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新婚夜:帶空間嫁啞漢、穿成冷宮廢后去養娃、從西周建立千年世家、重生90之:我靠彩票逆天改命、沙雕反派,娃綜養崽、乖軟寶貝穿成炮灰了、貴族男校的路人炮灰突然變美后、禁愛(真骨科)、王妃她只想和離(追妻火葬場)、走出良夜
溫念笑道:“我的要求有些多,怕梁導不能完全說的算?!?/br> 媽的,居然小瞧他!梁亮憤怒的不行,強撐著笑:“溫老板不如先說說看,我在公司呆了好幾年,不是太過格的,肯定都沒問題?!?/br> 溫念:“這檔綜藝我贊助的金額也不小,所以冠軍我要有最大的抉擇權,這點要在合同上標明?!?/br> “這……”梁亮猶豫,他們這檔綜藝說是選秀,其實是想捧公司自己的藝人,跟溫念合作,目的又不是她那個形象大使,為的是狠坑她一把。 溫念此刻說的條件,他還真拿不了主意,得回去問下副總和席滟娟。 可是他方才都信誓旦旦的把自己捧那么高,此刻說不行,實在是自己打自己臉。 “呵呵呵,溫老板,你是擔心我們公司內定藝人嗎?這個你絕對放心,我們這檔綜藝主打的就是公平公正,還請了景城當地很權威的公證人員,保證沒有任何黑幕?!?/br> “???”溫念怔了下,旋即失笑,“梁導你誤會了,我的火鍋店請的是形象大使,冠軍肯定是不僅符合你們審美要求,還要符合我的審美要求。這樣才能達到共贏效果?!?/br> 梁亮:“……”說白了就是不怕他們有黑幕,反而怕他們沒有黑幕唄? 怪不得席滟娟說她在這個女人手上栽了跟頭,果然不好對付! “除了綜藝相關的,我個人還有個特殊要求。我有個當導演的朋友,最近正處于失業中,名牌大學出身,有資歷,就是缺個機會?!?/br> “我可以追加贊助十萬。唯一的條件就是希望貴公司能給我朋友個就職機會,貴公司最近應該剛好也有電影要拍,沒定導演吧?我希望我朋友有權利自己選本子。由他導的本子,我也可以再進行影視上的追投?!?/br> 梁亮:“……”見過投資贊助商往進來塞藝人選手的,還是第一次見給朋友找工作的。 要求簡直了。 一個比一個過分! 一個比一個超出他可控范圍! 重點是太財大氣粗了,他們完全沒有不接受的理由。 溫念見梁亮半天不說話,挑了下眉頭:“梁導,你意下如何?” 梁亮臉氣的通紅,憋得肺都要炸了,放在桌子下面的手暗暗攥成拳頭,“溫老板對朋友真是照顧,不是單純給他找工作,是想明著捧紅吧?!?/br> 羨慕嫉妒啊,他跟席滟娟睡了那么久,也沒有到隨便挑本子的地步! 怪不得這個女人對他沒意思,是正包著人呢! 骯臟的人思想也是骯臟的,溫念心思澄明,不知道梁亮那些腹誹,淡笑:“我這位朋友總遇人不淑,要不然早該紅了?!?/br> 梁亮面色沉重:“我回去后會轉述溫老板這些要求的,溫老板等我消息?!?/br> 溫念放下茶杯,屈指點了點桌面:“梁導盡快吧,我這邊有三個娛樂公司都已經表態了,我是看著新海傳媒的名氣,不然今天就不會坐在這里和梁導見面了?!?/br> 梁亮咬緊牙:“……”這是無形施壓呢!真行! 第一百六十八章 梁亮離開后,溫念起身,推開201包間通往202包間的暗門。 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張木木沒心情吃,始終未動筷,直到對面的椅子被拉開,溫念入座,他才扯掉頭上的針織帽,露出完整的一張臉。 幾個月沒見,張木木比起最初在廣告公司謀生計的時候還憔悴,黑眼袋重的可以和大熊貓媲美。 溫念掃了眼快要咕嚕干的鍋底,道:“不合胃口?” 張木木一雙歷盡滄桑的眼定定瞧著她,不答反問:“為什么要幫我?” 他和溫念無親無故,唯一的交集就是去年他幫她設計了廣告牌。 經歷了被梁亮欺騙后的張木木,不敢輕易再相信任何人。 現今他的廣告公司散了,手里的錢在拍戲的時候有些道具損壞,梁亮哄著他掏錢讓他先墊付,過后還他,最后一次沒有還。 當時還覺得為了出預期效果,一切值得。 誰料后期女主演胡亂加戲,不按照劇本走。 他不過是罵女主演幾句,當天晚上女主演背后的大老板就來找他。對方混社會的,領著幾個小弟,居然當著劇組所有工作人員的面把他給按地上揍了一頓。 他的所有自尊,在那一刻,全沒了。 就說可不可笑! 自認為的翻身機會,變成了壓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張木木今天原是準備收拾行李回鄉下的,他都到火車站了,溫念給他打電話,說了要幫他翻身。親自開車去的火車站把他帶到了這里,聽到了方才隔壁包間梁亮和溫念的談話內容。 “為什么幫你……”溫念道:“你見過席滟娟的吧?!?/br> 那個當初外包了他手里螃蟹禮盒和其他訂單的老板,張木木有印象,點了點頭:“見過?!?/br> “席滟娟和我有過節,當初品香閣的廣告投放她給我使絆子,沒有廣告公司肯接單,要不然也不可能找上你?!?/br> 溫念娓娓道來:“后來你給我做的廣告牌出來后的宣傳效果很好,讓你被席滟娟遷怒。那個梁亮是她的人……后面你都親身經歷了,不用我和你解釋了吧?” 張木木整個人愣住,完全沒想到自己在無形中卷入了這么一場恩怨。 他理了理思路,席滟娟本來是以為溫念的火鍋店沒辦法做出好的宣傳,被他一攪和,亂了席滟娟的計劃。席滟娟肯定把他底細摸清了,便有了梁亮的‘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