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快穿] 第503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懷了前未婚夫的崽、重回八零當軍嫂,被純情硬漢寵上天、偽萬人迷雄蟲被劇透后決定反殺、在這樣的年代(二戰)、短暫曖昧、焚風、睡火山、偽裝雌蟲,但娛樂圈頂流、我偷他信息素養你、無限流主角回歸現實后
方應流想到寧軒的遭遇,覺得對方這么說也非常有道理。 畢竟選擇寧軒的時候寧軒什么都不是??! “你們相遇是你們彼此的幸運,所以說你們這大概就叫命中注定要走到一起的眷侶?” 寧軒:“……” 命中注定的眷侶?我喜歡這個形容! 沒錯,就是如此! 看寧軒傻笑的模樣,方應流心中也有些酸了,他家中正在為他張羅親事,他也想要寧軒這樣的!瞧著就幸福得很。 想到這里,方應流就忍不住跟寧軒取經了,因為他發現寧軒夫妻兩個真是他見過最幸福的夫妻了,誰不渴望與自己的妻子舉案齊眉,恩愛一生呢? 在這方面,寧軒還真有心得,于是兩人約好下值后去侯府喝一杯。 反正現在祝茵成了皇后的義女,那么自然也成了方應流名義上的表姐妹。 都是自家人。 當然了,事實上,寧軒對祝茵封公主這件事也不是一點反應都沒有的,他的心情也很復雜,只不過和劉耀他們想的不一樣而已。 他就是發現,自己大概是無法超過祝云端這個岳父了,甚至還要沾了對方的光,畢竟祝云端就只有一個女兒,也只有他這么一個學生,而如今他既是學生,又是女婿。 寧軒不想祝茵嫁給了自己之后反而沒有從祝云端那里得到的多,那只能說明他比較無能,為妻子提供的還不如岳父。 這也算是他的一些小心思吧? 但是現在…… 算了算了,何必和他岳父相比呢?畢竟是他老師,他不如自己的老師也是正常的吧? 日后他只要繼續奮斗,為祝茵奮斗來一份最高的誥命就好——即使祝茵可能并不需要。 這是寧軒為自己定的目標。 他要讓祝茵從他這里得到一個妻子最高的成就。 就像祝茵并不清楚祝云端在琢磨些什么東西一樣,她也不會明白寧軒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只是發現自從自己被封為公主后,寧軒就像是打了雞血一般干勁滿滿。 她先是疑惑了一番,后來就放下了。 干勁滿滿這是好事啊。 而此時,天花找到克制之法的消息終于在宣朝百姓之中慢慢傳開了。 祝茵被皇后收為義女,封為靜儀公主的圣旨在天花有了克制之法,日后百姓都可以接種牛痘來預防天花,相當于絕了天花瘟疫這種天下大事面前,顯得有些不太起眼。 比起宣朝多了一個公主,他們更加在意自己日后不再畏懼天花了。 不知普通百姓如此,很多富貴人家也同樣如此,天花不會看人的身份,所有生命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 而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做出表率,宣武帝直接安排了下面幾個幼年皇子與兩個皇孫進行了牛痘接種。 這個消息也很快就傳了出去,原本對此還將信將疑的人見此,自然更加相信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連皇子皇孫都用了這法子,想來這法子肯定非常有用,否則的話怎么會讓那些皇子皇孫嘗試? 而一旦確定了牛痘預防天花的真實性,民間根本就不用官府宣傳,立刻就自發地尋找牛身上的痘痂給家中的孩子接種了,因為人太多,甚至出現了牛痘不夠用的情況。 畢竟這年頭牛是很珍貴的,也不是每一頭牛都會出痘的啊。 