前自己的親衛沖不過去,熊頓身先士卒,宛如推土機一般直接沖了過去。 親衛保衛著他的兩側,他自己雙手握著極粗的長矛,直接將周軍的士兵挑了起來! 左沖右突之下,沒有任何人是他的一合之敵。 即使是帶著青銅盔的士兵,也被他一下就將頭盔砸的凹了進去,死于非命。 這等悍勇無敵的戰斗力,幾乎瞬間就破開了周軍這一道本就岌岌可危的陣線。 “是楚王熊頓!”有周軍士兵大聲喊道,“他親自帶隊沖鋒了!” 楚軍的精銳順著熊頓破開了豁口瘋狂的向里沖,整個陣型瞬間就被沖垮。 另外幾個方向的將軍也發現了這邊的情況,想要增軍卻被楚軍纏住,后面的軍隊則是根本過不來。 楚軍這邊按照熊頓的安排,將周軍的奴隸兵向這邊驅趕,然后交由三千銅甲兵打散他們,讓他們形成潰軍,去沖擊周軍的陣型。 這一招很有效果,由熊頓沖破的陣型已經影響了周軍整個調度,前來支援的周軍亂糟糟的,在戰陣之中甚至稱得上沒有章法。 姬完沒有安排居中大將,目前唯一有一點威望的邯侯又不懂統兵的壞處徹底暴露出來。 一支楚軍驅趕著奴隸兵順著熊頓沖出的豁口開始牽制周軍的兵力,周軍的整個陣線都不得不收縮起來。 很多周軍士兵陡然發現自己的四周都出現了楚軍的身影! 熊頓早已帶著自己的親衛退了下來,他們微微恢復著體力,就再次跟著熊頓開始沖鋒,這一次的目標是,天子大纛! 姬完還沒有徹底退回中軍,天子大纛何其笨重,眼見那一支悍勇無比的楚軍在楚王的率領下縱橫無敵,現在還直奔天子而去。 “保衛天子!” 整個中軍的將士都紛紛向著天子大輦圍去,熊頓在亂軍之中,彎弓搭箭,一箭射中天子大纛之上的旗幟,毫不停歇,又是一箭射中桿身,整個大纛都晃了一晃。 如此神勇的表現,楚軍士氣更是高漲,短時間內竟然壓著肝膽俱喪的周軍打。 “天子,不能再打了!若是大纛一倒,一旦軍令徹底不通,就是兵敗如山倒!” 天子姬完已經吶吶不敢言了,由侯紀侯更是嚇傻了,邯侯眼見這三人靠不住,當即說道:“余伯,立刻讓中軍護衛天子撤退,先過河,然后鳴金收兵,前軍殿后,務必要穩住楚軍攻勢,千萬不能造成潰??!” 鳴金收兵的時機太過關鍵,在現在這種情況,一個不慎就會從退兵變成潰敗。 天子這個時候必須先過河,這些才能收攏敗軍,以圖后事。 余伯接到命令,立刻去辦,熊頓已經射不到大纛,便時刻觀察著姬完的動向,一見他們的移動方向就知道姬完要跑。 當即大聲吼道:“周天子跑了,活捉周天子!” 戰場之中的所有楚軍此起彼伏的大聲喊道:“周天子跑了,活捉周天子!” 周軍紛紛驚疑不定,尤其是陷入混戰之中的前軍,很快就感覺到支援已經停下了,沒有預備隊替換,即使他們已經是精銳,能夠承受更大的戰損,也不過只是片刻的事情。 至于護衛著姬完以及諸侯公卿的天子親衛、諸侯親衛以及一部分中軍、后軍,現在只想著趕緊乘船跑。 現在周軍還能堅持戰斗,主要是大纛還在,雖然他們已經看不到天子的大輦,但是各個領軍的將領還在戰場上。 熊頓眼中滿是兇光,他已經不再想著能直接射倒大纛,而是調度兵馬,圍攻指揮前軍的將領。 戰場之上,明刀明槍的危險是非常容易躲的,但是暗箭是根本避不開的,尤其是熊頓這樣的人射出的暗箭。 隨之熊頓射出的箭矢,指揮作戰的采伯瞬間面上插上一支羽箭,滿臉不敢置信的應聲倒地! 這是至今為止,陣亡的最高級別的貴族,一個伯爵,天子六軍的統領之一。 熊頓率兵沖上前去將前軍大纛一刀砍倒,轟隆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早已經歷了多番打擊的周軍士兵再也撐不住,瞬間潰散,向著中軍沖去。 漢水江畔的渡口就那么三個,周軍登岸開始自然知道該往哪里撤退。 余伯見狀只能安排一部分弓箭手掩護大軍撤退,周軍的前軍雖然徹底崩潰了,但是中軍也在前軍的沖擊之下岌岌可危,但是分散開來掩護還是能夠做到的。 熊頓只是驅趕著周軍潰敗的軍隊,并且將奴隸兵混入其中,徹底打亂他們的編制,把所有人都裹挾在其中,楚軍則結成一個個的小隊銜尾追殺。 最重要的殺傷還是要靠弓箭手,他們逃跑的過程中丟盔棄甲,在箭矢的面前就是待宰的肥羊。 “可惜地形不適合戰車發揮,否則這等潰敗場面,若是戰車沖鋒,他們能過河的沒有幾個?!?/br> 說著熊頓便吩咐左右,意氣風發道:“周軍已經大敗,現在定然如喪家之犬,命令我軍后部,從渡口上船,剩下戰兵隨寡人追殺周軍,乘著這一次大勝,定要奪下五國之地。 遙想當年,寡人數次大破鎮南諸侯組織的聯軍,何等風光,結果一招不察,便被設下圈套,這些年來,寡人被這五國壓的喘不過氣來,現在終于能夠徹底破掉這個勒在我楚國脖子上的繩索?!?/br> 楚國的卿大夫們便笑著說道:“周人懦弱,不敢與我大楚正面交戰,只能使用這等陰險狡計,現在面前神威天縱的王上,還是敗下陣來?!?/br> 熊頓大笑道:“開始吧,將我們的人發動起來,今日晚間,寡人要將鄀國拿到手,然后進逼唐隨,隔斷五國之間的聯系,斷掉周軍陸上的糧草,他們定然只能惶惶然向申呂之地逃竄,我軍便一路掩殺,劫奪諸國的財富?!?/br> “王上英明!” 熊頓的戰略總是很合理,但姬完總是能玩出花來,給他很大的驚喜。 如果之前有人問熊頓,什么叫驚喜? 他一定會好好思考一下,畢竟他擁有的東西太多,他想要的東西也太多。 但現在,如果有人問他什么叫驚喜? 他一定會說,驚喜就是追殺姬完的過程中,姬完突然駕崩了。事情發生的很是巧合。 在接連的大敗、無數同袍戰死的氛圍之中,士兵們的怨氣已經完全壓不住了,他們向自己的主君發泄著對天子的不滿。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