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況且軍隊、貴族、國人都臣服于他,王室也并不都是三監那樣的叛逆,如晉侯、程侯等一批姬姓諸侯都站在他這邊,上下一心,此戰必勝。 三人又商議了一些后續出征的事宜,大朝會上,姬昭向王畿眾臣宣布自己將要出征,天子舉行了規模龐大的祭天大典。 拱衛王畿最精銳的天子六軍直接被姬昭帶走了一半,此時一軍一萬兩千人,足足三萬多大軍,浩浩蕩蕩的從鎬京出發,前往邦周東部。 中軍車輦。 姬昭與太公望相對而坐。 “一場鬧??!” “是鬧劇,但叛軍人數眾多,太宰還是要謹慎?!?/br> “分而化之,聚而殲之,不過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br> 姬昭閉目靜思,思索山川河流的走向,思考何處能行軍、扎營、設伏、排陣。 很多人策略游戲玩多了,以為打仗是單純的計謀,實際上謀士的地位遠遠不如統兵大將。 所謂以正合,統兵大將就是正。 統兵大將的能力是所有謀劃實現的根基,而統兵實際上是很枯燥的事情,絕大多數時間就是按部就班行軍、扎營、布陣防御。 姬昭自王畿鎬京而來,手持天子詔令,命令諸侯各自出兵,作為三軍輔助。 諸國君主心里都很清楚,這個時候不助陣,等到姬昭平叛歸來,難道還能有他們的好果子吃,死肯定不會,但奪爵除國還不如死! 況且他們本身就對現在的秩序很滿意,自然不喜歡三監這種亂局者。 等到姬昭徹底踏上殷商舊地時,與諸侯會盟之時,有兵員六萬,加上充當炮灰以及轉運糧草的奴隸,軍隊人數超過了二十萬。 “太宰學識真是通天,第一次統兵,二十萬軍隊就能管理的井井有條,勝過許多常年打仗的將軍?!?/br> 太公望半真半假的稱贊著。 先前姬昭能統率三萬軍隊井井有條,太公望并不覺得驚奇,因為三萬人并不多,基本上天才將領初出茅廬的時候都能做到。 但二十萬軍隊依舊能井井有條,這甚至讓太公望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姬昭是沒有統過兵的! 大兵團的指揮需要經驗的支撐,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若是太公知道后世有個叫韓信的神人,一上手就統率大軍團,連戰連勝,幾十萬人的大軍團會戰如臂使指,估計就不覺得姬昭這個有什么稀奇了。 此次天下九十六國,同三監作亂、被三監裹挾者共二十三國,此刻在姬昭麾下的諸侯共二十六國,接到天子詔書的南北兩路諸侯還在路上磨磨蹭蹭。 這些被封到南北二方的諸侯,要么是姬姓的遠支宗親,要么是異姓的諸侯,國小力弱,正與夷狄連日大戰,忙的不可開交,對于中原大戰并不太想參與,也不敢將軍隊抽調走。 大部分都是數十名甲士帶著幾百名奴隸加上資軍的財貨、糧草而來,姬昭也不在意,畢竟他大封諸侯的目的之一就是清剿遍及天下的夷狄。 第4章 洛水之戰 在多數諸侯看來,管、庸、邶、宋四國聯軍實力并不弱,三監都曾經追隨先王,本就是王族的強支,其中最強的管侯甚至有甲兵近萬,在加上庸邶二侯以及殷商遺民,單以甲兵言,實在是不能小覷,當然他們依舊相信平叛大軍能夠取得勝利,只是可能會艱難一點。 他們分析的很對,但姬昭有掛,氣運點十連抽,抽出了兩個黃階道具,其中一個是保底,其中【借東風】就很適合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會戰。 