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當軍嫂,被純情硬漢寵上天 第95節
她不想白來這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葉鶯就出發去了糧食局,費了老半天勁兒,也沒能見到安永波所說的那個局長。 倒是見了個處長。 那處長一聽她是來開條子的,十分堅決地搖了搖頭,“不行,不能開這個口子,太多人來開條子了,你再搞這么多玉米過來,市場都要被擾亂了?!?/br> 第129章 意外的收獲,批條到手! 葉鶯不死心。 “劉處長,想必你比我更清楚,上面領導前兩年剛來咱們這兒視察過!”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這里馬上就要迎來巨大發展,即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br> “您應該比我有更深的體會,近年來,是不是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到這里來投資來建廠、建公司了?” 劉處長點了點頭,“這點你說的倒是沒錯?!?/br> “好?!比~鶯繼續說道:“到這里開公司的多了,就會有大量的崗位產生,用人需求肯定也會隨之加大, “相繼的也就會涌進來大批外地的工人。到時,您說,是不是糧食的需求量也會加大?” 劉處長繼續點頭,厚鏡片后銳利的雙眼直打量著葉鶯:“沒錯?!?/br> 葉鶯說得沒錯,隨著改革開放,近年來的確越來越多的人口涌進來了。 其實她沒做過相關的調研,只是按著安永波教的說法,然后再組織組織自己的語言。 “而且,隨著制造業的興起,廠里的用工需求只會多不會少?!?/br> 劉處長聽了葉鶯的話,眉頭攏了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葉鶯說得很對。 尤其是這兩年,涌入粵省的人口驟增,雖然短時間不會缺糧食,但后面就難說了。 葉鶯仔細端詳劉科長的神情,知道他有在考慮,于是繼續爭?。?/br> “而且處長,我雖然每個月會采購進來這么多玉米,但不會有太多流通到市場上的?!?/br> “您知道蛇口有不少外資企業吧,我了解到有不少是生產飼料的?!?/br> “而目前他們生產飼料的原材料——玉米都是從隔壁的泰國、越南收購后運進來的。與其讓其他國家掙這個錢,還不如讓我國北部的老百姓們掙呢!” 劉處長沉思了半晌,“你是想,從北方收購來的玉米,一部分銷售給這些國外的飼料廠?” “正是?!比~鶯有些急切:“如果您愿意開批條的話,我能穩定供應玉米!價格由您說了算?!?/br> 在本省,玉米當做主食的現象并不普遍,所以如果只是進玉米給國外的飼料廠的話,理論上是允許的。 劉處長最終沒同意,因為他說了不算,需要請示上面領導,所以讓葉鶯留個地址或者電話后,就讓她離開了。 老實說,葉鶯心里也很沒底。 她基本上都已經明擺著告訴劉處長,自己是個二道販子了,要是這條子能開下來,她怕是夢里都要笑醒。 就這么耐心地等了兩天,葉鶯意外在招待所等到了安永波的電話。 兩人又在上回的茶樓碰了面,安永波遞給她一個蓋了章的條子。 所以,最終她是從安永波的手上拿到的批條。 “這...批條你是怎么搞到的?糧食局的人還沒有同意給我開條子!” “從別人手里收過來的?!卑灿啦o奈地攤了攤手,“看在你救了小彤的份上,我就再多手這一次。想也知道你肯定是弄不到的!” 葉鶯摸了摸鼻子,十分感激地看著安永波。 “哇塞,這種條子居然還有賣的?花了多少錢買的?” 她一次又打開了新世紀大門。 相關部門不給批,居然還能從別人手里買! 安永波不耐地擺擺手:“這你就別管了咯,拿了條子就趕緊去吧,我很忙的!有事要先走了?!?/br> 隨即便一陣風似的離開了酒樓,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葉鶯望著跟前的這一桌茶點,只覺得稀里糊涂的。 她還是沒搞明白,安永波為啥要這么幫自己。 就算她救過他的女兒,也不至于幫自己這么多忙吧! 總之,就是覺得很怪。 批條只開了每月1萬噸的玉米。 說到底,其實也還是怕進來太多,亂了市場。 