人家有洛陽紙貴,如今卻出現了牛痘難得的情況,可想而知這盛況。 這件事主要是太醫院參與的,因而太醫們發現事情發展與自己想的完全不同,頓時都驚呆了,不明白他們怎么會這么配合。 有時候讓百姓配合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祝云端才不會去解釋呢,反正結果是好的就行。 話題回到祝茵這邊,之前說了她如今成了皇后義女,其中還有一些事情。 最開始被宣武帝收為義女,總得有個義母吧?后宮各位妃嬪,義母的身份對于祝茵來說也挺重要的,這是分量與身份,原本宣武帝還沒確定,淑妃就主動站了出來,說自己膝下沒有女兒,一直想要個乖乖巧巧的小棉襖,希望宣武帝成全。宏簍疏源 然而宣武帝卻完全沒有考慮過淑妃。 三皇子與淑妃如今差不多已經廢了,河道的事情雖說不是三皇子做的,是平郡王,但是平郡王得來的錢大部分都給了三皇子,三皇子不可能不知道平郡王干了什么,但三皇子沒動。 這其實才是宣武帝對他失望的原因。 祝茵是義女,又是個女兒家,她的存在對于朝堂來說沒什么影響,可有一點卻是不同的。 她是因為祝云端攻克了天花的危險,所以才被封為公主的,她是祝云端的女兒,天下百姓都會因此感激她,她能夠帶來的名聲真是太好太好了。 如果淑妃成了祝茵的義母,三皇子成了她名義上的哥哥,對于三皇子來說是大好事,但對其他人來說卻不一樣了。 而且祝云端送了宣武帝這么個功績,要求又不過分,宣武帝也大方得很。 而皇后也有意收祝茵為義女,一方面是因為祝茵身上帶來的好名聲,這對太子有好處,另一方面則也是真的為了感謝祝云端挽救了太子。 給她這個皇后當義女和給后宮其他妃嬪當義女,那身份上也是不一樣的。 總之,祝茵不但成了公主,身份上比一般的公主還高了一截,公主府如今也在建了。 祝茵的一切都順利得不像話,人也忙碌了起來,在侯府的時間并不多,而此時,再也不會有人敢小瞧了祝茵了,整個京城大部分女眷在祝茵面前都的乖乖行禮,包括從前那些覺得祝茵出身寒微,見識短淺的人。 就算依舊嫌棄祝家沒什么底蘊又如何?當著祝茵的面,還不是得乖乖行禮。 而祝云端對于如今的情況,那叫一個滿意。 滿意滿意,真是太滿意了,他這一年來這么努力,為的不就是這個嘛,如今看著祝茵在京城昂首挺胸,經過之處大部分人都要低頭行禮,那可太滿意了。 上輩子的祝茵也太委屈了,這次祝云端可不想她繼續委屈下去。 要說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祝茵有點忙。 她最近真的很忙。 祝云端事情也不少,不過他處理起來游刃有余,因而顯得比較清閑,他還分心關注了一下朱琳瑯那邊。 朱琳瑯現在是真的安靜了。 侯府管家原本想要給遠在邊關的寧遠山送信過去,告知家中發生的事情,不過卻被祝茵使喚寧軒攔了下來。 寧遠山在鎮守邊疆,原本防備著外族就危險得很,祝茵并不想寧遠山因為家中這些事情煩心,反正如今這件事已經解決了,等到將來寧遠山回來再說也不遲。 祝茵這個受害者都如此說了,寧軒自然沒什么意見。 因而家中發生的具體事情寧遠山還不清楚。 不過相信不久之后他還是會知道一點得,畢竟就算將軍府的人不告訴寧遠山,祝茵封為公主這么大的事情寧遠山也肯定會知道,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已。 宣武帝顯然非常厭惡朱琳瑯的作為,不但剝奪了她身上郡主的身份,還將她原本侯夫人的誥命也給一起抹了,也就是說如今她名義上依舊是侯府主人寧遠山得妻子,實際上已經什么都不是了,只等著寧遠山回來而已。 而朱琳瑯完全不明白她到底是怎么將日子過成如今模樣的。 