【黃階·借東風(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可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指定方向借來一股狂風?!?/br>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象對古代戰爭的勝負影響實在是太大。 兩軍互不相讓,準備野戰做過一場,二十萬人相持于洛水北畔,各自扎營,堪稱無邊無際,這就是為什么兩軍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洛水畔來大戰一場,因為其他地方甚至都展不開如此多的軍隊與戰車。 所有人都知道大戰即將到來,于是更加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姬昭召集諸侯、兵士,登臺祭天,“我王奉上天的命令來牧養萬民,我們接受天子的金銀糧帛,輔佐天子治理天下。 東賊冒犯王上,妄圖逆亂天命,這是一定會受到懲罰的。我們如果不盡心竭力,上天難道會放棄懲罰我們嗎? 到那個時候,結果一定是我們接受不了的。 孤已經得到了上天的指示,上天會以狂風為我軍助陣,此戰必勝!” 叛賊同樣舉行了祭天儀式,進行了戰前動員。 隨著一通通鼓聲,賊軍前鋒緩步前壓,姬昭軍中甲士持盾守御,他不時抬頭望天,判斷時辰。 兩軍相差只剩幾百步時,本是晴空萬里的天,剎那之間黑了下來,忽有狂風而起,直直的在洛水北側的大地上吹過,力道之大甚至將斷樹卷起,一些沒有扎牢的營帳直接飛起,地上塵土更是不用多說,堪稱遮天蔽日,宛如末日一般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呆滯了起來,更奇怪的是,洛水南側竟然一絲風都沒有! 姬昭軍中所有人都意識到上天真的降下了狂風助陣,士氣瞬間提升到了極致,就連諸侯面對這等怪異的情況都相信真是上天眷顧。 實在是這等狂風非人力可為! “狂風已到,擂鼓助威!” 姬昭一聲大喝,揮劍大笑道:“上天已經回應了孤的請求,諸軍乘著風勢向前,定能一戰剿滅叛賊!” 這西風從王軍背后吹來,直撲叛軍顏面,如此烈風裹挾沙石之下,弓箭手便是睜眼也難,即便能射出箭來,不說準頭,威力也是大減,對于叛軍來說不吝于滅頂之災! 對陣之中,管侯眼見如此怪異之事,幾人幾乎瞬間面如土色,“怎會如此?難道我等真是逆亂天命,所以上天要亡我等嗎?” 武庚持劍吼道:“哪有什么天命?玄鳥賜予殷商六百年江山,孤從來沒有聽父王說過殷商天命終結,可武王一至,頃刻潰敗。這是人力窮盡,而不是天命已失,只要我們能打贏這一仗,天命就是我們的!” 管侯的上卿同樣大聲喊道:“君上,齊洛二賊一定會乘著機會進攻,我軍必敗,如今之計,只能結陣防御,等到風勢小了,再做打算!” “君上,不可結陣防御,根本不可能守得住,當務之急是由精銳衛士保護您先行撤離這里,國中還有子民可以整兵再戰?!?/br> 叛賊一片慌亂,姬昭這邊的諸侯卻是人聲鼎沸,甚至就連太公望都有些激動道:“上天賜予的,不要反而會有禍患,弓箭手拋射,打亂陣型,準備戰車沖鋒對面步兵?!?/br> 王軍弓箭手再向前行借著風勢直接彎弓射箭,輔兵更是燃起大火,無數煙塵吹到了對面,這一下不僅僅是沙石之威,甚至還有灼燒之感,火借風勢,濃煙滾滾,讓人苦不堪言。 這等情況之下,賊軍哪里還能保持陣型整齊,面上皆是驚慌之色,尤其是那些奴隸兵與東夷部落,紀律性本就極差,這等情況下,竟然直接出現了扔下武器逃跑的人! 武庚一見,瞬間面如土色,想到了當初牧野之戰的情形,商軍鋒銳的甲兵甚至沒有機會與周軍交鋒,就被那些奴隸兵直接沖垮了。 