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書迷正在閱讀:扒一扒那位自我攻略的老干部影帝、只有我自己不知道我是神明、快穿,小狐貍被主神反攻了、[綜漫] 宿儺對我束手無策、重生后,咸魚小師妹將狠戾魔尊養乖了、無情師尊說情話,男主全都瘋魔啦、無奈!爹系男友偏要寵我腫么辦、從奴隸到霸主,我與獸世的二三事、蟲族軟飯之路超甜、全息澀澀游戲(高H)
盛家和黃家順著暗殺事情,也查到了薛寒衣竟然找了雇傭兵還有亡命之徒去暗殺帝國太子殿下君星和晏辭…… 這讓他們十分合理的懷疑,或許薛寒衣故意傳播盛東野和黃知柯的血脈消息,便是利用他們去殺帝國太子殿下君星和晏辭。 于是,他們快速行動,去找了薛寒衣。 他們原本想要殺了薛寒衣。 不知道薛寒衣說什么,反而這兩大勢力放過他。 這兩大勢力還知曉了“沈文言有蟲族血脈”的事情,讓這兩大勢力,在第一時間商議了一番,對沈家出手。 沈家的底蘊很強,他們自然垂涎沈家的財富和地盤,借著“沈文言蟲族血脈”作為理由,試圖以迅猛的手段覆滅沈家。 沈家的事情,讓晏辭無比好奇,當然了也只是當個吃瓜樂子人,不過可憐的“主神系統”卻有些暴躁。 而晏辭忽然想起了關于“沈文言”的事情,讓他不能當個吃瓜人。 第60章 病秧子omega和十一個alpha信息素匹配度100%(60) 在前世的確有關于“沈文言是蟲族血脈”的事情暴露,不過晏辭知道,這里面就是一個誤會。 是沈家故意放出來的消息,為的就是吸引“蟲族”的強者悄然潛入聯邦,以及把潛伏在沈家的蟲族等各大勢力都探子引出來。 晏辭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薛寒衣搞的鬼。 不過他目前也猜到了薛寒衣的重生不是無敵的,而且其重生之前的年紀也絕對不大,否則怎么可能連沈文言的事情后續所發展,以及最終的結果都不知道呢? 在晏辭沉入思緒的時候,他的校長老師謝辭白開口了。 “怎么回事???”謝辭白微微皺眉,“關于【沈文言】有著蟲族血脈事情,這是我上個月和沈家商量出來的辦法,還沒有商議好的時間暴露呢?為何這么突然???” 晏辭聽到此話,猛地從反應過來。 薛寒衣利用重生的優勢,把未來的一些事情當做自己的金手指,難道就不會引起軍閥、財閥的注意嗎? 以軍閥和財閥們的精明,尤其是第一軍閥的盛家,第一財閥的黃家,怎么會察覺不到薛寒衣的異常??? 晏辭在來學校之前,隨手入侵了“第一終端”,而后觀看了一下已經死去盛東野和黃知柯的“智腦”,他看到了薛寒衣發給這兩人的消息。 說這兩人體內蘊含著一般的異獸和蟲族的血脈。 如今薛寒衣被第一軍閥和第一財閥囚禁,這兩大勢力必定能夠想到辦法從他嘴里一些關于未來的事情。 那可不行。 他可不想第一軍閥和第一財閥壯大,這兩個家族可是害死了原主的父母,占據了人家都身體,自然要幫他報仇。 他沒把薛寒衣放在眼里,但是報復第一軍閥和第一財閥是他的主要任務。 他必須想辦法,讓薛寒衣逃離第一軍閥和第一財閥。 很快,晏辭眼睛一亮,有了想法。 他可以利用“主神系統”啊。 “主神系統”不想讓他完成任務,而他的任務和“薛寒衣”有關。 只要讓“主神系統”察覺到,第一軍閥和第一財閥要殺了“薛寒衣”,間接幫他完成修補小世界的任務,那么“主神系統”一定會偷偷把“薛寒衣”弄走的。 沒了“薛寒衣”的幫忙,第一軍閥和第一財閥就不可能未卜先知,提前鏟除對手,獲取更多的財富,壯大實力,甚至…… 甚至晏辭想要利用“盛東野”和“黃知柯”血脈來對付第一軍閥和第一財閥。 他知道是君星殺死了盛東野和黃知柯,并且嫁禍給蟲族以及異獸一族的。 既然如此…… 晏辭故作驚訝的對著謝辭白說道:“什么?沈文言擁有蟲族血脈是假的???” “我還以為是真的?!标剔o隨后裝作無意的樣子說道:“上一次盛東野和黃知柯跑去垃圾星找我?!?/br> “他們兩人不知道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素和他們的匹配度達到100%的,他們對我百般羞辱,還把我氣到昏迷過去?!?/br> “后來聽說他們死了,被異獸一族和蟲族給殺死,可我有些想不明白啊,這兩人體內有一半的蟲族血脈,一半的異獸血脈啊?!?/br> 謝辭白猛地從椅子上起身,“什么?”他無比驚訝,“他們擁有蟲族和異獸血脈?真的假的???” “真的啊?!标剔o找了個借口,“【鳳凰智腦】當時候剛出世,無比厭恨alpha,連帶著君星都被它罵了,然后它說它當時休眠之前,莫名感應到了黃知柯和盛東野的體內血脈,以及他們的【智腦】上收到了薛寒衣的消息?!?/br> “薛寒衣便是用蟲族和異獸血脈來威脅黃知柯和盛東野來垃圾星殺我的?!?/br> 晏辭用遺憾的語氣說道:“可惜了,他們尸骨無存,若是沒死的話……” 謝辭白卻是無比激動,大笑了起來,“好好好?!?/br> “有薛寒衣給他們發的消息就行?!敝x辭白,拉開椅子,走到了晏辭的面前,“你今日先去機甲班學習一下?!?/br> “我要去沈家?!?/br> 謝辭白帶著晏辭離開了辦公室,朝著機甲班走去,如今的機甲班現在在上機甲制造實驗。 謝辭白因為沈家的事情有些緊急,跟授課的老師說了幾句話,也把晏辭暫時來機甲班的事情說完整了,這才離開了聯邦第一軍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