她好不容易重生了一趟,只是想要為上輩子的自己與家人報仇而已,她有什么錯?那幕后之人為什么要這么害她,上輩子她和平郡王府被寧軒害得還不夠慘嗎? 尤其是祝茵那個賤人,她先前一下子與她平起平坐不說,如今更是成為了公主,而她自己卻連原本郡主的身份都沒了,成了一個普通的庶民。 憑什么? 她姓朱??! 而且就算她先前派人將天花帶入莊子做錯了事情,但那不過是小事而已,并沒有害死多少人,最多也就是死幾個莊子上的平民,皇上為什么發了那么大的火? 再者,如果不是她,祝云端那個賤民又怎么可能發現牛痘能夠預防天花?這其中也有她的功勞,難道還不能將功補罪嗎?可是現在呢?祝茵什么都有了,而她什么都沒了,甚至如今平郡王府也沒落了。 距離她回到過去不過才過去了一年多時間而已。 這侯府的下人也都是眼高手低,見利忘義之徒,看平郡王府沒落,看她被皇上厭棄,如今都上趕著去討好寧軒與祝茵,對她這個侯府真正的主母卻不聞不問,極為冷淡。 朱琳瑯差點以為自己又回到了上輩子,回到她“病逝”后被寧軒嫁給一個馬奴的日子。 可上輩子本該早死的祝茵為什么沒有死? 常嬤嬤一直陪伴在朱琳瑯旁邊,即使朱琳瑯如今被貶為庶民,她也沒有離去,看著朱琳瑯每日怨憎的模樣,心中只覺得心疼萬分。 她雖然不懂為什么朱琳瑯一直很針對祝茵,但畢竟是自家姑娘,如今她已經得到了懲罰,且她從小嬌生慣養的,哪里過過如今的日子?連個下人都能夠欺負了她去,這讓常嬤嬤心中極為不甘。 可不甘又能如何?郡王妃被迫禮佛,郡王在家中閉門思過,世子夫人又對姑娘極為不滿,根本不愿意為姑娘聲討,如今姑娘就只有她們了。 每日聽著前面的熱鬧,聽著那位新封的公主又如何,常嬤嬤就覺得煎熬得很,偏生朱琳瑯對此又極為在意,經常問起,常嬤嬤真覺得苦得慌。 祝云端觀察著朱琳瑯的反應,心中卻道這就受不了了? 那要是聽說寧遠山帶去的兩個女子如今都有了身孕,那不是刺激更大? 原本那兩個女子就是朱琳瑯專門為寧軒準備的,就是為了給祝茵添堵,選的不僅僅是精心培養的,并且身子骨還極好,極為康健,想要懷孕并不是難事。 要是她們有了寧軒的孩子,對祝茵來說打擊不是更大? 這就是朱琳瑯當初選擇這二人的想法。 祝云端當然要滿足她。 所以祝云端又專門給那兩個女子調養了一下身體,確保她們更加康健,更加容易有自己的孩子。 對這時代的女子來說,有了孩子就是有了下半輩子的依靠,不論男女,對于她們兩個來說都是好事。 朱琳瑯不是說侯府血脈單薄,需要開枝散葉嗎?那寧遠山有孩子,想必她也會非常開心的。 為了知道那兩個女子情況,他還專門拆了個小云朵出來,大老遠地跑到邊關去看看,現在二人都有了身孕,一個三個月了,一個兩個多月。 也是兩人運氣好,寧遠山很忙,又不沉迷于女色,如今不過碰了那兩個女子兩三次而已,結果兩人就雙雙有孕了。 小云朵知道后還下去查了查,看了看那二人的身子骨,發現都很好后才放心。 畢竟某方面來說,這兩個孩子的到來也有他的功勞,女子孕育不易,他可不想自己為了給朱琳瑯添堵,就害了兩個無辜的女子。宏婁書元 第二年春天,十八歲的祝茵有孕了。 寧軒非常緊張地站在了祝云端面前,垂著腦袋一副聽訓得模樣。 他沒想到啊。 當時聽祝云端說,母親太年輕,身子骨沒長好,早早有了孩子,生的時候會很困難很危險,所以寧軒根本不想那么早有孩子,不想祝茵冒險。 結果現在他們有孩子了。 興奮之余,他更多的是恐慌。 于是祝茵還得反過來安慰焦慮的寧軒,讓知曉了這件事的人頗為哭笑不得,過來替皇后送東西的女官回去后就將這件事與皇后分享了。 而這時離開了一年的寧遠山終于回來了。 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與朱琳瑯和離。