諸侯各率家臣立起旗幟向前沖殺,姬昭王軍鼓點越發密集,一輪輪箭雨拋射不斷造成殺傷,這種單方面的殺傷對士氣的打擊實在是太致命了。 中軍將子爵單易率隊直撲管賊所在戰車,他有聽聲之能,憑借強橫的記憶力,即使在如此漆黑混亂的記憶中依舊能夠找到管賊。 本是為武王牧馬的奴隸,單名易,天生神力,勇猛異常,能硬抗烈馬沖鋒,姬昭將他封在單地,還賜予了子爵的爵位,他早就憋著勁要報答姬昭的恩情。 在風力的推動下甲兵們的速度太快了! 管賊與武庚駭然的望著突然出現的軍隊,著甲的步兵與戰車轟隆隆的響徹戰場,鼓點聲瞬間急促的響起,這通鼓聲更是讓賊軍肝膽具喪,主君竟然遇到了危險!可是敵人到底在哪里? 向四周看去,只見自己人倒在地上,一輪輪箭雨不斷落下,持盾的甲兵整齊的逼近,身邊的人有的死了,有的跑了,慘叫聲呼喝聲不絕于耳,指揮體系已經部分癱瘓。 單易率領著大軍幾乎瞬間就沖破了重重防線,沖鋒起來的戰車遠遠不是步兵所能抵擋的,血rou之軀被直接碾過,留下一地血水。 隨著密集的戰鼓不斷敲響,牛號角聲在戰場上響起,所有人都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殺來,一把把青銅戈直接折斷,一把把利劍砍在甲胄上,最后蹦出一個個缺口。 單易單手揮舞著戈,短短時間內就已經換了三支,沒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敵。 眼前危險就在眼前,隨軍而來的諸侯立刻帶著家臣撤退,單易看幾人要走,立刻加快速度,他清楚大纛笨重是帶不走的,若不能擒殺管賊,便要砍斷大纛。 “咚!” 大纛落地的聲音實在是太過響亮,本就或逃或抵抗的叛軍,一見大纛倒地,幾乎再也提不起反抗的心思,瞬間那些本還能抗拒奴隸兵沖擊的戰陣山崩地裂。 軍隊一旦潰敗就沒有任何人能夠收攏,所有人都背對著狂風向東邊逃去,甚至還有人直接跳進洛水妄圖游過洛水活命。 可在戰場中不論是背對敵人還是進水,都只是充當活靶子而已,王軍戰車轟隆隆碾壓而過,叛軍的戰車同樣毫不猶豫的從自己人的身上碾過,弓箭手一路掩殺。面對著戰車,這下叛軍紛紛向著洛水跳去,一支支箭簇射在身上,流出的鮮血幾乎要將河水染紅。 天空漸漸放晴,管侯與武庚的戰車極其顯眼,不駕車必死,但駕車卻無法擺脫追擊,幾人幾乎陷入絕望之中,只能徒勞的駕駛戰車,希冀著能夠脫離姬昭的視線。 “轟!” 任誰都沒想到,管侯的一匹戰馬竟然立足未穩,直接將整輛戰車帶的飛了出去,管侯重重的被砸在了地上,當場頭顱就凹進去了一半直接暴斃。 武庚幾人看著自己戰車前同樣氣喘吁吁的戰馬眼中滿是駭然,庸、邶二侯連忙將戰車停下準備投降,這樣跑下去就是必死的結局,唯有武庚還不放棄,但一切只是徒勞,他們的戰馬與姬昭從鎬京帶來的完全沒法比,最終還是被逼停受縛。 此戰已勝,但卻沒有時間歇息,東部地區人口稠密,日后還有苦戰,能多殺傷一人便是一人。 姬昭走下戰車,將武庚拖到一個臨時搭建的臺上,進行了一個相當簡陋的儀式。 “殷商失去了天命,邦周取而代之。先王發滅掉了商,卻不讓先王湯的祭祀滅絕,王將殷墟舊地賜予你,讓你治理殷商的舊民,這是何等的恩典?你卻公然反叛,違抗上天的命令,你的失敗正是在于此,今日我以你的頭顱來祭祀上天,警告那些不遵守天命的人?!?/br> “嘩!” 姬昭宣布直接處死武庚出乎了所有人預料,他們都以為會將武庚押回鎬京獻俘。 不等眾人反應,姬昭手起劍落將武庚梟首,大聲喊道:“此次出征不是單純的平叛,而是東征,大軍繼續向東,誅滅所有禍亂方國、部落,東征結束,天子會再次分封諸侯,賜下金銀糧帛,奴隸!” “天子萬年!” “邦周萬年!” 