盡管拿到手的批頭,重量被砍了一半,但這對葉鶯來說卻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有了批條就能倒騰玉米掙大錢了! 中午,葉鶯回到招待所,問過招待所老板,還是沒有找她的電話。 這都第三天了,陳生還沒給自己來電話,信用證的事情是不是沒戲了! 要是正鼎集團最終沒同意開信用證,那她拿到了批條也白搭。 就在葉鶯在房里急得不行的時候,有人在外面用力地拍門:“快點,你來電話了!一個叫陳生的找你的?!?/br> 葉鶯得知陳生來電的那一刻,雀躍得不行。 她知道這合作如果價格上沒什么問題的話,應該十有八九是穩了。 果不其然,陳生說,經過溝通申請,總公司同意開設信用證,并且是直接支付人民幣。 有了信用證,她就不需要自己墊付大量資金了。 于是,兩人約定兩天后再次在正鼎集團會面,談合作的細節以及每噸玉米收購的價格。 葉鶯和陳生談好細節,從正鼎集團離開以后,當即就去火車站買了一張第二天北上的火車票。 這邊的細節談好了,但是玉米供應商還沒搞定呢,她得親自去跑一趟。 買好了火車票,下午還有些時間,葉鶯想去買一些伴手禮順手給秀蓮和孫琳帶回去,便去了時下最繁華熱鬧的羅湖。 她想起她們兩個好像一直穿的都是一些老舊款式的衣裳,顯得人十分土氣。 在此之前,葉鶯一直以為在這個年代大家幾乎都這么穿,所以也就沒覺得有什么。 但直到來了深市后,發現這邊人的穿著相對來說前衛一些。 所以她決定給她們倆各挑選一身兒新款的衣服。 逛了好幾家店,憑借著自己對她們三圍的目測,才將適合她們兩人的款式買齊。 她給她們一人買了一身時下流行的套裝,還有一些飾品。 女人嘛,不都喜歡這些嗎? 北方已經漸漸冷起來了,所以她們能穿的時間不會太長了。 選好孫琳和秀蓮的之后,葉鶯給自己整了一副“蛤蟆鏡”。 這可是當代時髦男女的最愛,戴上它,檔次都能提高不少。 葉鶯戴上蛤蟆鏡,對著鏡子左看看右看看,潮是挺潮的,就算越看越覺得自己現在的這個發型不順眼。 太老氣了。 做發型的那天她怎么沒這么覺得? 這個夸張的造型在遼市那小地方,會被當成奇葩的吧? 第130章 我就說,干這行的哪會有這么胖的!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怎么看怎么怪,葉鶯當即決定一會兒回去的時候,去發廊做一個新的發型。 背包的容量有限,葉鶯不打算買太多東西,所以又買了一些所謂的特產,以及一些吃的東西,便準備去做頭發了。 往回走的時候,路過一家賣膏藥和一些外傷藥的。 上面印著繁體字,產自隔壁港區。 葉鶯本想直接走過去,但鬼使神差又折回來了。 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順手買了幾盒塞包里。 紀連齊和葉寧常年體能訓練,應該身上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損傷以及肌rou酸疼。 不僅如此,她還發現紀連齊似乎經常受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皮外傷,這些藥應該能用上。 而針對肌rou酸疼的話,只可惜現在這時候還沒有筋膜槍,所以只能嘗試一下這些膏藥貼了。 她之所以猶豫了,其實還是因為周玲玲那件事兒,和紀連齊鬧得不愉快了。 但她又仔細想了一想,一碼歸一碼,就算買回來了最后沒給出去,葉寧也可以用。 從這家店離開的時候,繞了不少路,葉鶯才在一條小巷子里找到一家發廊。 發廊的老板是個燙著夸張大卷發的中年女人,指尖還夾著一根香煙,正在里頭吞云吐霧。 門外的葉鶯看到此情此景,下意識拔腿就想走了。 但一想到自己方才找了老半天愣是沒找著個發廊,想著要么索性就湊合下得了。 發廊的老板娘見到葉鶯推門進來,足足看了她好幾眼,隨即又掃了一眼墻上的掛鐘:“你就是小芳吧?!?/br> “什么小芳?”葉鶯一愣。 “啊,你不是???”那老板娘似乎知道自己認錯人了,急忙走過來拍了拍座椅:“你是來做頭發的吧!來來來,坐吧!” 葉鶯還沒搞明白狀況呢,就被發廊老板娘給按到了椅子上。 “對,我是來做頭發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