姬昭繼續向東,一小隊使者則帶著此次叛亂的賊首回到了鎬京城,程侯主持了規模龐大的獻祭大典,留在鎬京中的公卿做起事來更加用心,大軍所需糧草絲毫不敢延誤。 ————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也,此流蓋出素王洛水擊逆戰也?!妒酚洝に囄闹尽?/br> 第5章 東征與洛邑 奄國。 姬昭的戰車轟隆隆向前,面前是無數跪伏在地的俘虜,奄國之中全是殷商舊民,奄國前任國君隨著武庚叛亂戰死在洛水之畔,距離那場大戰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大軍一路向東征討而來。 這段時間,大軍先攻擊坐落在各個大城中的東夷小部落,斷絕他們和外面的來往,一路順利的夷滅了數十個部落,接著向北攻擊那些方國。 奄國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據城而守給大軍的造成不小的傷亡,此刻進得城來,姬昭冷眼掃過,舉劍道:“奄國之人,不尊奉天命,如果不懲罰他們,上天一定會憤怒。身高超過車輪的男子殺掉,沒有超過車輪的男子給予宮刑,賜給諸侯充當宮人,剩下的女子全部貶為奴隸,按照功勞分給諸侯、卿、士、庶人。這樣懲罰他們,想必上天能夠滿意了?!?/br> 士兵們將一個個俘虜拖走,又是一場血腥的殺戮,在這一年之中這已經是常態。 諸侯們紛紛側目,奄國是所有被攻滅的國家中最慘的,這一路東征幾乎就是一路殺,無數東夷人、殷商舊族成為奴隸,照目前的進度,再有一年時間,整個傳統意義上的殷商舊族就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實在是姬昭手段太過狠厲,看著文質彬彬,實際上卻是一個人屠,這些時日中,就連太公望都幾乎不提意見,其余諸侯更是戰戰兢兢,姬昭讓他們怎么做就怎么做,連一個不字都不敢說。 實際上很多人都覺得早就應該開始懷柔,所謂“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現在斬首差不多,剩下的那些人早就嚇破了膽,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再這么殺下去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 大軍劫掠得到的財物已經頂不住糧草的消耗,這也是為什么大肆屠殺的原因,士兵們的糧食都保證不了,怎么可能分給奴隸糧食。 但他們不敢說,太公望則是知道姬昭想要做什么,所以也沒有說什么。 姬昭自然很是清楚目前的情況,但他有自己的目的,殷商舊族的力量還是有些大,一旦休養生息十幾年,伊洛之間的力量對比就會失衡。 再加上東征對于邦周是極其重要的事件,幾乎不亞于漢高祖劉邦平定異姓王,只有完成了東征,周天子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天下共主,而且隨著東征進度的增長,每時每刻增加的氣運點數都讓他不能放棄。 這一次東征使用了一萬的氣運點數,抽到了兩個黃階·道具和幾個白板道具,他自然要補充回來,所以他瘋狂的對殷商舊國進行屠戮。 攻破奄國,最后一次屠殺殷商舊族之后,東征的進度條已經結束,系統判斷此次東征的目的已經徹底完成,氣運點數已經不再增加,他自然不會再多造殺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